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必要惩罚自己

与占有欲的心理指向恰恰相反,气则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但在效果上二者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快乐人生的伤害。

《生活》杂志说,“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怒,愤怒不止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

打不打架是一回事,而打了架满腹怒气是另一回事。人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同理,一个人不能同时恼怒与快乐。恼怒就是吃饺子、听戏、让人用轿抬着都消不了气,成本太高。

怒这种东西是不能招惹的。不光不能招别人恼怒,更不能招自己怒。即使是为大节大义,为国为民为天下,发怒生气也实在是有百害无一益的事情。

易怒之人活得很苦啊,时时刀山,处处火海。虽然仪态凛然、空手夺刃,但活得还是不舒服。

古人曾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是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即使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生活中的富豪、名人等,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和忧伤。

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如果烦恼是暂时的,机体很快就可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烦恼过分强烈或持续的时间太长,就可能造成脏腑功能失绸,引起疾病,如溃疡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及一些精神病的发生,常以烦恼为诱因。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持久的烦恼,特别是表现为烦恼、忧郁悲伤的消极情绪,还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对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抵抗力下降。

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因为一天只有24小时。

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

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

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拦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烦恼愤怒的时候说的话就像钉子一样,在我们的心灵与身体上留下疤痕。我们们的脸因为对失败的怨恨而有皱纹,因为悔恨而变了形,表情僵硬。不管怎样美容,对容貌的改进,也不如心里充满了宽容、温柔和爱所能改进的那么多。

快乐象香水一样,我们在把香水倒出来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到自己不沾上一些。同样的道理,怒气就象是墨汁一样,我们把它倾泄给别人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不把自己的衣服染黑。

《易经》上说:“在能够使万物干燥的东西中,没有比火更厉害的了;在能够使万物动摇的东西中,没有比风更快的了。”

当风与火遇到一起的时候,风助火势,火壮风威,就能轻而易举地失去控制。人们说愤怒是“怒火中烧”、“怒气冲冲”,就是因为人在生气地时候,就象用风箱向火炉中鼓风一样。如果不加控制,任凭怒气和怒火发泄,就可能害人又害己。

古时有一位妇女,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恼怒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大师为自己淡禅说道,开阔心胸。

大师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妇女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大师也不理会,妇女又开始哀求,高憎仍置若罔闻。

妇女终于沉默了。大师来到门外,同她:“你还生气吗?”

妇女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大师拂袖而去:“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

过了一会儿,高憎又问她:“还烦恼吗?”

妇女静静地回答说:“不烦恼了。”

“为什么?”

“没有办法呀,”

高憎又离开了,临走的时候放下一句话:“你的烦恼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

大师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女告诉他:“我不恼怒也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大师笑道:“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烦恼之根。”

当大师打开门,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女平静地问大师:“大师,什么是气?”

大师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女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气是一种什么东西?气便是别人吐出而我们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我们一旦吞下,马上就会反胃,当我们看都不看它就把它洒掉时,它便会消散了。

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气时,就已经完全超脱出气与消气的对立,不需要任何方法了。

愤怒是烦恼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夕阳如金,皎月如银,微风似水,人生的愉悦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

==================================

==================================

==================================

第二十一章 远离烦恼就是快乐(1)

王卫宾

能远离烦恼就是慧,能享受快乐就是福。与其为烦恼而烦恼,不如主动用快乐驱赶烦恼。

活着就会有问题

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使人沮丧、悲哀、痛心、寂寞、内疚、懊恼、愤怒、恐惧、焦虑甚至绝望。所有这些情绪,都让我们心如乱麻,这种感觉比身体上的痛更令人难以忍受。

一个人坐在公园里抽烟,陷入深深的苦闷里。

一个牧师来到他的身边:“您一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吧?说出来让我帮帮你。”

这个人看了牧师一眼,然后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很多,我厌倦了,没有人能够帮我。”

牧师把自己的名片留下,约这个人明天见面。出于好奇,这个人如约而至。牧师把这个人带到教堂后面的墓地里,指着一片墓碑对他说:“你看一看吧,这里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问题。”

是啊,只有在地下躺着的人,才不会有任何问题去烦他。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一旦真正想通了这层道理,我们就能超越它。一旦真正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难重重的事实,我们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人生也就显得不那么多灾多难了。

什么才是没有问题的生活呢?

想来应该是一生都顺顺当当,心想事成。所遇到的都是好人,凡发生的都是好事,考试从来都是以满分通过,工作刚一着手就已经完成。

可是这种“没有问题”的生活,可能吗?

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他们不断怨天尤人,要不就自艾自怜,彷佛人生本来应该既舒服又顺利似的。他们坚持自己的难处与众不同,认为所有最难以想象的困难总是降临在自己和家庭的,甚至他们所处的社会阶级、国家和民族上,而任何一个别人偏偏都能得以幸免。

解决人生难题最重要的工具是自觉。某方面的自觉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唯有完整的自觉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每天都有问题来麻烦我们,有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只能说明我们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问题层出不穷,唯有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有出路。有些问题是由于我们自己造成的,有的则是别人的影响,但不管是哪一类问题,我们都要尽快解决掉。否则等最后问题堆积如山之时,无论是我们有多少机会,都已经没有能力把握了。

明氏有一个孝廉名叫陈琮,性情洒脱。他曾在一个叫二里冈的地方建了一所别墅。这地方虽靠近外城,但还是在城的北面,别墅前后密密麻麻,排满坟墓。有人到他别墅拜访后说:“眼睛中每天看的是这些东西,心情肯定不快乐。”

而他却笑道:“不,每天都看这些东西,就使人不敢不快乐!”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对自己说:“这个问题需要我解决,说明我能够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说明它本来就是留待将来解决的。”

有人曾经送给笔者一幅字,写的是《陈眉公醒世三十六语》。每次读完以后,都如醍醐灌顶一样: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什么?命里有时终须有,钻什么?

前途止有这些路,急什么?不礼爹娘礼世尊,诌什么?

弟兄姊妹皆同气,争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恋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愁什么?奴仆也是爹娘生,凌什么?

当权若不行方便,逞什么?公门里面好修行,凶什么?

刀笔杀人终自杀,唆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文章自古无凭据,夸什么?他家富贵生前定,妒什么?

前生作孽今受苦,怨什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才过咽喉成何物,馋什么?死后一文将不去,悭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赢了官司输了钱,讼什么?

是非到底自分明,辨什么?人世难逢开口笑,恼什么?

暗里催君骨髓枯,淫什么?十个下场九个输,赌什么?

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人争闲气一场空,恨什么?

恶人自有恶人磨,气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仇什么?

人生何处不相逢,狠什么?世事真如一局棋,算什么?

谁人保得常无事,诮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天命由人因果报;愁什么?

也许在这个人人争先,个个逞强的世界上,反而是那些做如是想的人,才能真正的远离烦恼,才有快乐可言。

那此无法这样想这样做的朋友,就只好去在下面几节中学会避开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