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竹简文献《穆天子传》,书中主要记述的是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同时对西域的历史概貌、地理形势、风土人情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至今对我们了解西域的历史和文化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穆天子传》书影
  根据《穆天子传》的记载,周朝第五代国主周穆王姬满,曾命御者造父,驾八骏,率六师,雄心勃勃,巡游西方。有一种说法,周穆王西巡所走的路线,是最早的丝绸之路。后来西汉时的张骞通西域,大体上就是沿着周穆王所走的路线西进的,这条路被人们称为老北道。
  周穆王最早将丝绸作为礼物,带到西域。在古代,丝绸不仅是贵重的商品,而且是传播友谊的礼物。如帛为白色的丝绸,象征吉祥,取“化干戈为玉帛”之意。英俊潇洒的周穆王向各国的国王赠送中原的丝绸,并且会见了西王母。那时的西王母可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老太婆,而是一个美貌温柔的少女。周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很多礼物,除去白圭、玄璧等外,主要是帛、贝带、朱带、锦、朱丹等极其珍贵的丝绸。
  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来访欣喜万分,在瑶池也就是现在新疆的天池,设宴款待周穆王一行。举觞奏乐之间,二人吟诗唱和,西王母婉转地唱道: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路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穆天子传》)
  意思是说,白云飘浮在蓝天,山峰耸立出地面。道路是这样的遥远,高山河流把它隔断。祝愿你健康长寿,希望你再度光临吧。
  周穆王接受了这良好的祝愿和热情的邀请,欣然对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穆天子传》)
  周穆王说,我回到东方的故土,一定治理好我的国家,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到那时我就来看望你。大概过不了三年吧,我会再次来到你这美好的地方。
  穆天子和西王母这次友好会见的场景,至今被保留在敦煌莫高窟423窟的壁画上,在酒泉西凉时期5号墓葬前室的东西壁画上,也可以见到二人举杯互祝时的温馨画面。
  虽然《穆天子传》的记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是,书中记述的有关西域的山川地理形势、物产习俗风情,基本与历史的实况相符,它记录了早在汉代以前,我国中原民族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
  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盆地西缘、天山阿拉沟东口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件保存良好的凤鸟纹绿色丝线刺绣绢,经鉴定为中原地区的产物,墓葬时间约在公元前642年左右。在同一地区的其它墓葬中,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先秦墓葬中,也发现出土文物中留有中原丝绸的遗迹,这就为我国早期丝绸之路的开创提供了实物证据。
  正是这种民族团结的友谊,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寓意深奥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大西北的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生活的远古时代。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极富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传说,伏羲和女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神,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载。古史传说中的伏羲教人们结绳记事,结网捕鱼,驯养动物,于是我们人类才学会了计数,产生了渔业和畜牧业。女娲以泥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千百年来,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表达了人们对战胜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和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美好憧憬。
  另一种传说是,伏羲与女娲是兄妹。远古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吞没了所有的人,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后来他们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了子孙后代,人类才免于灭绝。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大多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象征祥瑞,表示夫妻和顺,至死不渝。伏羲女娲图虽然在色彩、人物造型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大的构图方面基本相同。二人同是上为人身,下为蛇尾。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布满星辰,仿佛置身在浩渺的宇宙之间。源于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四目相交,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绕。大多数的图中,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象征着天圆地方。“规”和“矩”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建筑房屋和做木制器具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准则。
  伏羲女娲图在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中也有少量发现,在敦煌莫高窟建于西魏时期的285号洞窟的壁画中,伏羲女娲的尾部是分开的,显然是受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
  伏羲女娲图自本世纪初出土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早在1953年,科学家就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伏羲女娲尾部相缠绕的造型非常相似。20世纪末,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我们人类的基本遗传基因也是双螺旋结构。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早已谙熟人类繁衍生存的奥秘?
  1983年,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图以“化生万物”为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千年干尸之谜(1)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解不开的谜,换句话说是现代人不能理解古代人的智慧。比如,玛雅人有独特的数学体系,他们对于“0〃的发明与使用比欧洲人早了800年,甚至比印度数字还要早一些,他们的数学知识足以应付几十亿的大运算,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称量一袋玉米的重量;他们知道圆周率,却没有发明车轮;他们有典雅的雕刻,精美的建筑,却没有制造出犁铧或锄头;至今没有人知道他们建造金字塔用的那些巨大的石块,是如何搬运提升的……
  这是文明的碎片。
  同样,在我国的西部也留下了众多惊人的秘密,有待现代人去发现、去认识。当在哈密、高昌、敦煌、楼兰、小河墓地等许多地方的千年古尸被发现的时候,世界为之震惊,科学家瞠目不解。这些在天然状态下保存下来的干尸,如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腐,至今肌肤皆在,须发尚存,就连身上穿戴的衣服也色泽鲜艳,至今仍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开的谜。
  ●
阿斯塔那古墓区中的干尸
  多年以来,木乃伊一直是埃及人的骄傲,可是埃及的木乃伊是在清空了内脏之后,经过复杂的人工防腐处理,加以精心的保存而成。而我国新疆出土的很多千年古尸是大自然的杰作,妙在天成。新疆地区特有的干燥、高温的环境条件,使千年古尸逐渐脱水干燥,成为干尸。这些干尸不但脏器完整,位置正常,而且组织结构中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保持良好。
  难道仅仅是沙漠中异常干燥的气候和毫无水分的沙子保护了他们?
  ●
阿斯塔那古墓通往墓室中的墓道
  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五百多号的墓葬中,几乎所有的尸体都没有腐烂,而成了万分稀奇的干尸。据不完全统计,干尸总数在千具以上,其中一部分干尸被盗墓者破坏了,一部分深锁在墓穴中,还有一些收藏在新疆的博物馆里。当我沿着一条长长的斜坡墓道下到墓室中的时候,凭借着昏暗的灯光,隔着玻璃棺罩,我看到了两具保存完好的千年干尸。干尸呈黄褐色的皮肤,包在彻底脱水的肌肉组织上,给人一种骨瘦如柴的感觉。他们应该是一对夫妻,此刻,正静静地仰卧在平台上,不再理会世人的打扰。
  在阿斯塔那最著名的一具干尸,当是高昌王国最高的军事将领右卫大将军张雄的干尸。墓志上说他是“入筹帷幄,出总戎机”的人物。根据记载,贞观初年,李世民统一全国势在必行,张雄力主归顺大唐,维护统一。但是,高昌国王麹文泰一意孤行,劫持唐朝的商队和使者,联盟西突厥,与唐朝对抗,走上了分裂割据的错误道路。张雄屡劝无用,忧愤成疾而死,年仅50岁。这位唐初名将,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他的大腿明显向外分开,而小腿内收,当是将军戎马一生的写照。后来唐朝平定了高昌叛乱,改高昌为西州,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张雄的两个儿子,都受到朝廷的重用。
  在哈密古墓中出土的那些干尸,据考古学家认证,已经有3000年之久的历史了。哈密的古墓里没有棺木,只是在尸体下垫着一层胡杨木和一块毛毡,尸体上面覆盖着木头,再封以土块。大部分干尸是两臂放在胸前,双腿蜷起,斜躺在木头上,看上去就像是侧身跪着作揖的样子。这些古尸出土的时候,栩栩如生,轰动一时。尤其是当其中的三具女干尸出现在考古工作者的面前时,他们都惊呆了。这些女尸的眼睛没有深陷下去,眉毛没有脱落,连汗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嘴唇也没有干瘪。尤其是那个仰天躺着的女尸,看上去还很年轻,满头金黄色的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连手指甲也完好无缺。她身穿彩色花纹的毛织长袍,细腰束带,脚蹬长统皮靴,看上去,哪里像是已经死去3000年,分明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苗条女子正躺在羊毛毡上静静地熟睡。
  ●
铁板河墓地的女尸
  1980年在罗布泊北的铁板河古墓出土的一具女尸,被誉为“楼兰美女”。经考证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她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的最早的一具干尸。
  

3千年干尸之谜(2)
科学家普遍认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