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门秘史-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又从身上摸出个绣囊来,把黑龙胆放进绣囊,然后穿上锦绳挂在玉儿的劲上,又帮他把绣囊掖进衣服里。

  玉儿有些恋恋不舍,黑衣女人怕他再哭闹起来,便哄他说过两日一定回来看他。又嘱咐他不要把遇到自己的事情跟家里人说。

  玉儿只得独自走进唐家堡,从后庄进得门来。行至父亲书房前,正看到父亲在那里着急叹息,玉儿便忙跑上前去,叫道:“爹爹!我在这里!”

  唐文茂又惊又喜,一把拉住玉儿,上下打量着,边问道:“你跑哪去了?没有事吧?”又忙抓过玉儿的手号了一下脉像,知道并无毒发之状,又拉开玉儿裤管查看五花蛇咬伤之处,见伤口周围红肿渐消,这才放下心来。

  玉儿说着:“那晚我偷偷跟着父亲后面上山捕蛇,没想到后来突然来了好多的毒蛇,还有好多穿黑衣服的人,我害怕了,便躲到山中一个山洞里,藏了这些时候,估计外面安全了,才慢慢从山洞出来。”

  唐文茂怎么会料到玉儿会遇到那黑衣女人,便对玉儿编的话信以为真,心中暗想这或许也就是冥冥中天数注定吧。

  玉儿抱着小兔子说着:“我还捡了个小兔子,父亲就让我在家里养几天吧。”

  唐文茂见儿子安全回来,心中自然高兴,也就不象平日那样凡事严格,便道:“那就养着吧,只是不能让它到处乱跑。”

  “多谢爹爹。”

  “你快回房休息吧。是否饿了?老张,给小少爷弄点吃的,然后安顿他早点休息,明日一早快去给爷爷请安,让他担心你这几日。”

  管家带着玉儿自去安顿。那唐顺之上前贺道:“小公子无恙归来,想来那五毒教所说之言并不虚假,小姐想是现在已经脱险,明日我便会同众师兄弟们多处查访,一定能找到小姐的下落。”

  唐文茂道:“那真的多谢道长了。”

  唐顺之等便要告辞回房,唐文茂却叫住他。

  “道长且慢!”

  唐文茂回书房从案上取出个小瓷瓶递给唐顺之,说道:“那日道长赠我六叶草,我想这是稀罕之物,无以回报,便用六叶草加上五花蛇大红蝎等物,配了这么几丸药,取了个名字叫‘天命还魂丹,道长若不嫌弃,不妨带在身上,或遇小毒可以解之。”

  唐朝顺之打开瓷瓶倒中一枚药丸,只见那药丸如翡似玉通体墨色,闻起来自有一股幽远之香,知是良药,忙谢道:“如此多谢唐兄了。”

  原来这唐文茂配好药丸之后便想赠与道士以为炫耀,但方才一时忙乱加上忧思重重竟然给忘记了,此刻玉儿安全回来,又料英儿并无危险,心内自然大慰,虽然玉儿不是道士直接救出来的,但人家一伙人众前来逼走五毒教,自然也是帮了大忙,因此便拿出药相谢,想着明日里还需准备些程仪答谢众道士。

  道士们谢过之后便回房歇息,唐文茂也自去安歇,不在话下。

  玉儿回到自己房中,几日来也着实困倦,因此饭也不吃倒头便睡。午夜梦回之际眼前仿佛又闪现出那黑衣女人的样子,又梦见自己喊着妈妈在她怀里哭着,含泪醒来时,天已透亮。

  玉儿起来,漱洗之后便去上房给爷爷请安。

  那唐老太爷自那日昏倒后便关着房门谁也不见,只让管家老张一个人进去端茶送饭。此时听得玉儿安然归来,忙唤他进去。

  玉儿进得屋去,见爷爷仍躺在床上,床帘挂着。

  玉儿上前叫了声爷爷。唐老爷子一只手从窗帘后伸了出去,摸着玉儿的头,只听得唐老爷子说道:“你没事就好。你去吧。爷爷还要歇一歇。”

  玉儿行了个礼出来,心想爷爷怎么突然一下子病得这样重了?人一得病就要死了吗?他们说母亲当年也是得病死的,生病真的很可怕呀。

  正想着,唐文茂也来给唐老爷子请安。唐老爷子却不让他进屋,只让他在外面行礼便是。

  唐文茂行过礼,便自回书房。玉儿刚想跑掉,听得管家说着:“小少爷,老爷叫你去书房。”

  每天这个时辰是父亲规定的背书时间,也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玉儿心中暗道我才回来就又让我背书,早知道和那黑衣阿姨走了不回来好了。

  玉儿来到书房,父亲却并不让他背书。只是又详细地询问起他在外面流落这几日的情况,玉儿仍是说自己躲在山洞里。

  唐文茂对他的话将信将疑,细察他的脉像,也无异常。刚要挥手让他自去,忽然看见玉儿颈上的红绳。

  “这是什么?”唐文茂拉起红绳,把那绣囊拿了出来。

  “这个,是我在洞里捡到的,我觉得好看,就带着了。”玉儿回家之时早想好了应对之词,如果有人问起这绣囊自己仍延用“躲洞之说”。

  那唐文茂拿起这绣囊看着,手竟然在微微颤抖。

  “父亲?”玉儿觉得奇怪。

  唐文茂不说话,用手摸着绣囊,发现里面还有物件,打开看时,却发现那黑色的丸子。

  “这?这也是你在山洞里捡的?”

  玉儿道:“是呀。”

  唐文茂沉吟片刻,把黑丸子收回绣囊,交还给玉儿,说了声:“你去吧。记住不要再往庄外面跑。”

  玉儿回到自己房中,想着这前前后后的事情,总觉得父亲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想来想去,心生一计,喊了个家丁:“去,把管家叫来!”

  不一会,管家张福来到玉儿的屋里,问着:“小少爷,有什么吩咐?想吃什么我让厨房给你作去。”

  管家张福已经六十岁开外,玉儿平时都叫他张爷爷,此时却故意板起脸,说道:“张管家,你可知我是谁?”

  张福奇道:“您是小少爷呀?”

  玉儿说着:“那么,就是说以后这唐家堡的一切都是我说了算的了?”

  张福笑道:“是是。小少爷是唐家堡少主,以后自然要承继祖宗基业的。不过吗……”

  玉儿道:“不过怎样?”

  张福道:“不过,小少爷现在才八岁,至少要到十七八岁,娶一房少奶奶,那时才叫成家立业,估计那时候老爷就会把这一大家子的事交给小少爷您了。”

  玉儿道:“要那么久?”

  张福笑道:“是有些久,不过也不一定非等到那时候。小少爷若是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去讨一房童养媳,那样也算是成家了呀!好象三小姐跟您说过这事吧?”

  那张福素知这小少爷好开玩笑,因此也总是嬉笑应对,平日里家人们经常开玩笑说要给玉儿讨个童养媳来管管他的话,玉儿也总是凑趣地问张家大嫂好还是李家婆娘合适的话逗大家一笑,哪知今天玉儿大怒,“啪”地把茶碗摔在地上。

  “张福!我在跟你说正经事!不得嬉笑!!”玉儿说道。

  张福口中称是,心中暗想,今儿个这小少爷如此严肃又要玩什么花样。

  “虽然我要等以后才是唐家堡主人,但现在是少主,我问你话你要要如实回答!听见没有?”

  “是是是,小少爷只管问。”

  “我来问你,你来我们庄上有多久了?”

  “这个……”张福想了想,叹道:“小人刚来唐家堡时头发还是黑的,如今这头发全都白了。那时候,我们还管老太爷叫少爷呢,后来管老太爷叫老爷,再后来就叫老太爷了。如今的老爷从前我也是叫大少爷的,后来大少爷成家后我们就都改口叫老爷了,还有二少爷……”

  “你说我父亲成家之前你们都称他大少爷,是吗?”

  “是这样的,”

  “那他是哪一年成的家呢?”玉儿问着。

  “这个怎么能忘呢。那唐家大少爷成亲可是重庆城里里外外的大事呀,想当年……”张福说着,突然间想起什么,便停住了嘴。

  玉儿忙问:“怎么了?接着说呀。”

  张福想了想道:“这个,也是好多年的事了,我也记不那么清了。”

  “你刚刚才说你记得的。”

  “是的是的,小人记得,那时候我也才当上管家不久,那天我们也都喝了不少的酒,那天老太爷……”

  玉儿问道:“我来问你,你是见过我母亲的!是不是?”

  “啊,这个……这个是自然的。少奶奶当时……嗯,小少爷,地上茶碗碎片,我且去拿扫帚扫一下,免得小少爷划了脚。”

  “站住!”玉儿喝道:“为什么我每次一问起母亲的事,你们总是支支吾吾的?她是怎么死的?是让人害死的吗?”

  张福忙笑道:“小少爷别胡思乱想,大少奶奶当时,当时是染上重病,这个,少爷,就是现在的老爷,找了好多名医好药也没救活少奶奶,这个,主要是,大概是天命如此吧。后来呢,老太爷怕大少爷伤心,也都让我们平时不要提起少奶奶,免得勾起伤心。对,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对小少爷您也就不怎么说起这个事。”

  玉儿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又问道:“那,我母亲是陈士奇家的远房侄女吧?”

  张福道:“嗯,这个,是的,少奶奶是陈士奇家的亲戚。”

  玉儿道:“那为什么陈家从来没有亲戚来我们家走动,我就没有什么姨舅爷姥之类的吗?”

  张福笑道:“这个小人就不知了。那陈士奇早升了巡抚,大概他们也不怎么在乎咱们这门子穷亲吧。”

  玉儿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张福道:“至于亲戚间每年三节两寿的走动偶而也是有的,前儿老爷的大舅哥陈德贤陈老爷就来过一次。只是小少爷都在外面淘气不知道这些事吧。”

  玉儿问道:“陈老爷?那是我舅舅了?人说娘亲舅大呀!怎么我从没见过他?他也不来见我?他很少来我家吧?”

  张福道:“这个,小少爷还小,等您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玉儿道:“你还是有事瞒我!我现在就想知道!”

  张福道:“这个也不算瞒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