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回不来了。落到地上的银心铃上仍旧刻着,叶英与紫枢永结同心。
这些事江湖上是无人知道的,他们只知叶英潜心闭关近十载,连第四次名剑大会都没来主持,不过这一次藏剑山庄一如既往地拿出了一把绝世宝剑。宝剑名为“残雪”,长一尺八寸,重二十三两四钱,与其说是剑还不如说是匕首。银色的剑身上有点点银色,像是镶嵌的,又像是它本身的纹理,光辉耀眼异常。乃是叶英花三年时间在南海海底寻得千年寒铁,又花了六年时间精炼而成,在兵器谱上排天罡第十八位。
而实际上,残雪不应该是一把匕首,而应该是一把剑,应该是由紫枢亲手所铸赠与叶英的配剑,可惜她并未完成。那快千年寒铁因为紫枢胡乱折腾,只剩这一点能用,其余的尽数废了,而上面沾了紫枢昏迷前吐的血,无论如何也除不掉,最后竟成了光点。紫枢最喜断桥残雪,叶英便将这剑命名为“残雪”。
叶晖曾问叶英,为何要将嫂嫂的遗物炼成剑,拱手送人?
叶英说,睹物思人,不如尽数放下。
那时,叶英心剑已成,虽双目尽眇,须发皆白,看得却比任何人都通透。那心剑是由心念闪动在瞬息之间送出剑气,便是由紫枢渡给他的原初剑气炼成。原本她的剑气杀机四伏,举世无匹,而叶英最后所炼成的,依旧是天下无双,却柔和了很多。
江湖依旧是那个江湖,他的心境却不再是那个心境。君子藏剑守于西湖,几乎不参与任何俗事,直到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天地烽烟四起,西湖虽宁,却免不了被弥漫的战气所染。
莺飞杨柳外,
曲院故人何聚散。
月影听泉台,
断桥雪隐硝烟探。
四季轮回转,
君子如今再凭栏,
适逢何人改江山。
“叶家剑法,每招每式都藏着西子湖畔的灵山秀水。我自幼以格物之法俯仰于天地,得悟剑法之真髓,故而西子湖畔一景一物,我都了然于胸,如今烽烟四起,九州倾覆,藏剑山庄亦难幸免,我双目已眇,却也绝不容此故园山水落入贼子之手。”
由此,藏剑山庄众人开赴战场,奔赴国难。叶英站在那棵依旧紫花簌簌的树下,双目远望,好像能将一切都收入眼底。紫枢,你曾守护的土地,我定会为你守住。
安史之乱直到宝应二年结束,那时叶英已经五十八岁了。这场逆转大唐国运的内乱造成死伤无数,举国焦土,满目疮痍。藏剑的几个庄主都曾亲自上了战场,就连叶英也落下了疾患。对于藏剑来说,值得一提的是神策军打到杭州,明明藏剑近在咫尺,留守的众人都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他们却绕了过去。此事藏剑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几乎成了谜。其实很简单,领兵的是楚灵均的旧部,楚灵均救过他的命。当年紫枢拜托楚灵均有朝一日同藏剑山庄对立的时候能放他们一马,楚灵均答应了,并且作为死命令颁布,而尽管他早就不在神策了,这话也依然有用,藏剑山庄由此逃过一劫,却没能躲过人才凋零的低谷。不过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藏剑的根基尽数保留,重振旗鼓是必然。
叶英去世的时候才刚刚六十五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太短了,而他不觉得,反而觉得太长。紫枢离开了他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实在是太难熬了。
那是个春日的清晨,藏剑的那棵紫花巨树飞花簌簌。叶英看着飞花,突然记起了他与紫枢的初遇,应该不是初遇,该说他第一次见到她。柔和的阳光落下,空中飞舞着紫色的花瓣,就在这样一片花雨中,她站在不远处微微仰头看着周遭的风景,拂了拂不听话的头发。而他今天好像又看到了这个场景,紫枢站在那里,柔柔地笑着,冲他伸出了手。叶英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很年轻,他脚步轻健地朝她走过去。
死亡,变得不是那么可怕了。
藏剑弟子发现他的时候他脸上带着笑,已经停止呼吸多时。他们整理叶英的遗物随葬时发现了一对刻着字的银铃,上面刻着“叶英与紫枢永结同心”,没有人知道紫枢是谁,问起前辈的时候他们大都讳莫如深。除了铃铛,还有三张年代久远的卦,分别是上乾下坤的否卦,上巽下坎的涣卦和上坤下震的复卦。这是庄主很珍惜的东西,却无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叶英去世,藏剑山庄冬去春来四季交替,再没有了那个抱剑观花的身影,再没有了这个被世人称为“君子如风,心剑叶英”的人。人们只能在《藏剑山庄志》里窥探他昔日的风采,上载,二代庄主叶英自幼沉默寡言,少年习剑木讷已极,初代庄主、其父叶孟秋传完一套剑法后他往往用不全一招,叶孟秋懊恼无比,对其失望之极。由是叶英儿时被责骂、罚跪、禁食几为家常便饭,然而他却逆来顺受,从不委屈。开元七年第二次名剑大会,他得公孙大娘夸奖,名扬天下。开元十五年藏剑卷入神策高层斗争,神策将军楚灵均携红衣教来袭,藏剑山庄集上下之力克之,后叶英独身入神策江南营,屠尽神策兵将,救回一女子,陆氏别雨。陆氏为叶英一生所独聘之人,红颜薄命,未嫁便病殁。开元十六年,叶英前往万花谷。十七年,得传庄主之位,铸剑碎星。在这年的第三次名剑大会中独斗明教法王,将藏剑武功扬于天下,从此藏剑山庄在江湖确立大派地位。同年,叶英南下寻回日后铸残雪的千年玄铁。开元二十一年,陆氏来访,带回无数奇珍异宝,得藏剑众人之心。叶英欲成婚,却因事阻后延,自陆氏逝世未成礼。开元二十四年,叶英闭关修剑,十年后出关,双目已眇,发白如雪,心剑大成。天宝十四年,率藏剑弟子奔赴烽烟战火,拱卫家国……而后的事不用看这记载天下人也知得一清二楚。
观叶英的一生,最令世人动容的不是他为家为国的大义,而是一句话。安史之乱结束后叶英曾至九溪十八涧的果园,里面种的是南国的树种,椰子和香蕉。他曾抚着一棵椰树道,此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叶英一生未娶,唯未婚妻陆别雨,此样深情,试问天下有几人?
叶英并未入土,他遗命让众人将他的尸体和遗物烧成灰,洒到藏剑山庄的剑冢里。挑了个好天气,他的二弟叶晖亲手将他的遗体点燃,熊熊烈火里,所有的一切都化为灰烬,包括那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复卦。
犹记得很多年前,一个艳丽如桃花的女子在一个寻常的夜晚指着它说,复卦是地震之卦,一阳复起,阳刚始生,万物亨通。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复又可讲作“往复”,“重来”,“复兴”,如果能够从头再来,你将不会有任何遗憾。
她的话似乎还耳畔回响,如果能够从头再来,你将不会有任何遗憾……
作者有话要说: 那些来自《依山观澜》的不用我再赘述了吧?
此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里最让人动容的就是这一句了,所以拿过来用了。古时这么深情长情的人可不多啊,这句话真的比元稹那些悼亡诗让人动容得多得多!原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让庄花玩儿了把深情,我满足了。
另,这不是结局,不是结局。后面发出来的也不是番外,番外会另外开的。
☆、所谓复卦
九十二
叶英发现自己居然还有意识的时候吓了一跳,他清楚地记得,他死了啊……他试着睁开眼睛,然后看到很刺眼的光。
耳边响起一声近乎凄厉的叫喊,似乎又包含着狂喜,伴随着哒哒的脚步声远去:“公主!谢公子醒了!”
公主……?谢公子……?叶英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他勉强适应了光线,睁开眼看到陌生的纱帐顶,还有陌生的大得吓人的房间。然后还有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阳光突然被挡住了,黑色的影子旋风一样地扑过来压在他身上,剧痛。来人双手抱着他的脖子,大哭道:“你终于醒了!我错了,我再也不说不嫁给你的话了!呜呜……”
她在……说什么啊……叶英忍着剧痛思考,几乎被勒得窒息。
“公主,您先起来呀!谢公子快喘不上气啦!”
然后压在他身上的人一抖,手忙脚乱地把他放开。叶英眼冒金星,差点儿就眼前一黑再次晕过去。这样的体验……真的不想来第二次。他剧烈地咳嗽着,头晕眼花。
“太医太医!”
“……”
耳朵嗡嗡地乱响,他完全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那双一直看着自己的盈着眼泪的晶亮眸子像极了紫枢。
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挺暗的,有噼里啪啦的雨声,浓郁的药味里夹杂着一丝潮气。他看到上次见过的纱帐,似乎依旧躺在同一个地方,但身体不像之前那样痛苦了,能稍微动一动。他转动脖子,发现床边趴着一个人,她似乎睡着了。他想动一动僵硬的身体,然后发现手被人家拉住了。少女的手温热柔软,即便是睡过去了,仍旧紧紧地攥着他的手指。想着要不要把手抽出来的叶英还在纠结的时候,这个守在他身边的人已经醒了。是惊醒的,身体一抖,立刻抬起头看他。她脸上是恍惚的生气,睡眼惺忪地看着他,脸上印了些衣料褶子,微微泛红,头发也乱糟糟的。
他看着她,彻底地呆住了。而她在对上他视线的刹那,也是一愣。
叶英觉得很不可思议,面前这个人竟然跟紫枢有一模一样的面容,只是要小些,大概也就十四岁。而小女孩则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颊,声音沙哑:“华灼,你醒啦……你总算醒了……吓死我了。”叶英再次被震惊,她的声音,也跟紫枢一模一样。就算紫枢离开他三十四年,他也没有忘记她的面貌,也还记得她的声音,而面前的这个人竟然……他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