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如今阳关遗址仅仅留存下来一段高不到1米的城堡墙基。所谓“古董滩”,是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曾经沙滩上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还有大片版筑遗址,当地人称之为“古董滩”。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阳关以南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北与玉门关、敦煌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构成河西走廊西端的门户。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在这里派重兵把守。据史料记载,阳关为都尉治所。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不断向阳关一带侵蚀,人们渐渐东移,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土堆,供后人凭吊。
  王维的一首《渭城曲》不仅使阳关名声响彻古今,而且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一出,便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后经艺人反复吟咏,悲凉凄婉之感,离愁别恨之情倍增,音乐起到了诗歌所没有的作用。
  其实,王维只是写了一种淡淡的送别之情。你看,朝雨轻轻湿润了大地,让阳关路上的尘土不致漫天飞扬。客舍前的青青柳枝,在细雨清洗下焕发着新的神采。送别氛围分明是平静开朗的。不过毕竟是离别,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这样的老朋友可以对饮畅谈了。
  盛唐时的人,胸襟阔大,昂扬向上,别说是送别一般的朋友,就是送别挚友,也多是一种“壮别天涯未许愁”的感情。西出阳关虽无故人,但西出阳关有功业,可以成就理想抱负,当然在临别饯行之际不需作愁苦状了。
  从敦煌到阳关一线,有很多烽火台,千百年来,这些烽火台像哨兵一样,忠实地守卫着祖国的西北大地,似乎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望着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烽火台,我不由得想起春秋战国时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不爱笑,为了能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不惜点燃烽火,使得各路诸侯带着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在滚滚狼烟下,在万马奔腾中,在千千万万将士组成的雄伟壮观的阵营面前,褒姒终于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笑容寒了各路诸侯的心,冷了千万将士的血。几乎就在美人冷冷一笑的刹那,便彻底动摇了周王朝的千秋基业,注定了周朝亡国的下场。
  如今,阳关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已经沦为废墟,只有一座古代的烽火台矗立在砂石山上。昔日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军队,冠盖相望,不绝于道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荒漠寂野。但是阳关仍然有一种不为时间所衰减的历史光彩。
  

5嘉峪关上的明代壁画不可不看
自敦煌东行400公里,在一个狭窄的峡谷,坐落着“天下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建于明代,是我国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关隘。正像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一样,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山河襟带,控扼咽喉,自古有“边陲锁钥”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
  嘉峪关布局合理,建筑精良,分为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可谓固若金汤,十分利于防守,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
  险绝高峻的嘉峪关,是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关址建在山峡之间的一块高地上,巨大的城关,浩繁的工程,无数的用料。相传,修建嘉峪关时,一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算经,估料准确。这名工匠事先计算好用砖的数量,等到竣工时,只剩下一块城砖,于是,这块城砖便被当作镇关之砖。现在这块砖仍然保存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成为古代建筑史上精确计算材料的见证。
  在嘉峪关的戏楼里保存有两幅久负盛名的明代壁画,不可不看,人们称之为:和尚窥女图。说白了就是老和尚偷看女人。画面设计精巧,人物生动传神,就是内容让人觉得好像放错了地方。
  一般来说,和尚是出家人,清心寡欲,不近女色,可是这两幅画似乎在开和尚的玩笑。在戏台西墙的壁画上,一位老和尚正面带笑容,叫徒弟手持铜镜,通过铜镜的反射偷看对面楼上的一个少妇,有个小徒弟因好奇也想看,被师父按住了头不让他看。东墙壁画上,是一位正襟危坐,袒胸露乳的妇女,怀抱胎儿,旁边有两个小孩子正注视着对面和尚的行动。
  这样两幅画公然保存在边防重镇,而且偷看女人的事发生在老和尚身上,实在是有点儿不伦不类,且有扰乱军心之嫌。也许戏台壁画所表现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或者是一个传说?经请教得知,这两幅画是古人精心安排的,为的是聊解一下守关将士长年累月寂寞枯燥的军旅生活。细想起来,在沉闷单调的戍边中,增加一点生活情趣,又有何不可呢?
  在嘉峪关的戈壁荒漠中,还埋伏着上千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荒冢,墓中的精美壁画让人叹为观止。那些展现古人生活,如种植、畜牧、蚕桑、宴饮、出游、博戏、酿酒、做醋等等最平常的生活场景的壁画,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仿佛专门等候在那里,昭示后人这片土地曾经如此生机勃勃。
  

6东西文明的碰撞(1)
丝绸之路的确是“丝织品”和其它物资的传播贸易之路。但是,如果单从这一角度去理解未免过于狭隘,这条漫长的古道突破了国家、民族、地域的限制,它所带给人类社会更积极的是文明的交融和渗透。从商贸活动到文明交流是一个质的飞跃。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传送到西域各地,尤其是冶铁技术的传入,大大提高了西域各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在公元1世纪的罗布泊晚期墓葬中就出土了很多铁刀、铁镞。在尼雅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铁镰、铁刀、铁斧、铁锄和铜匕首等。考古工作者还在古楼兰遗址中,发现了西汉风格的建筑,里面有华丽的大厅、厢房、花园、冰窖和厩栏,其高超的建筑技术相当惊人。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西汉政府在西域各地进行屯田,兴修水利,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如凿井技术、“井渠法”相继传入了西域。西域人民把“井渠法”加以改造,成为有名的“坎儿井” 。“坎儿井”在西域使用普遍,仅在吐鲁番一地的暗渠总长就达2500公里。这项工程实在是可以与长城、大运河、都江堰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工程。此外造纸、医学、建筑、文字等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技术不断地传入西域,中原汉族人民的一些生活风俗也影响了西域地区。
  在中原的经济文化传入西域的同时,西域地区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和品种繁多的植物也不断地传入到中原地区,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中原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艺术水平。
  在音乐舞蹈方面,过去一直以来人们都持东西方交流互补之说。据历史记载,中原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早在周代以前就开始了。这种交流从历史上看,虽然是双向交流,但是,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丰富多彩的西域各国的音乐舞蹈,由西向东汇入中原才是主流。
  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中原华夏音乐艺术中,曾经汲取了大量的西域音乐的精华,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乐器里有很多是来自于西域。这些音乐水平很高的、与传统的汉族音乐迥然不同的西域音乐的流入,以及我们相当熟悉的琵琶、笛子、排箫、箜篌、胡笳、竖笛、鼓等演奏乐器的不断进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地区的音乐内容。旋劲的胡风与西域各民族的乐舞,以其特异的风采和鲜明的个性,为中原的音乐艺术注入了新的声律和表现形式,对中原大地的音乐文化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山东武氏祠左室的第三石后段刻有一个乐舞图像。画面上共九个人,其中两个人弹琵琶,弹琴、弹筝、吹直笛、吹排箫者各一人,一人翩翩起舞,二人持小棒对唱。嘉峪关的汉画像砖上,也刻有乐师们弹奏琵琶、箜篌,吹竖笛的画面。在汉代的石刻和一些铜铸像中,均反映出当时西域的一些乐器已经在汉朝广泛地使用。
  此外,通过丝绸之路,品种繁多的植物也不断地传入内地,连我们最常见的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葡萄、核桃、石榴、西瓜、橄榄、芝麻、苜蓿、黄瓜、蚕豆、大蒜、香菜、胡萝卜等等,都是驮在骆驼背上,从遥远的西域辗转传来。由于这些产品的输入,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生活,而且对中原地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也曾将它固有的文明,慷慨地贡献给全世界。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织造技术、冶铁和水利灌溉技术、造纸和印刷术、造桥技术、火药合成技术以及瓷器、水车、风筝、竹蜻蜓等等先进的技术和物品,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冒险之路、交流之路、理解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古人如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马可?波罗……历尽千辛万苦,沿着这条道路使几种文明互相碰撞,并产生出伟大的古代文明,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条路可以与它相媲美。从古至今,丝绸之路始终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始终是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艺术家、旅游家和探险家们探访的黄金之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东西文明的碰撞(2)
这条路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1远古的记录:《穆天子传》
西域与中原地区交往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西周的时候。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河南汲县发现了一部珍贵的竹简文献《穆天子传》,书中主要记述的是周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