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隔绝了外面的世界,让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望着她。夜间的暴风雪停止了呼啸,早晨温暖的阳光透过蓝底白花的窗帘,洒在她水嫩的雪肤上。她在恬静中安睡,就像是一个精致的瓷娃娃。很难想象这么安静的她,是嬷嬷口中那个夜里睡觉会踢被子的姑娘。昨晚他从浴室出来摸到她的手,惊异地发现她有发热的征兆。她若半夜再受寒,后果不堪设想。纵使她不乐意,他也绝不能在她生日当天任由她生病。而搂着她入睡,是温暖她的最好方式。
他伸出手,摸着她的脸、脖子、四肢,体温都已恢复了正常。屋内暖气充足,但她虚寒的体质对外界温度的反应较常人敏锐,太高或太低都不行。他细心地把电热毯的热度调高了一点儿,这样她睡醒时就不会觉得冷了。
这时,她仿佛做了噩梦,紧合着双眼,睫毛微微地颤动。
“敏。”他轻轻地呼唤她的名。
她惺忪的睡眼睁了睁,歪着头看他,一时想不起身在何处。
将滑落的被子拉到她的肩部,他一本正经地对她说:“不要这样看着我,你身上没穿衣服。”
于是她把昨晚的事全记了起来,忙拉紧被子背过身,脑子里闪过电视剧里的经典镜头:她应该先给他一巴掌的。然而,接下来她否决了这个念头,摸摸身上,内衣都好好地在原位,*也没有痛感,掀开被子看看床单,没有落红。也就是说,他昨晚终究没有趁危对她做出不可弥补的事来。
他昨晚说的话全是事实。
她转过头,见他淡定地进了洗漱间刷牙洗脸。她不禁释然地一笑,他果然不会对她怎样。她爬起来,捡起掉落于床边的睡袍披上。她翻翻行李袋,又拿出几件衣服加上,应是不会再受寒了。
早餐由酒店服务生送到了房间里。
他一手翻着当地的晨报,一手拿着牛奶。她垂下眼,小心翼翼地吞着粥水,想起了他昨晚对她说的那番话。
“许知敏。”他放下报纸,扔过一个文件夹。
她不明所以:“是什么?”
“M大医学院的护理学院资料。我认为你可以考虑一下。”
她挑了挑眉。他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他优雅地交叉起十指,身体淡定地靠向椅背,道:“我需要一个优秀的助手,而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脸色稍黯,知道他喜好琢磨她,句句都想把她心底最想要的给勾引出来,然后放在她面前诱惑她,就像那首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她骨子里的高傲使她不会对任何人俯首听命。可是,她更深知骄兵必败和审时度势的本质区别。她收下,道了声:“我会慎重考虑的。若是好,我绝对不会拒绝。”
第九章 十八岁生日快乐,我的敏(3)
听到她这过于礼貌的语气,本来预备的说服她的词句未用上,他心底不免焦躁,而这种挫败感只有在她面前时会出现。他情绪烦乱地起身开门,先下楼办理退房手续。
她则放下了调羹,遥望着敞开了帘子的窗外。玻璃外面的世界一片白茫茫。只是,雪在她心里已然失去了梦中的圣洁。距离,永远是最美的。
归途是静默的深海,底下暗藏着汹涌波涛。他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她的手纤细而冰凉,直至在机场分开,他转乘客机去香港,她坐机场巴士回家。
离开了梦中的雪世界,她还是她,也不尽是原先的她了。行李袋里多了两样东西,一是墨涵送给她的药,一是墨深给的白色首饰盒。盒子她没动,他将它放到她手里时说:“等你需要的时候再打开吧。”她大致猜得到盒子里会是什么东西。
巴士经过城市的海滨长廊,她饶有兴致地下了车。
拎着行李袋,她漫步在用白石堆砌起的栏杆边,伸向远方的路,随着一层层推进的海浪消逝在水云交接的雾中。刺骨的海风打着她的脸,许知敏恣意地享受着冰寒的滋味。她是在海边长大的姑娘,是海的女儿。呼吸着海的气息,这一刻,她的心得到了完完全全的自由。
手里沉甸甸的袋子掉落,她双手扶住石栏,眯起眼,聆听海的倾诉。栏杆下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浪打在礁石上发出脆响。随着风儿,轻轻漾来的是悠扬的口琴声。一曲熟悉的旋律,使得她竖起了双耳。这曲子,不是《送别》吗?《城南旧事》是她幼时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里面的主题曲和她现在还能哼唱,那写尽人生苍茫的曲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心中的幽情被轻易勾起,她放眼寻望琴声的来源。在五十米远的前方,有一名高高瘦瘦的青年倚着栏杆,穿着灰色高领毛衣,肩上披着一件棕红的皮夹克。光斑在他口中的银色琴壳上跳跃,飞出的音符扑向击来的海浪。
这不是《送别》!演绎者无疑赋予了《送别》崭新的生命力,使得同样的音律,没有了伤感的离别,而是全然不同的昂扬激情。乐声穿梭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中,与浪搏击,与海鸥携伴翱翔,直冲云霄。阳光如同一支精细的美工笔,勾勒出男子棱角分明的脸。
疾风吹着他棕色微卷的头发。他肃穆的眼睛稍垂,紧接着手一松,握在掌心的口琴如一滴晶莹的水珠落于海中。一个巨大的浪涛打来,将琴吞没。
许知敏被震撼了。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首“绝唱”的《送别》。
在海滨长廊经受了海的洗礼,许知敏回到家,迅速换了衣物,端坐在书桌前,拿起墨深给她的蓝色文件夹,心情是非常平静的。
她不是个会赌气的女孩,也绝不会被他挑衅几句就全然失去理智,非逆着跟他干不可。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一、即使考上大学,学费成问题;二、以自己的成绩,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三、她没有显赫的家族条件支撑自己。
许知敏拿起红色圆珠笔,在文件上挑出一些重点词句,比如说,为了推广高等护理教育,医学院会格外给予护理学院学生的一些优惠政策,包括奖学金方案、学费贷款方案、未来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推荐方案、出国交换生计划……最吸引她的是就业率问题,医生在大城市大医院已经呈现饱和状态,护士则是有机会的,尤其是M大这样著名的医学院里培养出来的本科以上的高级护理师。何况,她还可以用护士作为跳板,辛苦一段日子后选择更加安定的职业。
她查了查上届录取分数线,也不低啊,比临床医学才低了十分。并且只招一个班,四十人。这很具挑战性,很对她的口味。
她本来对自己未来的择业很迷茫。当医生她不喜欢,需要责任心;律师嘛,中国的律师行业不如国外多金,而且,据说法律顾问不是单纯读法律的;公务员太稳定,没有激情;经商,适合善于交际的梁雪——事实上,梁雪已经决定报考商学院了。
考虑再三,她决定接受他的邀请。除了以上种种因素,主要还是前段雪域之旅,她感觉得到,他说的那些话是认真的。
关掉灯,她钻进暖和的被窝,想象着将来在他身旁工作的情形,沉沉睡去。
梁雪第二天来了通电话向她道歉。
许知敏笑笑:“若我不想去,能拒绝不了吗?”
好友噤声。
几个月后,模拟考成绩出来了。与父母商谈之后,许知敏填报了高考志愿表。母亲表示支持,父亲不发表言论。许知敏心里明白,家里不一定能支撑她上大学。她不心急,先考上再说。
结果,她真的考上了。
她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远在R市的纪源轩得到了消息。他为唯一的妹妹选择的专业院校感到意外。他的妻子于青皖叹息道:“女孩子选择这一行会很辛苦的。她为什么不选择当老师呢?我们可以在就业方面帮帮她。”
纪源轩则是直觉地反感,无论许知敏选择的是从事医药行业的哪一种职位,原因不难猜,是由于墨家。
对妹妹的选择虽抱有遗憾,但纪源轩仍然对许知敏能考上大学表示祝贺,主动资助她的学费。按照他的说法,他这是远期投资。事实也是如此,家族的人能多一个到大城市来混,对于他的事业拓展都是莫大的幸事。
学费解决了,家里没了意见。许知敏收拾好两个行李箱,与梁雪买了开往R市的火车票。两个姑娘家天不怕地不怕,抱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决心,提着行李上了火车。
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没有分别的泪水,只有对一片美好前程的向往。
血红的残阳照亮了站台上送别的人们各式各样的脸。许知敏坐在窗边,视线在人群中寻觅着。风吹来火车鸣笛的长啸。她看到了她快两岁的弟弟,偷偷举了个“V”的手势。弟弟咯咯地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亮的乳牙。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有些事,一旦放开,得益的永远是自己。她爱她的弟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章 不,这叫知错就改(1)
火车轮每滚过铁轨的一个衔接处,就会有微小的颠簸,传出咔嗒的响声。许知敏感到惊奇,原来课本上说的都是真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话切身体会了才知道。
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故乡,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她两手托着下巴,时而歪歪脑袋,兴致盎然地窥探车厢内。尽管刚刚起程,车厢内部分人已耐不住寂寞,纷纷展现自己带的“珍宝”:大瓶的可乐、雪碧在行李袋里露出了红色绿色的脸;方便面泡上热水,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抖抖袋子,一颗颗亮泽的瓜子滚落于小方几上……大叔举起筷子挑起面条,大口大口吃着发出啧啧声;少男少女嗑着瓜子,吵吵嚷嚷,好不热闹;白白胖胖的三岁小子,坐在妈妈的膝盖上,手上抱着奶瓶嘴里咬着吸管,两只大眼珠骨碌碌地四处转动……
许知敏瞅着这人世间的千姿百态,入了神。邻座的梁雪推推她,道:“你的手机是摩托罗拉的吧?给我看看。”
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