《新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明史-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下必尽心尽力,不辱陛下厚望!”

送走了曲华亦之后,朱祁钰立即安排人去通知了丁用。接着,他又安排好了其他的救灾事宜,这才安心的回去休息了!

丁用等人是不会有丝毫耽搁的,很快,大批药物,粮食,帐篷等等都送到了灾区。另外,各路救灾人马也纷纷赶到,投入到了救灾工作中去。丁用也很是聪明,这次救灾,朱祁钰不仅仅要帮助灾区数百万灾民,还要做给全天下的人看!这也是树立政府形象,改变百姓对政府看法的一个好机会。当然,这次的救灾工作,很多都是破天荒的。而朱祁钰带头,大明新政府也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五日之后,大水开始消退,灾情也得到了控制。朱祁钰从附近各省调遣的军队开始为受灾百姓百姓重建家园,而政府拨出的几百万两救灾款,几乎都用在了这上面。当然,这笔钱是不够的,后来加上了各大商人的捐款,才勉强够用。

十日之后,在曲华亦以及军医院的医生全里施为之下,再加上各地医生的自愿加入,疫情得到了控制,原本很多注定要死的灾民,都被救了过来。当然,这些人对曲华亦是感恩戴德的,对朱祁钰也是感激不已,从此之后,曲华亦也就有了“神医”这个称号。

半月之后,各地灾民陆续开始返乡。与以往的情况不一样,这次灾民是有顺序,有安排的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而让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原本破败的家园已经修缮一新,甚至还增添了很多东西,连耕牛,农具这些事物都已经准备好了。对灾民来说,这甚至比救灾本身更重要,因为这让他们有了继续生活的本钱!

当救灾工作结束之前,朱祁钰做了最后一道工作——免除灾区三年内所有农业赋税,并且每年由朝廷拨款,为灾民添置生活必须物资。而且,还增添了一倍的拨款,用欲清理河道,修缮堤坝,防范洪水!这让朱祁钰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可以说,在百姓的眼里,朱祁钰已经成为了千古以来,最为圣明的皇帝!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朱祁钰回到了应天府,开始总结各地救灾工作的经验,惩治那些趁灾害渔利百姓的官员。这一查不得了,就连朱祁钰都有点不敢相信,各灾区竟然有上百名官员救灾不力,或者是为了一己之私,损害百姓利益!这些官员当然都有好下场,朱祁钰也懒得亲手惩治他们,直接交给了薛希濂去审查了!

来到南方一月半后,灾情基本上平息了下去,灾民也都陆续返乡了。不过,朱祁钰并没有急着返京,而是留在了应天。还有一件事情他要做完了才能走!这就是重新修建长江两岸的堤坝,从此杜绝洪灾发生!如果每年,或者每几年就发生这么一次大的洪灾,那大明百姓就不得安宁,而朱祁钰也没有精力发动北伐战争了!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二十六节 千秋功臣

自古以来,长江从荆州到黄冈,为洪水多发地带,几乎年年都有洪水。而至汉朝以来,各朝各代都非常重视长江的防洪工作,只不过,这洪水虽是年年防,却也年年发,长久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小灾自不必提,而每当发大水,没有个几百万难民,那也是天下奇事了!自太祖建立明朝以来,这一带发过十三次大水,几乎平均每五年一次!而自土木堡惨败之后,大明国力几乎都用在了北伐上,后来又是京城叛乱,接连三年,几乎没有任何款项用于修缮水利设施,这也是造成这次大洪灾的原因之一!

朱祁钰身体痊愈之后,一方面让丁用负责筹集款项,一方面安排地方政府安置灾民,而他自己,则带着一帮人前往荆州,准备亲自考察一下沿江一带的情况,以确定治水方案!这次,朱祁钰除了带上侍卫之外,另外带上的就是帝国公立大学的学生了。这也算是一次检验这些专修水利建筑的学生能力的一次实地考察吧!

“陛下,自古以来,各朝各代花在这治水上的资金数以巨亿,可这大水就没有停过,以臣看,这大水是能防不能治,以防在先啊!”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他对治水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不过,此时见到沿江两岸一片苍夷,朱祁钰心里也很不是个滋味。虽然此地受灾百姓都已经被安顿好了,可总不能隔上几年,就让他们失去一次家园,失去一次亲人吧!这水必须要治,而且还要治好,只有治好了水,天下才能太平!

“陛下,时候已经不早了!”金英看了下落日,朱祁钰已经在这里呆了一天了,连午饭都没有吃。

“不急!”朱祁钰转过了身来,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几名地方官员,以及一帮学子。“开始,有官员说,这水是能防不能治,各位,你们有何看法?”

众官员与学子都议论了起来,当然,意见是截然不同的,在大部分官员看来,治水是最困难的事,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见效缓慢,如果这水真能治理好,那前面那么多的朝代,不就早把水给治好了,还有现在的洪灾吗?不过,对一些年轻学生来说,他们却不这么认为,治水本来就是一大难事,虽然困难,不过利益却很显著,如能治好水,那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国家也就少了很多负担!

“陛下,学生不这么看!”

朱祁钰看了那个站出来的学生,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远古,大禹治水,方能赢得天下百姓爱戴。而这水不但能治,而且还能治好,让祸害百姓的大水,为民造福,为民服务!”

“说说你的看法!”

“陛下,我认为,治水是千秋万载的巨大功劳,目光不能短浅。以都江堰来说,李冰父子治水,造福万民,不但改变了岷江年发大水的局面,而且还疏导江水,有了现在的天府之国!另外,治水重在疏导,而不在禁锢。以现在来看,我们不是在治水,而是在防水!防不甚防,且防水无法将水利利用起来,因此,我认为,要治好长江,就应该以疏导,利用为主,以防为次!”

朱祁钰思考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不错的想法,把你的具体想法写出来,明日给我过目!”

这个大着胆子站出来的大学学生叫吴长生,他也许不会想到,此时说出的一番话,不仅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还最终改变了沿江数百万百姓的命运,改变了大明的命运!即使数百年之后,长江一带仍然有数座长生祠,正是沿江百姓为了感谢这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为其修建的寺庙!

第二日,吴长生就将一篇阐述治水方针的论文交到了朱祁钰的手里。显然,这不是他一夜之功,从他跟随朱祁钰南下赈灾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治水的办法,一个多月下来,也才有了这份作品。

看完吴长生的论文,朱祁钰连连点头,这篇论文不但阐述详细,而且面面俱到,更有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其重点是利用水利,而不是防范大水,水既可为害,也可为宝,重点就是看怎么利用。对这一观点,朱祁钰是赞赏的,这就如同刀一样,刀既可杀人,也可防身,其利弊,自然再于用刀之人,而不是刀本身!

“吴长生,你这篇论文写得很好,看来,你对此也早有研究吧?”

“不瞒陛下,学生正是荆州人,从小父母双亡,也正是这洪水夺去了学生的双亲。所以,学生从小发誓,毕生治水,若不能驯服这洪水,学生绝不甘心!”

“好,有志向,有志气!”朱祁钰连连点头,“这样,这次我留你下来,由你主导治水工程,一应款项,直接向丁用,丁大人申请。哪日你驯服这江水,哪日你就回朝复命,到时,我必然重赏!”

“谢陛下,学生治水并不为陛下的赏赐,这乃是学生的志向,也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很好,看来,我大明人才辈出,我也就放心了啊!”朱祁钰的心情也开朗了很多,“好吧,明日我就回应天,则日回京,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这……”吴长生有点尴尬,犹豫了一下,说道,“学生不敢有什么奢望,只需要陛下赐学生一样东西!”

“什么?”朱祁钰这下有点好奇了,看样子,吴长生不是贪心之人,他还能要什么呢?

“陛下的佩剑!”

朱祁钰一愣,笑了起来。“吴长生,你不像是习武之人,你要这剑做什么?”

“陛下,治水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多人治水,也又有几人成功?这非但是治水不力,更是治水的阻力巨大。学生此次治水,不成功便成仁。学生要陛下的佩剑,到时候如若有贪官奸臣当道,学生可先斩后奏,望陛下理解!”

“行,那我就把这把剑赠你,不过,你可要知道,这剑不是轻易用来杀人的!”

“学生明白!”

朱祁钰对这吴长生也很是佩服,一个年轻学生,能有胸怀天下百姓之大志,这要远比大多数的官员有志向得多了,如果政府官员全都如此,那还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呢?

第二日,朱祁钰留下了吴长生,以及一帮协助人员,吩咐地方官员全力协助吴长生治水之后,就带着人乘船返回应天。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更有不少人从数百里之外赶来,临江而拜。见此情景,朱祁钰也很是激动,能够得到百姓爱戴,这就是对他这个大明皇帝最大的奖赏。而百姓的行为,已经证明了朱祁钰是个伟大的皇帝!

“陛下,你准备回京城吗?”

朱祁钰看了柴美娇一眼,笑着问道:“现在洪灾已经平息,怎么,还要我留在江南不走?听说江南美女不少,说不定我看上了哪个……”

“你敢!”柴美娇小声一句,然后瞪了朱祁钰一眼。

“当然,当然,你在这,我自然是不敢,可是……”

“陛下,你就别急美娇姐了,要是她一不小心把你给推进了江里,我大明不就少了个英明皇帝了吗?”

“灵儿妹妹,别理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们不辞辛苦的赶来照顾他,不但没有一句谢语,还要气我们,要是真淹死了,还便宜了江里的鱼虾!”

朱祁钰惊讶的看了段灵一眼,问道:“你们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