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不巧慕琴陪了宋万成回老家督工修祖宅的事了,过了一个月回来,婆家一时也忘了信的事。
而在慕宣将信送出后不久,心中仍不能释怀。将那一心报国的苦楚压在心底,只能多多留意副将可有将北平侯擒获的消息。
这晚陆常安邀慕宣去茶楼一聚,平日两人多是在宫里见,这次特地送了请柬来,慕宣还觉奇怪,又想莫不是有事要说,还未到时辰,就去了茶楼。
陆常安比他晚到一步,茶都半凉了,笑道:“慕将军倒是来的早,让您久候了。”
慕宣知道陆家秉性孤高,从不轻易与人为伍,虽然官职低,但因是世代帝师,一般的王侯将相见了他们也要礼让三分。可他于自己,却从不见一分高傲,处处敬重,这也是他对陆家颇有好感的缘故。
“正好得空,就早早过来品茶了。”
陆常安并未坐下,笑道:“其实今日还有一人同行。”
说罢,门悄然打开,一个身形高大但略胖的男子缓步走入。慕宣一见,竟是当今圣上,很是意外,当即起身要跪。云励托手将他扶住:“慕将军不必多礼,在外并无君臣之分。”
云励坐□,又唤两人过来坐。君臣礼让一番,这才敢入位。他往外头瞧了一眼,瓦砾乌黑,在日头下照的有光乱射,略微刺眼,收了视线,说道:“朕今日出宫,就是不愿慕将军将朕当做君主。唯有撇去这一层关系,方能让慕将军听朕真心一劝。”
慕宣又差点跪地:“圣上且说就是。”
云励说道:“当日慕将军在朕的书房昏厥,醒后却仍要去捉拿北平侯,令朕好生动容。只是慕将军可曾想过,你若当面同北平侯交战,他素来善战,交手也未必能占据上风,还可能危及性命,在朕看来,你的命比那乱臣贼子重要不止千倍。若真有什么凶险,于朕、于大琴国,就损失了一名不可多得的将领。”
慕宣默了默,恨不能再活二十载:“可让臣如此安逸过活,臣……做不到。”
云励说道:“谁说你可以在京城安逸过活?”他盯着慕宣字字道,“你肩上的担子朕一定不会让你放下,也不许你放下。为大琴国再栽培出至少一名像慕将军这样骁勇善战,为国为民的好将军,便是你慕宣的使命。所以即便你远离沙场,也绝不是在京城安逸享乐!”
慕宣怔松片刻,瞬间明白君王苦心:“臣懂了,在有生之年,直至墓上刻字,定不会有负圣上嘱托!”
陆常安明知云励想要捉拿北平侯,但是衡量之下,他还是选择了慕宣。不是为了慕宣,而是为了让独一无二的慕宣再为大琴国,再为他们云家栽培可以顶替他的人。可是他在旁听着,也觉字字冲击心头。这云励,若再多活三十年,这四分五裂的疆土,定会全被他收入囊中罢。
&&&&&
入夜,老太太还不曾睡。这几日眼睛愈发不好使,看人不清,也不能从他们脸上看出门道来,心里胡思乱想起来,脾气更是暴躁。这会听见有人敲门,也没好气问:“这么晚了还来这作甚,赶他走。”
秦嬷嬷很是为难,外头似听见了话,高声道:“祖母,是孙儿,听闻您这两晚睡的不好,端了安神汤来。”
老太太一听,心里舒坦了些。秦嬷嬷看着脸色行事,去开了门。
见门一开,慕立成笑意轻轻:“有劳秦嬷嬷了。”
秦嬷嬷笑道:“老太太是欢喜您来的,只是也正打算睡了,到底不好久留。”见他点头又跟自己谢她提醒,心想这慕家上下的主子里,也就他最是和善客气。不好打搅他们祖孙说话,就跟其他下人在门口闲聊。
老太太瞧不清人,招手:“走近些,让祖母好看着你说话。”
慕立成到了近处,说道:“这汤水虽然有点苦,但很有用,祖母忍忍喝了,今晚就能睡个好觉。”
老太太轻笑:“若是没用呢?”
慕立成笑笑:“那孙儿就去捉了那庸医痛打一顿,竟敢骗我祖母。”
老太太登时被逗乐,笑道:“祖母知道你是好孩子,打小就讨人喜欢。就连你那从不夸人的弟弟,在他去世前一晚,也还夸赞你的好呢。”
慕立成蓦地一顿:“弟弟他夸什么了?”
老太太吹了吹碗里的药,苦味飘入鼻中,皱了皱眉:“说他酒醉回来,你还亲手端解酒汤给他。”
慕立成瞳孔急缩,直直盯着那干枯老脸:“他可还将这事告诉谁了?”
“倒不曾听他说过,你知道他素来不爱其他长辈说话,就欢喜跟我这老人家唠嗑。可惜啊,去的那样早。”
老太太叹着,可惜着,却瞧不见眼前人的脸色已是蜡白。冷峻的脸绷的跟琴弦一样,轻轻一碰,定会弹出凶煞弦音。
作者有话要说:上回有妹子提到屡次出现的风筝大雁是不是有什么含义,必须要点个赞先==,确实是有的。
第一是大雁对伴侣的忠诚度非常高,一旦选定就不会再变,即使失去了伴侣,也不会再择偶。比较残酷的是,一只死去后,另一只要么是自杀,要么是郁郁而终。
第二是传统婚礼中,从周代至清末,新郎迎娶新娘,六礼中除纳征外,其余五礼必然要带一只大雁(活的、木制等),行“奠雁礼”,以示对新娘的忠诚。另外,奠雁礼朝鲜等国也袭用。

、第72章 蛇蝎之心老太归西

第七十三章蛇蝎之心老太归西
老太太同慕立成说了会话;也乏了;就将他打发走。秦嬷嬷进来见茶水凉了,要去温温,老太太摆摆手:“还喝什么;困了,这人上了年纪,想不认老都不行。”
秦嬷嬷笑笑“老太太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边说边收拾茶水;却见二少爷的茶一点也没喝,还有些余温。正要让下人进来拿走,老太太又道“琴琴,大晚上的,弄的这么吵,你爹爹要被吵醒了,不许胡闹”。
听见老太太又犯了病,秦嬷嬷可谓又心疼又叹息。
慕立成几乎是摸着回到了屋里,他没有想到,当年那件事慕正林竟然告诉了别人。那种小事他为何会告诉老太太,还夸赞他。他不是向来不把自己当人看么。
儿时他想过要亲近这个弟弟,可是每回都被当狗使唤。
可他竟莫名其妙夸奖自己,还是在老祖宗面前。临死前还要坑他一把,倒不如在他醉酒那晚就寻个池子推进去,一了百了。
云罗不在屋里,慕立成躺身下来,无暇想她去了何处。脑袋嗡嗡直叫,头痛欲裂。
云罗从丁氏那回来,一进屋见灯火亮了,以为丈夫又在里面看书。谁想进了屋里,却见他连衣裳也没脱,倒在那睡下了。丈夫素来爱惜仪表,做事也十分有条理,再累也必然要收拾齐整再睡,这会直接躺下,只怕是做了什么事,累的不轻。
轻步到衣柜那拿了备用的薄被来,小心走到他一旁,想给他盖上。谁想被子刚触及他手臂,就见他猛地睁开眼,眼神很是凌厉,一瞬将她吓吓了一跳,他已伸手握住她的手腕,狠狠一拧。只是刹那间的事,将云罗吓的不轻。
慕立成刚从梦里醒来,还有些不清醒,听见云罗痛声,才急忙松了手:“为夫不知道是你。”
云罗强忍痛意,将手藏在背后,强笑道:“二郎的戒心怎会这样强,在这家里又不会有歹人。”
慕立成微顿,笑笑:“习武之人不但讲究进攻,也讲究防守。弄伤了你了吧,为夫瞧瞧。”
云罗笑笑:“无妨。”方才那眼神太过凌厉,甚至带了一丝狠戾,好似如果不是自己,他就要动手杀了对方……只是想想就觉心悸。这会见他又复温柔,愈发琢磨不透他。
慕立成拿了药油给她揉手腕,这身子骨竟娇弱成这样,轻轻一拧就淤青了。他看了看掉落地上的被子,方才是要给他盖上?一手抓住要拿回来,见了那被褥上的圈圈绣花,像极了佛珠,忽然一顿。
云罗问道:“怎么了?”
慕立成轻轻一笑,目光微敛:“没什么。”
&&&&&
慕宣受命要栽培个可以继任的苗子,这几日天天往大校场那边去。可看来看去,想来想去,却始终觉得自己的孙子就很合适。只是为了避嫌,忽略了好几次慕长善。
一连过了几天也无果,心中很是烦乱。慕长善他会用心教,可若是圣上问起他选了何人,总不好说就是他孙儿。
回到家中,刚进门就听见家人的声音,似乎聊的很是起劲。进了大堂,众人纷纷起身迎他。丁氏说道:“不知老爷今日这么早归,刚用过饭,我让下人再去煮。”
“不必,热热剩菜就好。”
老太太只能看清个影子,招手道:“定远啊,到旁边坐。”
“母亲。”慕宣连忙到了一旁,扶扶老母亲的手才坐下。
老太太今日心情十分好,笑道:“方才听说了一件事,那善德山上有个寺庙,里面有□□泉,胜过灵丹妙药,喝一口去百病。若是拿来洗洗眼,眼疾也没了。”
丁氏也说道:“外头都传开了,想必真是有用的。”
慕宣不忍说那些不过骗人去旺盛香火的把戏,母亲的心思他也稍懂,什么不方便了都无妨,就是瞧不见东西,才教人心慌:“既然如此,那就去看看,母亲何时去,儿子陪着。”
老太太不满道:“一国大将,丢下手里的活陪我这老太太去作甚。有阿柔陪着就好,多使唤几个下人跟着就是,你忙自己的去罢。”末了叹气,“也不知阿琴做什么去了,信不回一个,也不来瞧我……”
丁氏知道她是想女儿了,安慰道:“许是夫家有事要忙,儿媳再去信一封问问。”
老太太拧眉:“你都说她有事要忙,这再送信去,就是催她回来了。以她那急性子,搞不好还以为我这老太婆出什么事了。”
丁氏笑笑:“老祖宗这话可不吉利,不写,不写了。”
老太太这才展颜,心里倒是还记挂那个从小到大、到老都要她担心的女儿。唉,要是年初再多留她几天,陪陪自己该多好。
这日占卜到大吉,老太太才动身去善德山。
此时是八月末,对于老人家来说,却如初冬。所幸一路都是坐马车,还觉得稍好。可一下来,就觉阴冷。
活泉的事传的开,前来上香的人可不少。老太太最是厌烦人多又不让路的地方,让秦嬷嬷去叫了住持过来,表明身份,让他清个地方。住持为难片刻,说道:“这清静的地方唯有禅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