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铎听了,这才完全相信。他沉默了一会,带着一丝不安道:“哥,这支明军的远程火器厉害,现在近战又那么强,而且人数还越来越多了。这么下去,我大金以后该怎么办?”

大明的综合国力一发挥出来,就是多铎这种人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

多尔衮没有回答,抓起他府上奴才送上来的茶壶,直接对着壶嘴喝了起来。

他大口大口地喝着,茶水沿着他的嘴角往下流。他却丝毫不在乎,脑中想着多铎的这个问题。

喝完之后,多尔衮猛地把手中的茶壶往地上一摔,“哐当”一声,碎成了无数片。

多铎见了一怔,不知道多尔衮这是干什么。

门外的奴才听到动静,都拥了进来,生怕有意外。

多尔衮一见,大声喝道:“滚,都给我滚得远远地,滚!”

一众奴才也不知道多尔衮为什么发火,只好听话地滚得远远地,连地上的茶壶碎片都不敢去打扫。

以前的时候,多尔衮被四大贝勒联合起来欺负,幸亏他懂得能屈能伸,隐忍了下来。

看着皇太极为了独掌权柄,开始收拾其他三大贝勒,多尔衮打了主意,要当黄雀。

当皇太极领着大金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时,他就在暗中学习,等待着他出头那日的到来。

可是没想到,在短短的一年多来,三大贝勒先去见了父汗,而大金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

如果这只是皇太极的问题,那多尔衮会做梦都笑醒。可实际上,这是大金国的问题。就算换了多尔衮自己,他也无能为力。

那种深深地无力感,让他忽然感觉到,就算有朝一日,他能从皇太极手中夺得权柄,怕也只是收拾烂摊子而已。

期待的落空,让他彻底发泄了一番郁闷。

但大金的困境还是摆在这里,他已经看出来了,皇太极怕是没有解决的方法,根本就是黔驴技穷了。

想起明国对于和谈的答复,多尔衮暗自一咬牙,真要到了无路可走的那一步,就怪不得自己为了大金的未来,心狠手辣一把。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三路齐进打建虏

钟进卫在海州城待了不到三天,便回京师了。这一次回牛庄驿的路上,没有建虏护送,显得“孤单”了点,速度就快了不少。

不过钟进卫在回到京师之前,去锦州拐了一趟,看望辽东巡抚袁可立。

这时,袁可立的风寒在御医的调养下,已好了。见到中兴侯前来拜访,连忙出府相迎。

对于中兴侯,他是神交已久。不但是因为中兴侯被传言说是神仙下凡,对于信道的他有非常吸引力,而且钟进卫对上建虏的战绩,也让袁可立佩服不已。

不过,当他见到钟进卫时,却稍微有点失望。没有看出钟进卫的仙风道骨,感觉就和普通人差不多。

不过他很快也发现了钟进卫身上许多与众不同之处,比如他对别人的称呼,他对下属的态度,以及他对一些事情的见解,都让袁可立感到很意外。

但钟进卫来找袁可立,并不是来和他聊天的。他道明来意之后,让袁可立大吃一惊。

但钟进卫给他细细分析了一番之后,便支持了中兴侯的决定。

钟进卫在袁可立这边得到确认之后,便告别了热情异常的辽东巡抚,匆匆回京师了。

他一到京师,就向崇祯皇帝缴旨,同时汇报了此行的经过。

崇祯皇帝听着这次辽东之行的顺利,听到建虏已逃离海州,感到非常的高兴,他对钟进卫感慨道:“钟师傅,现在建虏终于怕了。”

钟进卫一笑,然后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大明目前的局势必须加快藩王封建北美。而要加快这个步伐,最好是要尽快解决建虏,还辽东一个安宁。这样辽东的道路就可以尽快修起来,海参威也可以尽快建起来。”

“朕知道啊,但新军不是人数不够么,打辽阳都要扩建到两万人。”崇祯皇帝听了,一下又变得有点急,稍微有点抱怨地说道。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这个不淡定的样子,马上笑着道:“陛下,臣有个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准备,在明年和建虏大决战,至少要夺取建虏的伪都沈阳。”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精神抖擞地问道:“钟师傅,当真能行?”

话问出之后,马上想起之前的事,不由得稍微有点气馁地问道:“但朝廷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改编足够的新军啊!”

钟进卫笑着摇摇手,连声道:“陛下,臣知道,不用那么多钱,还是计划中两万整编新军的钱粮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一听,眼睛一亮,马上追问道:“真得?建虏人数不少啊!”

钟进卫也不和崇祯皇帝兜圈子了,直接解释道:“陛下,臣的想法是这样的。两万新军整编改为一万,剩下一万新军的成本,用来装备边军。”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有点疑惑地问道:“钟师傅,这京营都还没改编完成,就去改编边军,这和原定计划不符吧?”

钟进卫一听,有点无语,他只好加重语气道:“陛下,臣说的是装备边军,不是改编边军。”

崇祯皇帝愣了下,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他看着钟进卫问道:“钟师傅,朕听你把计划说完吧。”

早该这样,钟进卫在心中暗自说了句,然后给崇祯皇帝解释他的计划道:“新军的成本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待遇,另外一个是装备。为了有足够的数量能对付建虏,臣想到的主意就是把燧发枪下发给边军。”

“主要是给登莱明军和关宁军,让他们各自在军中挑选敢战之士,各一万人左右,装备燧发枪,但不涨他们的待遇以节约成本。这么一来,加上京营改编完成的一万五千人,人数就差不多了。”

“再由新军派出老卒前往关宁和登莱两地训练边军,用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应该足够形成一支强军了。也就是明年之后,新军主力从海州出发,登莱明军从丹东地区出发,而关宁军从锦州出发,三路大军以火器部队为主力,冷兵器部队为辅,直攻建虏伪都,迫使建虏与我大明决战。”

崇祯皇帝听着钟进卫的讲解,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三路大军分左中右进攻建虏的情况。

等钟进卫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带着一丝疑虑问道:“钟师傅,为什么不集结三路一起进攻,避免重蹈当年萨尔浒之战的覆辙不更好么?”

钟进卫一听,笑着摇摇头道:“陛下,这那会和萨尔浒之战一样呢!当年那一战,不但事先通知建虏,让建虏有了防备,而且本身又粮饷不齐,将士不尽心,太多的无语了。”

“但现在,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这个,陛下,臣是真心这么想的。粮饷齐备,军械精良,将士一心,加上有多次对虏战事的胜利打底,必然会重创建虏。”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暗暗感叹:只要是稍微明眼的人,就能看出大明能出现如此良性的局面,完全是钟进卫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没有钟进卫凭空穿越而来,大明要想出现这样的局面,真比做梦还不可能。

“好,钟师傅,就依你所言。朕也会传旨给关宁、登莱两路边军,只要军士能在这一战中立下大功,就抽调到京营,享受京营的待遇。”崇祯皇帝没有犹豫,当场同意了钟进卫的提议。

当然,他说得这个抽调的士卒,是指那些装备了燧发枪,但待遇还是边军待遇的这批人。

现在对虏兵事上,钟进卫的建议,崇祯皇帝的首肯,其他人就基本不会唱反调了。而且这次钟进卫还是基于拨给新军改编的钱粮基础上做得调整,让内阁和户部尚书等人都没话可说。

于是,钟进卫很快开始实施这个想法。他派曹变蛟领着一千新军老卒前往登莱,训练卢象升挑选出来的一万登莱明军。

另派左良玉领一千新军老卒向蓟辽督师孙承宗报到,训练孙承宗和袁可立挑选出来的一万关宁军。

而京营新军的改编,则由曹文诏负责,钟进卫自己却扑到了藩王封建北美的事情上。

第七百章 布局交趾

从云南贵州一带调过来的官员基本已聚齐,钟进卫让他们把各自和少数民族接触的成功经验都写下来,然后由他进行审查,看是否合适在将来用到北美印第安人身上去。

最后再补充上一些他自己从后世看到或者学到的经验,把所有的措施整理成册。然后,如何与印第安人接触的培训教材便有了。

各地藩王早已接到圣旨,或自己本人亲到京师,或是派出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家臣,开始了这个培训课。

当然,钟进卫就亮个相而已,并没有自己来教。他根据事先接触,选择了几个贡献了不错经验的地方官员来当这个老师。

然后钟进卫又开始安排军事这一块,相对政治那块东西来说,军事这块就简单多了。直接把藩王或者藩王派来的人丢在新军营地中,单独成立一营后,便跟一万新军的改编一起训练。

当然,这个营主要是学习参观为主,主要是了解新军的构成和作战方式等内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军事指挥培训。

在这两个培训班中,就算是藩王,也得守规矩。当然,在礼遇上终归还是有差别的。但这差别,是不影响教学内容为前提。

那些亲自来的藩王相对来说,都是有志气的,比如唐王。知道这是为了他们以后能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也就忍了下来,听从教官的吩咐。

这期间,大明水师学堂也在紧张的筹备中,地点就设在了天津。郑芝龙出钱,朝廷调拨了人力和水泥,建得速度很快。原因一是资金到位很快,二是人力充足,三嘛这水师学堂并不需要建得富丽堂皇,基础设置有了就可以。

时间眨眼就到了崇祯四年六月末,阎应元在回到大明境内,接到他新的任命后,从陆路快马赶回京师,同时带回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在紫禁城文华殿内,钟进卫见到了这个阔别已久的小舅子,发现他变得又黑又瘦了。

钟进卫见此在心中暗自嘀咕,回去后会不会被丈母娘和老婆埋怨,好好一个大帅哥都快成昆仑奴了。

只听阎应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