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城乡或稍大的区域内。第一册就是以这种「日常生活的结构」,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第二册《贸易的活动》,探讨再往上一层的经济活动:较具规模的区域性(各省或邻近诸国之间)商业体系,是如何茁长发达的。第三册把范围再往上,推到国际与洲际的层面,以「经济世界」为探讨的单位:在经济阶序(hierarchy)顶端的那群人,如何借着控制与操纵交易,来追求利益。例如18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或16世纪意大利热内亚的富商,他们掌握了金融体系网络的核心,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生产、贸易,或甚至搅翻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秩序。这种网络的完成,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运作与成长,提供一块肥沃的土地。
这三层的经济活动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并存共生的。最底下的一层,当然是各民族都早已有之;第二层是15世纪左右,才在西欧有较具体的雏型;第三层更晚到17、18世纪,才稍微完整。各大洲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这三层经济活动出现的时代不同,占国民生产额的比例也不同。
从书中的脉络看来,这个分析架构似乎不是一开始就拟好,而是随着对题材的了解,才逐渐意识出来。作者在全书导论(I:24)中说:他担心读者会对这种三分法质疑,例如,作者是用哪些标准,来切分第二册的市场经济与第三册经济世界的历史素材呢?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是区分得开的概念吗?他迟疑许久之后,才决定以「市场经济」(注意:这是有实质交易的「市场」活动,而不是现代经济学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为中间那一层。他认为这种三分法,不但适用在1518世纪的西欧,甚至在今日仍然具有解释力。
在写作方法上,作者有意避开理论性的探讨,而专注于「具体的观察与历史的比较」(I:25)。因为他很明了,学界对「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有太多不同的观点与理解(宋巴特、韦伯、Tawney等人之间,就有很大的认知差距)。如果再加入理论的面向,必然会更陷入沼泽,倒不如以实例的举证,来说明自己对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透过史实的陈述,会更能彰显出1518世纪之间,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真实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异质性。
他并不是要向读者证明某项理论、假说、观点,而是想要描述1518世纪之间,人类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一种新形态,被19世纪末以后的人称为资本主义。作者所要呈现的,是这段时期缓慢酝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及与其相互影响的因素,而不是去分析「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本身。

1。2 内容
第一册:物质生活
第一册内的题材差异性最高,所需要掌握的原始资料、他人的研究成果、统计数据最庞杂,数据的可信度也较低。本册的内容,大都是食衣住行、技术、货币、市镇等复杂的事项,很难用一个或数个架构,把这些数据串成具有逻辑性的结构,这是题材上的先天性弱点。
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心血,写他认为最困难、最不容易从中提出有意义命题与理论的第一册呢?因为他认为,要掌握工业革命之前的经济活动范畴,要体会出它的深度与厚度,这个环节是不能逃避的。
布劳代尔认为,每个时代在经济生活方面,都有它的底与顶,这也就是本册的副标题: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电视与飞机在二次大战之后是可能的,而在20世纪初是不可能的。今日不可能到太空和海底观光,下个世纪则有可能成真。透过「可能与不可能」这个上下限度,可以掌握不同时代人们的努力与成就。
他并不是以最尖端或最劣等的情况来衡量,而是透过前述日常生活的各种要素(衣食住行等),来彰显各时期的进步与停滞。这是个有意义的观察点。他的研究显示,在1518世纪之间,人类并未能有效突破大自然的约制条件,达到原本是可能的限度。
以陆地运输为例,虽然在1830年代时,西欧已有相当好的交通网络,但仍未达到当时可能的最高限度。火车的发明与普及,使得交通网络大幅增加,所需的费用平民化,这才达到19世纪中叶的可能限度。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一直在把这条可能的界限,往外、往上推展。
在这个概念下,作者要回溯地界定出,1518世纪之间这些可能曲线的变动情形。试想,如果能透过时光隧道,去伽利略、休谟、鲁索、笛卡尔等人的家里住几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或许不是这些名人的智慧,而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方式:照明、取暖、食物、医疗等等。经历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技术与粮食突破等激烈动荡过程的人类,如果能逆着时光,去了解1518世纪之间(即封建制度之后与工业革命之前),就长期的眼光来看,为什么有过停滞性的局面?经过哪些酝酿与酦酵,才能导致工业革命的突破?从这些过程中,可以找出哪些律则吗?
这种对日常生活结构的研究,另有一层意义。日常生活的习俗与细节,虽然没有大理论可谈,但它反映了大多数人在长时期内反复进行的活动。这种细微但重要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建构某个时代社会经济史的绝佳材料,但却又因其细微,反而常被历史学者忽视。虽然它是经济活动的底层,但也是影响上面两层的根基;反过来说,它也是上面两层活动的接受者。忽略了这个面向的研究,对经济活动的理解,就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第二册:经济生活
「物质生活」与「经济生活」这两个面向的交会形式,有上百种不同的面貌:市场、摊贩、店铺。。。。。。。本册分析这些不同的交易形式,从最基本的物物交换,到成熟的交易行为。作者试图从所描述的史实中,捕捉此时期经济生活的律则与机能,看看是否能建构出一套经济「通」史,或者是建构出一套「文法」、一种「模式」、一种「类型」。宣称这项目的之后,作者在「前言」(II:21)表明要这么做的话,必须涵盖社会面、政治面和经济面。
布劳代尔提出一项启发性的结论。他认为在1518世纪之间,公平自由竞争的经济活动,在最低层的日常交易中较常见到(如菜市场)。但在较高层次的交易活动中(如批发、远程贸易、金融兑换业),反而是以投机、市场独占、价格控制等行为为主,因而累积了财富与权势,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社会的寄生阶级(II:22; 2278)。
也就是说,1518世纪之间的经济活动,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商人。而商人之间也有差序性的高低:从国际性的大资本家,到地方性的中小型富商,而这整个商人阶级(经济活动性的),是附着在一个深厚的平民百姓阶级(日常生活性的)之上。
本册前两章用相当大的篇幅,详细描述市场交易、摊贩、店铺、市集、证券交易的基本活动与机能。第三、四两章,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意义,以及它在生产、流通等方面,在本国与在国际之间的行为。最后一章从社会的面向,来看经济活动的意义。作者认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必然有多面向的「秩序」,经济活动的结构性变化,只是其中的一项「秩序」,它会受到国家角色、文化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册:经济世界
布劳代尔在第二册的前言(II:23),说明他在第二册中并未遵守「连续的历史时间」,而只依观察问题的方便性,把事情依题材而非依史实的时间顺序来处理。在第三册中,他说要转回来遵守「世界时间」。他为什么要用「世界时间」的概念?那是因为第三册所要探讨的主题,是「经济世界」这个大单位。如果能有一套理论性的「世界时间」来配合,就会让整本书有更完整的体系。
换个方式来说,他之前在《地中海》(1949)内,提出三种历史时间的概念;在以经济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册里,他似乎「被迫」要提出一种新的「世界时间」,来和以「经济世界」为单位的探讨相呼应。所以他在本册的序言里(III:17),就说历史的研究,需要提出一种和从前不同的时间单位:世界时间。而这个世界时间「并非人类历史时间的总和。这个特殊的时间单位,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地点,主宰了世界的某些地区与某些的事实。」

作者在序言(III:18)内,只用一段话解说世界时间的意义,之后全书中就无类似的说明与应用。他以印度为例,若把印度与国外有交往的地区,划出一个大略的四边形,就可以看出,只有在此四边形上的地区,是和外在的世界生活在同一个时间步调上。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多少会有一些时间上的落差,但和那些与世界主流脉动毫不相干的地区相对比,仍可分辨出与世界时间完全独立的地区。
以中国晚清沿海的通商口岸为例,它和「华洋隔绝」的西北、西南地区,很明显地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时间。以世界时间来划分的话,在地球仪上就可划分出与世界同步的区域,以及自我封闭的「社会经济时区」。作者认为,能用世界时间归类出来的地区,可以视为「世界史的一种上层结构」,它代表着一种成就上的集结地区,是由在其下层的地区,努力创造出来的。

2综合评论
就研究方法而言,布劳代尔认为,应该从最基本活动的史料,来建构出这段时期的特质:从日常的生活环境、使用的物品,来追踪人类生活史的变动。例如从食衣住行的细节、市场交易活动的细部史实、原始的贸易文件、支付记载等基本史料着手。这是从底层往上建构,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从高阶层经济决策、大型经济组织模式,从上层往下层建构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经济史。
从这种角度所观察到的资本主义发达过程,和马克思及其跟随者的视野完全不同。这不是历史进步阶段的观点,也不是阶级之间对抗斗争的学说。布劳代尔不预设理论,甚至有意避开任何理论的争执,而是要让史料来说话。
就史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