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差不多了,再带着新娘回夫家。当然能如此行事的,一般都是岳家阔绰,且小姐为家中娇养的,若是那穷人家里,连地方都没有,哪会留女儿女婿外人长住着白吃白喝。
    二爷娶了亲之后没多久也考中了进士,得了个外放小官,便携妻子上任去了,所以小仪贞长到了五岁,竟然连亲叔叔都没见过。
    正是因着一段往事,左家虽说是湖北名门望族,其实正经主子却不多,左老夫人苏氏如今年过七十,老迈体弱,两个儿子又都在外做官,家中只有媳妇和孙子孙女,显得十分单薄。
    左维明正好三年任满,便上了陈情奏章,欲回乡奉养老母亲。
    没过多久,批复下来,准了左维明所奏,另派了巡抚过来交接。
    左维明便命家人收拾行装,准备回乡。
    小仪贞在这杭州呆了三年,说要走还真有些舍不得,不过想着自家在老家襄阳也是名门世家,可自己却是出生在京城,还从未回过老家呢,想着襄阳风景,不由得也有些向往。
    又想到朱常泓还不知道自己要离开杭州了,便写了封信过去,告诉他自己要和爹爹回老家去了。
   




☆、三十 似是故人来相见

几天后,左家大门被敲开,朱常泓带着他的二十来个侍卫,坐着华丽拉风马车突如其来地就出现在了大门外。
    朱常泓如今已经九岁了,身条抽长,因为练了两年多武功的原因,身子骨也很是健壮,气质也沉稳了些,加上身着锦袍玉带,倒有点翩翩贵公子的雏形了,就是不知是否常在外哂太阳的缘故,脸上肤色越发显得黑了。
    帅老爹不在家,仪贞这个小主人将朱常泓迎进了花厅之中,三年未见,虽然时常通信,但模样都变了不少,互相看着,都有点陌生感,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朱常泓一双凤眼,目光灼灼,只是盯着仪贞瞧,见仪贞也长高了,虽还是那般玉雪可爱,变化却是明显的,两岁的仪贞象个白白胖胖软绵绵的小包子,五岁的仪贞却是婴儿肥中带着灵秀,还有种说不出来的气质,若是成|人见了,定会知道这便是眉目之间的英气勃勃了,不过朱常泓阅历尚浅,只能觉出有些不同而已。
    “泓哥哥可是专程来看贞儿的?”丫环送上泡好的龙井,仪贞亲自端起茶壶给朱常泓倒上。说话带笑,那脸颊边的小酒窝若隐若现,这让朱常泓对眼前这个新仪贞多了几分熟悉感,接过茶杯来的手指都有些发痒,心里蠢蠢欲动,直想跟从前那样戳上一戳。
    朱常泓一个小孩子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陆婆婆倒是也放心。
    朱常泓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仪贞跟个小大人似地问起陆婆婆的身子骨如何,朱常泓喝着茶水,答得有些心不在焉,“挺好的。”
    仪贞瞧着朱常泓这副模样,倒还真有了点王孙公子的派头,说话都是惜字如金起来。不由得有点发窘,又问道,“那,这一路上可还好?”
    朱常泓将余下的茶一饮而尽,跳下座椅,拉起小仪贞的手,“贞儿,带我去你的书房。”
    这倒是有点当年那小霸王的影子了。
    两人来到了仪贞的小书房,仪贞的院子不算大,精致小巧,有个正房三间,耳房三间,正房边上的西次间用来作书房,因老夫人和夫人都不在跟前,所以当初收拾这屋子,全是仪贞自己拿的主意,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当时收拾好了,仪贞觉得很是满意,拉着帅老爹来参观了一回,老爹也称赞这书房大有巧思,回头也把自己的书房一角参考着改了。
    仪贞得意之余,便也写了信给朱常泓显摆了下,朱常泓倒一直惦记着。
    一进门就瞧见对面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苏绣图,几乎占满了整面墙,绣的却是一幅竹林云海图,霎眼瞧上去,倒似走进了青山绿野间,清风白云似要拂面而来。
    那窗子也比平常书房的开得要大些,用的却是素白纱糊的窗,纱上还绣着些淡绿的花纹,被日光一照,在地上投下繁复的花影,煞为好看。窗台上还放着好几盆小如手掌的花,那盆子有细白瓷的,有绿竹的,还有红漆木的,搭配着各色花朵,更是小巧可爱,显得小书房里别趣横生,温馨中充满着童趣。
    窗下设着一张铺的厚厚软软的胡榻,榻上放着好几个绵布缝好的厚垫子,模样都与别处不同,有粉红猪头的,有大眼睛蓝色猫脸的,还有胖头鱼的,估计但凡是个童心未泯的,都想扑上去抱上一抱。
    朱常泓这才只看了一半就满心的喜欢羡慕,几步上去就坐在了榻上,那榻上软和无比,随手抱起一个胖头鱼在怀中,忍不住就埋怨,“贞儿,当初怎么不和我说说书房还能这般?”
    有这么有趣的书房谁不爱进,若是当年贞儿给他出了这主意,只怕他现在还能学问大一点。
    仪贞见他这么明显的喜欢,心里也是乐滋滋地,灿然一笑,“那时候还没想到哩。泓哥哥瞧了我这书房,日后回去,也可以照着收拾啊。”
    又把自己平时里鼓捣的小点心拿出来给他吃,朱常泓也很给面子,虽只夸了一声,却连吃了好几块。
    “贞儿,我这回来时,也路过那安吉县了,见到了你说的竹海,呵呵,果然好看。”
    坐着舒服,点心香甜,朱常泓此时觉得那陌生感渐去,话也多了起来,“原来你说的竹子上可以站着武林高手,还能在上面打架,果然是真的,这回路过,我就让两个侍卫上去试了试…”
    仪贞一窘,这小霸王!
    “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竹子上和人斗剑就好了。”
    朱常泓边说,两眼兴奋地闪闪发亮,“不过,师父说我的本事也很不错了。贞儿,我打拳给你看!”
    说风就是雨的家伙又跑到了院中,虎虎生风地打了一套拳法,仪贞如今也算是跟着罗师娘学了有近三年的武功了,也有些眼力,见朱常泓这拳打得倒是颇有章法,中规中矩。
    朱常泓打完了拳,见小仪贞站在门首,拍着小手笑面如花,终于上去伸指戳了下那心痒痒了很久的小酒窝,还对称的一边一下。
    仪贞黑线了。
    姐已经五岁了啊,这算是被调戏么?
    还来不及抗议,朱常泓好象被打了鸡血一般,不知疲倦地拉着小仪贞要去游西湖。
    “贞儿陪我去西湖玩,你在信里说到了五月,就能看到荷花,走看荷花去!”
    仪贞犹豫了下,帅老爹不在,自己这样出去,不知会不会被罚。
    “贞儿可是怕被你爹骂?放心,我派个侍卫去通知一下就行了。”
    朱常泓这还是因为是仪贞的爹才这般客气,若是普通的官儿,他身为宗室,可是瞧不在眼里的。
    仪贞想着自家在杭州只怕待不了几天,朱常泓千里迢迢地来了,若是不陪着他看看西湖,好象也有些过意不去。便点头应了。叫人请了罗师娘来,罗师娘本就是西湖边人氏,对官家大院里的规矩也不甚在意,便陪着小仪贞一同坐上朱常泓的马车,一行好几十人,浩浩荡荡,朝着西湖边上去了。
    




☆、三一 风光不与四时同

    若说游西湖,自然罗师娘最熟悉,小仪贞也常来,在信里写的各处风光,早就引得朱常泓眼热不已,此时便催着小仪贞给指点路径,要挑那风景好,热闹多的地方去。
    一行人坐着马车,自武林门向西,保俶塔高耸层岩之上,遥遥在望,仪贞指给朱常泓看,当着义务小导游,道是为纪念吴越王钱俶的,所以叫保俶塔,意为保王平安之意。
    朱常泓瞧着什么都很新鲜,本来他对宝塔是不怎么感兴趣,听了这由来倒是眼睛一亮,道,“这个塔有意思,等我写信给父王,让也在卫辉修座更高的,就叫保潞塔吧!”
    听得旁边的人嘴角直抽,仪贞年纪小,还未听过潞王那些光辉事迹也就罢了,那几名跟在近前的侍卫却是心里明镜一般,只不敢言罢了。
    就是罗师娘,虽然远在杭州,也闻得潞王大名,这位潞王可谓是贪淫奢华的典范了,当初潞王大婚,用了黄金四千两,宝石九千余颗,银十万两,珊瑚珍珠两万多颗,全京城的珠宝都被买空了。宫中没这笔钱,就挪用了九十多万边军军费。更不用说建造潞王府又花去七十多万银子,河南一省都受不了,要上书跟其它地方求助,才能修成一个潞王府。而今这黄口小儿一张嘴就是一座塔,弄得本来罗师娘对朱常泓那点还算不错的印象全没了。
    朱常泓小爷当习惯了,哪会去注意一个老婆婆的脸色,倒是仪贞见罗师娘面似玄坛,马上省过来,这小朱虽是开玩笑,保不齐他若真写信提了,他那父王又当回事去修了,弄得劳民伤财那可就糟了。
    忙笑着阻拦道,“泓哥哥,你错了。”
    “这保俶塔是宋代的,我们大明朝的人看它是古迹,才觉得珍贵,若是现今新修的,多半不值钱,也没有人去看,修来有什么意思?”象后世那些仿古的那些建筑,劳民伤财地修了,却没人爱看,只留下网上一片骂名而已。
    朱常泓一想也是,遂点头道,“贞儿说的是。”
    心中却想,贞儿年纪比我小,怎么懂得这么多?按说本公子这三年也认真念书了呀?
    他却不想想,他这三年除了吃和玩,还要分出一半时间来练武,剩的那点时间就念了一本三字经!写起信来是没问题了。
    见朱常泓打消了念头,罗师娘脸色这才稍霁,仪贞暗自吐了吐舌,心道自己再说话可要小心些,别没把小霸王引到正道上,反勾起他作坏事的劲头来了。
    众人弃了马车,只留车夫和一个侍卫看着,步行上了白堤,长堤如玉带般横亘湖上,人在堤上行走,袍袖迎风,举目而望,但见群山含翠,碧波如画,桃树绿柳成行,垂绦万缕在风中自在飘拂。
    堤上游人如织,但见这一行人左拥右呼,那些侍卫虽未穿官服,却也是身着锦衣,身形壮硕,通身纠纠武夫之气,一看就不类本地男子。想来是哪路贵人,也自动自发地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