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汝亨皱着眉头,看张原彬彬有礼,是个文弱少年,哪象是逞凶斗狠之人,反观那董祖常,横眉立目,暴跳如雷,身边豪奴数人,若说董祖常打了张原他就立即信了,张原打董祖常,怎么看都是有隐情的——
黄汝亨道:“莫要在寺前喧哗,到草堂去分说清楚。”
董祖常叫道:“张原小子把我的仆人抓走了!”
张原道:“禀先生,董生的仆人陈明已被织造署的人押送到杭州府衙去了。”
黄汝亨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牵扯到织造署的人,道:“先去草堂说清楚。”与焦润生转身便行。
张原和穆真真、武陵跟在黄汝亨二人后面,那董祖常恶狠狠瞪着张原,想了想,也跟上来了,一行人绕过净慈寺,沿一条窄窄仅容一人的小径向西边居然草堂行去,居然草堂在居然亭下,居然亭在莲花洞外,洞石玲珑,巧逾雕刻,景致绝好——
草堂五间,正中一间轩敞,南北两面不立墙,这就是平日讲学之所,可容二、三十人听讲,这时有十多个士子在等着。
黄汝亨进了左边第一间草堂,坐下,张原、董祖常入内站立,穆真真、武陵和董氏的仆人都在草堂外候着,只没看到宗翼善。
黄汝亨看着镇定自若的张原和怒气冲冲的董祖常,开口道:“你二人谁先说?”
董祖常道:“先生也都看到了,张原殴打我——”
黄汝亨眼望张原,等待张原解释,却见张原道:“先生,这位董公子也拜在先生门下吗?”
黄汝亨“嗯”了一声道:“我会一视同仁、秉公而断的,你无须顾忌。”
却听张原道:“先生,学生有个请求,想拜读一篇董生的作文,这与董生被殴有莫大干系,请先生准许。”
黄寓庸很是奇怪,张原不解释为什么殴打董祖常,却提出要看董祖常的制艺,还说与董祖常被殴有莫大干系,实在让人费解,便在案头略一翻检,找出一张董祖常前日交上来的作文,题目是“发而皆中节”,这是《中庸》里的句子,董祖常此文作得甚好,黄汝亨虽不喜董祖常的人品,但对其制艺还是相当欣赏的——
张原接过那张墨卷一看,小楷清丽,心中冷笑:“这字就是翼善的字。”再看文章,起承转合、宾主转换的技法娴熟,不是翼善的文风又会是谁的?
张原将墨卷恭恭敬敬呈还黄汝亨,说道:“先生看董生的作文,是否觉得人不如其文之感?”
黄汝亨不悦道:“张原,莫要东拉西扯,说说山门前的事。”
张原道:“先生,学生敢断定,董生的作文都是由他人代笔的,这代笔者就是董生的家仆。”
黄汝亨瞿然道:“你是说宗翼善!”
宗翼善是陪同董祖常来求学的,那董祖常三天来不了一天,但这个宗翼善却是每课必到,因为是董氏仆人,黄汝亨也没让他做功课,只有一回问起“即心即礼”,在座诸生都辨析不明,黄汝亨见宗翼善眼神炯炯的样子,便让宗翼善回答,宗翼善答道:“由中而出者谓之礼;从外而入者谓之非礼。从天降者谓之礼,从人得者谓之非礼。由不学不思不虑不勉不识不知而至者谓之礼,由耳目闻见心思揣度前言往行仿佛比拟而至者谓之非礼……”
黄汝亨大为赞赏,心道董玄宰真好比东汉大儒郑玄一般连家中婢仆都知诗,但此后数次提问,这宗翼善又摇头说不知了——
董祖常脸色一变,叫道:“胡说八道,这文怎么会是奴仆所作,真是天大笑话,笑话!”说着连连冷笑,表示张原说的话很是荒谬。
张原道:“寓庸先生,学生提出这事只是要证明董生人品卑劣,也不用另出题,先生只让董生把这篇‘发而皆中节’再背诵一遍就明白了,学生料定他背不出。”
黄汝亨还没开口,董祖常就指着张原叫了起来:“我为何要背诵给你听,凭什么要背诵给你听!”
张原微笑不言,只看着黄汝亨。
黄汝亨已是信了七、八分,说道:“董生,这是你前日的作文,你便背诵个破题、承题吧。”
宗翼善写好作文,董祖常从来都是看也不看的,哪里背得出什么破题、承题,恼羞成怒道:“寓庸先生为何帮着张原为难学生,谁又能都记得以前的作文!”
张原应声道:“我就记得,我自学制艺以来共写了三百六十三篇八股文,哪一篇我都能背诵,当然,寓庸先生没看过以前的作文,我也无法自证,但人在这里,要自证清白是很简单的事,不如这样,请寓庸先生出题,我与董生同题作文,若我的作文不及董生,那我任凭董生处置,送官府治以殴打生员之罪皆可,若董生作不出——”声音一变,冷冷道:“那这种斯文败类人人得而唾弃之。”
董祖常色厉内荏道:“我为何要与你赌作文,你要作文你自作。”
张原向黄汝亨躬身道:“请先生出题。”
黄汝亨问董祖常:“你可要当场作文?”
董祖常道:“我今日被张原殴成了重伤,哪里还能作文,我只看他作文。”说着,用手揉着自己腰胁,越揉越痛,真的受伤不轻,恨得牙痒痒——
黄汝亨也想考校一下张原的才学,问:“张原,董祖常不肯作文,你还肯作否?”
张原道:“学生来此,正是向先生请教的,有这样的机会岂肯错过。”
黄汝亨便起身道:“那也好,你就坐这里,以‘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为题作一篇三百字以上的八股文。”
书案上有现成的笔墨,张原端端正正坐下,凝思半晌,提笔便写,只用了两刻时,一篇三百余字的八股文写成,起身将墨迹未干的作文呈给黄汝亨看。
黄汝亨浏览一过,点头赞道:“妙文,果然是口占之才,少年才子,名不虚传。”看着董祖常道:“董生,你真不肯作文?不肯作的话,你也不用在居然草堂学习了,我教不了你,你回松江让董公亲自教你吧。”
董祖常道:“学生今日身体疼痛,写不得字,明日再来作文。”说罢,仓皇而出。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董祖常先前怒气冲冲要严惩张原,现在仓皇而去连挨了打也顾不上追究了,这就等于是不打自招,黄汝亨原以为董祖常品行虽劣但才华还是有的,万万没想到董祖常的作文都是家奴代作的,这让博学方正的黄妆亨很恼怒,对董祖常极是鄙夷,心里也清楚董祖常这一走是不会再回来了,摇了摇头,心道:“知子莫若父,董玄宰不可能不知道其子不学无术吧,宗翼善是董氏家奴,一个奴仆有这样的才学董玄宰也不可能毫无察觉,既如此,董玄宰为何要让儿子拜在我门下,沽名钓誉?”
黄汝亨思忖片刻,抬眼见张原侍立一旁,便问:“张原,你又是如何得知董祖常的作文都是抄袭的?”
张原道:“先生容禀——”
张原若一到草堂就与董祖常在斗殴之事上纠缠争辩,就算辩赢了,黄汝亨对他的观感也不会佳,毕竟象黄汝亨这样的儒者肯定是看不惯书生打架的,所以张原先要求看看董祖常的作文来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当他得知博学能文的宗翼善竟是董氏家奴,现在宗翼善陪同董祖常在居然草堂求学,张原就猜测董祖常拜黄进士、焦状元为师是沽名钓誉,看到这篇“发而皆中节”的作文就知道自己猜想得没错,就先不谈自己殴打董祖常,而揪住董祖常抄袭,让董祖常无颜面对,现在,他就可以从从容容把与董祖常结怨的始末一一说来,从龙山放灯董祖常无礼 求婚,到青浦陆氏叛奴陈明逃往华亭董氏,方才净慈寺山门相遇,董祖常竟扬言要以两百亩桑林逼迫陆氏休他姐姐张若曦,所以他气愤难抑,就与董祖常厮打——
黄汝亨听罢,点点头,说道:“你虽年少气盛,但董祖常也的确可恶,打了也就打了,董祖常也无颜去状告你,他想必是要立即回松江去了。”问:“那个叛奴陈明已抓去杭州府衙了?”
张原道:“是,叛奴陈明侵吞了主家银子、田契,投奔董氏,致使青浦陆氏与华亭董氏闹官司,但董翰林显然势强,非但不交还叛奴,还要侵占陆氏桑林。”
黄汝亨上下打量张原,他从王提学那里知道了张原与姚复斗八股的事,小小年纪倒是个厉害人物,问:“那你打算如何处置陈明?”
张原道:“自然是由官府处置,这是青浦的逃奴案,应该要把陈明押回青浦审理吧。”
黄汝亨道:“只要为你姐夫家追讨回桑森田契,其余就不要深究了,毕竟董公是有大声望的,你若与董祖常结怨太深,对你日后科举也不利。”
张原表面唯唯称是,心道:“这仇怨已经无法化解了,华亭董氏就是我的死敌,我不打击他,他就要打击我,当然,现在我也的确无法严惩董祖常,当初斗姚复,都几经波折,董祖常是巨宦之子,岂是姚复能比的,但这次董祖常已是身败名裂,以后再想沽名钓誉也难了,而且抓到了陈明,算是帮了姐夫大忙了,但目前还有一件事——”
张原道:“寓庸先生,董祖常在此求学是假,宗翼善求学却是真,学生与宗翼善曾数度长谈,敬服其才,今日虽知其是奴籍,但毫无轻视之心,子曰‘有教无类’,宗翼善有大才,却屈于奴籍,真好比韩文公《马说》一文感叹的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先生宁不惜才?”
张原既把宗翼善当作朋友,就一定要帮助宗翼善,而且今日折辱了董祖常,宗翼善以后在董家的日子只怕很难熬了——
黄汝亨沉吟半晌,道:“你去把宗翼善找来,我要当面考校他。”
张原退出草堂,在此求学的诸生耳目灵通得很,已知道董翰林之子被打的消息,嘴快的武陵正向诸生说董祖常的恶事,居然草堂的诸生本就看不惯飞扬跋扈的董祖堂,听说董祖常挨了打,简直要拍手称快,这时见张原出来,在场诸生都是一愣,原以为敢打董祖常的童生必然有桀骜之气,不料只是一个清隽少年书生,微笑着向众人拱手见礼——
在场诸生大都听说过张原的名声,诸生平日关心的就是这么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