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娱乐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娱乐圈-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氏女和太君老爷子一辆车,因为她是大夫,好随时照顾老爷子的情况。其实也没什么情况,路上这几天就不施针,也不药浴,只让老爷子自己吐纳调节内劲,当是休养生息。反而老爷子的精神好了许多。
  老爷子都不禁要想,别不是这女孩故意想整死自己吧?当然没敢往深了想,罗氏女给他的药,他也老实的吃,让干嘛干嘛就图一个好表现,别再折腾了。
  不过罗氏女也不敢掉以轻心,就怕那不死心的,一路上万一刺探什么,也怪麻烦的。所以没事也给老爷子吃两粒昏睡丸,让老爷子睡觉,这样大家只会以为老爷昏迷,不知道只是睡着了。
  老爷子睡着了,大车里就剩下了太君和罗氏女,罗氏女只得不停的找事做,回避太君的眼睛。
  “你叫什么?”太君似乎才突然想起自己从没问过她的名字。
  罗氏女已经不是十八年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她自然知道,太君对她的一切知道得很清楚,也许比自己还清楚,因为谁也不会没事去查自己。
  太君开口了,表示开始接纳她,想跟她建立联系,这是太君习惯的作法,若是她一直很客气的对你,那么恭喜你,你没入太君的眼。而她,嫁给四郎,太君对她很客气;四郎死了,太君对她还是很客气;一直到三年后,太君急病,她守了她三天三夜,把太君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太君才真的看到了她。
  她一直没分清这些,一直到真的死了,成了孤魂野鬼,细细的回想前尘往事,才发现,太君对自己的好真的是一点点建立的。
  她不会轻易的对一个人好,当然这不是她的错,她是当家人,对她来说,自己只是一个无用的人,只是因为儿子喜欢,于是她不愿儿子失望的玩艺。儿子死了,她就替儿子好好的养着她,若她有一天烦了,她会送她走。所以她不用付出太多的感情,免得到时伤心。正是因为十八上一点一滴,到后来,太君真的视她为女,她还记得,最后时,她一眼也没看过四郎,她只是一直抱紧自己流泪。
  太君看她又晃神了,心里不禁有些叹息起来。这姑娘的医术高得匪夷所思。这不像一个十几岁小姑娘能做到的。但她派人去街坊那里查探过,罗氏女从小就长在那儿,由师傅带大,父母是谁,没人知道。后来只听说是孤儿,跟师傅姓罗。她从小跟着师傅学医、识药,几年前师傅去世之后就一个人生活。她很害羞,但心地很好,附近的街坊们都受过她的恩惠。她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开封城。所以太君觉得这丫头越来越有意思了,一个历史干净得如洗过一般的女子,却只凭着猜测来配合自己的计划,并且连问都不问一声,这孩子真的只有十六七吗?
  “罗氏女!”正在太君准备放弃时,她突然开口了。
  “这都不像是个正经的名字。”太君似乎一点也没感受到她刚刚回话有些迟了,顺着接下去。
  “本来就不是,师傅姓罗,一直叫我小女子、小女子。师傅死前说,你要不跟我姓罗,以后就是我罗氏之女吧。于是我就叫罗氏女了。”罗氏女笑了笑,很淡然的说道。
  上次太君问她叫什么名字时,也这么说,她也这么答,不过上次她带着惶恐不安,生怕声名显赫的杨家,会看不起她这个小孤女。而这次,她从容多了,也许是无欲则刚了。
  “罗氏女!”太君想想,“要我给你改个名字吗?”
  “不,我就叫这个名字。”罗氏女摇摇头,上辈子太君没说要帮她改名,而是说,‘师傅的大恩要记得。’那时的她充满的感激,现在看来,对太君来说,那时的罗氏女无关紧要,而此时,太君却真心的想要接纳她,想把她变成四郎妻。
  “好孩子,为了记住师傅的大恩吗?”太君笑了,她不知道,罗氏女一直拿她记忆中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比,寻找差异,对她来说自己就是自己。
  “不是,我喜欢这个名字。”她笑了笑,从自己的行李中拿出一本医书看了起来,对她来说也许看书是能回避问题最好的办法了。
  “你不喜欢我们杨家吗?”
  “不,我喜欢。不过我喜欢的人家很多。”罗氏女不抬头,还是专心的看书,并拿出墨盒和小笔在空白处补充着什么,看得出她很认真。
  “所以你只是不喜欢四郎。”太君又问了一句。
  罗氏女把字写歪了,果然在老太太的面前她还是小丫头。定定神,放弃那个字,在下面重写,但看得出,她有些心浮气躁了。
  “为什么?只是埋怨他救了你,还是之前你们有过节?”
  太君的话有点怪。她能和杨家的四少有什么过节?若是说埋怨他救了自己,那就更不识好歹了,所以说罗氏女放弃了,小心的合上墨盒,再把笔放好,却又不知道该怎么答,只能呆在那儿。
  

12
更新时间2012…6…26 19:04:14  字数:2173

 “我不是逼你,虽说有些自夸嫌疑,但我真的觉得我们家四郎真的很好。排行老四,上有兄,下有弟,小时候大的要习武,小的要照顾,四郎、五郎常常就会被我与令公忽略。所以八个孩子,惟有四郎、五郎性子内向沉寂,什么事都放在心里。
  好容易天下安定了,才发现孩子们其实都长大了。我们竟然有时会想不起四郎和五郎小时候什么样,他们总是很安静的在练武,在帮我们照顾弟弟。所以我和令公有时总觉得对四郎、五郎亏欠甚多。
  好在他们还不错,都老实听话,认真的做事做人。而四郎性子,是他们中间最单纯的一个。我和令公常说,这孩子没什么性子。也不知道适不适合习武,打仗。结果他的武艺倒是兄弟之中最好的一个。后来令公跟我说,因为他真的最单纯,做事一板一眼,从不会玩什么花招,所以功夫练得最精纯。
  你大嫂他们都是我们同僚家的闺女,从小一块长大,脾气什么的都合得来,结了亲家,他们过得也不错。要给四郎订亲时,四郎却不肯了,他说要寻他喜欢的女子回来。让我和令公这一件事一定要依他。
  我和令公便笑,这么个没脾气的孩子,原来在这里等着我们呢!想想,觉得他说得也对,妻子是一辈子的事,不是我们看得好,就一定好,总要他真的喜欢才是。然后总在想,也不知道四郎能寻摸回一个怎样的女子,让我们都大吃一惊。”
  太君靠着车壁边说边笑着,其实当时四郎说这话时,是让她和令公很是气恼的。杨家的子女最重要的是听话。父母之命没人敢说道个‘不’字。从小听话的四郎第一次反对了父母,这让强势惯了的令公夫妇真的怔了好久。
  但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对他们来说,媳妇就算娶错了,也不过是一个媳妇,而四郎难得这么坚持一件事,他们不想打击到他。但却时时会担心,生怕有个万一。
  所以四郎上天入地的找那个罗氏女时,太君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太柔弱,完全不是杨家媳妇该有的风范。但为了四郎,她忍了。而后来罗氏女的表现真的让她越来越吃惊,令公好一些时,会跟她说,罗姑娘其实挺不错,四郎眼光其实还不错。只可惜,现在四郎看得上人家,人家看不上他。
  “他性子太弱。”罗氏女轻轻的说道。这个故事是她从来没听过的,婚前,太君虽然也说一些四郎小时候的趣事,但来来去去只有几件。现在才知道,因为太君太忙,只记得那几件罢了。而那时,太君还没有接受她,怎么会说这些煽情的话?等他们真的有感情了,太君也就更不会说了,因为怕她会伤心。后来太君常说的话是,‘忘记才好,好的、坏的,都忘记了。求一个来生再相见。’
  她有来生了,可是她现在最不想再见的就是四郎。太君这一席话,总算让她又想通了一些事,四郎和五郎的性情。
  四郎、五郎因为得不到父母太多的关注,只能拼命的表现到最好,让父母能多看一眼。所以太君说得没错,兄弟之间功夫最好的是四郎,而仅次于他的,就是五郎。
  四郎会娶大辽公主,五郎会出家,都是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就遇到了兄弟惨死,父亲撞碑。他们从小性子其实都很弱,四郎和五郎都崩溃了。他们俩都无法面对自己,于是一个隐姓埋名,一个干脆避世出家。
  太君怔了一下,看着罗氏女,罗氏女也抬起头看着太君,平静无波。
  “你说四郎性子弱?”太君真的不敢相信这个柔弱的女子竟然说七子之中武功最好的四郎性子弱?
  “单纯、善良、热情、从来都用美好的目光去看待世人。看到被欺侮的小狗,他都会流泪。他武功很高,可是他却从来没有真的上过战场,真的看到死亡时,他会被吓坏的。”罗氏女苦笑了一下。
  曾经以为这些都是四郎的优点,看到他专心替自己喂兔子,然后有一天,她要给兔子试药时,他哭了。罗氏女那时很感动,觉得自己找到一个天下最温柔、敦厚、善良的良人。
  可是她忘记了,他是杨家的儿郎。她跟太君也上过战场,她目睹着战场上的支离破碎,从开始的默默流泪,到后来的麻木不仁。她一心一意的研究着战场战术,她只希望能少死几个大宋士兵,让他们能回家看到他们的父母妻儿。
  她没有亲手杀过人,她都适应了良久。四郎在战场上,一定杀了不少辽人吧?连兔子都不愿杀的人,怎么面对尸横遍野?其中还有不少是他们亲自动的手。受的伤一定更大吧?
  太君沉默了,虽然他们夫妇对孩子从不手软,可是真的上战场杀人,他们却真没让四郎做过。他们也是父母,他们总觉得能拖一天是一天,只要把功夫练好了,到时习惯就好了。现在看看罗氏女,她开始怀疑了。
  她突然想起,自己还清晰的记得她第一次看见流血的样子,她也记得第一个死在自己刀下的贼人那不甘的眼神。那是三十年还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自己已经忘记自己一共杀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