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主流清穿(完结)-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呃?”

胤礽却先不理他了,对弘昱好生慰抚一番:“以后他若混闹,你不用理他,说得动就说,说不动就来告诉我。”但是今天的事情也不能不罚,被罚抄书,老规矩,一百二十遍。

“你回去罢,你走什么?弘曈!”

弘曈又站住了,等屋里只剩下父子三人——弘旦不知内情,一直在听——胤礽开始教育儿子:“弘旦,这事要放在你身上,你该怎么做?”

弘旦想了一想:“等。”反正终会水落石出的,而且到明年大挑还有好几个月呢,做什么小动作来不及?

胤礽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你听到了么?你这样急躁可如何是好?世事复杂,你怎么能听风就是雨?如此心性未定,你还是认真学着点儿罢。”

趁机对儿子们作教育,做大事要沉得住气,冷静观察,还要不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才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是你该做的。等等等等,训了小半个时辰,口水都要说干了,呷了口茶,宣布让兄弟俩都回去休息,顺带给弘曈加重了作业,美其名曰,磨炼心性。

这是对自家儿子,骂过一顿,罚着抄书也就罢了。胤礽在老婆那里吃完晚饭,回来继续工作,越想越生气,事情都是老八媳妇引起来的!她跟皇后说完之后,消息就走漏了出来,弘昱、弘曈两个在校生都知道了!太可恶了!

胤礽的小心眼儿发作了!

更不幸的是,皇后千秋之后,皇帝万寿紧随而至。万寿节是皇帝的雷,谁提冲谁炸毛。可惜非过不可,胤礽也是继续“你们送礼,我不请吃饭”,心里憋屈。八福晋就撞到枪口上了。

御门听政结束,胤礽像模像样地把兄弟们都叫到东配殿里说话。

先问老八:“何焯学问如何?”

允禩对何焯还是挺欣赏的,何焯本人水平也不错,是以并不惮于夸奖何焯两句。

胤礽一听完就沉下了脸:“我知道他学问尚可,先帝曾令他侍你读书,也算师友。只是亲近也要有个限度,你把他的女儿收养到府里去了?”

允禩辩道:“臣弟膝下颇为荒凉,何焯之女也是可爱,看着投缘,故而叫过来陪福晋说话而已。”

不提福晋还好,一提福晋胤礽就炸毛了:“你才是一家之主,就由着她作腾!把外臣之女收进府里作养女可是有的?何焯之女如何称呼你们夫妇的?你是先帝血脉,那是什么人都能叫你‘阿玛’的么?!此风不可长!长此以往,混淆血统,如何是好?”

允禩唯唯而已,这事儿确实有点儿欠考虑了。心里依旧有点儿不服:多少年了没人说,你今天听了内务府汇报要过生日,就来找我的麻烦,你……心理阴影太严重啦!

胤礽说得允禩不吱声了,痛快了许多,又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你还说膝下荒凉,你倒是……使点儿劲啊!你是不是惧内啊?你怕她什么啊?!明年又要大挑了,我给你几个人!”在弟弟们对他没有什么威胁的现在,胤礽乐得当个好哥哥,也……顺手报复一下弟媳妇。

允禩是万万不能担个怕老婆的名声的:“臣弟夫妇颇为和睦,儿女的事儿,也是看缘份的。臣弟也是儿女双全……”

胤礽瞪眼:“你就护着她吧!”他也只能说到这里了,当哥哥的到底不好管弟弟太多,又对其他弟弟道,“你们也是,要以此为戒,不但是你们,觉罗宗室,也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雅尔江阿恭逢其会,又是管着宗人府的,就被点名:“你那里也要上心,不可令人混了玉牒。”

这也就罢了,更损的是,胤礽还下了明文通告:所有本家成员,不许收养异姓的子女充作自己的子女,一经查处,严惩不贷!有爵的革爵,有职的革退。

什么叫水平?这就是水平!明明是在报复人,却上升到了政治、正义的高度。

大家都低头领命,说皇帝想得真是周到,咱们家血统不能混淆,不然就是对不起祖宗。

胤礽这才满意了:“万寿节后,朕将奉太皇太后往畅春园避暑,你们回头也交待下去,是日移驾畅春园。畅春园边儿上有园子的,都遣人打扫,挪过去住,议政当差也是方便。”出完了气,他絮絮叨叨,考虑得十分周到。

————————————————————————————————————————

鉴于皇帝本人的生日过于沉闷,在此不作过多表述。

万寿节后,胤礽又带着忽忽啦啦的一大群人往畅春园里住着去了。这里面就有他十六弟和十七弟,这两位老婆定下来了也结不成婚,现在都还是光棍儿,也跟着侄子们一起到了畅春园里住着。

胤礽到了畅春园,环境好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兼之雍王汇报,括隐之事颇有进展,更让他的眉头松了许多。正高兴间,却被扰了清梦:原任江苏布政使宜思恭叩阍,探告总督噶礼等需索银两以致亏空。

揉揉额角,胤礽心里已经明白清楚了:噶礼必有不对之处,张伯行参他不冤。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案子还得拖上一拖,等待更多的证据,他才好有足够的理由革了噶礼的职。

噶礼是旗人,张伯行是汉官,如果两人互殴,马上就判噶礼有罪,很容易让旗人产生异样心理,也容易鼓励汉官。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心里很生气,气噶礼太会丢脸了,也气这一团糟的局势,更是气八旗渐渐生出的颓态。负着手,胤礽已经决定了,过阵儿就把噶礼革职,清吏治、追亏空、改税制,已经用不到他办差了。

扬扬眉毛,打开一道折子,却是他弟弟老五允祺上的。为其长子弘昇之母刘佳氏、次子弘晊之母瓜尔佳氏请封侧福晋。弘昇是本次已经打算指婚的人,五福晋与宜太妃也撞过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木钟,请求早些给他娶个媳妇儿。

允祺可算得上是与世无争了,胤礽为了做得好看,也给他升成了亲王,恰成就了他两个侧福晋的编制。眼下制度,亲王可有两个侧福晋,正好,就她俩了。

允祺此举估计是为了儿子婚事上好看,瓜尔佳氏与刘佳氏都是早早为他生下儿子的侧室,也是秀女出身,还颇得他喜欢,资历够了、宠爱够了、儿子有了,不请封更待何时?

胤礽看着允祺的申请,又命雅尔江阿核对了玉牒,玉牒所载之姓氏、父名、所出之子与允祺所书一致,又大概问了一下年龄,两下相合,就痛快地批准了。然后很嘴贱地问了雅尔江阿一句:“你还没有侧福晋呢吧?”雅尔江阿的妾伊尔根觉罗氏也育有数子,资历好像也够了。

雅尔江阿很无奈,皇帝真抽风啊!我喜欢抬举老婆不行啊?!还要耐心解释,他这样就很好,老婆开心,他也开心,家里也和睦。最重要的是,妾就是妾,不会多生妄想。家里一个福晋,什么都听她的,很好。出了个侧福晋,哪怕是侧的,就有发言权,会产生多头政治,不利于团结。[1]

最后还拿允祺当反例:“恒王家中,从此有三主。”不乱也诡异。

胤礽默,正想说什么,却听到外面来报,在无逸斋后面的稻田里发现了嘉禾!

作者有话要说:

[1]雅尔江阿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算是个封建好男人了。

嘉禾啊——


254 观念问题很要命

“这是德政。”说话的是一个年老妇人,头戴钿子,颈挂朝珠,端的是贵气逼人。她就是回京朝见太皇太后、皇帝,顺便喝喜酒的端敏公主了。

新君尚未为先帝服满,这两天都没有去蒙古,为了联络感情,蒙古诸部就要往京里跑得勤快一点,得蒙公主下嫁的地方尤其如此。而诸下嫁公主也想方设法,多往京里跑一跑。

端敏公主前文有述,个性不太讨喜,与康熙的关系很是一般。硬要拿人打个比方的话,大概就是八福晋了。然而端敏公主可比八福晋硬气得多了——她是上上任简亲王济度的嫡女,又是太皇太后养大的,她有儿子,她的地位看着比丈夫还要高着一点儿,因为她是代表皇家的。

所以,她虽然性格不讨喜,但是比八福晋更能立得住,康熙与她关系虽然一般,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的。她不喜欢庶出的,可自己能生,谁也不能把她怎么着了。

现在与她关系不那么亲密的康熙死了,新帝与她又不交恶,当然要多走动走动。康熙四十九年,她丈夫还死了,更没有什么牵挂了——儿子袭了爵,她的彪悍指数又上升一个层级。

太皇太后听说她要来,喜得跟什么似的,念叨了好几回。胤礽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势就批准了端敏公主来京,还让在畅春园内给她安排房舍,以便小住。端敏公主也就在畅春园与在京府邸之间来奔波,到底是住在园子里的时间多些。

今天一帮子女人凑在太皇太后这里说话,就说到了新挑宫女的事儿。说起挑宫女,自然就说到了提前放宫女归家,是以端敏公主有此一评。

作为公主,端敏在康熙朝是不太受待见的,她的个性也确实硬了一点儿。到了现在,她看新君比看新君他爹顺眼,表现得就比当年要好些。胤礽这里既要给太皇太后面子,也要给蒙古面子,对她也更礼貌一点儿。两下凑到一起,端敏公主反而过得更滋润了,真是不服都不行。

当她带了一点儿评论的语气说提前放宫女归家这件事的时候,听的人对她的态度是一点儿也不觉得惊奇了。

老太太还拉着女儿的手问长问短:“一路上可还好走?孩子们怎么样啦?”

端敏公主对太皇太后还是有足够感情的,笑道:“草甸子上正凉爽,都是走惯了的路,都很好。罗卜藏衮布正在前头见皇上呢,他精神还好。”罗卜藏衮布端敏公主的儿子,现任科尔沁达尔汉亲王。

太皇太后连忙道:“那就好那就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唉呀,好久没见着你了,我可想你了。”

端敏公主的眼睛湿润了:“女儿也想额娘了。”

太皇太后一向禀承着与皇帝保持一致的原则,帮皇帝卖个好:“皇帝皇后给你在园子里安排了住处,等会儿你就去看看,住过来,咱们娘儿俩也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