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无结局-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元五角。”妈妈说。

  “一元!”那中年男子说。

  “行!”妈妈给他称了半斤烟丝,脸色十分难看,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妈妈看了一眼飘摇,飘摇急忙低下头。飘摇知道,妈妈是在给自己筹学费,这钱,实在是花不得啊!

  “摇摇!”妈妈叫飘摇。

  飘摇抬头看着妈妈。

  “去挑一个!”妈妈指了指那堆稀红的大柿子,说。

  什么?挑一个稀红的大柿子?飘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五角钱,连蹦带跳地奔跑到老地摊前。稀红的大柿子在飘摇的眼前跳跃,每一个都闪闪发亮,令飘摇爱不释手,飘摇恨不得将它们全部吃下去!他挑了又挑,拣了又拣。飘摇终于选中了一个油光发亮的稀红大柿子。就在这一瞬间,飘摇想到了妈妈刚才卖烟丝时那种难受的表情,想到了自己的学费,他手软了下来。最后换了一个最小的柿子,简直有点儿干瘪的小柿子。

  “奶奶,这个,多少钱?”飘摇用蚊子一样的声音轻轻地问老奶奶。

  “孩子!”老奶奶慈祥地摸了摸飘摇的秀发,轻轻地取下他手中的小柿子,换上刚才飘摇挑了半天才挑出的油光发亮的稀红大柿子放到他的手中。

  “乖!不要钱,拿去吃吧!”老奶奶说。

  “真的?”飘摇惊喜的问。

  “真的!”老奶奶又摸了摸飘摇的头,对他笑了笑,说。

  “谢谢,谢谢奶奶!”飘摇一溜烟跑回到妈妈的跟前,把五角钱还给了妈妈,像个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似的。

  “不要钱,老奶奶送给我吃的!”飘摇对妈妈说。

  “不行!那怎么行呢?”妈妈拉着飘摇的手,回到老档口前,硬是给老奶奶塞了二角钱。

  “大妈,钱您得收下,买点柿子挣钱也不容易啊!”妈妈对老奶奶说。

  “这是我自家柿子树上结的,送给孩子吃一个没什么!”老奶奶说。

  “那也不行,不要把孩子从小惯坏了。”妈妈说。

  妈妈说完拉着飘摇的手回到自家的小店里。

  “摇摇,我们家里是难了点,可别人恐怕也不容易啊!给你说这些,你不会懂的,你还小。”妈妈轻轻地对飘摇说。

  飘摇手里拿着刚买来的稀红大柿子,眼睛望着妈妈,实际他明白妈妈话语中的意思。他对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有些后悔,他呆呆地站在店中不知怎样对妈妈说才好。

  “吃吧,摇摇!”妈妈说。

  飘摇听到妈妈这句话,他狠狠地咬了一口柿子,柿汁从嘴角边流出。然后,飘摇将咬了一口的柿子递到妈妈的嘴边。

  “摇摇,妈妈不吃,你自个儿吃吧。”妈妈用手擦掉飘摇留在下巴的柿汁,说。

  “妈妈,我今后不吃柿子了。”飘摇委屈地哭了,说。

  ……

第四章    相依为命
  飘摇和妈妈相依为命,其实他心里知道妈妈非常疼爱自己,妈妈几乎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飘摇,以弥补儿子童年的不幸。

  那时,飘摇上的是县城里最好的学校。

  飘摇来到小镇的第二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那是邓小平做出的最伟大的决策之一。“地富反坏右”的子女都可以上大学,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高兴。

  “要好好念书才能有出息,才能走出小镇,走出大山。”妈妈对飘摇说。

  “山的那边有什么?”飘摇问妈妈。

  “山的那边有大海。”妈妈说。

  “那,大海的那边又有什么?”飘摇又问妈妈。

  “大海的那边有你长大以后要去的地方!”妈妈说。

  那时,心中的大海的那边就是飘摇梦中的理想和天堂……

  飘摇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画画,妈妈就请了一位老画家给儿子做家教,那老画家飘摇按当地的习俗称呼他为“师傅。”

  师傅姓黄,名求生,字生寿,生于戊申年一九0八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年轻时曾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一九二九年师傅毕业于北平艺专西画专业,他与李苦禅同学,后拜齐白石为师学习中国画。他曾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老一辈绘画大师。湘西解放后曾任过小镇的镇长,县文化馆的馆长。文革时期被右派打成黑画家,此后他隐居在小镇郊区偏僻的小村落,不为名不为利,两袖清风。

  师傅七十高龄,削瘦,中等身材,特别和蔼可亲。师傅解放前就认识飘摇的外公李世南,而且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师傅把飘摇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一样耐心地教育。飘摇从小称师傅也叫爷爷,他不但从师傅那里学习了坚实的绘画技巧,也学会了人生今后做人的道理。这位师傅就是飘摇后来能考上大学美术专业的启蒙老师。

  师傅解放前就是湘西一个著名的佛像雕塑家,许多寺院庙宇的佛像菩萨像都出自他之手。据年老一点的人说,师傅雕塑的马,非常逼真,和活马一样,你把活马牵来,活马都会对着雕塑的马嘶鸣不停。师傅不但画画得好,而且书法也写得好,他不但能用左右手同时书写,而且用口咬着毛笔同样能写细小的楷书,那是师傅的一手绝活。师傅写的大字可以写几十米高几米宽,文革时期每个山头上几十米高宽的大字标语都出自师傅之手。师傅的中国画画得非常传神,无论人物花卉山水草虫样样能画。有时他不用毛笔而用五个手指头在宣纸上作画。听师傅说,他以前收藏了大量古画和名家字画,文革时破旧立新,全都给红卫兵拿走烧了。师傅一提起此事就经常叹气表示遗憾。

  飘摇从小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师傅的言传身教,素描水彩国画书法,油画静物人物风景,使飘摇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师傅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七日末时仙逝,享年七十四岁,也就是飘摇考上大学的这年夏天。师傅在临终前没有听到飘摇已考上大学美术专业的好消息,要使他老人家知道一个多月后,飘摇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定会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这也是师傅对飘摇给予的希望终于实现了。那年春天,师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佛教绘画理论与佛教道教所有佛像菩萨图普及阴阳教知识编写和绘制成一部十六开本的小画册传给飘摇。事情也怪,飘摇拿到师傅编写绘制的这本小画册后,师傅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飘摇,去了天国的另一个世界。

  送葬的那天,飘摇按照湘西的民间习俗,亲手给师傅手工制作了一整套灵礼。灵礼是用竹片做骨架,用彩纸粘糊在骨架外表,再用彩色颜料绘制各种图案加剪纸图案而制作成的灵屋灵车家具电器模型等;以食用面粉为原料制作各种动物造型,并填上颜色,非常逼真,有鱼虾鸡肉猪肉等送给师傅作陪葬礼品,以示对恩师给予飘摇大恩大德的感谢。飘摇能考上大学美术专业,这是恩师耐心教育与培养的结果,没有恩师就实现不了飘摇童年的梦想……

  此时,车窗外的雨已经停了,火车在飞驰地奔向飘摇儿时梦想要去的省城长沙。

  “哎!你的东西掉在地上了。”坐在飘摇对面的那位与他年龄相若的女孩,将掉在地上的那个蜡染小布包捡起来递给他,说。

  “谢谢你!”飘摇接过蜡染小布包,说。

  那蜡染小布包里装的东西是妈妈煮好的一包茶叶鸡蛋,特送给飘摇在火车上吃的。

  “刚才送你上车的那个阿姨是你的妈妈吗?”女孩问。

  “是的!”飘摇说。

  飘摇不敢正视那女孩,生怕她看到自己脸上的泪水。越是不敢正视就越引起那女孩对飘摇的好奇。女孩子也许生来就比男孩子早熟懂事,可飘摇是一个懂事比较早的男孩子。也许是由于飘摇儿时的不幸,童年时在大山里贫穷的生活和妈妈苦难的经历,造就了他少年早熟的原因吧!他离不开那和他相依为命的妈妈。

  飘摇长着一张白净而英俊的脸庞,在读中学时就深得学校女孩子的崇拜。飘摇在读中学时就是班里的班长,学校文体委员,他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歌也唱得好,乒乓球打遍全校无对手。飘摇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无论大人老人小孩,都很有人缘。

  上中学时,飘摇就特别招女生的喜欢,书桌里经常有女同学送的水果糖和小字条。但飘摇这方面开化得特晚,小字条看完随手一扔,水果糖拿出来给要好的男同学共享。有些小字条被多事的同学捡了,大声将内容念出来。班里的女生陶桃就是为小字条的事被班主任好一顿训斥。那以后,陶桃对飘摇老是白眼。飘摇伤了陶桃的心,却一点也没有察觉。高中毕业,同学搞聚会,当班长的飘摇负责组织策划和招集工作。飘摇要陶桃准备一个节目,陶桃没好气的说:“不去!”飘摇想了半天才明白,都是那张小字条惹的祸。

第五章   小镇中学
  那是飘摇上高二的那个学期。

  学校传言,从省城分配来了一个老师,是自愿到小镇来执教的女老师,她名叫李娟,人和她的名字一样漂亮。她不但教学独特,而且学问很高,很善解人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老师。李老师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七七年恢复高考时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女才子,八一年分配到小镇中学任语文老师,李老师也是小镇中学建校以来分配来的第一个具有本科学历的女大学生。李老师二十二岁,湘潭人,不过她不是教飘摇他们高二毕业班的,而是在隔壁的高一班任语文老师。

  有一天上早自习课。

  “唉!语文老师要结婚了,今天请了假,在家呢。”坐在前桌的同学告诉飘摇说。

  “嗯,真的吗?那早上打打瞌睡就没有人管了。”飘摇有点小开心地说。

  飘摇他们进入毕业班,学校就把他们全部集中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