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10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按三六九等,可以分出无数的例子来,但是哪怕其中最好的,也不会比战败前更好。国王的一个非典型范例就是脑袋被砍下后,装进满是人血的袋子里,然后被骂上一声“孤家今日为陛下止嗜血之渴”。

贵族阶层要么就要“数千贵族中青年,要被处死以补偿战死的胜利者”,要么“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

至于普通的平民和士兵,那更是“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即使暂时保住性命,也要“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所以说,被征服就是一场灾难。

战争这个恶魔无情的降临到人类世界,人类别无选择,唯有叩头臣服,将它作为神来崇拜。从战神马尔斯到万军之耶和华,伊斯兰教号称死于敌人剑下立刻升入天堂,哪怕是佛家也有护法金刚,战争融入到人类任何一种精神意识中,已经和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所有的人类群体,为了保护自己,纷纷整军备战。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

如果不想敌人将战马栓在自己的篱笆上,如果不想自己的生死存亡要依靠别人的利益考虑甚至是偶然一发慈悲,如果不想抬头看一眼征服者都要挨鞭子,如果不想吃口大米都成罪犯,如果不想别人闯进家门合法的强Jian你的妻女,那么,惟一的选择就是建军自卫,或者更激进一点,建军扩张。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

战神车轮无情的转动,碾碎了几乎所有不善战、不愿战的民族,将它们变成了历史的尘埃。侥幸幸存下来的,也会被抛进无人知晓的小角落苟延残喘。

曾经在古代的地中海,崛起了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强大帝国罗马。作为拉丁人的一支,自称战神子孙的罗马人,从区区一个罗马城开始起步,凭借磐石一样顽固的斗志和战至最后一人的坚强决心,在战争不断的地中海始终屹立不倒,打垮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直至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帝国。

拉丁人、高卢人、迦太基人、日耳曼人、希腊人等等诸多强大的民族和国家都倒在了罗马人脚下,成为罗马前进的踏脚石。

翻阅罗马崛起的历史,人们看到的是无数次光荣的胜利和同样数之不尽的凄惨失败。不客气的说,罗马不止一次在亡国灭种的鬼门关打转过。

翻看罗马崛起的历史,那真的是大战三六九,小战天天有,罗马人硬是越打越强,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简直就是九头蛇一样的怪物,砍掉一个头立刻会长出另外一个,其生命力,和小强相比,也毫不逊色。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这是中国的古话,但是套用在罗马却不起作用,罗马以战争立国,几百年来越打越强,越打越大,越来越富强,哪里是什么好战必亡,分明是好战必兴,好战必强,好战必盛。与其鬼扯什么好战必亡,还不如说唯有将一切献祭给战争,方能换来国家富强,民族兴盛。

曾经罗马帝国的辉煌,让阿戈斯蒂诺如今偶尔想起来,依然倍感荣耀,可是这种荣耀,如今也只能停留在记忆的深处了。

强大的罗马帝国已经不复存在,那些骄傲和荣耀也早就被现实践踏在了大地之上,化为了虚无。

阿戈斯蒂诺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就是从某一天开始,罗马人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魔法突然失灵了。

条顿堡森林战役,罗马人被日耳曼人阿尔米纽斯打败,损失两万多士兵。在罗马人扩张史上,这算不上伤筋动骨的损失。坎尼、阿劳西奥、卡莱,只是随便想想,就能找到几个伤亡更严重的败战例子,如果愿意翻那些史料的话,阿戈斯蒂诺相信还可以找到更多。所有这些曾经的失败,罗马人都承受下来,并且最终卷土重来。

但是条顿堡森林之战却成为决定性的战役,在这场失败之后,罗马人向莱茵河对岸扩张的行动终止了,不是暂停个几年,而是彻底终止。

奥古斯塔接到报告后痛苦不堪,但是他及他的继承人却没有组织起反扑。终其罗马帝国一世,虽然偶有战事,但再也没有向这边扩张过。

对比更加惨重的坎尼之战,罗马人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坎尼之战后,元老院颁布法令,全城禁止使用“和平”一词,追悼活动必须几天内结束,这道法律清楚的体现了罗马人战斗到底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相对而言,奥古斯塔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嘶声喊道:“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这种软弱无能表现简直愧对自己的列祖列宗。

不管怎么看,坎尼这种几乎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战役不管重要性和损失,都远远大于条顿堡森林之战。

坎尼之战,罗马人七万大军全军覆没,本土野战军全部瓦解,盟友叛乱不断,亡国灭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相较之下,条顿堡之败虽然损失惨重,但损失连坎尼一半都不到,更何况当时的罗马早已今非昔比,领土之大,人口之多,经济力量之强,比当年的共和国不知道强了多少。

战后的局势让罗马人困窘不堪,但是绝对没有严重到亡国灭种。最多不过是如果日耳曼人乘胜追击,那么罗马人的手上将无兵可调,万国之都的罗马将再次面临过去另一个蛮族高卢人兵临城下的窘境。休说罗马城防坚固,哪怕罗马陷落,罗马帝国也不至于灭亡。

那么,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让无比强悍,不达目的不罢休,屡败不馁的罗马人,突然间泄气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罗马帝国,财政已经到了枯竭的地步,他们没钱了,没有钱,自然无法组织起军队去复仇,哪还打个屁仗。

罗马帝国对一个士兵的投资,都是十分高昂的,首先,需要召集士兵,因此它需要一些士兵招募处和一些负责征兵工作的帝国官吏,外加一些宣传当兵光荣之类宣传费用,此外每个士兵都要付一笔安家费。

第二,招募过来的人还不能称为士兵,因此要训练,当然,训练期间要请教练、士兵要吃喝拉撒。如果想忽略训练,那么可以征募职业的雇佣兵,自然了,军饷要高很多。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雇佣兵的性价比不如本土军,所以就先放着吧。

第三,士兵训练完毕后依然需要军饷维持生活,需要武器装备武装自己。刀枪剑戟,投枪弓箭之类,这些东西是消耗品,真正战争的时候会大量消耗掉,甚至是海量消耗掉。克雷西战役中,英国人射出的弓箭的箭羽甚至让“大地一片白茫茫”。

第四,士兵伤亡的抚恤金。

第五,士兵的退休金。

别看这些费用,说起来简单,当国家全面动员,军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消耗就变成了足够拖垮任何一国财政的恐怖支出。兵贵胜,不贵久,绝非一句空话。

比如历史上的亨利二世还是诺曼底公爵兼安茹公爵的时候,亲自领兵去争夺英国王位,战还没怎么打,他的士兵直接把他的家当吃光了。可怜的亨利不得不向他的敌人要钱,这才能灰溜溜的渡海回家。

这就是国家面临的局面,按上面的方式建立和维持军队,是要很多钱的,实际上,是要很多很多很多钱的。如果凭借数据上的理解,可以推断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建立不了相对人口而言大规模的军队。

当然假如罗马帝国不实行职业兵制,而是像华夏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一样施行义务兵制,那么第一项费用就可以节约下绝大部分。政府下了一道法令,每个家庭三丁抽一去打战,不去就是违法!好,第0639节约下来了。

装备的投资可以同样方法解决,国家一纸命令,所有士兵,一律自行购买装备。同理,短期作战,甚至可以要求士兵自备粮食。

至于训练,政府要求你自己训练好过来。这样以来,第二项成本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军饷、抚恤金和退休金了。

这个问题更容易,军饷不用高,甚至可以很低,只需要向士兵承诺“破城之后,任由掳掠”就可以。

至于抚恤和退休金么,可以用小块土地来支付,甚至可以根本不用支付,帝国官吏嘴一张“你们来当兵是义务”就解决了。

简单不,就可以不花什么钱就建立起军队了,和前面那个每项成本上都花了大钱的帝国相比,花同样的钱建立起来的军队可以是他们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问题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军队能打战吗?

这些强征来的士兵,一分安家费都没有还要为国家卖命,什么国家荣誉感,都是虚的,只有真真正正拿在手里的金币才是真的,很可能过来的士兵心不甘情不愿,士气低落,甚至会出现很多“新丰折臂翁”。

自备武器装备更是惨,有钱人还好说,没钱人怎么办?

没钱就是没钱,买不起装备!

训练更是问题,没训练过的士兵恐怕连排列阵型都做不到,就算政府下令自己训练,问题是这种命令有效吗?

综上所述,这支几乎不用钱建立起来的军队,要士气没士气,要装备没装备,要纪律没纪律,要训练没训练,就算数量上是对方的十倍,有意义吗?

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种军队,数量上的优势毫无意义。也就是说,除非能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否则,这样庞大的军队和废物无异。

能不花钱来抵消吗?

答案是能!

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崇尚武力,每个人都认为“勇士对国家的价值大于最出色的演说家”,“为国捐躯是甜蜜光荣的。”

漂亮姑娘们专门对胜利归来的英雄抛媚眼,平民百姓看到归来的军人立刻肃然起敬,贵族子弟甚至视上战场为延续家族荣耀的途径,趋之若鹜,那么士气就不成问题了。

假如国家强制推行军训,或者干脆民间尚武成风,人民崇尚体育锻炼,那么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