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色无双-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院正孙承宗上书钦天监改制天下时辰,于是眼下一百刻就成了九十六刻。

这,大体就算五月份书院里一桩有意思的事情吧。

作为最初的始作俑者,苏默对此并无动容,只是依旧去上课了。

一路登山,青石板砖上尘泥不染。让苏默感叹书院在基础建设上的用心。他知道,每年靠着在书院开石铺路为生的穷苦百姓就有千数。

经过书院的雇佣,这些极可能沦为流民的百姓等于是改变了命运。而这一点上,书院十分果决地拒绝了府城提议为书院免费征发苦役的献媚。

历代书院院正,大多是帝师宰执,地位尊崇,天下敬仰。故而,哪怕衡州城作为太祖潜邸之所,被抬升为上等府,知府为正四品高官。但面对在祝融峰俯视四方的院正,依旧很没有抵抗力地想要去讨好,却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上,书院为民生所作出的贡献。

“若是衡州府真的大治,民有安居乐业之所,哪里会有这么多流民出现!”苏默想着:“一个壮劳力,可差不多就是一个三口之家乃至七口之家的顶梁柱了。书院此举,可活万人啊!”

胡思乱想地上了山,苏默低调非常,只是和几个相近一些的学子打了个招呼。便在教室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翻开了课本,静静等着黄道周来讲课。

芙蓉峰上,这片建筑群显然用心独特,整个山峰几乎是被凿开凿空了,这才得以能够容纳下更多的地方修建房屋。

而山风凛冽,墙壁自然不能薄了。于是这山上的房屋大多是砖石垒砌。入目处,倒也简洁大方,并无华贵修饰。

多是石凳木椅,座位随意,倒是不必人挤人地拥堵着。

《国史》课已经开了有三节了,这近似后世大学的教授方式很是让苏默感觉有些别扭,而且,这教室依山而建,竟是阶梯式的。真不知道亲手设计书院教学规模的太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而且历代院正竟是极少改动,就连孙承宗尽管新改了导师之制,其他也并未改动。

“国朝初年,太祖横扫八荒,率兵北进灭元。元兵失九州,粮草工匠人口皆丧尽,仅凭关外草原部族之人,历三次大战,终未再克关城入中原。数尽历代皇朝伟业,皆是由北及南,或为占关中,或据险地。我大华之前,从未有过由南及北,一统天下之事。故而,太祖之功业,千古垂青。复汉儿华夏之正统,功迈汉唐……”黄道周讲完了华太祖大将张世杰攻克通州,华兵复陕甘后,很是大发一通地议论了起来:“今天的讲课大体就在这里了,现在讨论时间,我有个问题想考考诸位同学!”

所有人神情一肃,苏默却敏锐地感觉到这老家伙目光逡巡着,好几次都对视上了。

“我个人以为,我朝太祖之功业,千古诸帝,惟秦皇可比。无论是汉武还是曹魏,唐宗还是宋祖,为不及太祖!诸位同学说一说,黄某这说得,对不对?”黄道周在讲台上,坐着摇椅,一摇一摇显然很是舒服。右手握着一卷的《国史》,一边敲着左手,一边平视在场众人,气氛倒是轻松随意,大家也并无太大拘束。

很快,便有人起身,这是一个身材颇高,肤色白皙,微胖却很精神的学子:“史宪之,有礼了!”

黄道周含笑点头。

于是史宪之顿了顿,显然是酝酿了下,开始说:“我认同黄师之说。秦皇之功业,在始成天下一统之基业。定皇帝之制,成一统之国。若非始皇,在场之人眼下都还是敌国之民。而汉武、唐宋宋祖乃是我朝太祖,都是因袭而下,并未有何特殊。而我朝太祖立国之时,汉儿衣冠已近沦丧之时,华夏正统,也即将不复。故而,太祖复九州,犹如始皇并八荒。皆为千古一帝之气象!”

黄道周面带赞赏:“说得好。”

众人侧目,这史宪之可真厉害,黄道周是轻易不说这话的!

见这史宪之出彩了,其余人也都想要发言,夏元繁更是当先接下,得意洋洋地拿出了自己考据许久的资料:“我却不以为,太祖在时,亡家何止千万户,有史册载,光是战死伤残之将士,就有百万之巨。宋理宗景定五年全国有5;696;989户,男口13;026;532人,及至开国初年,立国南疆之时,却只百姓两百万户不到,男口更不足五百万!。如此死伤,何其之巨?由此,太祖也并非全无污点!”

“但这个污点,却绝不应该是由太祖去背负。这是元人那群畜生做的!”这时,一个肤色偏近古铜色的大汉起身:“先说你所言宋理宗时的资料,不错,宋理宗景定五年时全国有5;696;989户,男口13;026;532人。但宋宁宗嘉定十六年时,却有12;670;801户,男口28;320;085人。”

“至于你所言死亡的千万户人家,那我说给你听。在开庆元年年底时,蒙古占领的原金国境内和四川盆地加上此时的南宋境内总共有59;100;961人。元世祖至元七年籍之蒙古的中国占领区较之于淳佑十二年时又增加30余万。德佑二年2月时,临安城陷落后原南宋境内人口仅仅剩下51;000;000人,如此巨额死亡,难道应当由当时仅为一介书生的太祖去背负吗?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元军完全扑灭四川抗元势力后,在至元十七年时的户口调查仅为12万余户。60万余人。只有南宋嘉定十六年川陕四路地区的3。7%。夏元繁同学,你倒是说说,这都是谁犯下的滔天罪行?”

全然肃穆,夏元繁憋得脸色通红,他这只是稍稍考据了一下宋元华三朝时期的户籍人口情况,本以为自己抓住了一个大发现,于是就不再继续考据而窃喜打算拿出来博彩。

却没发现,原来这其中还有如此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整个四川数百万人口,尽是全部死在了元人的铁蹄刀枪之下。那其中,到底掩藏着怎样的罪孽和暴虐啊?

第五十六章:小丑(上)

光是想想,都不由让人头皮发麻。

比起金人在北方地区,和蒙古人在北中国以及巴蜀地区犯下的罪孽。日本人完全就是渣到底了!

如此详实的数字出来,所有人都是神色一变,也就黄道周和苏默脸色正常点。

光是这么一个数字,那就恐怖无比了。

过了许久,夏元繁却是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丢脸,真的是丢大发了!看到了自己学生窘迫,黄道周也是摆摆手,轻笑着令夏元繁坐下,转而看向卢象升:“坐吧,你这考据,做的不错。这也正是我感慨太祖之功绩,堪为千古一帝的原因。若非太祖,我华夏汉儿,不仅是亡国灭种,更是已然到了亡族灭种的境地!”

场内的气氛有些肃穆,作为被选科目最多的公选课,黄道周却十分别致地上了一节爱国教育课:“当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想不到,后来太祖会领兵入漠北,俘虏百万蒙人妇孺罚没为功臣将士奴,这,太解气了!”

“呼……”听这话,一干学子都是提气得很。

黄道周说着,又问:“太祖复九州之时,兵锋曾直抵漠北直接威胁到了蒙古人的根本之地。被逼急了的蒙人,联合西疆三国,四国合兵百万,一点虚数都没有的百万大军。一举袭来,边关烽火三千里。却依旧败亡在玉门关外,诸位同学,你们可知道为何当时太祖不一举收服西域,北上荡平蒙古人的老巢?而当时文武,皆是不愿意继续北上,再见封狼居胥之功?”

场内又是热闹了起来,不过这一次黄道周却是直接点名:“苏默同学,你来说一说!”

原本热闹喧嚣的气氛随着黄道周这点名完毕,竟是霎时间一下子静了下来。

这不是为黄道周所震慑,也并非苏默是什么大人物镇住了他们。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一系列事件下,笼罩在苏默身上的迷雾更多了。

苏默究竟是个什么人,似乎成了书院里上百号学子很是关心的一个话题。有人说苏默是个沽名钓誉,坏得脚底流脓的坏蛋。

但很快就有人反驳这话真的没有根据,是个人云亦云的脑残。

然后又有人说苏默是个大才子,一曲《拟古决绝词》和《论诗》已然传扬天下。但很快又有人拿出一大堆或真或假的事情出来,让苏默这快美丽的锦帛上,一下子涂上了太多的色彩,根本看不起原来的面目。

纷纷攘攘中,尽管说不清楚苏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大家还是消息灵通地知道,苏默惹上了有大恐怖的敌人,陆家。

而且,苏默惹了陆家,抢了陆禅的女人后。已经彻底被惹恼的陆家已经对苏家进行打击了,眼看着,苏家就成了困兽,似乎真的就离死不远了。

这样的气氛之下,除了至交好友,普通人看向苏默的目光,自然是带着忌讳的时候,很是同情。

这个同情,是对弱者,或者说对即将败亡的失败者的同情。

而且,还沾染着一种叫做嫌弃的目光。

大家,已经不愿意去理会这个即将败亡的失败者了。除了卢象升,因为他们是朋友,又除了夏元繁,因为这厮已经将苏默恨在骨子里。

于是,很怪异的,当所有人惊愕地通过黄道周的点名后得知,苏默竟然十分低调地藏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后,全场原本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鸦雀无声,却除了卢象升无一人对苏默有何关切。

“是!”苏默依言起身,朝着黄道周一礼:“苏默以为,华与蒙古的战争,不能简单的以军事的角度去观看。蒙古不仅是一个民族,更是一个帝国。严格来说,元帝国仅仅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因为蒙古帝国还有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汉国三个组成部分。作为是这个世界上,疆域最为庞大广袤,实力最为雄厚,军事最为强盛,人口亦是众多的强盛国家。我们有理由不去抱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侥幸,以最大的诚实去还原最初时候的真相,而非人云亦云,轻信人言,甚至书本。而忘却了我们本该有的智慧!”

“对于太祖领导的反抗势力,我的任何评价只有一个字,那便是奇迹!”苏默感叹着说:“这是一个个绝处之中,一次次绽放奇迹的人。”

“直说吧,不必拐弯抹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