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主流清穿(完结)-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还不跟咱们住一块儿呢。”
胤礽摆摆手:“把高三燮留下来看家,此番汗阿玛并未奉皇太后祖母出行,宫里还有她老人家在呢。再说了,弘晷还有嬷嬷呢。”
淑嘉垂下眼:“你说的是。”再痛苦,被点名了也得跟着一道儿去了,当成是跟胤礽的迟来的蜜月旅行好了,虽然周围一堆的电灯泡。呃,以现在男士的发型来看,这个电灯炮这个词还是挺形象的。
弘曈要开学了,淑嘉先放下行李的事儿,给儿子清点文具。皇家学校一年里就放不了几天假,开学的时间还早,康熙还没动身,东宫的三个孩子就要上学了。身为太子妃,用得着亲自动手做针线的时候本就不多,其中一项就是给自家孩子缝点小东西,培养感情什么的。
淑嘉早给弘旦做过一个书包的,当时是下了大力气的,用到现在也没用坏,看着是旧了些,淑嘉却没打算给他现在就换,小孩子用一用旧东西未必是坏事。这次就只做了两只书包,一只给弘曈:“你三哥可是自己捧着书去上学的,你得了额娘的东西,就得跟你三哥一样。”
另一个是弘晰的:“弘旦去乾清宫侍奉你们玛法,我给他收拾了行李,多了我的针线,是你先前没得的,今年正好儿,你们哥儿仨一样儿了。记得,对师傅要客气些。”
弘曈抱着书包,强忍着不要把新书包挂在身上转圈儿,跟着弘晰说:“儿子谨遵额娘教诲。”
弘旦鼓了一下腮帮子,被淑嘉看在眼里,留下来谈话。淑嘉摒弃了宫中常用的交谈模式,与弘旦并坐在炕上,搂着儿子:“你的东西,有些还能用的,我就没给你换。你呀,在这宫里,想要什么样的好东西也都能得,倒是想用旧东西却很不容易。”
母子俩很久没有这样长时间的肢体接触了,弘旦开始还腰杆挺得很直,说着说着就整个人靠在母亲的身上了:“额娘,儿子明白这些道理的,玛法那里也有些用了不少年头的东西。”
“额娘要说的不是这个,”淑嘉摸着弘旦的额头,“厉行节俭这样的大道理,你玛法、阿玛、师傅跟你说得一定不少,额娘再唠叨自己都觉得烦了。”
弘旦从淑嘉的怀里抬起头:“那额娘的意思是?”
“人呢,总要经过些事情,才能长大。不管是喜怒哀乐,都是修行考验。”不管他现在能不能听得懂,多说说这些,总是好的。淑嘉想让自己儿子从小就能看得开一点,这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够尽可能少的造成心理阴影。
比如说,同样是死了爱人,顺治就跟着死了,康熙内心强大一点,立了继后。
比较起来,从做母亲的角度来看,淑嘉绝对不想要个顺治式的儿子,现在看来,她的愿望倒是实现了,也让她有点儿哭笑不得——她在弘旦身上明显感觉到了康熙的影响。
“唉呀,你哥哥们读书的时候额娘就没给他们做过什么针线呢,这一回正好补上了。好啦,晚上想吃什么?明儿你又要去乾清宫那里了。”
过年有年假,这个不假,弘旦回家的日子却很有限,他不但是太子的嫡长子,而是皇帝的嫡孙。本人可爱是一方面,其政治招牌的含义不言而明,康熙把他带在身边的时间也很长。淑嘉只能抓紧有限的时间跟儿子联络联络感情,免得康熙这个有养坏太子前科的老头把她儿子也给带歪了。
饭桌上奉行着“食不言”,因是自家吃饭少了很多谦让,只有在开饭前淑嘉指了几道各人喜欢吃的东西叫分别端到各人面前而已。一餐毕,洗手、漱口,端起茶来呷上一口,才是交流的时间。
淑嘉本不愿意这么早就告诉弘曈南巡的事情的,无奈南巡是件大事儿,知道的人很多,东宫里也要收拾准备,早晚是在告诉大家的。胤礽也是这个意思,他决定直接跟儿子们宣布结果就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抗议无效,老实接受就对了。
淑嘉担心的年幼如弘曈会哭闹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不管是一直被留在家里的弘晰还是初次经历父母不在身边的弘曈,都认命地接受现实。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淑嘉才不得不承认,传统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方式,有时候还是能省不少麻烦的。
“叫高三燮、吕有功、林四儿、秀妞、紫裳他们几个都留下,你们有什么事儿,小事儿吩咐高三燮去办,大事不能决,可请示宁寿宫皇太后。”淑嘉定下了基调。
胤礽把手中茶盏一放:“就这么着罢,天儿也不早了,你们放了假的也不可懈怠,都去温过了功课再睡。弘曈跟我过来,你年后要开始读书了,眼下还得再用功一点。”
几父子各有各的事情,淑嘉着手处理离家后的安排。李甲氏、李佳氏被叫了来:“我与太子爷要随驾南巡,估摸着得三月里才能回来,两个多月的时间,这家里就剩你们两个大人了,万事上点子心。”
李甲氏、李佳氏屈膝一礼:“奴才们听主子吩咐。”
“弘晰他们三个还小,你们都警醒一点儿,有事就叫高三燮。他们三兄弟都有嬷嬷、太监照看着,我并不过于担心。我与太子启程后,这东宫里就关起门来过日子。”
“嗻。”
对于留守的宫女太监,又是另一番安排了:“高三燮带着林四儿、吴明理留下,红袖、秀妞、紫裳、小满也留下。你们要看好门户,外面的乱人不许进,里面的人也不许四下乱逛,红袖、秀妞,你们两个素来是稳重的,旁的事都好说,小阿哥要看顾好!再有,这两个月,你们所有人都要机灵一点儿,东宫的规矩,不要随意与人起冲突,有什么事儿等我与太子回来再说。”
“嗻。”
然后是与弘曈、弘晷的嬷嬷分别谈话:“阿哥从生下来,我就没离开过,这一回推辞不得,只好暂时分别。这两个月,我把儿子就交给你们了!”
嬷嬷们齐齐跪下:“奴才们敢不用心!”
淑嘉办完这个还不放心,更趁春节里四下拜年、聚会的机会,在宁寿宫里央了皇太后,还到承乾宫里,向本次并不随驾的佟妃好一番拜托。
承乾宫里,佟妃很是欣喜地摸着弘曈的小肥脸:“咱们四阿哥又长高了,听皇上说,过两天就要上学了?”
弘曈认真地点头:“嗯,后儿。”
淑嘉对佟妃促狭地一笑:“瞧他这个高兴劲儿,从听说汗阿玛准了他上学,嬷嬷回说他好几天都笑到半夜才睡。”
“阿哥读书是好事儿,高兴也是应该的,”佟妃说着,又叫拿出准备好了的庆祝弘曈读书的礼物来,除了文房四宝,还两个装着笔锭如意金锞子的荷包给了弘曈,“这是单给你玩的。”
弘曈响脆地谢过佟妃,歪靠在淑嘉的腿上,对佟妃挤眼睛,逗得佟妃一笑:“咱们四阿哥可真招人喜欢。”
“您要这么觉得,我可就正经有事要拜托您,也不怕您嫌弃了。”
佟妃身体向淑嘉方向倾了倾:“咱们还要说什么拜托不拜托的,这样见外?”
“那可好了,”淑嘉双掌一拍,“妃母许是知道的,再过几天,太子爷与我要随驾南下的,这家里没个顶用的人能照看着。早间虽在宁寿宫央过老祖宗了,可是我想,老祖宗近年来越发高卧,并不很管事情了。真要有什么事儿,还得指望妃母作主呢,”双手扶着弘曈的脑袋对着佟妃,“尤其是这猴儿他们几兄弟,男孩儿又淘气,少不得请妃母费心呐。”
佟妃伸手拉过弘曈:“阿哥这么与我投缘,我正求之不得呢。他又读书,白天自有师傅,晚上有嬷嬷,真有什么要办的事儿,阿哥,”低头对弘曈说了,“你只管打发人到承乾宫来说给我,好不好?”又指自己宫中得用的宫女与两个首领太监,“认一认他们,再认清楚了,我有事儿找你,必叫他们几个去的,旁的都不是。”
淑嘉暗道佟妃仔细:“谢妃母了。”起身一福。
佟妃忙虚扶一下道:“应该的。”
托付完了事情,淑嘉还不能歇息,胤礽拿出个小本本给她:“把这个看一看。”
封面是个白皮,上面什么也没写。淑嘉疑惑地揭开封面,内瓤儿第一页右边第一竖排赫然写着“直隶巡抚李光地”。再往左,一条一条地列着李光地的简介。
淑嘉继续往下翻,发现这是一本地理知识普及手册,从北往南,它列出了从北京到南京这条线上要经过的省份——依次的,及各地官员的名字——按照官职与重要程度决定介绍的繁简度。
太子妃跟着出行,当然要见一见当地官员的家着的。太子妃,虽不如太子重要,如果有这样一个人跟着,康熙也不介意显摆一下他儿子的幸福家庭。
得,背吧。
胤礽道:“你也不用全背下来,把每页列在前面的几个人记住了就好,等见到他们的内眷,你能提一两句大概也就成了。册子带在身边,每到一处前拿出来看一看就是了。”
不用背诵,省了淑嘉不少事儿。颇有兴趣地了解一下半拉中国的官员,不出意外地在最后发现了坑了无数人的曹黑胖的先辈。胤礽注释“工诗,有文采,极有圣宠,颇得信任。”
——————————————————————————————————————————
没了后顾之忧,又在行前反复强调了家中纪律问题,淑嘉才非常不放心地打包起行李来了。开了春,天气仍冷,风吹到脸上却已经显得柔和了,厚重的大毛衣裳就不用带太多。因是三月里回来,夹的、单的衣服也得带上,光衣服就带了两箱子走——这还是精简过后的结果。
这边儿收拾行李,过年的应酬还免不了。预定的行期是在正月,康熙要在上元节后才能动身,在此之前,他还得参加各种祭祀、指派人参加各种祭祀、接受四方朝贺等等等等。宫里上上下下,也一样要有种种活动。
今年的应酬活动也翻新了,宫里培训出来的太监剧团经过考核正式挂牌。宁寿宫里搭起了戏台子,皇太后带着一干女眷看戏。淑嘉与佟妃一左一右坐在皇太后身边,担负起了讲解的任务来。
皇太后上了年纪,眼睛有些老花,身边的桌子上放了个眼镜匣子,取出眼镜来看戏。穿着皇太后制服戴着眼镜,这个造型怎么看怎么有点儿搞笑。淑嘉也真的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