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梦(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故梦(上)-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喘吁吁地对他说:

    〃太太吩咐,快到大厅,皇上派人送贺礼来了,老太太吩咐,在大厅接旨谢恩。〃

    他不由自主地目瞪口呆,愣在当场,没有回应。春梦不了解他,看着他的样子,心里立刻有气,勉强忍耐着催他,但是出言带刺:

    〃哎呀,您怎么傻了?快走呀,公公们已经到了,人家是奉皇上的旨意,给您送贺礼来的,您在这儿傻站,可不就失礼了?〃

    他的神志恢复了些,对着春梦讪讪地傻笑了两声,立刻乖乖地开步走,走了几步才想到还有事要处理,于是转头吩咐小顺:

    〃你赶紧去找荣少爷,对他说,宫里来了人,我不能出门了,今天的事,全托他代办!〃

    小顺不明所以,愣愣地问:

    〃这……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陆天恩不耐烦地挥手:

    〃你不用管,照我的话说,一个字都不要改,荣少爷自然明白!〃

    荣安果然明白,想妥了一套八分真实的说辞,委婉地告诉水飘萍:

    〃皇上派了几位公公到陆府问候老太太春安,颁赐节礼;陆少爷须陪侍老太太受赐,不能出门。〃

    话说得圆通,水飘萍并没有起疑,心里虽然升起了失落感,但心情并没有太恶化,表面上更是落落大方地露出微笑:

    〃来了重要的事,陆少爷当然应该留在府里陪侍老太太!〃

    同时,她也婉拒了荣安代为送行,理由是有吴妈和老沈相伴已经足够了,荣安觉得有理,便不坚持亲送,只派自己的马车送她们三人到火车站,一切也就功德圆满。

    唯独水飘萍一坐进车里,放下车帘后,脸上的微笑就整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惆怅和失落,甚至,眼角泛起了一丝悲伤。

    毕竟要有长达两个月的离别,毕竟,他没能亲自送行……她的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来。

    坐在她身旁的吴妈很明确地感受到了她的心情,但是故作不知,而极力想出一些话来打破沉闷,变更气氛,以改善她的心情:

    〃天气真好——街景也好——啊,真是好兆头呢,咱们出行大吉,第一站到天津,小姐一定能在天津唱红!〃

    即便心事重重,她都藏住了,也〃表演〃得很成功,满口都是欢快的、兴高采烈的语气。果然,水飘萍被她引得抬起了头,先是看了她一眼,然后不由自主地顺势望向窗外。

    马车正往前驶,街景便向后飘移,有一种虚幻的美,恰似爱情。天气果然非常好,阳光普照,天色蔚蓝,她直觉地感到天边有鸟儿自由飞翔。但她没有亲眼看见,因为,她的视野极小,只有一个小窗的面积,像什么都被限制住了,不但没有鸟儿般的自由,还像被囚禁了。她整个人被关在马车里,像个囚犯似的被流放到外地去,为了爱情——

    11'…

    簇新的〃蓝牌〃自行车被送到深柳堂的廊下停放,银色的车头、黑色的车身配着银白与沉黑合组的车轮,看来既时尚又帅气,迎着阳光的地方又被映得像镀了一层金,令人炫目。

    陆天恩站在廊下,定定地看着这辆已经属于自己的车,看得出神了,心里涌起了许多感触,唯独没有骑上去奔行的念头。

    他想到溥仪的话,骑自行车的感觉就是自由自在,而作为他与金灵芝的结婚礼物,却有如反讽……

    他喟然叹息,不经意间眸光一转,正对车轮反射出来的金光。他下意识地觉得刺眼,连忙低下头,避开去,然后举步进屋,索性彻底逃避面对。

第二部分 第37节:故梦(37)

    但是,小顺急匆匆地快步跑向他:

    〃蓉儿姐姐又来说,说……老爷催呢!〃

    他跑得快,蓉儿落后他一大段路,但也很快就走近前了。

    陆天恩只得抢先迎向蓉儿说话:

    〃我这就过去!〃

    走了好几步,他才小心翼翼地向蓉儿打听:

    〃老爷……为什么事叫我?〃

    蓉儿报以无奈的眼神:

    〃我哪能知道呢?〃

    陆天恩登时脸红,神色讪然。蓉儿看了他这个样子,心里反而油然兴起了一股想帮助他的念头,于是竭尽所能地思索,然后答复他:

    〃今天,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要有,是昨儿,黄昏的时候吧,秋云来过,拿了一封电报,说是太太吩咐她送来给老爷看看的。老爷看完了还给她,什么话也没说,也不像有什么特别的事。〃

    陆天恩仔细地思忖,追问:

    〃电报——是哪里来的?〃

    蓉儿连摇两下头,再次报以无奈的眼神:

    〃我哪能知道呢?〃

    陆天恩更加不好意思,不再追问,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步,但是心里还在继续猜测。

    究竟是为了什么事?上次,父亲主动找他谈话,主因是婚事,但是整个过程与母亲意见相左,气氛极不和谐。他心有余悸,踌躇再三,他鼓起勇气,嗫嚅着再向蓉儿打听:

    〃太太——也过来吗?〃

    蓉儿不假思索,率直地回答:

    〃老爷没说去请太太过来!〃

    陆天恩登时心头一松。这一次,不用再同时面对意见不合的父亲与母亲,可以免去无以自处的尴尬了!

    仅听父亲一个人训话,只要以毕恭毕敬的态度应对,挨上片刻,也就功德圆满了。他的脚步不知不觉地轻快了三分。

    不料,到了无为斋,陆正波一说话,他立刻发现,即使陆夫人不在场,事情一样与她有关,而他,一样要陷在父母两方意见不一致的尴尬困境中。

    〃昨天,你母亲收到蒙古来的电报。你的舅父为你的婚事亲来道贺,带了一百名随从来京,一定会赶在婚礼前到达。你可知道这事?〃

    他立刻低下头,避开陆正波的目光,但是诚实地回答:

    〃不知道。一早,宫里来了几位公公,送来皇上的贺礼,老太太、太太先忙着接待,没得空对孩儿说话!〃

    陆正波依旧直视他,目光严肃:

    〃这个无妨——现在,你也就知道了——事情的重点是,率众百人,前来道贺,一则未免招摇,二则容易引人非议,三则府中难以安顿。等会儿,去对你母亲说,舅老爷乃骨肉至亲,不远千里而来,专程道贺,盛情可感,但是,有这三则疑难之处,须请舅老爷将大队人马留在城外驻歇,只带两三名从人进城吧!〃

    这事情有天大的困难,他不敢答应,却也不敢拒绝,额上开始沁出汗珠,心里隐隐想哭,头低得脸几乎贴在心口上,垂着的双手更是轻轻颤抖。

    而陆正波却是话一说出,任务就已交付,根本不管他的想法,更不管他的困难,甚至还有下文:

    〃还有一件,我说与你,你须牢牢记住,但是无须告诉你母亲。你的外祖父和舅父,从前些年就倾向'复辟',诚然,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但是,这主张与我的原则相违背,虽骨肉至亲,也只能敬而远之。你已成年,即将完婚,今后须有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而且须坚守'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虽近亲也必须敬而远之!〃

    他义正词严,而陆天恩不敢有意见,只能唯唯诺诺:

    〃是……是……〃

    陆正波依然不理会他的心情,顿了一下之后自顾自地喟然叹息:

    〃复辟绝不可行,丁巳年张勋闹的事,使国内南北对立,内战加重,也使皇上陷入尴尬之境,而竟还有许多人不死心……〃

第二部分 第38节:故梦(38)

    那是在四年前,岁值丁巳。肇因于民国成立以后政局极不稳定,先有袁世凯任大总统,继而恢复帝制,自立为帝而引发〃二次革命〃及〃护国军讨袁〃的内战。袁世凯取消帝制后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但两人不和,黎元洪免段祺瑞职,而拥段的〃督军团〃颇具军事实力,黎元洪备受威胁,于是电召久踞徐州的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张勋进京,欲借力自固。不料,张勋早已与康有为结纳,率兵北上后先是电请黎元洪解散国会,得到允诺后又宣布拥戴清帝复辟;而段祺瑞立刻召集旧部反击,迅速进克北京,张勋败逃,避入荷兰使馆,复辟仅十二天就宣告失败。

    但民国的政局并没有因此而平稳下来,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重新执政以后,不久就因为国会的恢复问题,掀起南北战争。同时,北洋军系统的将领分直、皖两派,彼此不和,虽曾打败南方,但是内战不休;其后,国会重组,总统另选徐世昌继任,但内战仍然不止不休。

    自民国肇建,十年来战争频仍,民生凋敝,有识者痛心疾首,怀野心者却认为有可乘之机,兴风作浪,以谋私利。十年来,他不问世事,却非不知世事,从来不说,是因为无人可以对话;而现在,事情逼到眼前来了。

    岳家倾向复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次——他的心中掠过一道恶感,一个阴影——他直觉认为,这一次,舅兄名为进京道贺,实际上另有任务!

    谊属至亲,不能闭门不纳,而一定要有正确与之相处的原则,也一定要让儿子确实做到。叹息之后,他又重新转向陆天恩,重复告诫:

    〃你已成年,已非童稚,应当把持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

    生在八旗之家,在现今动荡不安的民国世界里立身和处世,都是大不易的事;而确立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坚持下去,更是大大不易的事。他认为,有必要彻底地对儿子说一说。不料,话才说了开头的一句,他就发现,陆天恩不但一直低着头,不与他正对,还不停地颤抖。

    他的心登时一凉,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而暗自皱眉,嗟叹:

    〃哪里是已成年呢?还是什么都不懂的。〃

    而陆天恩的心境又远比他的嗟叹要坏得多。他非但没有因父亲的话而对时代、家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命运有所认识,还对父亲交付给他的任务充满了恐惧。两脚一踏出无为斋,两行眼泪就落了下来。

    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