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看看天色,就对钟进卫和温体仁道:“时辰已过午时,两位爱卿就陪朕一起用膳,之后还有事要议。”

他俩一听,知道是什么事情,就一起对崇祯皇帝道:“谢陛下赐宴。”

和之前一样,崇祯皇帝让人直接在文华殿内摆膳。因为牵挂着朝局,所以都匆匆用完了膳。

等到收拾午膳的内侍退出去后,崇祯皇帝就把话题转到了当前的朝局上,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朕匆忙派人传你回来,所为何事,你知道了么?”

钟进卫一听,想着终于说到正题了。这个事情不是很好处理,原本想昨晚好好想想,结果一下就睡得跟死猪似的。

他之所以先说昌黎的事,第一个是怕反腐的事情讨论下去太沉重,不好解决,就先说昌黎的事。

第二是可以借此机会,活跃下气氛,顺便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考虑。

但现在的脑子还不是很清晰,只能一步一步分析了,这也正是钟进卫在后世所擅长的事情之一,业务需求经常需要梳理,理着理着就会清晰起来。

钟进卫看看温体仁,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昨晚回到勤王军大营后,孙大人有和我说过一些,但不是很详细。”

崇祯皇帝一听,对温体仁说道:“温卿,你先把汇总起来的那份**奏章给钟师傅看看。”

这份奏章是温体仁刚整理出来的,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有的位居高位,甚至是宫内之人,为避免供状上的内容扩散,崇祯皇帝就让温体仁一个人把各处汇集过来的供状重新整理成了这份奏章。

这两天各处衙门都瘫痪了,做不了什么事情。大明第一、第二人急得没法,想起钟进卫来自后世,说不定有方法,就急忙传了回来。

钟进卫来之前,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两人还在就这份奏章上的内容进行商议,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人为好。

钟进卫从温体仁手里接过来一看,长长的一份名单,写有人名,官职,**的简要内容和金额。

他细细地看起了这份名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包括在内。

第二百一十九章 贪腐的形成

钟进卫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想着怎么给崇祯皇帝提供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

他一直看着这份奏章,时间长到崇祯皇帝快忍不住想问的时候,才看到他把奏章收了起来,准备说话。

事情本来不会这么糟,温体仁劝谏了崇祯皇帝好几次,但他还要考虑考虑。结果就在崇祯皇帝犹豫期间,风云突变,一发不可收拾。

现状已经是这样了,也不急在这一刻,钟进卫能够认真的在看,说明是有在动脑子,所以温体仁的耐心倒是很好,一直不急不躁。

钟进卫抬头看到崇祯皇帝一脸焦急之色,就用平和地声音说道:“陛下,臣之前的时候有和您说过官员**的事,不知您还记得不?”

说完之后,他看看在他右侧的温体仁,然后又转回头,没等崇祯皇帝回想起来答复他的问题,就又说道:“陛下,温大人也在,臣想一起来理一理这个**问题,然后再看目前的情况如何解决,您看可以么?”

“钟师傅,请说。”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就知道他肯定是有想法能解决目前的朝局,心里一下安定下来,也用平缓地语调说道。

“陛下、温大人,官员**这个问题,应该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要灭绝怕是不可能的,是吧?”钟进卫问道。

“那中兴伯怎么个看法呢?”温体仁先说话了,崇祯皇帝本来想点头的,看温体仁已说话,就不再点头,听着两人的对话。

“我的看法暂时不急着说,先说本朝太祖,应该是任何一个皇帝 都没有比太祖更重视反腐了吧?”钟进卫没有回答温体仁的话,而是再问了一个问题。

“正是。”温体仁点点头。

“那个时候的贪腐敢公之于众么?会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么?会有全员参与的这种广度么?”钟进卫一连问出了三个问题。

答案是显而易见地,所以钟进卫也没等温体仁回答,就继续接着说道:“很显然,贪腐程度最轻的时候就是洪武年间,然后程度慢慢加重,一直到今天这个地步。那为什么会加重呢?”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知道钟进卫会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也就不回答,等着钟进卫继续往下说。

“在臣看来,是有两个原因导致的。”钟进卫面对着崇祯皇帝说道。

这下,崇祯皇帝忍不住了,问钟进卫道:“那两个原因?”

“臣以为,第一是因为太祖所立的各项反腐制度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为什么会这样呢?”钟进卫始终用这种问答式的方式来引导别人,这也是他在后世时候做项目的一个习惯。

崇祯皇帝已经被他的话给吸引住了,不再淡定地等着钟进卫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问钟进卫道:“为什么?”

“因为制度的执行者也参与了贪腐,比如监察百官的御史,侦缉官民的厂卫都参与了进去,这从这份奏章上的名单就可以看出来。”钟进卫回答道。

然后他又接着说出第二个原因:“第二,客观原因造成了贪腐的队伍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贪腐的泛滥。”

“钟师傅,何为客观?”崇祯皇帝问道,这次是个哲学用词,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古代人并不清楚。

“哦,客观就是环境的因素,人主动去做某事叫主观,与之对应的就是客观。就刚才所说的第二点,官员俸禄在实际上不够他们花销,甚至维持日常生活,迫使他们去贪腐,这个就叫客观原因。”

有关官员俸禄不够使用的事情,钟进卫之前已经向崇祯皇帝说过这个问题,所以就没再重复。

这事也隔了没多少天,崇祯皇帝自然也是记得的。至于温体仁嘛,不用钟进卫说,他本就知道。

“陛下,老臣帮中兴伯再补充一点。”温体仁这时忽然插话说道。

“哦,温卿请讲。”崇祯皇帝看看钟进卫,然后说道。

钟进卫看着温体仁,不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也听着温体仁说话。

“就是刚才中兴伯所说客观主观之分想起来的,官员贪腐也有其主观因素,就是臣之前所说的大明朝新的开门七件事。”温体仁说道。

崇祯皇帝记起当时温体仁所说这新开门七件事时,说这七件事无不以财力为基础,朝廷俸禄不多,官员就开始贪墨受贿,包庇奸商,偷税漏税,而致国库空虚。

当时自己忙着解决京师难民的事,还烦心京畿之地的建虏,就没有细究。现在看来,前两日真是错怪温卿了,还怪他事先没提醒反腐的严重,其实他以前就有说过一些的。

“对,温大人说的对,社会风气的变化,奢华之风的盛行,也是导致官员贪腐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钟进卫没有一丝脸红,这点其实他是知道的,之所以不说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说出他想讲得解决方法,不过现在温体仁说出来了,也没什么,反正也是事实。

温体仁见钟进卫毫不介意自己提出他的遗漏之处,这份虚怀若谷的心胸,难得!他不由得微微点头。

钟进卫见温体仁不再说话,就继续面对着崇祯皇帝讲解道:“陛下,这三点大概就是贪腐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原因。现在搞清楚了原因,那就尝试着解决目前的朝局以及贪腐问题。”

见钟进卫说到自己最想听到的内容了,崇祯皇帝就坐直了身子,看着钟进卫道:“钟师傅,请继续说。”

“温大人,如果我说得不对,请像刚才一样补充纠正我。”钟进卫并没有马上开始说话,而是向温体仁提了个建议。

“中兴伯放心,就是你不说,该说的地方,我是一定会说的。”温体仁笑着回答道。

钟进卫在温体仁这里得到答复后,才看向崇祯皇帝,继续说道:“陛下,眼前的朝局其实是法不责众的局面,这么多人,陛下不可能一一法办的,当执法者也是犯法者时,执法就会沦落为空谈。”

钟进卫一边说着,一边准备把脑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是参考后世的相似情景得来的,而不是他随便想想就想出来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眉头开始重新皱了起来。

钟进卫当没看到,继续说道:“如果这么坚持下去,军队无打仗之心,文官无做事之人,我们自己乱成一团,最终只能便宜建虏。陛下,大明可不能重蹈北宋的覆辙啊!”

崇祯皇帝一听,知道钟师傅指的是北宋的靖康之变,那真是汉人的耻辱!

不过钟师傅说的也没错,现在建虏的倾国之兵就在京畿之地,如果自己坚持一一法办的话,衙门没有文官办事,城外的勤王军就算将领不闹不反抗,也会由于没有将领指挥而被建虏击败,京师就真得危险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心情格外沉重。

钟进卫所说的这个结果,温体仁也隐约有想过,但没有联想到靖康耻。温体仁暗暗对自己道,这个耻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重演。

钟进卫分别看看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的脸色,就知道这个严重后果没有人承担得起。于是,他说道:“因此,所有贪腐人员,一一法办是不可能的,这点是可以确认的吧?”

崇祯皇帝无奈地点点头,温体仁倒是早有这个意识的,所以也无反对意见。

“那好,在这点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探讨。”钟进卫接着说道,就像一团乱麻,先找到了那个线头。

第二百二十章 廉政公署

013…11…27

“陛下,不知您是否还记得臣跟您提过的事,就是有关臣家乡成立廉政公署的事?”钟进卫问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记得,钟师傅说了后,朕和你说准备有合适的机会就学学。你的意思是,现在是合适的机会?”

温体仁是第一次听说廉政公署的名称,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就问钟进卫。

于是,钟进卫就又向温体仁解释了一遍。

然后他又转向崇祯皇帝,诚恳地说道:“陛下,眼下的处境和臣家乡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极其相像,臣觉得该是学廉政公署做法的时候了!”

“钟师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