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5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熊储还想推辞,常浩天才说出自己的顾虑:“因为我们常家没有成年男人在家,这两个家伙从来没有人管束,自由散漫惯了。我害怕今后给你出乱子,所以专门明确师徒名分,也就便于你约束他们。”

    这个汤达比常德林小一岁,今年才十四岁。在凤阳城属于二世祖、小霸王级别,正是喜欢热闹,无事生非的年龄,得到城内要大办灯会的消息,所以赶紧回来“孝敬师傅师娘”。

    按照熊储的意思,那肯定是不会出去凑热闹。

    但是回头一看严二娘、莫九娘、曼黛莉等姑娘们,满脸都是渴望之色,熊储不忍心浇冷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汤达,这大过年的,城内还有客栈开门营业吗?如果我们这么多人过去,住在什么地方?”

    汤达赶紧点头:“别的客栈是不会开门的,但是我们家就有一座客栈。我回来的时候已经让他们赶紧把房间收拾起来,年饭也预备起来,准备迎接师傅师娘,您就放心吧。”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徒弟要尽孝心,女人们要看稀奇。

    这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势所趋。熊储只能点头答应,并且立即出发。

    正月十五闹花灯,这是中原女孩子最不受拘束的时候。曼黛莉等人还没有看见过大城市里面的花灯,所以更是兴奋不已。

    熊储话音刚落,都还来不及交代不要惹是生非等注意事项,曼黛莉就已经拉着汤达冲了出去,姑娘们随后一声欢呼都跑了,就剩下熊储一个人在后面发愣。

    熊储苦笑着摇摇头迈出大门,好在常德林带着二十四个亲兵在外面等着。

    这小子今年十五岁,看来懂事一些,还知道给师傅准备好马匹,总算没有让熊储自食其力。

    十八里路并不远,至少在宝马脚下并不远。天擦黑的时候,熊储已经看见了凤阳城。

    看见县城的一瞬间,熊储就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凤阳城非常大,比洛阳大多了。

    让熊储产生不好感觉的原因,就是凤阳城只有围墙,而没有城郭。

    没有城郭,就不是城墙,而是一般的围墙。这属于有城无池,不具备防御的条件。

    围墙是不可能挡住敌人进攻的,所以熊储一看就把眉头皱了起来,胯下呼雷豹也停住了脚步。

    看见熊储盯着前方发呆,常德林领会错了意思,还以为熊储在计算城池的大小,因此在旁边说道:“师傅,是不是觉得中都城很大?”

    熊储下意思的点点头:“的确很大,比我平时看见的城池大多了。”

    “我听爷爷说,中都城是很大的。周长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设立九门,正南叫洪武门,南左叫南左甲第门,右叫前右甲第门,北之东叫北左甲第门,西叫后右甲第门,正东叫独山门。”

    “中都城是两座城包起来的,中央是皇城,周长九里十三步。也设有四门,分别是正南的午门,正北的玄城门,正东的东华门,正西的西华门。这座皇城平时只有太监照顾,主要是皇上过来祭祖的时候当行在。”

    熊储摇摇头:“我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你想想看,这么大一座城没有城郭,仅仅是两丈多高的围墙有什么用?如果哪一天敌人打进来,守城的官军不能上城墙防御。敌人把围墙推倒了怎么办呢?”

    常德林轻声说道:“我小时候听爷爷他们说起过,好像当初修建中都城的时候,汤达的祖爷爷还说过要修城郭和城池。可是兵部、礼部都说修建城郭会压住龙脉,挖掘护城河就会斩断龙脉啊。所以才变成有墙无郭,有城无池这个样子。”

    熊储长叹了一口气:“真是匪夷所思啊。这里一马平川,又是咽喉要道的乱战之地,这简直不可理喻。”

    常德林笑道:“师傅啊,城内有六千大军,将领十多人。如果真有敌人打过来,那肯定是在城外野战,怎么可能据守城门呢?”

    熊储看了常德林一眼,很慎重地说道:“德林你可能还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现如今的大明天下遍地都是叛军,一个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

    一语成谶,说明熊储真的是个乌鸦嘴。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0492、风云突变
    熊储心里的不安果然不是没有缘故的,今年的确就不是能够安稳过年的好年景。

    关外警钟长鸣,国内硝烟未息,怎么都不像太平盛世。

    虽然不是太平盛世,但就有人要粉饰太平,弄出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所以熊储心里越看越不舒服。

    可惜古人早就曰过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有人忧国忧民,可能是杞人忧天。有人粉饰太平,想要更多的政绩。

    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

    熊储跟着常德林从南左甲第门进入凤阳城,才发现汤达说得不错,果然是一片盛世年华的热闹场景。

    在山河破碎的年月弄出一副热闹景象,你也可以说是高层安定民心,鼓舞士气,但是这要建立在高层居安思危的基础上才行。

    如果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虚假的热闹场景之中,那就是粉饰太平,自己找死的做派。

    太祖皇帝当年给老百姓亲题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且要求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职业,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张贴对联,取消原来那种老百姓买不起的“桃符”。

    太祖皇帝不仅亲题对联,而且每年春节都微服私访,如果哪一家没有张贴对联,那就有欺君之罪。

    曾经路过一家阉猪为业的人家,太祖皇帝派人责问,家主人才说自己的这个职业很难写,目前不知道怎么落笔。

    太祖皇帝略一沉思,就亲自提笔给主人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对联虽没提阉猪之事,但“阉”字的意思都包含在里面了,的确是一副即兴妙对,众人交口称赞。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这个强制性措施是有道理的。

    以往的新年节下,都是富人家过年,老百姓干看,这一点朱元璋从小就有深刻的体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种场景只有士大夫阶层的那些骚客才会说,老百姓从来没有这个能力办到“新桃换旧符”。

    尤其是那种高档桃符,一枚就要几百两银子。莫说寻常百姓家,就算是中等家庭也根本买不起。

    太祖皇帝认为春节是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让每家每户都能够真正过年,才能与民同乐。

    一副对联十五文,一般的家庭都买得起。

    从那时起,老百姓春节张贴对联就变成了一种定例,大明朝完成了移风易俗的伟大变迁。

    熊储进入城门的第一眼,就看见各家各户的对联连成一片,的确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的盛世景象。

    如果放在太平年间,这的确是歌舞升平的好事,说明老百姓的小日子还过得不错。

    可现在是什么年月?

    全国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扯旗造反数百万人。四处兵连祸结,凤阳城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兵祸。

    老百姓不知道外面的情况那也罢了,如果凤阳城的高层也麻痹大意,全城上下都没有丝毫警惕,说不定就会有灾难降临。

    越往前走,熊储心里就越是七上八下。

    因为到处都是莺莺燕燕,挂彩旗的、扎花灯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看见守城的军队巡逻。

    “美酒招八方雅士;香茗待四海嘉宾。”

    这是凤阳城茗溪楼门口的一副对联。

    茗溪楼,就是凤阳汤家名下的产业,也是熊储他们落脚的地方。

    茗溪楼是一栋六层的高楼,显得气势不凡。临街六根圆柱拔地而起,六层楼就依此而建。

    六根圆柱都是锗红色,看起来都是年前刚刚油漆过的,所以光彩照人。门楣上一对大红灯笼早已点燃,汤府两个字熠熠生辉。

    看见熊储在门口下马,严二娘顿时迎了出来:“相公快来看我扎的送子灯!”

    熊储凝神一看,严二娘手里提着一盏花灯,一条巨大的金色鲤鱼,上面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儿。做工精细,活灵活现。

    “当母亲的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二娘跟随我这么多年了,看来今后要放弃内力控制,应该让她生个孩子才对。”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女人的热情不能轻易泼冷水,熊储赶紧笑道:“送子灯,好兆头!你们跑得真快,一眨眼就没人了,原来赶过来扎花灯啊。我可听说每年官府都要评比花灯,难道你们也要参加花灯比赛吗?”

    客栈厨房里面已经叫了三次开饭,姑娘们终于每个人扎了一个花灯,已经到了晚上二更天。

    “九娘,今天晚上可能要辛苦一下,给这里的兄弟们打个招呼,尽快把外面的情况报过来。”

    吃饭的间隙,熊储这才开始吩咐接下来的注意事项:“二娘,中都城就相当于京城,你们出去逛逛是可以的。如果出去的话,一定要当心言多必失啊。”

    乌鸦嘴就是乌鸦嘴,没事都要弄出事来。

    崇祯八年大年十三的晚上,外出寻找联络点的莫九娘突然返回,而且神色惊慌:“兄弟,事情出现了巨大变化,我们的麻烦来了。”

    莫九娘的神情顿时惊动了严二娘、曼黛莉,十二名女兵也纷纷围过来想听个究竟。

    莫九娘喝了一口严二娘递过来的热茶,这才低声说道:“我们在襄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