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度梅-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拜罢,站起身来,望梅璧,不觉两眼流泪,碍着春生在旁,不好说话。忽然心生一计,叫兄弟道:“你可下去,叫那些女子上来。”春生心中早已知道明白,暗想道:“他二人要说离别之苦,碍着我在此,不好说话,她不便开口。我此下去,多过一会,让他二人多谈谈离别之苦。”

    于是,步出亭子下台去了。

    杏元小姐见四顾无人,泪盈盈向着梅良玉说道:“郎君,你有什么言语?趁此没人之际,说与你妻子知道,也是我二人枉有夫奔之名,而没夫妻之实。今日若错过了此地,前面没有说话之所了。”梅良玉哭哭啼啼,上前说道:“小姐拜揖!”杏元道:“郎君,这是什么时候,你还讲什么拜揖?有些什么话,请说!”

    那梅公子二目汪汪,叹了一口气,说道:“小生没有什么话说,只是自恨身轻福薄,不能消受小姐,以效连理之枝,共谐鱼水之欢,只尽心上一点痴情,终身不娶,以报小姐、岳父、岳母知遇之恩。至于小姐此去到那外国之邦,是为后为妃,切勿以小生为念。就是卑人送小姐到那外邦之国,两下分离之后,叫我如何割舍?少不得我这苦命也要丧于九泉之下。”

    杏元闻言,止不住泪,一把扯住梅璧的手,放声大哭,说道:“郎君此言差矣!奉父母之命,把奴家终身许配于你,我生是梅家人,死是梅门鬼。明日到沙漠之地,拼死一命,以谢郎君。岂肯**于鞑靼!况圣人有云:女子立一名,重如泰山;失一名,轻如鸿毛。奴家怎肯忘廉耻,使我父亲遗臭于万世!郎君千万勿存别意。你乃堂堂男子,世代书香,公公被奸臣暗害,天必昭鉴。自古道:人逢大难,必有好处。权且在我爹娘家耐心攻书,倘得名登金榜,也与你爹娘报仇。”二人说得情惨之处,便双双相抱,痛哭不止。

    杏元小姐哭哭啼啼,伸着手,在头上取了一只玉蟹金钗,双手递与良玉道:“此钗是你妻所最心爱之物。将此钗送与郎君收下,日后你奔子亡后,郎君若思念之时,可将此钗看看,如同见你妻子一般。”又哭说道:“郎君异日幸得功名成就,毋忘你奔子在此重台,与郎君分手之言。”口中随念一绝句道:“夫妻南北隔天遥,愿尔蟾宫着锦貂。阻隔姻缘华夏界,双双难得渡兰桥。”梅良玉接过那钗子,也不及细看,哭哭啼啼地就把头上的巾儿一插,藏入发内,便说道:“卑人今日承蒙小姐雅爱,又将玉钗留赠,感恩非浅。从此一别,真正是活活分离。小生寸肠割断。今既如此,小生受钗无报,亦有鄙言一绝,以记后日之事。”因吟道:“马上驼鞍路途遥,永辞中上服胡貂。界河阻隔情难叙,怎得双双渡鹊桥。”吟罢,杏元小姐与梅公子哭泣多时。见春生与众女子上来,二人只得忍住了眼泪,止住了哭声。于是,春生与众女子到来。那些女子,都上前来拜望过家乡,四散观看些野景。春生偷看他二人,只见:

    愁恨千端一片心,逡巡暗处尚沉吟。想思难诉离情苦,千古人闻亦泪淋。

    话说杏元小姐见众女子俱已拜过,于是,一同下了重台,上了香车、小轿。党公与二生护从在后,迤逦回至公馆,安歇一宴。次日,党公传谕起程,合城的官员相送,不待言矣。单讲这一起人,那日正行之时,忽然见对面一骑飞奔前来。不知有什么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

 ;。。。 ; ;
第十九回 雁门关夫妻哭别 苏武庙主仆叹忠
    词云:

    奸谋毒害人间晓,只为着睚眦必报,平空捏出和番稿,那怕你情浓好。兽面狼心,惯把才子佳人赚倒,拆散鸳鸯,夫弟归南,马儿北去了。

    诗曰:

    夫奔情深载五伦,况兼骨肉又同亲。

    自知永别无由会,宁不凄惶拭泪频。

    话说那报马来到党公面前,慌忙弃蹬离鞍,在道旁跪下,禀道:“小的乃是边廷旗牌,奉新任总制秦老爷差,来迎接老爷的。”党公说:“你且起来随行。”那旗牌叩了头,即上马跟在党公后面,慢慢而行。党公问道:“你老爷姓什么?是几时到任的?关外鞑靼消息如何?你本官预备了大米饭食吗?”那旗牌禀道:“大人,小的本官姓秦名爱,是半月前方到任的。关内因兵部袁老爷亡后,大米被外国劫抢殆尽,目下,连兵丁尚缺粮,哪里预备?自秦老爷到任之后,就与外国连和,分了地界,说有陈小姐出关议和。那沙陀国的国主,已差了五个官长,在关外扎营巡环。又派下许多士卒,在关外等候,服侍贵人。”于是,在怀内取出一个纸条来,递与党公。党公接过来一看,只见写着那五个官长的名字:应天时、合地利、得人和、能安邦、必定国。党公问道:“此处离关还有多少里程?”那旗牌官禀道,“此处到那同关,还有四十里路呢!”党公说:“如此说你先行到关,报与你本官知道,说我多多拜上,准备公馆,晚间贵人进关。着他传与郎官知道,三日后准备迎接贵人,不可有误。”那旗牌答应:“小人领命。”将马带至路旁,欠身禀道:“小人先行了。”

    把马加上两鞭,那马如飞云掣电的一般回去了,回关禀报不提。

    再说党公与二生拥护香车,那天日已平西方到。只见秦总兵领众官员在郊外接住,一面进关,公馆早已准备停当,于是,一齐进了公馆住下。党公与二生说道:“侍老夫迎他一迎。”二人领命,一齐站起身来,接将出来。秦总兵已下了轿,与二生逊让多时,遂一同步入大厅。党公在滴水檐前接着道:“方纔郊外已曾见过,又劳贵镇到此,不知有何见谕?”秦金打躬欠身说道:“大人驾临兹土,又有左右护送贵人,下官无以为敬,聊备一酌,以为下官敬意。”党公道:“如此,又多谢贵镇了。”于是,秦金与党公行了一个师生之礼。又问道:“此二位是何人?”党公道:“此位乃是贵人的胞弟,此位乃是贵人的表兄。”那秦金闻言,上前曲背躬身道:“下官方纔不知二位公子,多有得罪。”于是,行了礼,方纔着人摆下酒席,四人入座。饮酒之间,秦金道:“下官请教大人,和亲外国之事,乃汉季懦弱之时所为,当今如何效之?”党公道:“贵镇既知忠君爱国之心,必有成材之用,不待老夫明言,而贵镇即知主事之人矣!”党公说完,仰面哈哈大笑。秦金心中自明白,不敢再说。于是,大家一齐略饮几杯,起身致谢。秦总兵也不敢久待,于是告辞起身去了。

    再讲党公见秦金去后,心中不知想什么事,拈着颔下一部银髯,笑个不止。于是,没多一会,一手挽住良玉,一手挽住春生,往卧房中来。口中说道:“二位贤侄,方纔那秦金的心迹如何?”

    二生应道:“据小侄们看来,不过是世态炎凉之辈。”党公笑道:“不差,足见二位贤侄大有眼力,是祖父的遗风。”于是,三人又谈了些闲话,方纔就寝。

    光阴易过,次早又是第三日了。只听得关外炮声震天,金鼓齐鸣,守关的禀知秦金。秦金至公馆催促道:“关外官长迎接贵人。”党公答应:“知道了。”于是,着人请出杏元小姐同众女子。杏元小姐来到面前,哭道:“老年伯请上,待侄女儿拜谢一路上扶持之恩。”于是,拜将下去。党公一见,止不住流下泪来,一把扯住道:“请起。老夫不能保留贤侄女,真乃一世之罪人,何恩之有?”小姐拜毕起身,又与良玉、春生拜别。三人哭哭啼啼,依依不舍之情,令人无不下泪。只见秦总兵又来催促道:“关外士卒等得性急,快请贵人出关。”

    党公劝住三人哭泣之声,请小姐更换服色。杏元流泪对着秦金道:“大人,我欲与大人借一香案,拜谢君恩,方可换装。”

    秦金答应,吩咐速备香案。一刻功夫,香案俱已完备。小姐上前来拜谢皇恩,转身又往家乡遥拜父母。起身回后,众人收过了香案。不一时,杏元小姐与众女子走上前来。党公与二生抬头一看,见都是换了异样的宫妆,各样的服色,俱呜咽而泣。

    杏元小姐扯住良玉、春生,痛哭一场。只见众女子口中吟道:“只在路途拜家乡,垂练乌云换粉妆。丢下高堂谁侍奉,未适儿夫惨更伤。中原大国我无分,薄命相招在女娘。从来未睹国外路,岂知今日离南方!”众女子吟罢,放声大哭。杏元小姐吩咐翠环把中原衣服换了。良玉与春生把杏元送上香车,二人步随在后。一路上哀哀惨惨,哭哭啼啼。大众跟随在后,党公与秦金也跟随在后。至关外,抬头一看,只见蜈蚣皂刀旗擉列正中,好生惨惨。只见许多番女,跪在车右,五个官长,跪在车左,俱一起磕头道:“士卒们奉狼主之命,迎接娘娘的。”

    杏元小姐下了香车,望着二人哭道:“表兄、兄弟,你二人同伴,早些回去,多多拜上爹爹母亲,不要思念着我。但愿你二人早登金榜,那时替我报仇泄恨。把那奸贼碎尸万段,方消我心中之恨。”说罢,放声大哭。只见胡卒牵过一匹玉面花鬃马来,禀道:“请娘娘上马。”那杏元小姐硬着心肠,含着眼泪,把一双小小的云头战靴,早踏在那马蹬里面。那小番方用手挽扶,只见杏元小姐骂道:“你这个无知的狗头,谁要你扶着!”那小番爬伏在地,心中想道:“这个娘娘厉害,须要小心服侍。”杏元见小番过去,回头望着良玉。良玉早已明白,走上一步,来到杏元身边,说道:“贤妹,我来扶你上马。”那杏元小姐将那尖尖的玉手,搭扶在良玉的肩上,留连难舍多会,左支右展,方纔上马。

    二生见如此光景,双双跌足捶胸,放声大哭,春生哭道:“可恨唐王做事差,安邦何用女娇娃!”良玉哭道:“扶上玉鞍愁不稳,使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