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与王翦,异口同声地笑道:“我们一定比大王打得多!”
子楚高兴地笑着道了一声:“那好,咱们傍晚见!”言毕一抖缰绳,催马带头向前奔去,黑衣伴猎也随即欢乐地吼叫着,纵马追去;王翦见蒙骜率兰衣骑侍也已飞马而去,便挥手高声叫道:“小子们快走!”率余下的灰衣骑侍打着唿哨,欢腾而去。
片刻后,三队陪侍骑手各跟狩猎主人,兴高采烈地全都跑远了。
嬴政兄弟二人随蒙毅来到马前。二校尉将他们抱上马去,嬴蟜见战马昂首摇尾晃动不止,高声尖叫道:“我怕、我怕!”
蒙毅过来招呼道:“别怕,有他们照顾公子,没事。”见李斯也已经上马,低声问一校尉:“哨兵都到位了吗?”
“前天就到位了,只是猎场太大……”
“你们照顾好公子,其它的我来。出发吧!”蒙毅送走了李斯及二位公子, 再次检查了陪侍二位王妃“狩猎”的准备无误,让她们也出发后。才率亲兵上马加鞭,沿子楚前行的路线奔去……
数十条猎犬撒欢地狂吠着蹿入草丛,不断惊起山鸡、野兔……
子楚弯弓驰射,归国后的军中生活,使他的射技提高了许多,虽不是箭无虚发,但也射中不少。每当猎物中箭倒地挣扎扑腾时,都乐不可支地大笑着让猎犬来回奔跑,将猎物叼来。陪侍的猎手们也兴高采烈地弯弓驰射;得意地表演着马上弯身捡拾猎物的特技……猎队过处,笑声不断,吆喝不断,唿哨不断,一路欢腾不断。
蒙毅随驾护卫,带领着身边的亲兵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并不时地抬起头来,以手作凉棚,遮住刺眼的阳光,看一看远方的山梁……
远方高地上,骑兵执哨整肃,警惕地保卫着林苑的安全。
突然,一只梅花鹿被狂吠的猎狗从丛林中赶出,数名眼尖的陪猎骑侍一见,全都惊喜地以手指点着,高声喊道:“大王快看,那是梅花鹿!”
子楚也已经看到了拼命逃窜的梅花鹿,高兴地叫了一声:“看到了!”两腿一磕,催马追了过去。
子楚在奔腾不止的骏马上稳住身子,从箭囊中抽出一只雕翎箭,拉开强弓,照着惊慌奔逃的梅花鹿就是一箭!然而也许是不善于在急速奔驰跳跃的骏马上射箭,还是梅花鹿奔逃中连跳带窜,难以瞄准,他连射三箭都未中的;而身边的骑侍,遵照蒙毅的命令,为尽量让子楚尽兴,除以吆喝吼叫标示着梅花鹿逃跑的方向和所在的位置外,并不参与骑射。梅花鹿也摸准了骑侍们尽管一个个都催动胯下座骑紧追不舍,却都不会害它,就放胆地与子楚捉起了迷藏,一会儿钻入树林,一会儿又出现在远处的旷地上,逗得子楚又拔出一只雕翎箭,满头大汗地追了下去……
与子楚纵马追射梅花鹿的紧张相比,李斯及嬴政队中,却又是另一番别有滋味的景况——首先李斯臂力不足拉不开硬弓,弓力不够就射不远,加之准头也不够,跑了半天他是一无所获;而嬴氏兄弟有小弓在手,作为玩具尚可夸耀一番,要真用以猎射野物,就如俗话所说: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然而幸有骑侍帮忙,不一会大的虽未猎到,山鸡野兔还是打了不少。然而嬴氏兄弟毕竟年少。午时刚过嬴蟜便在马上打起了瞌睡,校尉怕出意外便早早地返回行宫,让他们休息。可一回到行宫,他们的瞌睡又全没了!虽未打到大猎物,李斯和嬴氏兄弟都玩得十分开心。
听到嬴氏兄弟在行宫前高兴的嘻笑声,已早回行宫休息的两位王妃,由侍女跟随着从楼上下来,嬴蟜一见兰姬急忙跑过去,高声喊道:“娘,今天真好玩儿!”
兰姬慈爱地盯着他道:“累了吧,快去洗脸,洗完脸上楼休息……”嬴蟜道了一声:“我不!”重又跑去与骑侍们凑在一起。
嬴政毕竟较大,懂事得多,已不在赵姬面前撒娇了。
申牌将至,两位老将都已回到了行宫。他们不仅弓马娴熟,运气也好,及至午时过后不但打了许多山鸡野兔等小猎物,还打到了獐子、麂子等较大猎物,现在就差子楚没回来了。子楚他们在哪里呢……
原来,子楚追猎梅花鹿,一直未能得手,却又心有不甘地还在继续追猎,他暗想尽管梅花鹿极善奔跑,但却抵不过精挑细选出来的胯下良驹,即便射不到,累也要把它累死!只要在它瘫倒前,将箭囊中仅剩下的最后一只利箭射到它身上,也算是自己的猎物!不料追了许久之后,梅花鹿钻进一片丛林之后再无踪影。急得他边跑前跑后地反复搜索,边挥手下令让众骑侍入林驱赶,可眼看太阳已快落山,申牌将至却毫无结果,只好率队怏怏不乐地寻路向山下走去……
当子楚一行回到行宫时,天都已经黑了。幸好蒙毅机智,早已派人飞马先来禀报情况,才免了大家的牵挂。
王翦见众人向子楚问好过后,却以天生的旷达之态,盯着子楚笑道:“微臣见大王久久不归,猜想一定是打得太多,受猎物拖累所至,正想派人前去帮忙,大王却从天而降,回到行宫来了……”此言一出,立时引来了一片哄然的笑声。
不料子楚也自有说法:“本王原想也多打一些,请老将军帮忙去抬,后来一想打多了今天吃不完,就决定再多养它们一天,明天去收拾不迟……”
蒙骜居中调停,“哈哈”一笑道:“将军攻势犀厉,柔中有刚;大王避实击虚,诱敌深入,各得一分。下回如何分解,明天再说!”
子楚和王翦都大笑起来,笑过之后都同意:“明天再说!”
月光下,行宫周围已搭起了一片帐蓬。骑侍们都分坐在一堆堆篝火旁,烧烤着野物。火架上烤熟的野兔、山鸡在滋滋流油。
子楚、蒙骜、王翦、李斯围坐在靠行宫的火堆旁边饮边谈。数名骑侍不时将烤熟的野兔腿、山鸡翅呈上,又将洗净的生肉放置于烤架上,继续烘烤着。
赵姬、兰姬、嬴政兄弟在另一火塘边,享受着冬梅、夏萍等侍女从骑侍手中接过的熟肉。嬴政兄弟俩大口咀嚼,虽已吃成了“花脸”,还高兴地嚷道:“好吃!”
子楚满饮一杯,兴奋地击掌道:“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待火塘边欢快而嘈杂的嘻笑声消失后,惬意地道:“良宵美酒,旷达消闲乃人生一大幸事,遗憾尚缺歌舞助兴。”转脸盯着两位王妃道:“二位爱妃,本王许久未听你们弹琴了。趁今夜月明风清,本王命你二人各献一曲,以助今日围猎之兴。”
二位王妃为难地迟疑着:“这……”
子楚:“你们先去准备一下,政儿、蟜儿你们过来。”转脸对蒙毅道:“王妃先去准备。叫你的野小子先来点过瘾的,只要不冷场什么都行。”
“叫他们来点真的,可别来婆婆妈妈的花架子!”王翦举手捋着大胡子。眼睛含着惬意的微笑道。
蒙毅起身抱拳先对子楚一揖,道了一声:“末将遵命。”再对王翦颔首一揖,既是遵命也是对长辈的尊敬。
蒙毅转身离开火堆,举手招来四名骑侍校尉低声商议几句,由他们再去组织后,就回到子楚的对面坐下。片刻后,一场场尽显阳刚之美的多人摔跤、搏击、叠罗汉……精彩节目,便展现在子楚及老帅们的面前。逗乐得子楚及老帅们高兴地连连鼓掌,高声道“好”不止。
围在四周的骑侍早在离咸阳前,知道是为秦王护驾,一开始都提心吊胆地生怕出错。几日相处之后看出子楚及几位老帅和王妃等均和蔼可亲,绷紧的神经才逐渐放松下来。此时也都随着精彩的表演,高兴地欢笑着。
数个节目之后,子楚见蒙毅有点犯难,盯着他问道:“还有吗?”
蒙毅抱拳致礼道:“微臣有一下属善射,他想为大王表演射技助兴,微臣以为夜色中难免失误,不敢让他登场……”抬眼盯着子楚,大有不让其一射,心有不甘地补充道:“……可其射技确实惊人……”
子楚高兴地笑道:“他既有如此能耐,可以让他上场一试……”转脸看了看身边的两位老帅……
蒙骜恭敬地应答道:“微臣早有耳闻李信射技精湛,但苦无时间观他一射,今晚正好让他一显身手,不过……”思忖着转脸望着蒙毅:“如此黑夜怎么射?”
“可以射灯!”蒙毅似乎极有把握地朗声答道:“可于百步之外置一箭垛,箭垛上以烛为灯,他可以一箭将烛火射灭,正中红心……”
子楚一听更是高兴得大笑道:“以烛为灯,一箭将烛火射灭,正中红心!如此射法本王从未听过,更从未亲眼看过,快开始吧!”见蒙毅转身欲去安排,旷达地补充道:“告诉他,不要说一箭把烛火射灭,就是三五箭内射灭烛火,本王也有重赏!”
王翦一捋大胡子惬然笑道:“告诉他不仅大王有赏,本帅也有重赏!”见蒙毅转身走去,转脸盯着子楚:“微臣的强弓硬弩和百步穿杨之射技,早已名震诸侯,可绝不敢吹黑夜射灯,箭无虚发!我倒要看看这小子有何能耐,敢夸如此海口……”
与王翦豪放外露的性格相反,蒙骜除在两军对垒,行军布阵时,显露其坚如磐石,严如师长的统帅性格外,生活中总是从容宽松,完全是一派慈父的心肠。此时他却笑道:“别说三五箭能把烛火射灭,仅凭有如此勇气,也十分可嘉了。”
片刻后,蒙毅已将年轻的射手李信及四名助手,带至子楚和两位老将的面前。施礼后李信站在一边,其助手以绳代尺,将箭垛置放于距施射位置刚好百步的地方,并于箭垛红心下边的托板上点燃了一支红烛。
子楚及两位老帅等众人,望着小如流萤似的百步之外的烛火别说是射,就是看也要十分注意才行!然而当他们转脸注目射手李信时,只见他仍从容地试拉着硬弓,活动着身子。把一箭射灭百步之外的烛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