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这可是你们班的节目,”坐在张家和旁边的老师低声道,“这次节目单里,高一只有两个名额,你们班这些学生真是多才多艺啊。”
“哪里哪里,都是小孩子在瞎弄。”张家和笑了笑,听到台上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后,便认真看起节目来,虽然他面上很淡定,实际上心里还是很骄傲的,毕竟自己班上学生争气,他这个班主任面上也是十分有光的。
长笛、古琴、钢琴、琵琶等乐器组合在一起,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违和,反而给人一种优美华丽的听觉感,尤其是当几个穿着盛唐时古装女子翩翩起舞时,现场出现雷鸣般的掌声。
突然,灯光暗下,所有乐器也停了下来,就在观众愣神的时候,突然响起击鼓声,就像是敲在人的心头,莫名的跟着鼓声振奋起来。
舞台上渐渐起了雾,一个穿着白袍的女子在烟雾中跳着剑舞,琵琶与古琴声响起,却带着点点肃杀。
渐渐的,清幽的笛声加入,黑暗角落里突然打起一团灯光,竟有一个华服少年站在桌案前,手里还拿着一只蘸墨的毛笔。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边念着《侠客行》边在空白的纸张上挥毫泼墨,仿佛他本就是一个盛唐时期的才子,而台下的人都不过是另一个时空的看客。
舞剑的少女,舞墨的少年,美妙的音乐,还有天籁般吟唱,让整个节目重现了盛唐时的女子的英姿,男子的文采,以及繁华。
“赵校长,你们三中的学生真是卧虎藏龙,文武双全啊,”一位文学界的泰斗看完整个表演,感慨的对坐在旁边的三中校长道,“这个节目很好,非常好。”
“您过誉了,我看他们这些表演还稚嫩得很,”校长笑得满面红光,他早就注意到媒体记者对着台上不断拍照了,“ 不过是您对少年人格外宽容,才觉得他们表演不错而已。”
“不不,这些孩子确实很厉害,”这位文学泰斗摇头道,“你们三中的教学理念很好,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真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句夸张份量就很重了,旁边的记者忙把这句话记了下来,不管怎么样,明天的稿件有着落了。
坐在后面一排的张家和此时也是心花怒放,他预感这次他们班的表演会受到外界的关注,并且还是正面的关注,这对于他这个班主任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旁边坐着的老师们有些羡慕嫉妒恨的看了张家和好几眼,都是高一的班主任,怎么他就遇到这么一群有才华的学生呢。当初分班的时候,是电脑系统随机分的,这张家和运气也太好了一点,怎么就把成绩好又有特长的学生全搜刮过去了?
十五班的同学演完节目回到后台后,一个个脸上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最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笑了出来。
周泽宇甩了甩自己的手,然后对沈邵道:“我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哥们,你竟然能在那么多人注视下,把诗念得那么有意境,还能不慌不忙的写字,我真是服了你了。”
沈邵还没开口说话,旁边的刘双就道:“对,沈邵,你今天的表现真的很好。”有陆笑语在旁边舞剑,他也没有被抢去风头,这就要靠人格魅力了,“对了,你在台上写的诗呢?”
“被人拿走了,”沈邵摘下头套,不甚在意道,“反正也没什么特别的,别人拿走就拿走吧。”
刘双闻言没有说话,往四周看了一眼,没看到谁手里有沈邵写了诗的那张纸,只好有些失望的收回视线。
当晚的文艺汇演结束后,十五班的同学没有想到他们表演的节目竟然上了第二天的省电视台,省午间新闻里面,对他们这个节目进行了高度赞扬,并且还提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他们是三中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精彩的表演就更有代表性。他们让别人看到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全是天天埋在书堆里的书呆子,有特长爱好也不代表着读不好书。
所以,他们班的精彩表演成了一个导火索,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少人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与争辩,报纸杂志上也纷纷刊印出相关文章,吵得十分热闹。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加上近几年有不少唱衰国内教育捧高国外教育的公知教授,所以十五班的表演一出,便被一些人当做范例去打公知教授们的脸。气得一些公知们口不择言,说三中这些孩子的表演只是表面花团锦簇,实际上没有灵魂,不像外国孩子生动活泼之类。
“在这些人笔下,咱们国内孩子表演得精彩叫没有灵魂,表演得天真叫社会对孩子特长教育不关心,怎么什么都成了咱们的错了?!”张家和看完报纸,气得把报纸拍在桌子上,“这些人算什么教授名家,分明就是吃奶骂娘数典忘祖的白眼狼!”
“不就是白眼狼吗?”旁边一个老师跟着道,“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如果真关心教育,就该办些实事,天天在杂志报纸上耍嘴皮子有什么用?”
“整天这国好那国妙的,仿佛顶着华国人的名头辱没了他们一般,”另外一个女老师接下话头道,“要我说,街边捡垃圾的人比他们高贵多了,至少人家是在促进废物循环再利用,而这些人就只能制造废物了。”
☆、沈少(捉虫)
外界关于教育的争吵并没有影响到三中学生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学校也有意隔开外界的各种言论,以免对学生产生影响。
华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优良思想,经过一代代教育改革,华国已经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运用各国知识,让国人接收更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风俗。
有时候辩论往往是一场好的开端,因为有争论才有进步,尽管争论中总是部分人的观点十分偏激,但是大部分人却是想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社会性的问题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似乎还很遥远。十五班的同学在中秋汇演后变得更加团结,班上学习的氛围也越来越浓,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让十五班在同年纪班级中大放异彩。
沈邵内里是个俗人,所以他尽管很欣赏那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同学,但是也仅仅是羡慕而已,对于他人生策划来说,会一点自娱自乐的钢琴知识,练习书法来磨练心性,已经足够了。
因为三中对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很重视,所以很多大赛都会有本校的学生参加。沈邵常常会在校报上看到,某班某同学参加某某比赛,得了第几名好成绩。每次看到这类文章,沈邵都会感慨一声,这些同学真厉害,他就算实际精神年龄已经近三十岁,如果不是这辈子脑子突然变得好用起来,他是比不上这些孩子有能耐的。
“沈邵,你又在看校报?”梁城见沈邵在看校报,有些不在意道,“这些报道有什么好看的,反正我们学校三天两头有人去参加各种比赛,听说我们学校奖杯陈列室都有好几间,很多奖杯因为放不下都锁进柜子里了。”
“有那么夸张吗?”沈邵笑着把校报叠好,放进抽屉里,“反正我觉得他们都挺厉害的。”
梁城耸了耸肩,反正如今在他眼里,最厉害的人就是沈邵,别人都是毛毛雨。
不知道自己被同桌盲目崇拜的沈邵跟梁城聊起几个学校里面很厉害的人物,语气里带着点羡慕赞赏的味道:“年纪这么小都能懂得这么多,真聪明。”
梁城无语的看着沈邵,这么老气横秋的说别人年纪小真的好吗?你还有没有自己只是个高一生的自觉?
虽然沈邵的身份证上年龄已经是十七岁,但是梁城知道沈邵实际的年龄要小上两岁多,不过他行为虽然内向,但却是善解人意的性子,所以并没有去问沈邵为什么要特意把自己年龄改大这么多。
也许沈邵不知道他自己在很多同学眼里,也是个让人崇拜的人吧。梁城心里有些无奈,又有些高兴,因为这样的沈邵虽然让人觉得有些无语,不过班上的同学都喜欢这样的沈邵。
毕竟谁会亲近一个高高在上,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天才呢?这不是嫉妒,而是人类的本能,就像是高岭之花,谁都会赞一声漂亮,但又几个人敢去摘?
想到这,梁城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沈邵这样就很好。
“兄弟,周六晚上有安排吗?”周泽宇窜到两人面前,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周六我过生日,我爸妈特意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请朋友到外面吃一顿,到时你一定要来啊。”
“你的生日要到了?”梁城瞪大眼,愣愣的点头,“我一定到!”
沈邵也跟着点头,笑眯眯道:“又涨了一岁,要我那天给你带两个煮鸡蛋么?”
周泽宇苦着脸摇头:“哥们,你就别开我玩笑了,你不知道我最讨厌吃鸡蛋?”
“就是知道你不喜欢我才特意问的,”沈邵站起身拍拍他的肩,“你不知道小孩子过生日要吃两个鸡蛋吗,滚一年又一年,顺利快速的长大,寓意多好的?”
周泽宇斜眼:“实际年龄比我小几个月的人没资格说这种话。”
沈邵挑眉,耸了耸肩不置可否,等周泽宇回到自己座位上后,他开始考虑自己给周泽宇准备什么生日礼物比较好,毕竟今天已经周四,眼看周六就要到了。
单纯的学习生活过得异常的快,眨眼时间就到了周六,当天他特意换了一套新衣服,买好给周泽宇的生日礼物后,就朝周泽宇订好的酒店方向赶,毕竟时间快到了。
恒宏酒店是芙蓉市比较有名的一家酒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吃一顿饭就能花去他们大半月工资的地方,没大事轻易是不会进去消费的。
不过对于世家贵族来说,恒宏不过是勉强能下嘴吃饭的地方。所以酒店的员工每次看到这些世家少爷坐着车出现,都会格外殷勤小心,就差没把他们当成菩萨供起来了。
“顾二少,这家酒店虽然比不上京城里的那些,不过胜在这家做的本地特色菜味道好,二少专程来我们芙蓉市待几个月,怎么也要尝尝我们这边的特色菜才能不虚此行啊,”后座上,一位年约二十左右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