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国殇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靖康国殇纪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句话——历史不容假设。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2)
宋徽宗确实不是一块做皇帝的料。在历史上有许多人不适合做皇帝,例如隋炀帝和南唐李后主,如果让这两个人不做皇帝改作诗人的话确实是很好的,那肯定能评个优秀,算是走了正道。非常对不住向太后的是,宋徽宗也是这样一个不适合做皇帝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赵佶从自己忧郁的兄长宋哲宗身上得到了教训,人生如白驹过隙,过了这村没有这店了,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绝对是打他骨子里萌生出来的。
  端王赵佶自幼养尊处优,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下逐渐养成了###浪荡的性格。传说中大人物出生的时候,天地会有所感知。隋文帝杨坚出生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的头上长出龙角,所以注定将来就是皇帝;隋炀帝杨广出生的时候,人们看见一条龙飞上天,但是很快就掉了下来,仔细一看是一个长的像龙的大老鼠,表明他虽然是皇帝,但是最后皇位也不得善终。
  当然这些都是骗人的东西,宋徽宗在传说中倒没有长出什么,只是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文弱俊秀但文采###,正在为李煜亡国被俘为囚嗟叹不已的时候宋徽宗就出生了。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属于后世相传“徽宗命中注定为亡国之君”的宿命之说。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读音为“促居”,后人考证是足球。无聊的人已经宣称中国是足球的发祥地,估计这也是长期在此领域被打击而产生了阴暗心理:我不是踢不过你们吗,但是你们引以自豪的足球就是我们发明的!我们的国足在奥运球场上动粗可能就是为了维护我们足球发源地的尊严),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本着“红颜都是我知己”的原则,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有史誉为“青楼天子”。
  不过在当时,这也不算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大文学家苏东坡、周邦彦之类都有此癖好,美其名曰“英雄本色,名士###”。“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就是这类人物的杰出代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此公一夜###之后的名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佶在当时结交了一批与他臭味相投的朋友。他的挚友王诜,娶宋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但王诜为人###,行为极不检点。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导致她们竟然多次顶撞公主,并且王诜还在公主面前与小妾眉来眼儿去的,被称为“史上最牛的驸马”。
  宋神宗当然不能容忍妹夫欺负自己的妹妹,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妾寻欢作乐。品行如此恶劣之人,却是赵佶的坐上宾,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3)
纵观历史,铁哥们可以分为几个档次,第一铁是一起扛过枪,第二铁是一起同过窗,第三铁是一起分过赃,第四铁就是一起嫖过娼,所以看来他们的关系是最铁的。
  这是有史为证的。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半幅,他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铭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就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过去。王诜以为酷爱书画的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个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由此可知二人之间的关系之深。
  当上皇帝以后,宋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宋徽宗十七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节俭,不会取悦宋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不过肚子还算是争气,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后来即位的宋钦宗。
  此时,宋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宋徽宗为藩王时,经常有事没事就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有意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很有心计,又善于奉承,颇得宋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到宋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宋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
  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宋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宋徽宗更偏爱郑氏。宋徽宗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宋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册封郑氏为皇后,二奶升级为大奶了。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七级而至贵妃。然而,好景不长,升贵妃后不久即去世。
  刘贵妃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当时她说:“等这些芭蕉长大,恐怕我也看不着了。”在旁的侍从闻听此言,慌忙上奏宋徽宗,宋徽宗起初很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妄语成谶,刘贵妃病重,等宋徽宗前去探视时,刘贵妃已撒手而去。宋徽宗悲痛不已,特加四字谥号“明达懿文”,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令乐府谱曲奏唱。
  正当宋徽宗为此伤感时,内侍杨戬在宋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宋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宋徽宗一见,魂不守舍,此刘跟彼刘差不多受用,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
  宋徽宗对后来的刘氏大加宠爱,与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也不是俗流,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宋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宋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看来是引导流行时尚的人物。
  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不敢怠慢,于是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浮浪的宋徽宗欲再觅新欢。
  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宋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毕竟“妻不如妾,妾不如妓”,便微服出宫,寻找刺激。几经周折,探访到京师名妓李师师色艺俱佳,就把李师师搞到手。就连宋江想要招安,都必须要走李师师这路关系,可见李氏得宠之深名不虚传呀。宋徽宗与李师师的###韵事,主要载于野史,小帅不是那种喜欢八卦的人,在此不再赘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4)
宋徽宗在政治上可谓生不逢时,北宋王朝已走过一百四十年了,从开国时的比较繁荣,到这会儿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政权的内部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变法派和保守派还在继续斗着,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极力反对端王赵佶继位的章惇老哥,这里要花些笔墨来介绍一下。
  此公是苏东坡先生的老朋友,年轻时以富有才华、豪爽大方出名,属于和苏东坡很对脾气的一种人。他们两人曾经一起结伴外出远游,在前往芦关的深山老林里,碰到一处万丈深渊,下面激流咆哮,上面只有一架独木窄桥。章惇提议两人过到对面的峭壁上去题字留念,苏东坡不肯,章惇若无其事地走过深渊上的独木桥,然后把长袍掖在腰间,抓住一根老藤荡到激流对岸,在峭壁上写下“苏轼、章惇游此”六个大字,然后从容回到此间岸上。
  苏东坡对此的反应,是拍着对方的肩头说:“今后你这家伙会杀人不眨眼。”章惇问:“何来此说?”苏东坡回答:“不在乎自己性命的人,肯定不会拿别人的性命当回事儿。”苏学士的话后来证明是正确的。
  以王安石变法为契机,章惇渐次成为变法派的主力战将,苏东坡则加入到反对变法的阵营,并以自己如日中天的文名与官声,成为令变法派特别难受的主要对立面之一,连王安石也不待见他。
  神宗皇帝死后,哲宗亲政的时间大约只有六年多一点,这位章惇就做了六年宰相。他信奉“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果然以无情地不给任何人包括他自己留退路的大无畏的精神,证明了苏东坡大学士当年的判断不错。
  当初,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王安石也曾经放逐过政敌,如著名的司马光、范仲淹、苏东坡等大文豪级别的人物。与章惇所做的一切比较起来,我们马上会发现王安石已经可以用善良慈祥来形容了。在章惇那里,对待反对派就是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最好让人家永世不得翻身。
  宋徽宗顺利即位后,立即开始秋后算账的工作,第一个清算的对象就是这位以不择手段地打击以反对派著称的宰相章惇。以往的时日里,章惇整治过的人实在太多,拜宋朝太祖皇帝“不杀一个士人”所赐,这些人中很多人还是活下来了,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这些人惩处他的时候了。最后,他终于被流放到了雷州岛,就是我们今天的海南省。
  海南岛在当时可不是旅游胜地,那是不可能更差的地方了。流放到海南岛不仅仅意味着政治上判了死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