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主流清穿(完结)- 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淑嘉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得,看来自家侄子是没这个福气能娶宗室女了:人本来就不够用哎~。

转过头来看秀女,让她惊讶的是,傅尔丹家、马武家都透过各种途径,要求落选。要知道,开始努力表现,是为了搏一个未来国母,后来发现苗头不对,赫奕居然因为工作认真被赏了世职,又调为大学士。当然就把目标下放,弘曈也不错、其他诸王之子也可以的。

两家又都有人处在比较核心的决策圈子里,等知道皇帝要笼络蒙古,不但公主、郡主大量下嫁,这一批的秀女里蒙旗入选者也很多,看来这一大块地盘也有竟者了。再一看,还有一个弘昱,看起来皇帝有意显示自己仁慈,万一嫁给了他……

真是宁愿撂牌子!

他们与裕王老福晋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大不了跟皇后家结亲,富达礼还有一个承恩公的爵位,嫁给他的长子,也不算吃亏。这个爵位是世袭,一般还不降等。比起嫁个降等的宗室,也算是赚了。

淑嘉头大了一圈不止,你们想什么呢?!开神马玩笑?都老实呆在一边去!硬是把他们的牌子给留下了,并且告诉娘家人,另找合适的。

与此同时,秀女里却又有了别样的热闹。要知道皇帝后宫空虚,皇帝年纪不大,皇帝文也拿得出手、武也拿得出手,倒很有些出身不算很好的秀女有这样的梦想。都是小姑娘,从小还没学会什么大家气度,不免有些你推我搡。都被林四儿等人看在眼里,汇报到了坤宁宫。

淑嘉手里慢慢聚集着情报,也时不时地召某些秀女来说话,偶尔还留人吃个饭。她惊喜地发现,赫舍里氏倒是个能绷得住的小姑娘,不但行止有礼,文化水平还不错。更重要的是,她对于京城的人际关系,也知道得不少。

这一日,淑嘉召人来说话的时候,西洋自鸣钟响了。这只自鸣钟比较别致一点,有小鸟从小屋子里出来报时,引得秀女们侧目。淑嘉笑道:“这个还是那个谁进上的。”

红袖跟着答道:“好像是苏努贝子家的老十舒尔臣。”

“这个名儿我听着耳熟,却记不大清了呢。”

赫舍里氏只是对自鸣钟有一点惊讶,旋即恢复正常,听到舒尔臣的名字,微微点头,却什么也没说。淑嘉目视于她,她也不过份遮掩,欠身答道:“奴才倒是听说过一点儿。”

“说说看。”

赫舍里氏还是有一点紧张,顿了一下才解说了知道舒尔臣的原因:“奴才在家里听了这么一句,这位是信了洋人的教的,家里有许多洋人的东西,都很精巧。奴才见过他的夫人,脖子上挂了个十字坠子。”

记忆、观察能力不错,即使理由是编的,也是编得合情合理,还算沉得住气。淑嘉对这个儿媳妇的评价还算不错。

当然,对秀女的考查也是全方位的。秀女留宿期间,正有一件大事——皇后千秋。诸多秀女更是使出了深身解数,力图表现自身优点,当然,多数是奉上针线。在这里面,淑嘉欣慰地发现了一个针线也很好的蒙旗姑娘。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配套的,正常人家姑娘的针线好,至少代表着其他方面也有相应的条件去学习。淑嘉看了看名单,这是都统四格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终于等到以太皇太后为首的后宫诸人检查秀女功课,还是老三样儿,女工、文化、应答。淑嘉就借着这个机会,把一批有粉色梦想的小姑娘给黜了出去。对于比较中意的如赫舍里氏,淑嘉拣她知道的问题来问。知道太皇太后汉语不太熟练,用汉语问的问题就简单一点,太皇太后一听,小姑娘答上来了,很开心:“她答得很好。”

淑嘉再问一、二深奥的问题,向宫妃们展示一下赫舍里氏等的真实水平,把时间控制在太皇太后觉得厌倦之内。一切就OK了。

对于不太懂行的小姑娘,她就拣人家可能不会的问题来问。

在太皇太后听来,皇后用蒙语问某些秀女问题,很是正常。却不知道,现在底层旗人的生活也不如早年那样滋润了,汉字、国语可能都认不全,不要说特意学习日常生活中极少用到的蒙语了——就算知道了太皇太后重蒙语,也没那个条件去学习。

看她们鸭子听雷似的,太皇太后就不太高兴了,她再用蒙语一问,底下的眼神就更无辜了,无辜着无辜着就无辜地双眼含泪。太皇太后更郁闷了,一摆手:“这个就撂了牌子吧。”

淑嘉道:“听您的。”

再聪明伶俐一点的也好办,考一点数学、地理知识。这世上天才还是少的。

又黜掉一批。

等到胤礽亲阅的时候,放到他眼前的,基本上就是些很规矩的小姑娘了。胤礽没有观摩过亲阅秀女,康熙也没教过他,他只好自己来揣摩。藏了一肚子的心事,想着老婆的汇报,哪个秀女配哪个人比较好之类。

挨个儿考察完了主要指婚对象,已经到了正中午了。天气已经比较热了,不管是考官还是考生都有些疲倦,胤礽一看主要任务也完成得差不多了,给淑嘉扔下一句:“剩下的你跟太皇太后商量着办。”又惦记着还有正事要办,直接把人扔给老婆了。

过了两天,指婚的命令出来,头一拨,就是指的太子妃,也就是说,没有上记名。呃,皇帝已经很习惯了,反正自从娶了老婆,大挑秀女就没他的份儿了。再者,这一回由于人数众多,有足够的人选让皇后在剔除不太安份的秀女的同时还能保持着余下秀女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

胤礽一时不察(有可能很亮眼的被各种手段撂牌子),习惯性地给别人挑老婆去了。杯具!

最终的结果是,傅尔丹、马武等的女儿被指给了宗室为嫡妻,当然,不是闲散宗室,还是任都统或有实职的宗室。这也是因为内定的太子妃出身不算特别显赫,太子的兄弟、堂兄弟的媳妇就要略稍均衡一下。

新晋大学士赫奕之女赫舍里氏正式被指为太子妃,与此同时,都统、伯四格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弘曈嫡妻,佐领克星额之女瓜尔佳氏为辅国为此弘昱之嫡妻,侍郎罗詹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弘曙嫡妻,郎中顺岱之女戴佳氏为弘昇嫡妻。宁蕙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年氏做儿媳妇。

消息一出,温都氏与觉罗氏便忙着于落选秀女中拣娶儿媳妇。一选大学士萧永藻的孙女儿,一择三福晋董鄂氏的侄女儿。先把长子的婚事定了,再忙次子的。

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曾经有一款白瓷杯子,上面用简洁的线条画着几个在绝壁上攀爬的小人,底下一行大字:向大坑进发。

本人有幸有一只这样的杯子,从去年拿过来用之后,手上的这个坑就越写越长。昨天,我终于忍不住去超市买了只画着猪在天上飞图案的新水杯。

261 瞎猫碰上死耗子

  “你这一身的汗,是又淘气去了?”淑嘉拎着着本,斜眼看着她家小儿子。

弘早今年八(虚)岁,早已入学读书,便是弓马也习得有些模样了。嘿嘿笑了两声,弘早颇为兴奋地道:“儿子跟着汗阿玛演武去了!戴师傅造的新火炮真是好玩!”

淑嘉一脸黑线,这件事情她是知道的。胤礽前两天提过一句:“戴梓新督造的火炮已经铸好了一批,先试射过了,报说比旧有的还要好些,我这两天要亲自去看看。把弘旦他们几个都带上,也好开开眼。”

当时淑嘉没想到胤礽对于火器会是这样重视,不由试探地问道:“你这是要用火炮来做什么呢?”在这国家挺缺钱的时候,他还能拨出钱来铸炮?军火从来都是个耗钱的行当,武器研发尤其如此。知道他算是比较重视科技的“开明人士”,也断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他还能支持坚持研发改进武器。

胤礽心比黄莲苦:“自是用来演武,”国家要打仗这样的事情,他还是没有跟老婆说太多,顺口又说了一句,“必先利其器。”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统治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他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一点疏忽,却也敌不过本民族武力值的退化、掩不去人口基数还少的事实。

他一点也不想等到策妄阿喇布坦效法乃叔,打到了蒙古诸旗盟的地盘儿,兵锋直指北京的时候再仓促应战。他是想把战场推得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八旗兵的综合实力问题。

眼下八旗兵虽在诸如杭州等地有驻守,但是全国的武装力量构成里,纯汉族士兵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了。这样不好,很不好,很容易影响到大清统治,如果出兵,还是要以八旗兵为重要依托。

无奈这些家伙的战斗力一直在滑坡。还没入关的时候,生活清苦了,跨上马挽上弓抄起家伙或抢劫南方邻居或是去打猎补贴家用,那是不用集训胜似训练,简直就是一直睡在寒玉床上练内功。入了关,大家算是过上好日子了,不用干活就有饭吃,有了差使还能揩点油水,纵使皇帝一直在强调大家是马上民族骑射不可丢,八旗子弟还是越来越纨绔化了。

加上吃空饷等事件,如果穿越大神把现在的八旗拉过去跟崇祯时期的普通明军打,也高明不了太多,要是碰上李自成的农民军,估计不太够人家收拾的,要是碰上关辽铁骑,那是肯定不够人家砍的。但是,现在又非用他们不可——统治基础啊!如果有一天,剿匪御敌要依靠汉人组成的部队,这大清的统治也就快要走到尽头了。

可是这策妄阿喇布坦又不能不对付,现在兵部的允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区区一策妄阿喇布坦不足为虑,眼下可忧者,乃是他扣了拉藏汗的儿子(前文有述)。西藏苦寒贫脊,得之于朝廷并无多大益处,然而却有两位活佛,朝廷不得不管了!”

拉藏汗对朝廷算是有功的,他入藏干掉了对朝廷不友好的第巴,并且乐于把“假喇嘛”递解进京(虽然半道儿上仓央嘉措就下落不明了),最后算是控制了西藏。

西藏对朝廷来说,还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西藏两大活佛——达赖与班禅。这两位要仅仅是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