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作者:刘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作者:刘澍-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进行严密的布控之后,最终将该敌特组织一共25人,一举全部抓获。
        1955年,“罗定山等25人美蒋特务特大阴谋爆破、刺探情报反革命案”最终结案之后,为了让其继续从事“卧底”工作,我公安高层领导暗授机宜,梁初在表面上连同敌特们一起被定罪,并在广州中院于1955年3月19日做出的(1954)年市地1830号刑事判决书上认定,作为戴罪立功人员,进行了公开宣判。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梁初虽然继续担任“卧底”,协助了公安人员破获了许多大小案件,但一纸公开的刑事判决,竟被“弄假成真”,使这位真正的“卧底英雄”,在后来历次运动中,九死一生,整整蒙冤长达48年。在其苦苦申诉和徐展作为当事人的作证下,才终于在48年后的2003年1月10日,彻底得以平反,并恢复了他的真实身份。但是,这些都是当初陈残云所万万没有想到的,直到他本人在2002年去世之时,根本没有、也不会想到,当初在梁初的背后,还隐藏着比真实故事更为曲折复杂的48年。
        陈残云在原剧本创作的基础之上,结合主线故事的“吕薄冰案件”,再以此案件为素材,加以重新组合,构思出了一部情节更为曲折、紧张、复杂,且充满悬念的惊险样式的反特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
        为了故事更加有惊险样式的戏剧性冲突,作家把由公安干警徐展所发展“卧底”的梁初协助破获的“罗定山等25人反革命一案”,给特别仔细的艺术化,其中,贯穿剧情始终的“孤胆英雄”王炼,就是以真实案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梁初作为原型,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剧本里描写打入敌特内部的主人公王炼身上。在此之前,真实案件里的主犯吕薄冰,在电影剧本中,分解出两个人物,一个是以算命作掩护的特务“小神仙”,来引出侦察员王炼打入敌特内部的线索,另一个是自称为特务头目“梅姨”的“马老板”,老奸巨猾的他对王炼进行种种考验。真实案件中的两个坏女人和另一案件的陈二妹,一个是电影中的女特务“八姑”,另一个则是作家巧妙扩延到更为隐蔽的以在“八姑”家当佣人的真正的特务头目“梅姨”,直到最后才暴露其真实身份,给观众一种非常意外、始料不及的观看效果和深刻记忆。而真实案件中的原国民党电台台长,则在电影里是以被强迫拉拢的原国民党军医主任陈柏之医生的形象出现。这部国产优秀反特影片,经过长达近50年的时间考验,已经成为中国不朽的经典名片之一。
        1957年下半年的8、9月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开拍了这部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担任该片的导演卢珏,在众多演员中挑来选去,始终认为冯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更重要的是演技,都非常非常的适合扮演片中的男主角王炼——一个有勇有谋的青年公安侦察员。
        卢珏在1948年曾与冯等一大批著名演员同赴香港,去发展香港进步的电影事业。他十分了解冯的为人,更是十分熟悉冯的戏路和欣赏他的演技。于是,男主角王炼,自然是非他莫属。
        《羊城暗哨》是中国影坛上影响很大、艺术价值很高的一部惊险反特故事影片,它与60年代初中期珠影厂的《跟踪追击》、八一厂的《秘密图纸》,是建国以来新中国反特故事影片最为突出、最有代表性的3部电影作品。前两部享有极高声誉的“反特”故事片,恰巧导演都是同一人——卢珏。这位一生从事电影事业的著名导演,虽作品很有限,可谓“十年磨一剑”,但两部著名的反特片《羊城暗哨》、《跟踪追击》,则是他一生值得骄傲的成就。
        反特片作为故事片题材的一种形式,因其情节紧张、惊险,充满悬念,很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且在观众中有着广泛的话题和评论,早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看的故事片类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上影厂曾拍摄过《天罗地网》、《斩断魔爪》等反特片,但由于其艺术表现技巧没有很好地到位,故影响甚小。长影厂曾拍摄了《无形的战线》、《虎|穴追踪》、《寂静的山林》、《国庆十点钟》、《徐秋影案件》、《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前哨》;八一厂曾拍摄过《激战前夜》、《秘密图纸》等反特影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部《羊城暗哨》,则是代表了新中国电影“反特片”类型的最高成就。在影片拍成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还被译成5国语言,在国外许多地方放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我英勇机智、英俊潇洒的公安侦察员王炼,化装成被我边防军捉获后因伤重而死的特务209,通过另一特务“小神仙”的引见,打入敌人内部,住进了女特务“八姑”家里,寻找特务头目“梅姨”,从而侦查到暗藏的这个特务集团,正在积极拼凑一个所谓的“中国人民代表控诉团”,妄图偷越国境,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反革命事件的罪恶行动。打入敌特内部的公安侦察员,历经艰险,与敌特马老板、八姑和幕后的特务头子“梅姨”斗智斗勇,终于联合公安里应外合,将敌特一网打尽。
        享有“南国第一剧作家”美誉的陈残云,将这一真实案件,进行艺术再创作,以两起真实案件的框架为蓝本,通过既真实又虚构的公安侦察员打入敌人内部为主要线索,展现出更符合反特片剧情的惊险、紧张、曲折、复杂的情节,特别是特务头子“梅姨”在最后一刻露脸,竟是八姑家慈眉善目的女佣,给观众造成了一种意料不到的效果,从而有力地揭露了敌特的狡猾和阴险。
        影片中,冯主演了侦察员王炼这一反特勇士,从公园接头的反诈,到住进八姑家取得的信任;从侦察敌特的行踪,到沉着通过马老板的考验;从机智得知陈柏之医生的被挟,到船舱上英勇擒敌的果断;乃至最后从船上找出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投入江水的奋不顾身;冯发挥了他以往潇洒自如,不露痕迹,以及善于刻画人物微妙心理变化的表演风格,全力塑造出了一个机智、勇敢、思维敏捷、判断力、应变力极强的公安侦察员的形象。与他配戏的主要演员有上影厂的狄梵、夏天、梁明、韩涛、凌云,还有宏霞、于飞、李浣青、蓝谷、张庆芬、杨蔚如。由于此片是以一个公安侦察员与众特务进行较量为主要情节展开,故出演影片中几个特务的演员,很有戏份,也很有戏量,非常值得一提。
        女特务八姑的扮演者狄梵;精心扮演“八姑”这个女特务形象,最对戏路,发挥了精彩的演技,不但本片成为她个人最为光彩的银幕代表作,而且多年来许多影迷还念念不忘她的“八姑”形象。因为狄梵并没有单纯地按照反派角色的表演套路,去简单化、甚至以“脸谱化”地去丑化处理这一人物,她把这个女人在妖冶背后冷寂的心,还有渴望真爱、对王炼潜藏在心里时时想要倾泻的爱恋,以及自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既狡猾又愚蠢的性格,表演得非常出色、到位。虽说影片对这一人物的举止,都仅仅只是点到为止,并不敢过多地去用胶片精心渲染和着意表现,但狄梵在这有限的戏份中,靠着自己对角色深入细致的理解,真实地表现出八姑的七情六欲和人物心态,在同类女特务角色的塑造上,别具魅力。狄梵的“八姑”;作为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女特务角色,正是由于剧本的对路、导演的功力,才能真正发挥了一个女演员对角色的一种良好的创作空间和适应的戏路。
        上影厂知名女演员梁明,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以女佣刘妈身份作掩护的特务头子“梅姨”这一角色。她在影片三分之二的篇幅,总是以毕恭毕敬、轻声细语的女佣身份出现,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场船上戏,才始露本来面目。梁明把同一人物、两种角色所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反差,表演得层次有序,泾渭分明,最终达到了一种难以始料的效果,显示出演员的表演才能和对角色的渗透力,令人叫绝。上影厂知名演员夏天,一向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在这部影片也不例外,他出演的主要角色马老板,是一个阴险、狠毒、狡猾的特务头目。夏天赋予这个人物既有外貌的凶恶嘴脸,又有内心的色厉内荏。上影厂知名演员韩涛,在此片扮演主要人物陈柏之医生这个角色,是因曾出任国民党军医而被敌特强行拉拢的充满痛苦、矛盾的人物。影片中扮演“船员”特务的是上影厂的蓝谷;凌云扮演的特务“小神仙”,已与冯在《胜利重逢》、《淮上人家》后三次会面。除了这些特务群角在影片中占很大的戏分外,上影厂的另外三位知名演员宏霞、于飞、李浣青,则分别扮演了公安侦察员梁英、侦察处长和陈柏之医生的爱人李秀英的角色。
        影片在广州实地拍摄。此次广州一行,不由得使冯自然联想到1948年的年底,由此转道香港,1949年下半年,又从广州回到上海,并在广州慰问解放军的往日情景。此时的旧地重返,真是别有一番感叹。 

        ——影坛盛典:建国
        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缘起
        在新中国的电影战线上,1959年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以向建国10周年献礼为契机,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广大电影工作者,纠正了在创作思路上的偏差,一鼓作气,共推出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18部国产故事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然而,检索历史,我们发现,这次高峰的形成,还不能不从极“左”思潮泛滥的1957年说起
        反“右”运动中《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两个月后的6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指示》,同一天,《人民日报》配合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