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5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浩天摆摆手:“走吧,都走吧!你家里到时候我派人去说,他们早就准备让你走了的。”

    带走两个人并不难,况且这两个小家伙武艺不错,所以熊储也没有推辞,而是询问核心问题:“前辈,皇陵那边的防御情况如何?我过去祭祖行不行得通?”

    常浩天微微一笑:“如果是公子一个人去当然行不通,但是汤达就行得通。因为每年除夕,他们汤家都要派人过去祭奠,到时候公子一起进去就是了。现在还有九天时间,公子就在这里停留,免得泄露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熊储担任传授任务,把十二绝招全部传授给常德林和汤达。

    对于两个小家伙修炼的内功,也就是当年汤和修炼的内功进行了一番指点,让常浩天更加兴奋。

    明天就要前去祭祖,熊储还是有些担心,因此找到常浩天问道:“前辈,我听说皇陵卫军因为军饷的问题发生哗变,最后把指挥使侯定国都给杀了,现在情况如何啊?”

    常浩天点点头:“公子不用担心,户部尚书、总督漕运兼凤阳巡抚杨一鹏、守墓太监杨泽、中都守将朱国相、凤阳府知府颜容萱,这些人都是庸才。平日里除了勒索乡里,根本没有干过什么正事儿。”

    “根据我们的探查,现在守墓卫军没有主将,而且年关已到,作为总督漕运兼巡抚的杨一鹏,竟然要大张旗鼓与民同乐,实际上就是要敛财。汤达已经回去了,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些银两,明天过去安慰那些军士,他们也要过年啊。”

    熊储赶紧说道:“怎么能够让你们出钱呢,我这次专门带钱过来了,就是要打发那些军士的。他们成年累月在皇陵守护我的祖先,我一定要尽一份心意才行。”

    常浩天摆摆手:“呵呵,德林已经跟你走了,我们剩下的都是出家人。常家的所有积蓄加起来也没有几个钱,自然都是你的了。”

    “再说了,明天就是除夕,你带过来的都是银票,现在换现银也来不及了,如何发给那些军卒?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明天你们走了以后,常家就不存在。”

    恰在此时,汤达满脸风尘冲到后院叫道:“爷爷、公子:皇陵那边已经搞定了,一千二百卫军现在全部听我的指挥。那个守墓太监杨泽,被知府颜容萱请去过节,皇陵里面根本没有人管事。”

    “跑来跑去辛苦你啦。”熊储搓着手对常浩天说道:“前辈,常德林您就放心吧,我会把它当成亲兄弟看待的。现在汤达已经过来催了,再不走就不行了。”

    常浩天牵着熊储的手来到前院,熊储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常德林身后是二十四匹快马,上面都是清一色挂着长枪的小伙子,年龄都和常德林差不多,最大的也就十六七岁。

    “这是我们精心挑选留下来的二十四名亲兵,他们都是孤儿,从小和德林一起长大,练武都在一起,今天也都带走吧。”

    常德林和那些亲兵看见常浩天出来,顿时翻身下马向爷爷跪别。

    俗话说:少年不知愁滋味。这是绝对正确的。

    小孩子心里单纯,没有什么牵扯不清的事情。

    男孩子更是没有其他的心思,唯一想到的就是可以出去野了,所以一个跃跃欲试,并没有什么悲痛的心情。

    殊不知这一去,就是战火纷飞,尸横遍野。而且突如其来,让熊储都有些措手不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0491、内心隐忧
    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十八里,洪武二年两次大规模修建,洪武十二年竣工。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

    皇陵陵墓堆土而成,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一丈八尺,占地两万余亩,种植松柏九千八百株。

    皇陵墓碑高两丈四尺,由碑座、碑身、碑额三部分构成,碑文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笔题写,一共一千一百零五字。

    在这片碑文中,太祖皇帝没有忌讳自己出身低贱,记述了自己的卑微身世、僧侣生活、戎马生涯、开创大明江山的全过程。

    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三十六丈、宽两丈七尺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三十二对石像生。

    陵园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宫阙殿宇,壮丽森严”。

    享殿,又称为正殿、祭殿、皇堂。正殿九间,丹阶三级,屋顶为黄色琉璃,青笔彩绘。

    熊储等人来到皇陵,是崇祯七年大年除夕傍晚时分,作为凤阳汤家祭祀队伍的一员进入皇陵享殿。

    这是一支两百多人的庞大队伍,除了常家村常德林带过来的二十四人,其他的都是汤达从汤家村带过来的人。

    庞大的祭祀队伍,也让熊储领略到了皇家祭祀的复杂礼仪,增长了好多见识。

    牛、猪、羊“三牲”齐备,火谷、悬谷、金谷、水谷、土谷“五谷”齐全。

    火谷,包括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百姓的主要粮食。

    悬谷,包括苹果、梨、柿子、李子、板栗等众多悬挂结在树上的果实。

    金谷,包括西瓜、南瓜、冬瓜、豆角等藤蔓植物上的瓜果。

    水谷,包括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

    土谷,包括白菜、萝卜、土豆、番薯等众多的四季蔬菜。

    熊储初略估算了一下,这一次祭祀的物品加起来,十二车起码超过三千斤。

    难怪那些守墓卫军、太监非常热情,因为这些东西最后都要进入他们的口中。

    仅仅是一头牛、一头猪、一腔羊加起来就是一千多斤,另外还有用于祭祀的米酒三百六十斤、黄酒三百六十斤,足够过年了。

    再加上巡抚、知府、中都城守将、各地县令、官宦家族轮番祭祀,各种祭品最后肯定堆积如山。

    熊储心里已经有些明白了,难怪守墓太监杨泽在这里能够呼风唤雨,因为他掌握着祭祀的大权。谁先谁后,这都有好多讲究。

    好在汤和的后代在这里是首屈一指的大户,虽然人不多,但是背景深厚,所以能够被安排在第一个进来。

    当然这说的是晚上,白天就不行,因为白天要接待南京的皇室祭祀队伍。

    本来汤家历来都是白天祭祀,但是因为熊储的敏感身份,万一在大白天碰到几个容貌相同的叔伯兄弟那就露馅了,所以今年专门拖到晚上过来。

    这一次,汤家出面的就是少爷汤达,领祭的是汤家的一个老总管。

    汤达是陪衬,掩护主角熊储主祭才是根本目的。

    严二娘作为熊储名正言顺的第一位平妻,在熊储身后参加祭祀行礼。

    整个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整个园陵全部都是灯笼高挂的时候,熊储等人才默默退出享殿。

    汤家的大部队都回去了,但是汤达却留在了皇陵卫军兵营。

    本来汤达安排熊储等人进入凤阳城,并且包下一座酒楼过年,但是熊储不想节外生枝。

    朝廷最近连续下旨,正在抽调各地的军队围剿东窜的流民义军,今年的南京、中都、京师都是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几家能够安心过年。

    凤阳城作为大明中都,也是一个单独的小朝廷。那才真是天子脚下的核心区域,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大问题。

    好在皇陵卫军兵营里面已经几乎空了,多出来好多地方可以住宿。

    原来,因为常家给每一位军卒发放了二十两银子,让他们能够安顿家里的过年货,暂时平息了军队的怨气,所以对于熊储他们的到来十分感激。

    熊储过来以后,让常德林和汤达到皇陵卫军兵营进行了解,凡是有家有口的,另外奖励十两银子全部回家过年,正月初八再过来执勤。

    这样一来,原本一千二百人的兵营,现在只剩下四百多人,刚好安顿熊储、常德林、汤达这三批近百人。

    军人之间是很好交流的,熊储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带过来的几万两银子拿出一万两,让汤达和常德林到县城内购买食物。

    年夜饭就和四百多军卒一起吃,在酒席过程中,熊储直接说了自己的身份。

    结果并没有熊储想象中的那种吃惊,四百多军卒根本无动于衷,似乎早有思想准备一般。

    “我们知道那些当官的没有这么好心,不仅没有追究我们杀掉主将的罪责,反而自己拿钱出来加倍发放军饷。现在公子不嫌弃我们,又把自己的身份公布出来,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就凭这两点,我们愿意为公子肝脑涂地。”

    听了几个百夫长这样的说辞,熊储才明白这些军卒都知道自己的来历,终于有些放心了,从而明白常浩天的确暗中做了很多事情。

    第二天大年初一,熊储带着严二娘、莫九娘、曼黛莉、常德林、汤达给守军拜年,每个军卒的压岁钱五两现银,四百多卫军顿时欢声雷动。

    崇祯八年正月十二下午,汤达回家给长辈拜年之后回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师傅、师娘,城里家家户户扎彩灯好热闹啊。据说巡抚大人下令,今年的灯会比往年隆重多了,你们是不是进城看看?”

    汤达进门就叫师傅师娘,这是有缘故的。

    常浩天在送别熊储之前,专门把常德林和汤达叫到身边说道:“你们两个人听好了,公子把枪法的招式全部传给你们,从今天开始他才是你们的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个道理你们都要永远记住。”

    后来熊储还想推辞,常浩天才说出自己的顾虑:“因为我们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