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臣无不觉得,在新君服丧的这段日子里,太后和裴炎真是一天也没有闲着。乃至于新君亲政的前一天,他们还能做出这么重大的人事调整。如此说来,薛元超病得真是时候,无形之中帮了太后和裴炎的一个大忙。

    对于这些事情,薛绍一个南衙的大将军完全管不着。他和许多其他的大臣们一样,已经想像到了新君上台时的情景——朝野上下全都被太后和裴炎把控得牢牢实实,哪里还有他这位新皇帝插脚的份?

    新君亲政的日子终于到了。

    一大清早,薛绍穿上了正式的右卫大将军的武弁朝服,和满朝文武一样去紫徽宫含元殿上朝。

    今天来上朝的大臣极多,凡是人在东都的七品以上官员都来了,也有一些在外州担任刺史都督的李唐皇亲,不远千里赶回了洛阳参赴这一次的重大朝会。

    人们都很期待,大唐的新君正式上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新举措与新气象呢?总而言之,新君的亲政jiushi如今大唐天下底下的头等大事,没有之一。

    在朝会正式开始之前,大臣们都得在东西朝堂分作文武两班,各自等候。薛绍在西朝堂这里遇到了很多军界的熟人,程务挺和张虔勖等等这些禁军大将都在,薛楚玉和李多祚今天也都来了。

    “咦,薛公子今天怎么没有穿戴花钿绣服?”程务挺一时好奇,问道。

    薛绍笑道:“花钿绣服乃是前朝之事了。我岂能穿戴先帝特命赐许的朝服去觐见新君?万一有人说我倚仗先帝遗命做盛气凌人之态,如何是好?”

    “有道理、有道理!”程务挺hāhā的大笑,“新君亲政,一切未知。我们这些粗人也该向薛公子学习,谨小慎为一些为妙啊!”

    “jiushi、jiushi!”众将军们都一同附合。

    薛绍不禁笑了一笑,心想看来大家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觉悟。在先帝时代混得好,不代表在新君的手下也能吃得开,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是怀有一些忐忑与不安的。因此李显上台亲政之后,首要的任务jiushi安抚大臣稳定人心。虽然现在大唐的朝堂被太后与裴炎牢牢的把控,但只要李显沉住了气稳打稳扎,尽可能的liyong手中的君权来慢慢的收买人心、扩充自己的实力,其实他也是可以逆袭的!

    想到这里薛绍不禁苦笑的摇了摇头,但问题是,草包李显会有这样的耐心和觉悟么?如果光是李显个人能力不足,身边如果有高人指点与辅佐而且李显对其言听计从,这样李显也还是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孤家寡人”又恰是李显的绝症!

    “我该去帮他一把么?”

    “我又能帮得了他么?”

    带着这样的yiwèn,薛绍和文武大臣们一起列队,走上了含元殿的龙尾道,步入丹墀上朝面圣。

    李显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衮冕龙袍,高坐在金光灿灿的龙椅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在数百位大臣的山呼万岁声中,李显满面红光激情澎湃,摊开双手声音高亢的道——“众爱卿,平身!”

    众人一听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李显因为太过jidong声音都变调了,和鸭公没有区别。

    “谢陛下!”

    众臣都站起了身来,不乏有人私下里面面相觑或是各自摇头。薛绍面不改色心里却在苦笑,李显上台之后说得第一句话居然就让群臣失望和耻笑,简直jiushi自墮君威!——你犯得着那么jidong么?

    一番程序性的陈辞之后,李显宣布了亲政后的第一道旨令——大赦天下!

    众皆愕然,新君上台之后对朝堂内部的事情一件不管,军国之事一件不议,新政也一件也没颁布,哪怕是最基本的“安抚群臣稳定人心”都没有干却要大赦天下,这算哪门子亲政?!

    薛绍心里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想道:朝廷大赦shifàng囚犯,这其实是一件破坏律法公正的事情。除非是国家有大灾或是大喜,朝廷才会颁布这样的特赦法令,意义在于收买民心和祈求上苍降福。比如当初高宗皇帝李治病危之时就曾经大赦天下,目的在于向于向上天祈福求寿。

    这绝对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李显大赦天下,显然是把自己的亲政当成了国家的大喜事来大肆操办与庆贺,这无疑是一种以私废公又极为轻佻的行为!

    于是,李显的第一道诏令刚刚发布,就有御史想要站出来发言反对,但是被同僚劝住了。众臣心照不宣的想道,毕竟今天是新君亲政的第一天,这道诏令是新君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哪怕命令有错也应该先给新君留几分面子,回头私下再去劝阻为妙!

    众人都先按捺住了,期待着李显的下一步行动。看他还有什么新的举措,比如颁布一两条劝课农桑或是惠民利商的政令,再不济做一两个人事调整与任命也行!——总之,群臣现在迫切要想看到新朝的新气象和新君的新作为!

    这时,李显开始和群臣扯淡了。

    他开始满怀深情的追忆先帝,歌颂先帝的美德与功绩,然后大肆发表了一通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一番大唐新天地的宏愿。

    李显滔滔不绝的发表他的个人演说,群臣全都静静的听着。薛绍从他的言语组织来判断,他简直就像是在课堂上背颂课文的中学生,时常说得忘辞了还得身边的掌印宦官提醒一下,他方才能够说得下去。

    就这样,李显说了足有半个时辰。他说得口干舌躁满头大汗,群臣听得耳朵生茧脚下发麻。

    可是,李显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说,其中任何实质的内容也没有。既没有施政的新纲领提出,也没有新的人事任免决定,就连给出一点赏赐和提拔来安抚群臣这件最基本的事情,李显都没有提及!

    “众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满朝文武全都愕然不已,当初太后临时代为执政一小段时间,她都不忘记把德高望重的李唐皇室宗亲封为“三公”,并且火速提拔了很多的心腹官居要职。正是用这些手段,太后和裴炎才收买到了很多的人心,并且快速的稳定了朝堂——怎么你这位新君,就没有学到半点手段呢?

    此刻,薛绍真是有一点哀李显之不幸,怒李显之不争。如果他这位新君亲政的时候能够biǎoxiàn得稍稍靠谱一点,能让大家尝到一点甜头或是看到一点希望,或许很多和自己一样正在心怀犹豫和决择的大臣,都会把心中的天秤转向李显——毕竟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

    众臣们三两扎堆议论纷纷,无不对新君亲政第一天的biǎoxiàn,相当的失望。薛绍大步流云的离开含元殿,谁也没搭理骑上马就回了家。

    太平公主看到薛绍这样急冲冲的跑回来有些惊愕,问道:“薛郎,今日是新君亲政后的首日大朝会,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陛下宣布散朝,我还留在那里作甚?”薛绍摊开双手,苦笑。

    太平公主也愕然不已,“新君难道都没有在麒德殿,设宴宴请群臣吗?”

    “哎!”薛绍重重的叹息了一声,“看来,新君的身边真是一个尽心的懂心之人都没有。别说是治国理政,就连这种为人处事的细节,他都顾全不及!”

    太平公主眉头微皱忧心忡忡,低声道:“薛郎,现如今你有何dǎsuàn?”

    几乎就在太平公主的话落音的同时,门吏匆忙来报——“公主、驸马,陛下与皇后驾到!”

    薛绍与太平公主同时一惊,来得好快!!
第559章 英雄所见略同
    御前会议开始了,由武则天主持。

    这样正式而重大的政治场合,座次排位非常的严谨。薛绍既非宰相又是政事堂的新面孔,因此只是坐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在商议丰州军事之前,武则天先通报了一件事情。留守长安的中书令薛元超给朝廷上了一封辞表,说自己突患怪病已经不能开口说话,身体状况也是急转直下。因此,薛元超请求辞官秩仕。朝廷已经派了专员前往长安慰问薛元超,得知他的病情属实。因此,太后与宰相们商议之后已经决定,准允薛元超秩仕歇养。

    武则天只是做了这样一则“通报”,并不是与众臣商议。

    薛绍听了有些吃惊,几个月前我还见过薛元超,他还就“报丧”之事语重心长的劝了我好一阵,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十分良好。一别数月,怎么就这样了?……难道是因为薛元超觉得裴炎在成为了托孤的顾命大臣、在朝堂之上一言九鼎之后,不会放过他?

    薛绍觉得,于公于私,自己都有必要去亲自探望一下薛元超。但是,不管薛元超是真的生病还是其他的缘故,他的隐退看来都已是铁板钉钉无可改变的事实了!

    在天后通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的看向薛绍。薛绍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汾阴薛氏的族老与领袖就这样退下去了,对他薛绍而言当然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他更加的势单力孤,身上的压力也更大了。

    会议正式开始,太后发话,先把丰州的军情做了一个通报。然后请众臣商议,如何应对眼前的军国危机。

    除了武则天、裴炎和薛绍,其他人还是刚刚听说这件事情,于是都开始认真的思考,也有人小声的彼此议论。薛绍的身边不远处坐着程务挺与张虔勖,他二人一同在薛绍递眼色,那意思再明显不过——邀薛绍一起出面,代表军方请战!

    薛绍心中暗自一笑,这两位大将军的态度和他们的性格、身份都非常的相符。

    众人都还在寻思和商议,突然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太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