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度梅-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生见如此光景,双双跌足捶胸,放声大哭,春生哭道:“可恨唐王做事差,安邦何用女娇娃!”良玉哭道:“扶上玉鞍愁不稳,使兄心下乱如麻。”那杏元在马上哭着也续吟了两句道:“今日出关分别后,眼泪滴透马蹄沙。”吟罢,哭声震野。只见众女子与翠环全上了马,俱望关嚎陶大哭。杏元看见风吹得旗幡招展,哔喇吆喝之声震于四野,那沙灰荡荡,日色没光,因向良玉道:“我陈杏元死了,也是命里所招,你二人快快进关去罢!一路保重要紧,休哭坏了身子。”二人答应了一声,口内还要叮咛嘱咐,只见那马已进番营去了。二人一齐跌倒在地,放声大哭,只哭得天昏地暗,鬼泣神号,正是:“伤心越哭越伤心,提起伤心哭煞人,可恨奸臣施毒计,竟将比目两离分。”话说二人跌倒在地,大哭不止。党公上前挽扶二人起来,便劝道:“贤侄,不要哭坏了身子,杏元小姐已去远了,快同老夫进关,将息两天,好回家去。”二人见党公谆谆劝谕,又见秦总兵也来相劝,于是止住眼泪,望北方留连多会,方纔随党公进关,回至公馆安歇。秦总兵也严饬守关诸将校尉,把关封好,然后各归衙署,这且不提。单表杏元小姐在马上,与众女子哭哭啼啼,听那哔喇之声,喧哗不住。杏元又向众女子说道:“列位妹妹,你看旗幡招展,吆喝哔喇之声,叫人好不伤感!”因随口吟一绝句道:“西风沥沥碧梧秋,哔喇声中处处愁。莫道奴心多惨切,征夫百万亦低头。”众女子道:“娘娘此诗,真乃千古之愁人积恨也。”

    大家又嗟叹一会。在路上行了两日。那日正走之间,忽然前面有座高山,杏元在马上问道:“前面那座高山,是个什么地方?”那小卒回禀道:“面前那山,叫作贺兰山。”杏元道:“山上可有什么胜境?”小卒禀道:“山上有李陵碑,碑边有苏武庙。”

    杏元道:“此乃是汉朝苏武,他也有庙宇在此。苏武、李陵,他二人却都是汉臣。只因李陵贪生怕死,苟图富贵,招赘你国,只立得一块碑记。那苏武守节吞膻,不食你国之食,个个恨他,后终归汉,而你邦反盖一庙,是何故也?”小卒禀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庙是我国王因念苏子是个忠臣,所以盖此庙宇,以旌他的忠烈,使我国家臣子知道,是这个意思。”杏元闻言,点头嗟道:“他们也知道忠孝。”说犹未了,已至庙前。于见,小姐下马,走进庙门。抬头一看,只见神座上坐着苏武的真像。见他面如满月,唇似丹砂,五绺胡须,飘于颔下,乌纱红袍,手执汉节,端然正坐。杏元小姐倒身下拜,拜毕,遂口吟道:“卧雪吞膻不拜降,几番告雁把书传。手持符节存忠孝,恨牧胡羊十九年。”吟罢,众女子道:“既娘娘此处留题,何不把这山也题它一首?”小姐一看,吟道:“奉命和亲差二国,贺兰不比苎萝山,李陵亭前没范蠡,痴魂难进雁门关。”众女子称赞。大家一同拜辞苏公神像,步进行宫,一宿晚景不提。

    次早登程赶路,非止一日。那日正行之间,只见面前波涛滚滚,有一条大河阻路。杏元小姐问道:“此河是什么河?”

    小番禀道:“启娘娘,此河乃是照水河。”众女子一齐问道:“莫非是汉昭君娘娘投水而死,尸向上流的河吗?”小番答应道:“正是。”杏元小姐道:“把衣箱发来。”于是,吩咐扎下行宫,命小番抬着衣箱,同至河边。不知是何意思,且听下回分解。

    。。。

 ;。。。 ; ;
第二十回 落雁崖烈女殉节 众鞑靼剑吓佳人
    词云:

    一段姻缘百折磨,岂能容易便谐和。好花究竟开偏少,明月多应暗处多。奸恶倒能常贵显,忠良越自受风波。人情大抵皆如是,天道容之且奈何。

    诗曰:

    古来烈女是堪怜,又见陈公淑女贤。

    万丈深潭殉死节,总之不愧孝经篇。

    话说杏元小姐来到黑水河边,向着众女子道:“列位姊姊,这些衣物,乃是中华之物,带去也没用,不若丢在此河吧!”

    众女子道:“我们都用不着。”大家把那些各色的衣服,你一件,我一件,往河中乱丢,好似蝴蝶一般,飘飘荡荡。杏元小姐见此,不觉心酸流泪,因口占一绝句道:“中原服色向中流,哀告河神仔细收。欲将薄命赴流水,身近荣华意不休。”

    吟罢,放声大哭。众女子俱各呜咽起来。大家徘徊一回,方纔进营。那些番女、士卒见此情形,因自说道:“这些痴女子把这些颜色衣衫投入河中,可惜!真正是些痴呆女子,不爱惜东西的。”不讲番女们谈论,又便是次日起行,也非一日,只见又有一座高山,山顶上隐隐有个庙宇。杏元小姐问道:“前面山上庙宇,是何神像在内!”小卒禀道:“前面乃是汉昭君娘娘的庙宇。”杏元小姐道:“这就差了。昔日汉昭君,乃汉王差来和番,她因思忆汉王,故尔殉节,投河而死,尸向上流。此乃是你国的对头,因何反立庙宇?”那士卒把舌头一伸,道:“请娘娘禁声,不是当耍的。这昭君娘娘,大有威灵,是叫得应的呢!她因忠魂不散,在我国显圣数次。我主见她如此感应,又怜她忠节,故此立庙在此。土人屡求必应,娘娘还能梦兆显灵。如是,此地太平,皆是娘娘之赐也!”杏元闻听此言,向众女子道:“她乃前朝国母,况且又有灵感,我们上去祀拜一祀拜,大家求一个梦兆,也是好的。”众女道:“娘娘见得是,我们上去也要拜告一拜告。”众妇女见娘娘要上山参拜昭君神像,只得扶持一同上山。来到门首,早有伺奉香火的婆婆前来迎接。

    大家下马,步进庙门。来至大殿,抬头观看,只见神龛内坐着昭君娘娘的神橡,果真千姣百媚,体态轻盈,宛然如在其上,却如生人的一般。左右女童捧着琵琶、宝剑,两边功曹、力士,八员神将,真个是威风凛凛,烈气森森。杏元小姐看罢,移步到神案前,倒身下拜,哭诉道:“娘娘乃前朝国母,我杏元乃后朝之臣女。我父亲是陈日升,号东初,官居吏部尚书。母亲吴氏,兄弟春生。公公梅伯高,官居吏部给事,被奸贼卢杞暗害斩首。婆婆邱氏。丈夫良玉,未曾圆妻。被奸臣谋害,将难女点选外国。难女虽然愚昧,不知礼义,岂肯**于他人?望乞娘娘大显威灵,把难女冤魂收入座侧,早晚服侍娘娘圣驾。”

    拜罢,大哭一场,方纔起身。众女子各自哭诉苦情。拜毕,杏元吩咐香火婆婆收拾大殿,命众女子俱各取马,扎在大殿上安歇,以求娘娘的梦兆。如是,吩咐众番女下山回宫,只留同行女子在殿上问候不提。

    再言昭君娘娘是日巡山,不在宫中。至三更时,只见山门外香烟扑鼻,笙管嘹亮,众神将扶拥着昭君娘娘,驾一朵祥光而至。众神将参拜,分列两旁,娘娘开言道:“善哉,善哉!吾神今日巡山,不在宫中,是何怨气,冲吾宫殿?”只见值殿女神禀道:“启上娘娘,今有中原陈吏部之女,名唤杏元,被奸臣陷害,钦点和番,今夜宿入殿内,求娘娘梦兆。现有杏元哭诉冤情,谨呈娘娘审阅。”娘娘接过来看道:“原来如此!想吾当日,毛廷寿害我和番,到此殉节投河。蒙上帝怜悯我贞节,勒掌在此。又蒙国主建立庙宇,受此一方香火。吾只道后世的女子,水性杨花,贪生怕死,岂知还有烈性的佳人,愿其死而不愿其生,实为可敬!前日天门发榜,梅璧之名,已标榜首。他日夫荣奔贵,衣锦团圆。吾神不若显一威灵,将此女送至中原,以全他贞节之名,使后世女子,方肯效节烈,以显我中原之光彩。”

    于是吩咐女使,将杏元的魂魄引来。传谕道:“陈杏元,你休推梦里,听吾吩咐:吾乃汉朝之妃王嫱是也。念尔贞节心诚,吾着神送你进关。你不可自忘初念,以堕地狱。诚心参悟,日后你夫妻团圆,父子完聚,皆各有时,倘有改意,就难送你。”吩咐力士道:“你可护送她,候她参悟醒来,即送中原大名府邹御史花园内。她若参悟不醒,你可回位缴旨,不可有误。”力士道,“领法旨。”暂且不提。

    单言杏元小姐,听得娘娘吩咐之语,一一领会。不觉醒来,内心踌躇道:“方纔明明听得娘娘吩咐之语,叫我自己参悟,自有神圣佑护,日后骨肉完聚。若不能参悟,就不能进关,再睹天朝了。”正自沉吟,不觉众女子俱已醒来了。天已大明,众婆婆捧水与杏元并众女子梳洗已毕。杏元问道:“列位姊姊,昨夜可曾入梦否?”众女子一齐应道:“并未入梦。不知娘娘可有梦兆否?”杏元小姐道:“也未有梦兆。”

    于是妇女忙安排早饭,个个用毕,大家站起身来。众婆婆早已伺候,相请起身。杏元同众女拜辞娘娘的圣像,步出庙门,遂留诗一首。诗曰:“跨马和番报国恩,西风飘荡暗消魂。汉家宫阙今何在,细拨琵琶出雁门。”吟罢诗句,忽抬头见面前有座高山,小姐问道:“前面那一座高山深崖,是什么山?”番女禀道:“前面那山,乃是扎天山,后面就是娘娘告雁的落雁崖。”

    杏元道:“原来如此!”便对众女子道:“前朝国母既然告雁传书,我等何不到那里告雁一告雁?或者天可见怜,一宾鸿与我们传一信儿于爹娘也好。”众女道:“娘娘见得是。”众番女闻言,一齐上前阻住道:“启上娘娘,此山不比前山,这扎天山落雁崖是人迹罕到之所,狼虫虎豹最多,奇峰怪石,颠危险峻,下面又有万丈深潭,稍或失足,却不是耍的。请娘娘息了此念,起驾登程罢!”杏元小姐把脸一红,呼喝道:“好大胆的狗头!如此胡言,敢来阻我之兴!下次再敢放肆,定斩尔等这一班士卒的狗头!”众士卒爬伏在地,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