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道:“那是当然的。”
江连生积极姓最高,自告奋勇道:“我来放头炮。”
下午三点,李睿把崔永久、江连生、林荣海和党政办主任陆敬中召集到办公室,开了个书记办公会议。
首先他总结了前段时间的工作,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决心要搞改革,“……同志们,‘3。18事件’的爆发,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工作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广大群众对我们党委政斧新的要求的需要。现在的出路在哪里?只有一个:改革!不改革必将走进死胡同,一改革就活,就发展。我们镇党委镇政斧也必须改革!改革是痛苦的,是一场革命,革别人的命很爽,很过瘾,革自己的命,很痛苦,很难过。但是,要完成县委县政斧交给我们的任务,要带领广大的老百姓实现小康目标,再痛苦也必须搞!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今天临时召开书记办公会,就是研究改革的问题。”
这一番开场白李睿早就已经打好了腹稿,就是要以大义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记得小时候还在燕京的时候,有一次恰巧听到老爷子对他那个父亲张建国的谈话,到现在他还记得,老爷子当时对张建国说,在工作中要以阳谋为上,不要耍小聪明,搞阴谋。当时他还不理解什么是阳谋,但现在他正在这么做。什么是阳谋?就是把一切都大大方方的摊在桌面上,却让对手无法反驳,只能乖乖的上套。
李睿的目光在三人的脸上扫过,吩咐陆敬中道:“下面请敬中同志把改革方案宣读一遍。”
我逐一将三人看了一遍,对李朝宗说道,“请朝宗同志将方案宣读一遍。”
当陆敬中把刚刚拟定好的方案读完之后,李睿发现崔永久脸色非常难看,阴郁深沉,腮帮子上的肌肉甚至在轻微的抽搐。心中不由暗笑:老子今天针对的就是你这狗曰的。
“大家谈谈看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首先声明,我是喜欢的,喜欢大家把意见都放到桌面上来谈。不过一旦党委形成决议,那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李睿笑了笑道,目光却首先投到了崔永久的身上。但他似乎并不急着接招,正低着头,仿佛还在深思熟虑。
承诺要放头炮的江连生首先发言了:“方案很好,切中了弊端。长期以来,我们青山泉镇人浮于事,作风漂浮,取得的成绩做加法甚至乘法,出现的问题做减法和除法,以至于爆发了‘3。18事件’。这个教训对于我们来说是深刻的,是沉痛的。现在如果还不改革,不提高干部的士气,还是原来那样,遇事推诿,见成绩抢着上,遇问题绕道走,迟早还会来一个‘3。18事件’,也许后果会更严重……”
别看江连生平时看起来挺粗,但说起话来还是很有水平的,显然跟李睿一样,在会前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噼里啪啦说完之后,林荣海紧接着表态,这个老狐狸站在人大的角度,重点说了人大行使监督权。这本来就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监督政斧及其各职能部门是人大分内的事。两相相比,显然老狐狸更加老辣,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况下,却说得更理直气壮,冠冕堂皇。
他们两人说完之后,崔永久却窝在座位上仍然不表态,李睿只得直接问道:“永久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麻痹的,这就是阳谋的威力!江连生和林荣海先后表态,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再加上李睿身后的背景,就连上次常务副县长杨超下来,与其是调研倒不如说是来给李睿撑腰的。崔永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副带着十二分无奈的的样子,勉强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也没意见。”
听到他这句话,李睿还真有些佩服他。都被逼到这个份上,这狗曰的还能沉得住气,这真是打落的牙齿往肚子里吞。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是换成他,说不定就拍桌子当场干起来了。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今天晚上我们就召开镇党委会,上会表决。敬中,你负责通知一下。时间嘛,就定在晚上七点。”
“好的,李书记。”
当这三个方案在党委会上提出来的,立即受到了大部分党委委员的欢迎。其实李睿这也是对症下药,在座的许多党委委员,不少都是有职无权,既管不住人又管不住钱。要是下面的中层干部跟书记、镇长的关系好,他们也只能在一边生气,抱怨两句,丝毫没有办法。现在把人事权、管事权和一部分财政权都放下来了,他们难能不高兴呢?最后表决,十一个党委委员,八票赞成,三票弃权,议题顺利通过。
对于投弃权票的那三个人,李睿的心里也有数,只要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也懒得跟他们计较了。
虽说是分了权,但实际上人事动议、决定,最终还是李睿这个一把手说了算。财政经费审批权看似也都分了下去,但因为有数额限制,事实上还是由李睿最后审批作数。除了书记、镇长之外,其他九名党委委员的工作名义上是分别对书记、镇长负责,但实质上就是对李睿一个人负责,崔永久被彻底边缘化,这就是李睿处心积虑要达到的目的。
从今以后下面的干部有事找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再向李睿汇报,这样不但把崔永久边缘化了,而且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从而也使得他能腾出时间来,认真思索如何突出目前工作上的困局,发掘出工作上的亮点。
第212章 不讲理的女司机
几天后,李睿带着杨红旺和田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到其他二十多个村走了一圈,基本上对全镇的工作有了个大概认识和基本估价,脑子里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方案。
他到青山泉镇可不是来安家落户的,说难听的点就是来镀金的,如何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搞出一两件有影响的事,才是他当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青山泉镇还有什么发展潜力可发掘呢?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李睿发现似乎只有两件事值得他去干:一就是煤化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二则是山上六个村的脱贫致富的问题。其他二十六个村,除了一部分有煤矿资源之外,其他的基本以粮食作物为主,不管是环境还是资源都很匮乏,想搞项目都不知道从何着手。陈世伟在任期内搞了一些苹果、银杏之类的经济作物,看情况不好也不坏,目前只需加强管理既可,根本用不着花大力气。而且这些村子的很多村民不是去煤矿挖煤就是出去打工,村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即便是有项目想搞也没条件。
煤化工产业园区的建设,有江连生和沈志清天天蹲在工地上,他也只需不定期去看一眼就行了。所以李睿感觉目前的工作重点还是山上那六个村的经济发展项目问题。农贸办和林业站的项目计划书编制的也差不多了,农贸办的富国强已经把初稿拿给他看过。但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李睿对农业上的事可谓一窍不通,他让杨红旺把关,杨红旺看过之后,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让他们拿回去修改,不出意外五一节前就能搞好。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等着五一上来后召集那些头头脑脑们开项目推介会,募集启动资金。
星期六在镇里吃过午饭之后,李睿跟陆敬中打了声招呼,先是回了趟家洗个澡换了身衣服,又放丁峻峰的假,自己一个人驾车到彭城。原因只有一个,张卓阳来了。
张卓阳每次来彭城都住在国际大酒店的顶层套房,以前还是李睿帮着订房还要去机场接他,现在他收了薛峰当小兄弟,这些事都是薛峰帮着作。
来到国际大酒店,张卓阳正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悠闲地喝着咖啡。
“就你一个人呀?你那跟班呢?”李睿进门看看房间里只有张卓阳一个人,笑道。
“他公司里有点事。我说老四,你别说的这么难听,什么跟班?人家好歹也是云峰集团的老板,再说人家平时对你也不错。”张卓阳道,“喝点啥?茶还是咖啡?哦,我都差点忘了,你现在都混到乡下去了,咖啡肯定喝不惯,还是茶吧。”
“你还别说,好久没喝咖啡了,今天难得换换口味,来杯咖啡吧。”李睿走到阳台上,一坐到一张软椅上,舒舒服服地伸了懒腰。
张卓阳冲了一杯咖啡走过来放在他面前,“这里只有速溶的,没有现磨咖啡,你就将就一下吧。”
“行啊!”李睿端起咖啡闻了闻,咋了一小口,“还挺香的。”
张卓阳坐在他对面,看了他一会,摇头道:“我看你真成乡下人了,一杯速溶咖啡就把你美的!上次来就听说你在争取青山泉镇党委书记的职务,没想到你还真的当了乡镇干部。”
李睿不服气道:“乡下人怎么了?乡镇干部又怎么了?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老爷子当年也不是……”
张卓阳连忙摆手,“算了,算了,我说不过你。这么说来,你真的打算在官场上混下去了?”
“那还能有假,上次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嘛!”李睿拿起咖啡低着品着。
“既然你想在官场上发展,那有何必这么辛苦,跟家里跟三叔搞好关系,比你一个奋斗要强上百倍。你看看老二,人家出来就是县委副书记,级别还是正处,象你这样混,什么时候是个头呦!”
“反正我乐意。”李睿砸吧着嘴,他不想跟张卓阳就这个话题说下来,看着外面的街景,笑道:“你还别说,坐在这里看风景还真不错。你看那里就是你的腾飞中心,都快十几层了吧?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这国际大酒店。”
“还有两个月!到时这彭城第一高楼就要易主喽。”张卓阳一脸得意道。
这年头十八层的国际大酒店一直以来就是彭城的第一高楼,而腾飞中心的主楼设计就有二十六层,比国际大酒店高出八层。
李睿最看不得张卓阳这副得意的神情,泼冷水道:“你别得意,现在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你看着吧,将来的高楼大厦只会越来越多,腾飞中心这第一的头衔也戴不了多久。”
张卓阳嘿嘿笑了两声没跟李睿争辩,拿起茶杯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