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之谜-晓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元帅之谜-晓亮-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4 庐山真面目
  事实上,聂荣臻与林彪之间扯的问题的确扯几天也扯不清,因为林彪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才充分暴露出来。 
  延安整风时,贺龙的爱人薛明曾揭发:叶群政治上可疑,可能是国民党特务。但是在林彪的包庇下,以后没有再审查下去。“文革”中,叶群为林彪出谋划策,出了许多坏点子。这也是促成林彪野心膨胀的原因之一。 
  进行平津战役时,林彪出于本位主义,一再违抗毛泽东迅速进关的命令。毛泽东对第四野战军领导进行了严厉批评(实际上是批评林彪),可林彪又故伎重演,迫使罗荣桓作了检讨。罗荣桓很讲原则,经常对林彪的错误有所抵制,林彪就对他非常不满。平津战役结束后,林彪甚至向聂荣臻提出不要罗荣桓当政委,要聂荣臻去当第四野战军政委,被聂荣臻当即拒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文革”期间,林彪终于有充分暴露自己的性格“原形”并且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聂荣臻等一大批老同志和林彪都有原则分歧,也逐渐认清了他的真面目,但是,由于两个主要原因,大家仍然尊重他,对他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一是看到毛泽东虽然经常批评他,但也信任重用他。出于对毛泽东的高度尊敬和信任,聂荣臻等元帅也就往好处想,认为林彪比较年轻,经过毛泽东的教育和培养,可能已经认识、改正了错误。既然如此,再翻林彪的老帐,也就不好了。二是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新选出的政治局常委,林彪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一名,这事实上已经确认了他的“接班人”地位。这是中央的决定,如果说三道四也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林彪的个人野心借“文革”之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清除篡党夺权的障碍,一批老帅就难免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1968年3月22日,林彪制造“杨余傅事件”,将矛头直指聂荣臻元帅。从4月1日起,应该发给聂荣臻的一些文件、电报停发了。聂荣臻对秘书说: 
  “不管他,文件他们爱发不发。‘杨余傅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还弄不清楚,我也不知道谁是‘黑后台’!”4月7日,聂荣臻给毛泽东写信说明真相,并要求面见毛泽东。10日,周恩来要秘书打电话告诉聂荣臻,毛泽东在聂荣臻写来的信上批了十六个字:“荣臻同志,信已收到,安心养病,勿信谣言。” 
  不久以后,毛泽东又当面对聂荣臻说,如果讲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文革”期间,毛泽东经常这样亲自站出来,用自己这把“老骨头”来担保一些老同志,仿佛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面对自己娇生惯养、飞扬跋扈、操起棍棒要打自己多年来的老朋友的儿子,只好无奈地站出来以自己的身价担保,这是何等地纵容啊!这种纵容由来已久,本身就是一个谜团,成了林彪唯所欲为的一种保护伞,同时,它为聂荣臻等一批老帅看清林彪的真面目设置了一层弥漫的烟雾,至少也从客观上延长了看清其真面目的时间 
   
   
4 “两弹之父”之谜 
  中央为他设想了三个方案:一是分管科技工作,二是任北京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国防工业和部队装备。出人意料的是聂帅果断地选择了前者,因为他始终未敢忘记他出国留学时深埋在心底的一个梦想 
  聂荣臻堪称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治军建国,劳苦功高,大智大勇,文武兼备。 
  他的非凡业绩自不待细说。建国之初,他任代总参谋长,真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由于聂帅身体在十大元帅中是比较差的一个,加上劳累过度,昏倒在办公室里。直到1953年,在毛泽东一再催促下,他才去外地休养治疗。1956年,聂荣臻身体状态况好转,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征求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中央设想了三个方案:一是分管科学技术工作,二是当北京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国防工业和部队装备。聂帅果断地选择了前者。一个大半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元帅,放弃主管国防和部队装备这一轻车熟路式的职位不干,偏偏选择了麻烦太多、困难重重又几近于白手起家的行当来管,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这个谜的谜底似乎很简单。国家和军队建立起来了,但是聂荣臻的一个夙愿未了,他要用后半生的精力来完成他出国留学前曾经深埋在心中的一个梦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热爱科学技术,希望以此来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是我青年时期的夙愿。经过革命战争,人民掌握了全国政权,正是实现这种夙愿的好时机。我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同聂帅几十年戎马生涯相比,时间短一些,然而这是在和平环境中打的一场不流血的战斗,其中的甘苦得失和紧张激烈,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4.1 时间就是生命
  青年时代目睹旧中国贫穷落后、惨遭凌辱的情景,在聂荣臻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化成他振兴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雄心壮志。然而,壮志归壮志,当时科学研究事业的家底薄弱得令人寒心。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内,共计四十个左右,研究人员只有六百五十余人。1949年11月,在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但只有研究机构二十二个,研究人员二百多人。按那时常说的四亿五千万人口算,全国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总人口的平均比例是:每一千一百二十五万人口中有一个科研机构,每七十万人口中,只有一名科研人员。而且,从学科和门类来说,空白和缺门太多了。旧中国留下来的科研力量十分可怜,只有一些农业、地质、生物、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小型研究所,即使这样,有些还是爱国科学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兴办起来的。房屋、设备、仪器以及资金等都非常缺乏,很难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至于国民经济和国际需要的重要学科和现代化的一些科学研究工作,可以说完全是空白。毛泽东说我们是一张白纸,用这句话形容旧中国的科技状况,是非常形象和贴切的。一穷二白,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留下的全部科学“遗产”,要发展科学事业就只有这么一个起点。 
  然而,建国初期,当我们还在医治战争创伤且百废待兴的时候,世界上一些主要大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纷纷进入了所谓“原子时代”和“喷气时代”,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落后了就难免受人欺负。而且当时还面临着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的威胁,而这场战争将是钢铁与技术的较量。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这是中国人民唯一的出路,否则就将永远受人摆布和欺负。时间就是生命,聂荣臻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紧迫感来开始着手抓这项工作的。 
4.2 十二年规划
  在我们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国家中,要向科学进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绝不是一声号召就能解决问题的,它涉及到许许多多复杂的组织领导工作,而当时最重要的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科学研究规划。周恩来明确指示: 
  “这个远景规划的出发点,是要按照需要和可能,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来,把我国科学事业方面最短缺而又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根据世界科学已有的成就来安排和规划我们科学研究工作,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本着这样一个指导精神,中央由周恩来亲自抓此项工作,国务院成立了十人领导小组,经过充分讨论,确定按任务带学科作为这次规划的基本原则。当时,聂荣臻作为主管军工和军队装备的领导人,参与了规划的制定和领导工作,并直接领导了武器装备方面的规划制定工作。 
  当时集中了六百多名国内各方面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住在北京专门对各部门的规划初稿进行审查综合和汇编,前后搞了四五个月。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怎样使国家强盛起来。一个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指导方针的科技蓝图就这样诞生了。聂荣臻强调:制定科学规划,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处理好任务与学科、尖端与基础、重点与一般、理论与实践、仿制与独创等方面的关系。 
  在这些不寻常的日子里,聂荣臻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制定落实科学规划,组建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试验基地和科技院校,组织协作攻关,主持研制以导弹、原子弹为主要标志的尖端武器,为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事例和业绩不胜枚举。然而,我们要问的是:这位被誉为中国“两弹之父”的元帅,为什么偏偏对导弹、原子弹“情有独钟”,他获得“两弹之父”的美称,难道仅仅因为他主持研究有功吗? 
4.3 两弹之父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是一句古训。朝鲜战争停战以后,新中国开始真正在一种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从事科学文化建设。然而聂帅心头常感不安的是,在军事技术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美国,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和隐患。 
  聂帅常想,我们国家很大,经济基础薄弱,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更重要的是,从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技术越发展,保密性也就越强,别人即使给我们一些东西,也只能是性能次先进的技术,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研制的道路,即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当时,聂荣臻对一些搞国防科研的同志说:“谁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交给别人,这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