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度征募农村劳动力当兵,也许已经促成农业生产的下降,又由于这些军队
集中在中国后方较大的城镇附近,就极大地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跟战前
一样,军队的规模和费用既未相应地促进中国的国防,也未促进国民党政府
的稳定。当内战在 1947 和 1948 年变得激烈时,军事需求在政府领袖的支持
下破坏了对节节上涨的支出的一切控制。
也是遵循战前的模式,战时的国民党政府通过征税筹款,而这些税主要
是递减的间接税。(一个例外是上面讨论过的战时田赋征实;不过,这使穷
苦农民所受的打击比富人沉重得多。)特别是不设法向那些利用通货膨胀大
发横财的企业家和投机家征税。1945—1946 年,在抗战结束和内战开始之
前,当政府回到从前的敌占区时,中间的间歇无论多短,出现了一个实行彻
底而公正的税收改革以弥补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机会,但没有抓住它。
不过,战时和战后的政府支出不是靠税收而主要是靠银行预支筹款,从
而导致纸币发行的不断增加。卖公债,即使是强制分配,以 1937—1945 年来


① 关于战时和战后的财政和通货膨胀,见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胀》;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和
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胀,1937—1945 年》。



说,只及累积赤字的 5%,而在 1946—1948 年间还要少。在 1942 年把发行
纸币的专有权交给中央银行以后,甚至连把债券存入银行作为预支担保的手
续也免了。为弥补通货膨胀的影响和维持法币的国际价格而采取的出卖外汇
或黄金以及战后进口货物等办法,只起到耗尽这个国家积累的外国资产的作
用,在打败日本人之后,这些资产本来是可以用于经济发展的。
当然,通货膨胀是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赤字引起的过度货
币需求造成的。在战争时期,后方消费品工业的产量有程度有限的增长,但
绝对数量不足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消费品大多是私营的小公司生产
的。对照之下,投资于生产资料工业的,主要是政府或半官方机构。大体上
跟战前一样,没有有效的政策,使珍贵的资金用于最紧要的需求。总之,战
时在内地发展起来的小工业基地,当政府迁回中国沿海时实际上被抛弃了。
对中国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的收复可能解决供应问题所抱的希望,被事
实残酷地粉碎了:苏联从满洲搬走主要的工业设备;共产党控制下的华北农
村的许多地区拒绝向上海的纱厂供应原棉;全国资源委员会和接收敌伪公司
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无能和腐败;在战争结束时,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计
划来分配可以利用的外汇资源;国民党政府跟 1937 年以前的时期一样,对控
制投机、改革税收结构和充分重视发展的经济投资无所作为。



对外贸易与外国投资

即使在 20 世纪,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仍然是相对小
的。在对各个性质不同的部门的考察中必须计及西方和日本经济冲击的影
响,但中国经济的大部分是外国人所达不到的。
外国在中国的投资,1902—1936 年
表 22 (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数)

投资类型
直接投资
中国政府的债务
向私人参
与者放款
总计

1902
503.2(64)
284.7(36)
0.0
——
787.9(100)

1914
1067.0(66)
525.8(33)
17.5(1)
——
1610.3(100)

1931
2493.2(77)
710.6(22)
38.7(1)
——
3242.5(100)

1936
2681.7(77)
766.7(22)
34.8(1)
——
3483.2(100)



资料来源:侯继明:《1840—1937 年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
第 13 页,这个资料又是根据 C.F.雷默的《中国的外国投资》和东亚研究所
的《外国在中国的投资和中国的国际收支差额》。

根据 C.F.雷默和日本东亚研究所的估计,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总数到 1936
年曾达到 34.83 亿美元,从 1902 年的 7.33 亿美元开始增长,1914 年为 16.10
亿美元,1931 年为 32.43 亿美元(表 22)。按人口平均——以 1914 年为 4.3
亿,1936 年为 5 亿——这两年的数字分别为 3.75 和 6.97 美元。这些按人口
平均的金额明显地小于别的“不发达”国家的外国投资:例如,在 1938
外国在中国的投资——债权国投资,1902—1936 年
表 23


1902
(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数)

1914 1931


1936
英国
日本
俄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斯堪的纳
维亚
其他


总计
260.3(33.0)
1.0(0.1)
246.5(31.3)
19.7(2.5)
91.1(11.6)
164.3(20.9)
4.4(0.6)
0.0
0.0


0.0
0.6(0.1)
——————
787.9(100.0)
607.5(37.7)
219.6(13.6)
269.3(16.7)
49.3(3.1)
171.4(10.7)
263.6(16.4)
22.9(1.4)
0.0
0.0


0.0
6.7(0.4)
——————
1610.3(100.0)
1189.2(36.7)
1136.9(35.1)
273.2(8.4)
196.8(6.1)
192.4(5.9)
87.0(2.7)
89.0(2.7)
28.7(0.9)
46.4(1.4)


2.9(0.1)
0.0
——————
3242.5(100.0)
1220.8(35.0)
1394.0(40.0)
0.0
298.8(8.6)
234.1(6.7)
148.5(4.3)
58.4(1.7)
0.0
72.3(2.1)


0.0
56.3(1.6)
——————
3483.2(100.0)



资料来源:侯继明:《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17 页。

年,印度是 20 美元;拉丁美洲是 86 美元;非洲不包括南非联邦是 23 美元。
一个特定年份的人均外国投资额也许不是最能说明该投资意义的尺度。不
过,可以得到的资料不许可对年度资本流入数字作任何精确的估计,以与国
民收入和国内投资相比较。非常粗略地估计,30 年代初的私人外国净投资略
小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1%,约占总投资的 20%。①就是说,总数很小,但
不是没有意义。
雷默的数据表明,在 1902—1931 年间,当年度新投资的资本流入小于政
府贷款的还本付息的支付和外国商业投资的利润时,就有实际上的资本净流
出。①不过,如表 27 所示,华侨寄回国的汇款大于这个流出,所以总的来说
有一个资本流入,这种流入加上硬币支付,为中国继续不断的入超提供了资
金。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总值的增长,除了价格上涨的影响外,似乎是
由于在中国的外国人把他们的利润进行了再投资。事实上,有些“外国”汇
款从来没有离开中国,而是被直接付给了在上海或香港的外国债权人,他们
把相当一部分利润再投资于设置在几个条约口岸的企业。怡和洋行从 19 世纪
30 年代的一个小代理店在一个世纪中发展成为在中国有许多工业和金融产
业的最大的贸易公司,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过程。
外国在中国的投资——工商企业投资
表 24
百万美元;括号内百分数)

1914 1931


1936
进出口贸易
银行和金融
运输
(铁路和航运)
制造业
矿业
交通和公用事业
地产
杂项


总计
142.6(13.4)
6.3(0.6)


336.3(31.5)
110.6(10.4)
34.1(3.2)
23.4(2.2)
105.5(9.9)
308.2(28.9)
————
1067.0(100.0)
483.7(19.4)
214.7(8.6)


592.4(23.8)
372.4(14.9)
108.9(4.4)
99.0(4.0)
339.2(13.6)
282.9(11.3)
————
2493.2(100.0)
450.2(16.8)
548.7(20.5)


669.5(25.0)
526.6(19.6)
41.9(1.6)
138.4(5.1)
241.1(9.0)
65.3(2.4)
————
2681.7(100.0)

资料来源:侯继明:《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16 页。

在 1931 年日本人占领满洲并开始对它的发展大量投资之前,最大的投资
者是英国(见表 23)。英国的直接投资分别占 1914 年和 1931 年英国总投资
的 66%和 81%;在 1931 年约有一半用在与外贸直接有关的领域,21%用在
房地产,18%用在制造业,5%用在公用事业,2%用在矿业,3%用在杂项。



① 罗伯特?F。德恩伯格:《外国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见珀金斯编:《中国现代经济》,第 28—
30 页。
① C。F。雷默:《中国的外国投资》,第 170—1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