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馞老、艾老先生阁下:
  接诵大函,猥以先君弃养,辱承唁慰并赐挽幛,拜领隆施,不胜感谢。伏维杖履优游,起居佳畅,至惬颂私。良痛遭大故,方兴陟怙之悲;断任仔肩,益懔临渊之戒。邦家多难,夙夜殷忧。素谂先生德望高崇,海内钦仰,尚祈时颁训诲,俾作准绳,是则私心所祷祝者耳。肃此复谢,祗请崇安!诸惟荃照不备。
  张学良拜启
  为父帅发丧完,东三省的命运就摆在了张学良的面前:如果继续走奉系军阀的道路,则势必依赖日本人的支持而使国内仍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如果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那就必须置父帅经营多年的“东北王”、“满蒙王”于度外,中国统一、反对内战的少帅选择了后者,1928年12月29日宣布“易帜”,东北三省同时挂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奉军亦改称东北军,这是张学良将军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对此,日本人恨之入骨。他们为了劝说张学良以日本为靠山宣布满洲独立而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让派到张学良身边当顾问的土肥原贤二说服张学良出任“满洲皇帝”,对于这段重要“秘史”,少帅在半个多世纪后终于开口讲出了真相:
  同土肥原最冲突的地方是他当时给我写了一份东西,就是王道论,就是要我当皇帝。我当时就问他,你是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让我当满洲皇帝,你是什么意思?我让千田森告诉参谋本部把土肥原调走,把土肥原这个顾问调走。千田森当时就说,你这个顾问是日本派的。当年订条约时规定你有两个顾问,你没有权让他调走,完全是政府派的。我就把前面的故事都跟他说了。后来我说,那好,我没有权,我没法子,我的顾问我也没权调,那么我不见他,我有权吧。我不跟他谈话,我有权吧。我不跟他谈话,我当时就告诉我那个传话的,我说以后土肥原顾问来,我一概不见。
  溥仪当然不愿意张学良争皇帝,但他也不愿意看到南方和北方的统一,因为这不利于清朝的复辟,所以他也做少帅的工作。他有位老臣叫商衍瀛,字云汀,清朝翰林院编修,还在溥仪的“小朝廷”中当过“南书房行走”。此人后来成为东北红十字会的名人,与奉系将领广有联系。于是他利用这种身份替溥仪说项,接触张作相、张景惠等人,向他们送礼,诡秘地从事政治活动,在“易帜”前后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他又受命于溥仪而与张学良密商,嗣后少帅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身份,又写一封亲笔签名信“敬呈清帝尊展”:
  敬复者:
  商君云汀来沈辱荷过谈,敬谂雅意殷拳,感激莫名。比维潭第多福,动定成绥,允符私祝。学良才短学疏,谬膺疆寄,循省遭际,韦越为虞,重以奖言,弥增愧悚。承示各节,已与商君面谈,晤时谅能备道。好风多便,尚望时惠德音,借资韦佩,无任盼祷之至。端肃拜复,敬请台安。
  张学良拜启
  商衍瀛到底跟张学良谈些什么?信中没有明示,但从前后两信在行款上的变化及字里行间的口气看,张学良“易帜”的决心是坚定的,不可能给溥仪任何政治许诺。
  张学良不希图“皇帝”头衔,而专注于中国的统一和东北的建设。在降下五色旗并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的前前后后,少帅捐出奉天大帅府的家底,兴办东北大学,以培养自己的人才,修筑通往吉黑两省的铁路新线,以防止日本利用“满铁”进行刁难,同时还进行了收回旅顺和大连港主权的谈判等等。不久,全国海陆空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全国海陆空军副司令,除继续掌握东北三省军政大权外,又在北平中南海设立海陆空军副司令部,坐镇华北五省,从而开始了他一生中叱咤风云的时代。

张学良:少帅的行为特点(3)
潜藏炸弹,意在警告溥仪
  1924年,驻守北平的张少帅经常参观故宫,当然不是来向溥仪讨什么“紫禁城内骑马”之类的,也不是来寻访明清遗迹。张学良或在每年太平花盛开的时节,偕夫人于凤至应邀出席御花园的茶点招待会;或是为兴趣所驱遣,常往故宫欣赏钟粹宫书画陈列室的展品。他那时收购了大量明清书画和一些宋元古字画,为鉴定作品的真伪也时而来此。但他已基本不与蛰居天津的溥仪来往了,溥仪也不敢把“复号还宫”的要求送进他的中南海行辕。
  1931年7月23日,正在日本留学的溥杰回国度假并往###觐见溥仪。他向大哥传达了经吉冈安直传递的重要信息:日本军方对张学良不满,希望溥仪接管满洲统治权。
  日本军阀反对少帅那是显而易见的,两年前就曾让土肥原贤二用“王道论”和“满洲皇帝”勾引张学良,希望他宣布“东北独立”,以逞自己的独吞之欲,结果遭到严厉的拒绝。两年以后,还是那个著名间谍土肥原,诱饵也还是“王道论”和“满洲皇帝”,只是猎取对象由张学良改换溥仪了。溥仪可没有张学良的气概,跟土肥原谈判时,他虽然也曾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但最终还是就范了。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过后,溥仪出关投敌,走上了难以挽回的罪恶之途。
  正当溥仪滑向泥淖的时候,张学良先后两度伸手拉他,这也是应该写进历史的重要情节。如1931年11月2日,土肥原夜访溥仪,并甜言蜜语地说,日军在满洲的行动仅为反对张学良,而对满洲毫无领土野心,并愿意帮助宣统皇帝在满洲建立独立国家。溥仪倾向于接受。蒋介石也派人见溥仪,说明只要溥仪答应不迁往东北或日本定居,可以恢复清室优待条件,可以随意住在北平或南京。溥仪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派人于11月6日晚6时许往溥仪所居的###送了一筐水果,其中潜藏了炸弹。少帅意在警告溥仪,让他清醒,不料这一行动使溥仪失去安全感,反而加速了他出关投敌的脚步。张将军自谓他是军人性格,想了就做,这件事能反映他的行事特点。
  扣蒋送蒋
  有史料说,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刚到西安,张学良即去其下榻处——临潼华清池晋谒,陈述停止内战的意见。蒋介石想不到张学良的想法真的起了变化,未等他把话说完,就大声训斥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不要问为什么!”
  蒋介石曾在自己日记中批评张学良:“此其做事无最后五分钟之坚定也。”张学良的泪水流尽,蒋介石却是铁石心肠:“即使你用手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这是他对张学良冒死进谏的回答。
  实际上,在这之前12月8日,张学良与早已达成合作的杨虎城商定: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10日,二人又商定:12日凌晨行动。扣蒋之事由东北军担任,其他相应事宜由十七路军担任。当得到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后,张学良即命把已拟好的八大主张迅速通电全国。这八大主张是: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通电中还表明扣蒋是对其“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不久,南京方面的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相继来到西安。张学良明确地向宋子文声明: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已经决定了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只要蒋介石答应双十二通电所要求的八大主张,三方面一致同意放蒋介石归京。蒋介石知晓后,即委托宋氏兄妹代表他与张、杨、周(恩来)谈判。他提出,所有商定款项,均由他蒋介石以“领袖的人格”保证执行,不做任何书面签字。
  “四面两方”的谈判自12月23日开始,24日结束。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条件,担保不再进行内战。这样,蒋介石首先保证了自己被放回南京的条件。在放蒋问题上,张学良唯恐夜长梦多,拖得时间长了怕出什么变故,内心中计划争取尽快让蒋介石走。于是,他赶紧找到杨虎城,表示当天就送蒋介石走。杨虎城知道张学良的决心已难挽回,便同意了他的主张。

张学良:少帅的行为特点(4)
张学良、杨虎城决定立刻放蒋介石、送蒋介石,唯恐部下知道会进行阻拦,所以这个决定谁也没有通知。当天下午4时整,蒋介石、张学良、宋子文、宋美龄、端纳分乘两驾飞机飞离西安。当知道消息后紧急赶往机场的周恩来,望着已经在天空中的蒋介石、张学良所乘的飞机,不禁摇头叹息。后来,周恩来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张学良这次冒生命危险,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原想扮一出从来没演出的好戏,如委员长也能以大政治家的风度,放我回西安,这出戏岂不成为千古美谈!真可惜,一出好戏竟演坏了!”他想不到蒋介石是不会放他回去的,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精神颇为沮丧。
  1946年11月,张学良被蒋介石命令遣送到台湾。此时,他已被“严加管束”l0年之久了。1947年10月,他写了一首无题诗:
  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
  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在他被软禁期间,因受宋美龄的影响而信奉了基督教。
  少帅缘何不回大陆
  1928年底,蒋介石派张群、吴铁城去运动少帅张学良反正,以谋北伐统一。东北易帜,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界长期以来都片面强调蒋介石、张学良二人对国家统一的看重,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业英,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再辨读后提出:东北易帜是北洋中央政权覆灭的产物,所谓东北易帜经历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东三省易帜“四个步骤”,这仅是研究者的主观臆想,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