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故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不到亲人,要娶媳妇。回乡不久,他娶妻结婚。后来,“满洲国”招考警察,他又穿上了警察服。回忆过去,侯怀恩说,小日本很凶,他亲眼看见他们铡死7个救国军战士。小日本在铡刀口放上高粱秆子,把人脑袋往刀口一摁,只听咔嚓一声,鲜血就喷了老远,脑袋也滚出老远,那眼睛还眨巴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目录(5)
“劳工”李发 / 152
  日本侵华期间,强迫大批中国人为他们作劳工,许多人在恶劣的条件下凄惨地死去。
  李发作劳工大半年后被放了出来。同期进去的400难友,死了一多半。他们多数是吉林榆树人。夏天死的,就由劳工抬着,扔到河里顺水冲走。死人多的时候,河道就被堵塞了;其它季节死的,就扔到野外,给狗啃。吃人肉的狗,膘肥体壮皮毛锃亮眼睛通红,看见活人也凶狠地盯着你毫无惧色。你要是敢吓唬或者扔石块,它们就呲牙咧嘴疯狂地攻击你。有老人说,吃过人肉的狗,眼睛里就有人血了,就返祖变成了狼,狗跟狼同祖同宗本没有什么不同,就看是否敢吃人肉是否吃过人肉。
  “慰安妇”李凤云 / 158
  “二战”期间,离家的日军长期遭受性的压抑和煎熬,他们酗酒斗殴,甚至自杀,还有因为嫖娼感染性病等,削减了日军的战斗力。当时,一些日本已婚妇女和未婚女学生,闻讯后自愿来“荣军”,但对于狼群一样的需求,只是几只羔羊而已。于是日本对中国、朝鲜等国妇女,采取欺骗或强迫等手段,让他们作慰安妇,充当日军的泄欲工具。
  当时,李凤云等慰安妇与日军的比例大概是1比130左右,那就意味着每名慰安妇每天必须接20多个鬼子,就是来了例假也不让休息,可吃的还是高粱米饭大葱沾盐面还不管饱,实在饿急了,就偷一点萝卜白菜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要是被发现,就要遭到一顿皮鞭沾凉水的毒打……
  最后狩猎部落的最后“酋长”玛利亚·索 / 168
  历史上的使鹿鄂温克猎民,原本游猎于外贝加尔湖沿岸和列拿河流域,在17至18世纪,他们才跋山涉水,迁徙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直到解放前夕,他们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族公社阶段。
  2004年11月,猎民的枪支,被当地林业公安民警收缴了。玛丽亚·索等猎民急了:狩猎是使鹿鄂温克人的民族习惯,猎民的枪怎么可以收呢?没有枪的猎民还叫什么猎民?民警告诉他们,民族习惯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收枪的原因还是因为酒。一个猎民酒后携枪闯入了当地森林管护站索要白酒,遭到拒绝后,他就操起猎枪要打死工作人员,所幸被及时制止。据当地猎民说,自从1957年猎民定居以来,已经有100多猎民死于酗酒,而目前猎民的总数才230多人。酒的伤害,玛丽亚·索老人体会得透彻骨髓:她5个子女中的两个,都死于醉酒。
  “拉帮套”的丁振礼 / 180
  在我国的婚俗史中,多夫一妻的“拉帮套”现象,并不少见。旧西藏,兄弟共妻或朋友共妻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某些汉族区域,也有兄弟几人合娶一妻或另请男子帮助养家的现象,俗称“拉帮套”。“拉帮套”是借用东北地区赶车人的一种土话,意思是平时由一匹马拉的车,当载重较大时,就加套其他的马匹帮忙,这帮忙的马就是“拉帮套”。在约定俗成的规矩下,“拉帮套”者无权拥有子女,即使孩子跟自己长得一摸一样。
  ……
  后来,丁振礼来到了彭家。他是彭玉春的姑表哥,他们共同劳作,一块生活。起初,也有人指指点点,时间久了,有的人累了,有的人习惯了,一切都平静了。彭家的日子也稍稍有了改变。1995年,他们彻底对土地失去了信心,就离开土地,来到镇里谋生。彭玉春捡破烂,每月有50多元的收入;丁振礼拴了挂毛驴车拉脚,每月有60来元的收入,他们都很满足。有时,老哥俩也买上2两老白干,就着姜桂荣给炒的鸡蛋韭菜和油炸花生米等小菜,美美地喝上一阵子。
  生养15个孩子的杰斯阿妈 / 186
  在杰斯18岁那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全国人口还不足5.5亿。那年她也成了张龙的新娘。之后,张家的人口,与中国同步,进入了急速增长期。在20年内,张家的15个孩子接连出生,中国的人口已经###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最后的恭亲王(1)
一米六十多的身高,戴着精致的眼镜,眼睛后闪动着烁烁有神的眼睛,这是2005年春,我看到的毓嶦老人。他的夫人爱新觉罗·丽水,把我让进了书房。老人的家,百八十平米,除了大大的书案,与其他北京平民家没有什么不同。
  老人名叫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
  命运的安排,毓嶦还是没有成为皇子。
  道光皇帝共有7子。长子奕纬、二子奕纲、三子奕继早殇四子奕即咸丰皇帝,六子奕䜣,就是毓嶦的曾祖父。奕䜣聪明好学,深受道光帝的喜爱。
  1856年,即咸丰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8月12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9月18日,联军攻陷天津、张家湾和通州。21日攻陷北京东郊八里桥。僧格林沁等撤往北京城。咸丰帝令恭亲王奕䜣留守北京,负责求和事宜,自己从圆明园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
  10月6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同日,在大肆抢劫之后,火烧圆明园。
  10月13日,联军占据安定门,北京陷落。奕䜣代表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割让,大量主权丧失。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大清王朝,更加衰败。
  1908年10月20日,就在光绪帝驾崩的前一天,慈禧太后命醇亲王载沣之子、3岁的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次日,她颁布懿旨宣布溥仪“为嗣皇帝”。关于皇帝人选,朝廷重臣中有人曾提到第一代恭亲王奕䜣之孙袭恭亲王溥伟。无奈慈禧担心自己因此对朝政失控,最终还是把还在吃奶的溥仪放上了龙椅。慈禧这一选择,改变的不只是大清朝的命运,还有溥伟和毓嶦的命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也同时瓦解。 1945年8月17日,溥仪、溥杰、润麒、毓嶦等9人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虏。后径直押往苏联,开始了为期5年的俘虏生涯。在苏联,主要任务是学习马列主义,进行思想改造。毓嶦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他每天除了正常的学习,还要服侍溥仪,帮助他叠被、收拾屋子、洗衣端饭有时也到收容所的菜地干点活。比照日本俘虏,苏军对他们是很宽松的。干完农活后,甚至可以到周边走走。
  1950年7月31日,毓嶦和溥仪家族的其他成员,结束了俘虏生涯。在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车站,被苏军移交给中国政府。随后,毓嶦来到了沈阳。有消息说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要接见溥仪等伪满战犯,毓嶦以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家和亲人见面了,他欢呼雀跃。溥仪却吓得半死,他料定政府要枪毙大家了。接见的方式也特别,点到谁,谁就进去。总让人想到冷森森的屠刀。当点到毓嶦时,他的腿也有些发软。谁知高岗只是问候问候而已。
  在开往抚顺的车上,因为高岗的亲自接见,大家兴高采烈,各自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大家被送到抚顺的一处建筑物前,所有的人,都沉默了。那建筑物四周被高高的大墙包围,高墙上有带刺儿的铁丝网……大家步履沉重地走了进去,身后传来“咣当”的关门声,毓嶦的心一阵阵发紧。接着传来“哗啦啦”的锁门声,这让大家想起了镣铐。
  即来之,则安之。想开了,毓嶦倒坦然了许多。只是溥仪终日忧心忡忡害怕被拉出去枪毙。大家被分别照相编了号。溥仪是981号,毓嶦是1025号。伪满战犯一共58名,969号以前是苏联移交的日本战犯。之后,大家被安排在一间房里的两个大通炕上。接下来自然是学习改造。《新民主主义论》、《中国近百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以及几本毛主席著作,是必读教材。因为前途未卜,大家都心存疑虑。当时大家最害怕听到的就是枪毙、杀头等字眼儿。
  

最后的恭亲王(2)
1957年的春节要到了。毓嶦的思绪总是无法自禁。一天,天大的喜讯砸到了他的脑袋上:他和毓罱、毓螗等十三人免予刑事起诉,被当场释放了。走出监狱,毓嶦深深地呼吸了几大口清新的空气……
  不久,毓嶦就一头扎进了书法中。毓嶦自幼受家父溥伟的言传身教,酷爱汉学。溥伟是恭亲王奕䜣的孙子,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 被封为贝勒,光绪二十四年1898 袭恭亲王。曾位居正黄旗汉军都统、镶黄旗蒙古都统、正红旗满洲都统、宗人府右宗正、禁烟大臣等朝廷要职。在朝廷,溥伟属文人官吏。他自幼舞文弄墨,书法技艺在宫内诸亲王和大臣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父亲的教导和督管下,毓嶦每天除了诵读儒家经书外,还要规规矩矩、工工整整地书写一篇大楷和小楷。稍有懈怠,溥伟就会撕毁让他重来。后来,溥伟还把弟弟溥儒研习书法的体会传授给他。溥儒,字心畲,4岁时慈禧当面赐名“溥儒”。他诗书经史、书法绘画无所不精,是北方宫廷画派的代表人物,与居住在南方的张大千齐名,有“北溥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