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史书上说: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子,母亲是长孙皇后。他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李世民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好士爱文学,李世民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贞观十年,改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太子爷和魏王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太子爷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
“这个可爱的小胖子,难道真有夺嫡之心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呀!难道最后,他就这么死了吗?不可能,一定是历史哪里出了差错,我绝不能让这一切发生!”沈小西此刻在心中感概了一阵,用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暗暗发誓!
马车走了一会,只听车夫一声唿哨,马儿停住不动了,应该是到李泰的府邸了。
李泰笨拙的钻出马车,手下两个宫人来搀扶,才费力的把他艰难扶下马车。
沈小西倒是灵巧,没等李泰扶自己,像小猫一样,轻轻一跃,便跳下马车,嘻嘻的笑着,让一旁正气喘嘘嘘的李泰羡慕不已。
李泰这个胖子啊,只这么稍微一活动,就喘得不行了。
李泰带沈小西走进府邸,这是一座别致清雅的院子,虽是朱红大门,可里面典雅大气,别有一股文人的情怀。绕过一片翠竹林,便来到了李泰的文学馆。
“小西姑娘,你今晚便在此处委屈一下了。香雪,萤心,你们今晚来服侍小西姑娘,不得有半点怠慢。”李泰说着,唤来了两位府里的侍女。此二人生得端庄得体,虽不是什么明艳动人的绝代佳人,但也是秀气文静,看上也显得懂事体贴。
沈小西在两位侍女的陪伴下,住进了魏王李泰的文学馆。
简单洗漱收拾之后,沈小西便让这两位侍女下去休息了。毕竟沈小西来自21世纪,对这种贴身服侍,还有些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还是一个人自在。
夜色渐深,有风吹过,扫在竹林上,发出“哗哗”的声响,似在歌唱。沈小西此时毫无困意,她倚在雅致的窗边,看着天上的圆月辉映,想着今晚发生的点点滴滴,一时兴起,竟不自觉的哼唱出了邓丽君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曲调婉转动人,在这静谧的月夜中,沁人心脾,传了开去。
此时,李泰也毫无困意,他很兴奋今天能够遇到了沈小西这样的一个红颜知己,正拿起笔来,想对今日的情景赋诗一首,忽闻旁边“文学馆”传来闻所未闻的清丽曲调,意境悠远,仔细听时,似乎曲词在哪听过,再仔细辨认,恍然,这不正是沈小西今日所做的诗作吗?难道这唱歌之人也正是……
李泰提起笔来,漂亮的草书跃然纸上,他边听边记下沈小西的唱词,曲毕,余音绕梁久久不散,李泰望着纸上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一时痴然陶醉。
这是怎样一个女子呀,脱俗的样貌、灵巧的双手、别致的心思、过人的才华、清丽的歌喉……
这尘世间还有哪般是她所不精通的?自己在宫中行走多年、熟读古书万卷、阅人无数、待事万般,可所见之人竟无一人可与沈小西相提并论,她真乃大唐奇女子也!
李泰就这样痴然想着念着,不觉已是天明。
沈小西倒是一觉睡到自然醒,也不知是什么时辰,反正李泰这处文学馆,鲜有外人迹,乃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处所,除了鸟的婉转和风的微动,这里简直安静的让人心醉。
沈小西起身、推开小轩窗,一缕阳光明媚的照到她的脸上身上,沈小西深深的伸了一个大懒腰!好舒服呀!自打穿越到唐朝以来,似乎还没睡过这么舒服的一个长觉嘞!
“小西姑娘起身啦?”身后一个温柔的声音。
沈小西转过头来,见到是昨夜服侍自己的侍女香雪,宛然一笑,说:“早上好!”
香雪愣住了,显然没能明白这21世纪的问候礼,连忙慌乱回礼,然后一样一样的端着铜盆、漱壶、毛巾等进来,伺候沈小西梳洗。
沈小西本不习惯,本想自己动手,可看到香雪这认真劲,又想到现在是唐朝,也就半推半就的体验了一把衣来伸手的待遇。
洗漱完毕后,这边香雪刚出去,那边萤心又进来了。
“给小西姑娘请安,萤心来伺候姑娘梳头。”
说罢,萤心已把沈小西轻轻按置梳妆台前,打开随身带来的雕花木匣。只见里面齐全了上等的头上插的各类珠花首饰、身上戴的各色精美的环佩玉件,一个个精致的小瓷瓶里则是脸上抹的胭脂香粉,着实让沈小西眼花缭乱。
“这些……”沈小西闻着沁人心脾的水粉,不知道该怎么问。
“姑娘且安心坐着,萤心来帮姑娘梳头。”萤心边说,边从木匣中,拿出一个镂空雕花的桃木箅子,轻轻给沈小西梳起了秀发。
“萤心,魏王殿下呢?”沈小西看着镜子中的萤心,问道。
“哦,今儿一大早德公公来,说是皇上召见,王爷便一大早就去皇上那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走的时候已经交代咱们,说姑娘是贵客,要咱们好生伺候姑娘,姑娘若是要离开,王爷也早就备好了马车,待姑娘用完早膳,再命人送姑娘出宫。”萤心边梳头边轻声的告诉沈小西。
“哦,原来是这样。萤心,我这就回去了,等一会儿魏王殿下回来,麻烦帮我转达一下我对他的谢意。欢迎他有空来唐东十六街‘天下客’做客。”沈小西嘻嘻的笑着说。
“是,小西姑娘,萤心记下了。那您不用早膳了吗?”萤心追问,唯恐服侍不周。
“不用了,我还有事,先告辞了。”沈小西这边说着,那边着急起身,根本无心让萤心给自己精心梳妆打扮,只简单整理了一下,不施任何粉黛、不戴任何首饰。
昨夜一夜未归,这会又睡到现在,张叔刘婶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呢,怕是要着急了,得赶快回去才是呀!再说“天下客”人手本就不太够,倘若自己不在的话,那老夫妇俩恐怕是忙不过来呀!再说,一会万一李泰回来了,再挽留赐宴什么的,就更不好脱身了,不如趁现在,赶快回去,也落得清静。
这样想着,沈小西在香雪和萤心两位侍女的帮助下,上了停在魏王府门外的马车,一路叮叮当当的,来到了“天下客”的大门口。
此时已经邻近晌午,估计小二哥已经在里面整理了,沈小西跳下马车,看到门口没人,轻轻悄悄的闪进了大门,直奔自己房间去了。麻利的换下宫女服,又迅速地穿上自己平时的衣服,这才去后厨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
“呦,小西回来啦!啥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说一声,好让你大叔去接你!”刘大婶见到出现在后厨的沈小西,很是惊奇。
此时张大叔听见说话声,也忙赶了过来。
沈小西边嘻嘻的笑着帮忙,一边像说书人一般的把昨日进宫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的描述给了这对老夫妇。
这对老夫妇听得渐渐入了迷。
自打沈小西来到“天下客”后,老夫妇的生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平日里沈小西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厨艺,传授给他们,帮他们招揽生意,帮他们装修店面,自己却从不提任何要求,最近还把皇上赏赐的黄金都给了他们,真是让老夫妇俩不知如何感谢沈小西,只觉得是天降福星啦!平日里,老夫妇俩无从报答,便只能把沈小西当做自己的女儿一般疼爱,不过这对沈小西来说,有家有爱有温暖,这就足够啦!
(真诚强烈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贞观十年 第三十九章 皇家狩猎
最近一段时间,太宗皇帝李世民心情很是舒畅,一则是因为对府兵制进行调整,设立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为府兵的中央管理机关,通过兵部掌握了十二卫与六率所统府兵的发兵权,从而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这对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则是因为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撰写纪传体的隋代史《隋书》共八十五卷,业已成书。三则是因为近日太子勤于政务,大有收心向政的趋势。四则是因为太医院刚刚传来好消息,太子妃苏宓已是怀上了龙种!
李氏大唐乃是马背上征服的天下,腥风血雨中争到的皇权。故而从高祖李渊时起,皇室便定下了狩猎的规矩,目的是让李唐后裔不要忘记祖宗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要求个个皇子都要能征善战、文武双全。眼下一年一度的皇家狩猎渐渐临近了。这一日早朝结束后,李世民便在御书房召集了他的几个儿子及一干大臣,共同商议此事。
“乾儿,今年的狩猎就教与你去操办,务必要办得像样、妥当,现出我皇家的威风,但切不可铺张浪费,一切虚的从简。还有,围猎场周围务必严加防护,切莫让百姓误闯进来,以免损伤性命。”李世民端坐于书房的龙椅上,对太子爷李承乾吩咐道。
“儿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操办好此事,绝不让父皇失望!”太子爷恭敬回答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已是逐渐成熟的太子爷李承乾,眼神之中尽是欣慰之色。
李世民还记得前几年自己御驾亲征之时,便是由太子爷李承乾监国。那是李承乾也算是勤勉能干,做出了不俗的政绩,朝堂上下无人不称赞。不过近年来,由于太子爷沉溺于宫外的声色犬马,李世民已经不放心由太子爷插手政务了。不过今日,太子爷心中有了沈小西这位才女佳人,自知需要勤奋上进,方能俘获得美人芳心,否则的话,同沈小西的才华相比较,太子爷自己都觉得汗颜,自惭形愧不已,故而又是勤于政事,重新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
眼下,李世民把皇家狩猎之事交给太子爷去办,无不能看出李世民对太子爷的一片良苦用心呀!
“泰儿,你也跟着去,顺便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