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进殿后,鬼卒们就像没看见一样,照旧埋头工作,不像阳间的下属见了上级,都必须放下手中工作,站起身来点头哈腰,笑脸相迎。
房间里,迎着门的墙壁上挂着一横幅,上书两行楷书体大字:
阎王叫你三更死
谁敢留人到五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生死簿(四)
“请问钟馗大王要查找何人的阳寿?”崔珏问。
“我要查的人叫史婕,生于公元1971年5月9日,哈尔滨市人。” 钟馗说。
崔珏检索后,很快找到了史婕的名字。
“大王请看,” 崔珏将一册生死簿递给钟馗,“史婕的阳寿是36年。”
“不是我要看,” 钟馗指了指郝宇,“是他要看,他要知道一个阴间秘密。”
于是,崔珏将那册生死簿递给郝宇。郝宇看到,这册生死簿足有1000页,就像阳间的一册《辞海》那么厚,接到手上感觉很重。封面是黑色的,上面用白色的颜料写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百九十七册。
他翻到史婕的名字,上面用小楷写着:史婕,女,一九七一年五月九日转生到阳间,阳寿三十六年,已于二零零七年五月九日归阴。文字上还有崔判官用红笔画的“√”号。
聪明的郝宇又乘机翻阅了自己的、母亲的和儿子的阳寿,得知自己的阳寿是68年、母亲是79年、儿子是77年。
“这回你明白了吧,你和史婕为什么只有十年缘分。” 钟馗对郝宇说。
郝宇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西游记》中描写的崔府君私改生死簿的故事:
唐朝名臣魏征在梦中斩了龙王,唐太宗因此受到牵连,成为被告。唐太宗魂游地府,崔府君热情接待了他,并私改生死簿,为唐太宗增加了20年阳寿。
于是,他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钟馗。“既然阳寿是靠德寿支撑的,那么,他和史婕从来没做过亏心事,能不能改一下生死簿,增加阳寿呢?”
“你还想干什么?” 钟馗问。
郝宇把嘴凑近钟馗的耳朵,小声说出了想法。
钟馗寻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崔判官……”钟馗讲他二人如何相爱,现在郝宇为了死去的妻子活人闯进阴间,冒着不能返回阳间的危险来找史婕,请崔判官看在这前无古人的忠诚相爱上,给史婕增加几年阳寿。
崔判官连连摇头:“一个人阳寿的设定是十分谨慎的。若是没有大的善举,无论是谁的生死,绝不能改!”他指着墙上的横幅说:“你们看,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改生死簿若让阎王知道,小神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小神前任的刘判官就是因为受人钱财替人偷改生死簿,被阎王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变成了地狱里的一只老鼠的。”
钟馗说:“吾从大唐来此为鬼王,纵观《人间记录》、‘功德台’、‘孽镜台’,自梁祝后真爱渐少。郝宇和史婕的爱情真乃感天动地,可为楷模,难道判官不为之感动吗?”。
崔判官摇了摇头:“此夫妻真诚相爱,感人至深。然史婕命已归阴,且已在阎王处报到,吾岂敢擅增阳寿?”
“那怎么办呢?” 钟馗祈求地看着崔判官。
“实在无奈。”崔判官摊开双手。忽然,他拍了下大腿:“这样吧,我陪你去见阎王。谁让我们是老交情呢!”
于是,他们一道去见阎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阎王(一)
从酆都府向西走丘陵起伏。距酆都府20公里处,有一片建筑群依山而建,绵延3公里。这就是阎王殿,阴间最有实权的人物阎王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阎王殿是个以黑色为主基调的宫殿群,城墙高耸,座座华盖相接相叠,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使人不由得想起杜牧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的名句(10)。阎王殿左右都是茂密的森林,古木参天。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与酆都府相连。
阎王殿的大门楼是个单体建筑,高近50米,分两层,琉璃瓦飞檐泛着青光。屋脊是白玉制成的,在黑色的琉璃瓦上显得是那样的威严而崇高。
门楼巨大的华盖分出了八个角,八个角上分别是马、牛、龙、鸡、豕、雉、狗、羊首,分别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大门有20米高,门上用黑色玉石雕刻着巨大的阴阳鱼图案。门前有两个石雕的獬豸,雄居左,雌居右,怒目圆睁,威风凛凛。
大门上方是一块汉白玉匾额,上面用阴文刻着“阎王殿”三个鎏金大字,金光四射,威严无比。
匾额下是镶金的虎头门。虎头门两侧是一副通天桃木对联: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欲出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人
城墙是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块块巨大的条石皆用黑色黏米浆咬合而成,坚固而永不老化。
走进阎王殿,中间是条20米宽的曲线朝拜大道,把建筑群分成阴阳两部分。五十多座建筑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修建,显出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法。
主殿是阎王办公的地方,高大轩昂,建在“土”位上,显示着土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
其它建筑都较矮小,更衬托出主殿的庄严巍峨。
主殿门前是一对用墨玉雕塑的灵异怪兽,既像地听,又像麒麟,据说能辨明善恶真假,追溯前生,预知未来。
“阎王殿好气派!”郝宇暗自赞叹着。他知道,阎王又称阎罗、阎罗王、阎魔王、阎摩罗王。“阎罗”意为“缚”,即缚有罪之人。阎王原为二十诸天之一,是佛祖的护法神,一惯忠于职守,护法勇猛,屡战屡胜,深得佛祖信任,后被佛祖派到阴间执法,是阴间最具实权的人物。他是阎罗十殿的总管,十八层地狱的狱主。他的属下有四大判官,十殿王和十八执行官,分管阎罗十殿和十八层地狱。据说阎王身高两米,头戴一顶通天冕冠,身穿紫色大袍,一张圆脸黑里透红,两只眼睛放射着寒光。
郝宇小时候听奶奶讲过不少关于阎王的故事,其中有个《瓦窑村》的故事仍记忆犹新。
那是在北宋时期,汴梁市井鼎沸,小桥流水、戏曲杂耍、钟鼎之家、摆摊卖药的应有尽有。
离汴梁四十里有个村落叫瓦窑村,村东北角有一家店铺,店主叫盆罐赵,以烧窑为生。盆罐赵烧的盆盆罐罐颇有名气,因此,攥了些许银两,开了家旅店,由妻子撇枝秀经营。夫妇俩边烧窑边开店,小日子过得倒也安稳。
这天黄昏时分,撇枝秀正在门前闲坐,一个书生带着两只沉甸甸的箱子走了进来:
“老板娘,小生这厢有礼了!请问可有客房?”书生走进院子,站在那里文质彬彬地道了个礼,放下箱子掏出汗巾,边擦拭着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边问道。
“有,客官请!”撇枝秀说着,就去帮他拎箱子。
“好沉呀。”撇枝秀边往屋里走边想:“肯定是个富家子弟,一定带了不少银两,发财的机会来了……”
安顿完书生,撇枝秀就急急地来到窑里,找到了正在出窑的丈夫。
“老头子,来了笔买卖┅┅”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三更将尽,书生温习完功课,吹灭了油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盆罐赵拿床被子轻手轻脚地走进客房,心中暗暗佩服着妻子的计策,若被书生发现,就说来送被子,怕他夜里着凉。
看着月光下酣睡的书生,盆罐赵用被死死捂住了他的头。
书生的尸体被丢进了正在然烧的窑里,立刻就燃烧了起来,可骨头怎么也烧不成灰。无奈,他取出骨头,砸碎掺在土中,和成泥,做成一个泥盆儿放在窑里烧了七天七夜,烧成了个瓦盆。
书生死后,鬼魂到了阴间,马上到阎王那里鸣冤告状。阎王差人查看《人间记录》和生死簿后,便将他的魂魄附在了盆罐赵烧制的那个瓦盆上。
“张老汉,盆罐赵托我捎话给你,你要的夜盆烧好了,叫你去取那!”
这天,张老汉正在收拾门面准备打烊,盆罐赵的邻居走过来对他说。自从三年前盆罐赵来这里烧瓦盆,张老汉就替他寄售。上次来送瓦盆时俩人闲聊起来。张老汉说天冷了,起夜不如夏天方便,盆罐赵就说哪天给他烧个夜盆,再起夜就不用去外边了。
“他还真挺讲信用。”张老汉想着。
第十章 阎王(二)
“老伴,你看下店,我去盆罐赵家走一趟!”
张老汉把店交给了老伴,自己向盆罐赵家走去。盆罐赵便将掺入书生骨殖的瓦盆给了他。
“这回起夜方便了。”张老汉一边往家走,一边想着,突然听到一阵哭声。他向四周看了看,空旷的道路上只有风吹树叶沙沙地作响。
“是谁在哭呢?”老汉自语着。
这时,瓦盆说话了,书生向他哭诉了冤情,肯求老人带着瓦盆到开封府鸣冤。
张老汉不敢怠慢,连夜赶往开封府。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城门前,看着紧闭的城门心想:“太早了,等着开城门吧。”想着,在路边找了块干净的大石头坐了下来想歇歇。忽见城门开了条缝,一个衙役模样的人手拿灯笼走出城门四处照着。
老汉看了一眼没理会,掏出烟袋锅,装上满满的一锅蛤蟆头,打着火石吧嗒吧嗒地抽起来,心想:“这准是谁家老爷有急事,天不亮就派人出城了。”
衙役拿着灯笼照了一圈,一个人影都没有。他抬头看了看东边天际那高悬的商星,揉了揉眼睛心想:“这包老爷,天没亮就让小的出城,说有喊冤者在城外进不来,这哪儿有啊!”刚想缩回城门,一抬头,看见路边不远处有个火星一闪。衙役一激灵——鬼!
待他平静下来仔细一看,是个老头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抽烟。他大大地吃了一惊:包老爷真是通神呐!
他走上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