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明史-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洪见到这情景,心里也是苦笑不已,朱祁钰这皇帝当得还真是有点出格,竟然支持部下去寻花问柳,看来,那些关于朱祁钰的传闻一点都不假啊。不过想到这一晚都是自己掏钱,杨洪也有点心痛,那“醉凤楼”的姑娘可都不便宜啊!

“杨洪,你怎么不去?放心,只要你镇守好宣府,不要让蒙古人的姑娘迷了魂,这些事情,我是不会管的!”朱祁钰见到杨洪一直在发傻,还以为杨洪不好意思去呢。

“陛下笑话了,臣并没有这番爱好!”

朱祁钰点了点头,他也听说,杨洪的老婆是出了名的河东狮。杨洪的老婆与杨洪是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而且还是师兄妹关系,其武功也自是了得。十多年前,杨洪想讨二房,结果被他老婆打得鼻青脸肿,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提讨二房的事了。恐怕,谁也想不到,这个杀得蒙古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竟然惧内!如果蒙古人知道这一情报的话,恐怕会花重金收买杨氏了!当然,能不能收买,而且蒙古奸细会不会被杨氏打个半死,恐怕这就不得而知了。

“陛下,臣有一事想问!”

“什么?”朱祁钰放下了手上的酒杯,其实他并不喜欢喝酒,举个杯子,也只是装模作样,免得被部下笑话罢了。

“开始臣见到,陛下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邓将军,自是很信任邓将军。可以往,臣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年轻将军,也没有见他在哪立下战功,陛下凭什么这么信任他呢?”

朱祁钰笑了起来。“杨洪,你知道这邓茂的老师是谁吗?”

“谁?”杨洪皱了下眉毛。

“他的老师就是现在的内阁总理大臣,当初的兵部尚书大人于谦!”朱祁钰微微的笑了一下,“当年,我率军回京平叛,邓茂受于谦命令,亲率五百骑兵,突破了石亨指挥的十万余大军,杀向居庸关,智取守关将领,为我打开了居庸关正门,不然,恐怕我军还得在居庸关上停留数月,到时候,能否平定叛乱,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恐怕是于大人的计划,而他只是执行者吧?”

“这对,也不对!后来听于谦说,当初他与邓茂是同时想到这一办法的。而当年,邓茂不过十八岁而已!你想,如此少年,敢率五百骑兵杀入万军之中,这需要何等胆色?而他到了居庸关外,不急不乱,几句话骗过了守关校尉,才入了关内,这需要何等的镇定与自如?后来,我还听于谦说,邓茂八岁时,就做了他的门童,后来于谦见他聪明伶俐,只停别人读了一遍诗书,就能倒背如流。为此,于谦也就将起招入门下。原本,是想让他饱读经书,考个功名。可这邓茂对经书偏无一点兴趣,反而对兵法,战阵之事投入不已。于谦也就开始教他兵法。十五岁时,于谦就已经败在了他的手下。原本,于谦认为邓茂是赵奢那种纸上谈兵之人,并没有加以重视。直到京城叛乱邓茂放才加入军队,永安,居庸关一战,崭露头角。后来,他随陈懋前出紫荆关,速擒赵王叛党一族,也正是他的主意,而且是他首先率兵杀入赵王府,平定了赵王叛乱!你说,这邓茂是不是个将才?”

听朱祁钰说来,杨洪也连连点头,邓茂有此能力,确实是难得的将才,而这次朱祁钰敢于把最重要的任务派给他,显然是早就有所准备,开始那只是逢场作戏,要激发出邓茂的潜力来!当然,杨洪也就不再为邓茂所率偏锋兵马担心了!

第四卷 大漠狼烟

第二节 大明铁骑(一)

到达宣府的当天晚上,小将邓茂就率领八万兵卒,带上了半月的粮草,轻装出发了。邓茂本就不是冲动的人,朱祁钰的激将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最主要的是,邓茂在明白了朱祁钰的战略部署之后,知道他这支偏锋大军的重点就在于快,要快到让蒙古人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快到蒙古人为其感到震撼!为此,邓茂没有耽搁一点时间,当晚就离开了宣府,直接朝龙门所奔去!

这八万人都配备了战马,其中骑兵还各多配备了一匹战马,行军时,这多出来的两万匹战马主要用来运送粮食,弹药等给养,而作战时,骑兵则可以轮番骑乘,不用为马匹乏力而放弃进攻。这是朱祁钰从蒙古人,或者说是从当年汉朝大将霍去病那里学来的,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每人多带一匹战马,这样就可以连续不断的突击,不给敌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龙门所与龙门卫并不是一个地方,龙门卫在开平的南面,介于开平与宣府之见,是两处边塞要地的连接点。龙门所在开平的东南面,位于燕山山脉北面,是长城附近的一处重要边塞。不过,因为龙门所并没有正面蒙古,且周围地形复杂,不太适合蒙古骑兵作战,所以受到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第二天天还未亮,邓茂就已经率军抵达了龙门所,他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而是命令所有士卒在行军途中吃点干粮,只是在路上补充了饮水,接着就继续向北杀去。

“将军,士卒们都很疲惫,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

“疲惫?”邓茂看了一眼副将张同,“继续前进,告诉大家,到了赛汗山,我们就可以休息,吃上热饭,在此之前,谁也不能停下来!”

见邓茂态度坚决,副将张同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一面吩咐军官去振奋士气,一面赶紧跟上了邓茂的速度。

越过了长城边关之后,大军进入了塞外大漠。一路上,邓茂马不停蹄,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过。同时,他将两万骑兵集中在了前面,又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游骑,将其放到了大军四周五十里范围之内搜索攻击目标。这些游骑都是由蒙古人组成的,准确的说,应该是由那些归顺了大明的蒙古人组成的,他们对塞外情况更为了解,由他们做前锋游骑更为合适!

明初,太祖朱元璋先后遣大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远征蒙古,至洪武二十一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帖木儿战败,北走土剌河畔,被其部下所杀,北元内乱,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剌部,与兀良哈部!

三部之中,鞑靼部势力最强大,仍传蒙古汗,而兀良哈部与明朝关系最好,先后归顺。而瓦剌部的猛可帖木儿死后,瓦剌分为三部,均于鞑靼对立。到成祖皇帝朱棣时,五伐蒙古,永乐八年,鞑靼部被成祖皇帝击败,阿鲁台表示内附,成祖皇帝封其为和宁王。虽然后来鞑靼诸部均先后造反,不过在太祖与成祖皇帝几十年经营之下,已经有大量蒙古人承认了自己作为大明臣子的身份。其中,在成祖皇帝南下勤王之时,宁王手下的多颜三卫就是由蒙古人组成的,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最强大的骑兵部队了!

可以说,蒙古人加入大明军队,为大明效力的历史已经有了几十年。朱祁钰上一次北伐时,骑兵中也有不少蒙古人,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蒙古人,在塞外作战时,明军才有了最好的向导!这次,邓茂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大军出塞之后,他立即就把游骑撒了出去,四处寻找蒙古人的据点!当然,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

大军北行不到两个时辰,突然东北面升起一支火箭,在半空中炸开了花。

“将军,那边有发现了,距离大概五十里,应该是个小部落!”

“骑兵,准备战斗!”邓茂冷笑了一下,对旁边副将张同说道,“你率大军继续北上,我领五千骑兵前往,如有消息,以火箭联系!”

“将军……”

张同还没有来得及阻止邓茂,这个年轻的将领就已经率领着五千铁骑,飞一样的奔向了开始升起火箭的地方。

这确实是个小的部落,五十里地,骑兵不要一个时辰就赶到了。而当邓茂率领骑兵赶到的时候,那几十游骑已经将几百牧民围在了中间,其中一位校尉军官朝邓茂迎了上来。

“只发现了这么点人?”邓茂微微的皱了下眉毛,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将军,这只是他们的一部分,这个部族的大部分牧民还在北面,正在往乎兰乎失温那边而去,他们是在冬季南下越冬的!”

“大概有多少人?”

“最少也有一万余人,如果多的话,恐怕有数万人!”

“那就是说,最多也就一万余蒙古骑兵了!”邓茂冷笑了一下,他并没有想到,此时手里仅五千余骑兵。“派五十人,押送这批牧民返回龙门所,然后再前去追赶张同率领的主力,其他人等,跟我出发!”

“将军,对方可有一万以上的兵力!”

“怕什么?我大明铁骑以一挡十,还惧怕敌人吗?”邓茂右臂高举,大声说道,“出发前,陛下许诺,作战勇猛者将有重赏,各位,此乃我等建功立业之时,有愿意跟随我邓茂前去杀敌的向前一步,如有胆怯者,自行返回大军,我邓茂绝不强求!”

“我等愿跟随将军杀敌立功!”

“好,那么,今天就让蒙古人见识见识我们大明铁骑的厉害,所有人,列队,出发!”

五千余铁骑,出了押送那批蒙古牧民的五十人之外,其他人等没有一个退却,没有一个惧怕,全都跟在了邓茂的身后,朝北狂奔而去!

一路北上,除了急骤的马蹄声之外,五千余人都默不作声,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清水,到傍晚时,这路奇兵已经穿过了大沙窝,到了北面的大草原上。此时,邓茂也已经发现了草原上的马蹄印,是很多的马蹄印,还有车辙,脚步。

“将军,至少有三万人,应该在两个时辰前从这里经过的!”

“如果是大批牧民的话,那此时他们应该在前方五十里左右的地方!”邓茂策马跑上了一座小土包,“立即派出游骑,切忌不可惊敌,如有发现,立即回报,不可擅自行动,明白吗?”

“是,将军!”校尉军官立即找来几名机灵点的骑兵,把任务分派了下去。

“所有人,赶紧吃饭,不可生火,等打完了这仗,我请大家吃烤羊肉!”

军士们都笑了起来,只不过,都没有笑出声来,似乎害怕把前面的敌人惊醒了一样。这一路,五千余名官兵也很是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