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入门(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女入门(一)-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定位于“家内”的位置上。对她们而言,事业与家庭水火不容,繁重的家务束缚着个人兴趣的发展,她们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如何维持好一个“一户建て”上。传统的女性在千余年以来形成的“男尊女卑”的轨道上可以随着惯性流转,但是,新旧世纪之交的花季少女们却不甘心奴婢一般龟缩在兔子窝般的小家里,继续以往那种男性附庸似的生涯,她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人生,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生活,然而,约定俗成的传统伦理总是通过家庭、社会、亲朋等各种势力规范着她们的想法,约定着她们的行为。面对沉重的传统与顽固的习俗,对未来有着太多憧憬的花季少女们感到无所适从,林真理子的《美女入门》散文系列则如潇洒的“学姐”一般,给她们讲述了自己奋斗的心得和成功的诀窍——林氏“美女术”。    
      林氏“美女术”最根本的一条是自强。她在《美女入门》一书中坦率地叙述了她之所以能够博取今日的地位,乃是在于她心底始终潜藏着一颗永远跃动的自强的“野心”。她在《所谓“野心”》篇中说这种“野心”“是一种能够得到女同胞认同的雄心”,对此,她进一步诠释道:    
      女人哪,站在平地上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像井底之蛙似的仅仅知道头上的那片天。可上了一个层次之后,她便知道山外有山应继续往上攀登。这种攀登当然是苦不堪言的,痛苦的时候她就想下来,犹豫是否回到那块平地。然而,她再也不想回到那块平坦的地方。于是,只有咬紧牙关向上攀登再攀登。那种过程是相当痛苦,相当难熬的!但这,就是我所谓的野心。    
      林氏的所谓“野心”,就是不畏艰辛、不知疲倦、不肯回头地进取和攀登。不能像井底之蛙似的满足于现状,而是应该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为了攀上前面的颠峰,必须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即使道路崎岖,苦不堪言,也决不走回头路。对于刚刚涉世而又幻想多多的年轻女孩儿来说,林氏这种用心良苦的警醒和告诫不能不说极具诱惑力和煽动性。    
      每一个女孩儿都想出人头地,每一个女孩儿也都曾为此努力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女孩儿都获得了成功。成功者的诀窍,在于她们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失败者的原因,在于她们遇难而退,浅尝辄止。林真理子在其书里还曾不厌其烦地述说过这个道理: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儿,起跑线都差不多,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付出各种各样的艰辛。(《所谓“野心”》)    
      我决不认为对方是女演员,和她们一比高下就是失招。永不灰心!决不服输!    
      我日思夜想,日夜苦恼,努力到不知疲倦的程度。(《女人,就得爱美》)    
      女性只要努力,就会变成美女。由我来作例子,有些缺乏说服力,但我敢打保票,至少有三成的女性会确确实实变得美起来。(《如何变成美女》)    
      就是碰上了美女也不要气馁。至少可以有所得,把自我反省作为通往“美好”明天的钥匙,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直美给我的冲击》)    
      “成功”对于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儿”都是机会均等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付出各种各样的艰辛”;每一个女性都“会变成美女”,关键是“只要努力”。在树立起“永不灰心!决不服输”的信念后,即使同影星“争奇斗艳”,也毫不气馁。林真理子把她这种“自强”的理论应用于女性的整个生涯之中,甚至对插足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的第三者都予以林氏的独特定位:    
      掠夺“爱”,真是了不起!(《掠夺“爱”吧》)    
      能把爱人掠夺过来真是一种终极的胜利。成功地掠夺了爱的女人,等于获得了闪闪发光的勋章。(《掠夺“爱”吧》)    
      把“爱”从别人手里“掠夺”过来,原本是被传统道德所不齿的行径,而林真理子却按照自己的“强者”逻辑,给予其一种惊世骇俗的肯定和褒奖,誉之为“了不起”的“终极的胜利”,“等于获得了闪闪发光的勋章”。应该说,这种论调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叛,尽管你无法轻易地予以苟同,但对于刚刚陷入爱河而又不敢跨越礼教雷池的花季少女们,它却无疑极具撩拨和耸动作用。    
      在鼓吹不断进取的正面立论的同时,林真理子还从反面批判了两种人生态度。有些平庸的“拟美女”只靠着空想过日子,对此她极为蔑视,正如她在《美人礼赞》中所说的:    
      那种本来就没有什么才能,又不肯付出辛劳,只会想入非非的“拟美女”,就是现在我也最为厌恶。    
      有些女性做事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对此她在《蓝色减肥盘的回想》篇中则以被自己弃用的“蓝色减肥盘”为喻,表明了她明确的否定:    
      每当我看见那个蓝色的减肥盘,就会想起干什么事都虎头蛇尾的女人,只会鱼找鱼虾找虾,她的朋友绝对与她一路货色。    
      在林真理子的眼里,无所作为,想入非非,或者有始无终,半途而废,都是与其自强的逻辑背道而驰的弱者行为,也是女性身上屡见不鲜的惰性。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否定,与其所倡导的挑战柔弱、自强自立的“美女术”正是异曲而同工。    
      自娱:享受纵情    
      林真理子有一句名言:“作为女人,我非常善待自己。”(《我是何许人也》)她所谓的“善待自己”,就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女人,就得爱美》篇中她曾经叙述到,既然身为女人,“就得讲究漂亮”,“不漂亮的话,活着都没多大意思”。她所说的“漂亮”,“并不是指天生的美貌”,而“指的是锤炼美感、锤炼化妆技巧、锤炼身材”,这些方面“锤炼”到了家,人才能“变得靓丽生辉”,才能“受到异性青睐”。但是,各种“美”的“锤炼”说到底必须以昂贵的消费为前提。传统女性在消费上一直恪守勤俭节约的规则,一个铜子儿掰成两半花,一向是人们交口称赞的美德。不过,逛商店只挂眼科,看中的东西舍不得买,这岂不成了“虐待”自己?于是,林氏便在她的书中大张旗鼓地宣扬了拒绝节俭的消费观:    
      购物是我最大的爱好。钞票就是为了把喜欢的东西买到手,然后再去拼命地赚,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如果我不是这样地花钱购物,也许会住上更加豪华的高级公寓。但是,我还是喜欢购物,说得明确些,我对名牌货有种痴迷感。(《我是何许人也》)    
      女人的身体就是一部着装年鉴。天生就潇洒时尚的人根本不存在。要在反复搭配反复失败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开动脑筋,当然也要舍得花钱,必须把衣服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的暗示》)    
      爱好名牌,喜欢购物,几乎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嗜好。在林氏的词典里,“善待自己”其实就是放纵自己的嗜好,“要舍得花钱,必须把衣服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纵情地想我所想,任意地行我所行,不要让传统的道德信条枷锁似的束缚自己的手脚。她在同一篇随笔中甚至把尽情购物提高到了带有哲理色彩的座右铭高度:    
      购物就是我的保健营养液、强心壮神素!(《我是何许人也》)    
      如果说购物和消费是一种物质上的自娱,那么,拥有“波澜起伏”的恋爱则是林氏主张的精神上的自娱。一般说来,女性在婚恋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莫过于失恋和受骗,失恋和受骗带给女性的伤痛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沉沦于这种伤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在自己与他人看来,都在情理之中。但是,执著于这种伤痛,对女性自身而言,不正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精神折磨吗?要善待自己,就得自觉地跳出伤痛的苦海,或者换一只眼睛审视婚恋中的波折。林真理子正是站在达者的立场上,大彻大悟地直面男女之间的萍聚云散。在婚恋的道路上,她不希望“一帆风顺”,而是希望“经历坎坷”,用她的原话说,那就是:    
      较之于一无所有,我还是喜欢受伤的感受。与其过着清澈透明的近乎虚空的生活,我倒更希望因为男性而忧郁而感伤。所以,许多异性朋友是不可或缺的,已经分道扬镳的前任男友也不能置之不顾。我就是想成为这种经历坎坷的贪婪女人。(《分手始知情难了》)    
      一帆风顺的普通人所拥有的波澜不兴的恋爱太没意思了,至少应该凭借“争锋”往恋爱中加点儿大人的作料,这样做才算没白在世上走一遭。(《“争锋”与“不伦”》)    
      不难看出,林氏追求与实践的乃是一种“非常善待自己”的达者的婚恋观,她认为“波澜不兴的恋爱”无聊至极,它带给人的只是“近乎虚空的生活”,她希望在原本只是两人的世界中引进竞争机制,纵然自己失败了,也能使自己曾经“因为男性而忧郁而感伤”过。她“喜欢”较之“虚空”要切实得多的“受伤的感受”,或许她凭借自己与人不同的第六感所感受的“受伤”并不苦涩,甚至犹如她津津乐道的“甜蜜的后悔”一样也散发着诱人的甜味儿。    
      “后悔”本如黄连一般苦不堪言,没有林真理子那种黄连树下弹琴的自娱自乐心态,是无论如何不能把它与“甜蜜”连接在一起的。在《别怕鬼迷心窍》一文中,林氏还进一步演绎出“甜蜜的后悔”的“增美”效用:    
      如果一生从未鬼迷心窍,那可真是太没意思了。做了后来自己觉得糟糕的事,这才叫年轻,这才叫女人。以后不绝如缕地不断后悔,但那正是甜蜜的后悔,正是使女孩儿变得更加妩媚多姿的后悔。(《别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