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0 页。
① C。F。雷默:《中国的外国投资》,第 170—171 页。



当 1905 年日本在南满站稳脚跟后,日本在中国的资本迅速增加。日本的直接
投资(占 1931 年总投资的 77%)主要在运输业(南满铁路)、进出口贸易、
制造业(主要是棉纺业)和矿业。俄国的投资几乎全部用在中东铁路上,这
条铁路在 1935 年卖给了日本。 ①
直接商业投资是 1914、1931 和 1936 年外国总投资的 66%、77%和 77
%。出现的差额主要是中国政府的借款。侯继明对雷默和东亚研究所(表 24)
的数据的再核算,表明 1931 年这种直接投资的分配如下:进出口贸易 19.4
%;铁路 16.0%;制造业 14.9%;地产 13.6%;银行和金融 8.6%;航运
7.8%;矿业 4.4%;交通和公用事业 4.0%;杂项 11.3%。从这些数字马上
就可以看出,与许多“不发达”国家的外国投资的典型模式相比照,在中国
的外国资本很少进入以出口为方针的实业,如矿业或种植业。甚至在满洲,
日本对农业的投资也是微不足道的。
在这样一些国家——例如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或荷兰统治下的印度尼
西亚——外国资本实际集中在出口型实业上,结果是接受者经济的片面发
展,它使一种或多种农业或矿业的出口产品专门化,这些产品的市场对外国
的经济周期极端敏感。此外,这种“殖民地”模式的外国投资,据说加强了
本地土地所有者阶级,他们是这种商业化农业的主要受益者。不过,他们没
有把不断增加的收入投入工业发展,而是跟过去一样,储藏在本国(土地的
积聚,港口的房地产),现在是更安全地储藏在国外(存入外国银行或购买
外国证券);和用于奢侈品消费(入超)。出口型实业发展的结果把本地资
本吸引到中间的第三活动范围,如外国公司的附属小行业,据说其后果是把
可以更有成果地使用的人才和资本抽走了。在很有限的地区,如东南沿海和
广州附近,上述现象可以在较小规模上看到。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没有因外
国资本而作重大调整,从而没有把它的命运拴在世界市场难以预测的变化
上。
外国在中国投资的地理分配,1902、1914、1931 年
表 25
(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数)
1902 1914


1931
上海
满洲
中国其他地方
未分配的
110.0(14.0)
216.0(27.4)
177.2(22.5)
284.7(36.1)
————
291.0(18.1)
361.6(22.4)
433.1(26.9)
524.6(32.6)
————
1112.2(34.3)
880.0(27.1)
607.8(18.8)
642.5(19.8)
————
总计
787.9(100.0) 1610.3(100.0) 3242.5(100.0)

资料来源:雷默:《中国的外国投资》,第 73 页。

1931 年以前,直接投资大量集中在条约口岸,特别是上海,如表 25 所
示。日本人在 30 年代努力把满洲发展成一个工业基地,上面已讨论过了;外
资工厂在制造业部门所占份额,表 9 和表 10 中有提示。在许多评论者看来,
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这常常等于控制)应对中国现代工业发



① 侯继明:《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17—22 页。



展的受阻负主要责任。用这种观点看,中国公司根本无法同外国公司竞争,
因为后者有更多的收入,更好的技术和管理,享有治外法权和免税特权,不
受中国官场的劫掠。与这种“压迫论点”相反,侯继明指出,在 1937 年以前
的那些年里,华资现代企业不但没有被挤垮,而且在现代部分中保持一个“非
常稳定”的份额。①虽然可以
表 26 对外贸易额和指数,1912—1936 年





时价计算额*




贸易总
额指数

数量指数
1913=100

进出口交换
比 率 ( 进 口
价出口价)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续表
入口
473
570
569
454
516
550
55
647
762
906
945
923
1018
948
1124
1013
1196
1266
1310
入口
371
403
356
419
482
463
486
631
542
601
655
753
772
776
864
919
991
1016
895
入超
102
167
213
35
34
87
69
16
220
305
290
170
246
172
260
94
205
250
415
1913=100
86.7
100.0
95.1
89.7
102.5
104.0
106.9
131.3
133.9
154.8
164.4
172.2
183.91
177.1
204.2
198.4
224.6
234.4
226.5
入口
82.8
100.0
91.6
70.3
73.7
73.4
66.1
75.4
75.9
94.7
112.6
108.5
119.6
109.9
130.5
154.1
131.5
139.9
131.0
出口
103.8
100.0
83.8
96.5
102.3
108.3
10.5
140.0
119.3
126.9
130.5
137.3
136.6
132.9
141.1
108.6
156.1
149.2
131.1
1913=100
112.9
100.0
103.3
104.8
104.6
123.4
128.4
134.1
155.6
142.3
117.7
109.1
105.4
103.5
98.6


100.4
93.1
102.5
















① 同上书,第 138—141 页。









1931
1932







净入口
1433
1049




时价计算额*


净出口
909
493







入超
524
556




贸易总
额指数
1913=100
240.7
158.4




数量指数
1913=100
入口 出口
129.9 136.5
106.0 100.8




进出口交换比率
(进口价出口价)
1913=100
116.0
128.6
1933 864(1346) 593(612) 471(734)
1934 661(1030) 344(536) 317(494)
1935 590(919) 370(576) 220(343)
1936 604(942) 453(707) 151(235)
129.1
103.2
98.6
108.6
97.5 124.7
85.1 118.6
83.6 126.7
77.9 125.6
142.7
136.1
122.9
109.4



*单位:百万海关两;从 1933 年起,价值用元计算,如括号内所示。
资料来源:萧亮林(音):《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1864—1949 年》,
第 23—24、274—275 页;郑友贵(音):《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
第 259 页。

辩解说,没有外国公司的竞争可能发展得更快,但这决不意味着,没有对外
贸易和外国投资的“外在冲击”,中国 19 世纪的现代前经济有能力走上发展
的道路。①
除了铁路建设和工业借款外,很难说中国政府借的外债对中国经济有什
么好处。这些外债相对高的还本付息费用(利息、贴现、佣金)超过了从中
得到的小利益。对 1912—1937 年间举借的外债根据借债目的所作的一个分
析,似乎支持外债对经济无用的结论。②约占外债总数的 8.9%(用 1913 年
的物价计算)是为军事目的和偿付赔款借的。另外有 43.3%指定用于一般行
政目的,主要就是外债的付息。虽然占 36.9%的铁路借款是一笔潜在的生产
投资,但它的用途受到地方性内战和动乱以及借款合同条款的限制,后者通
过划定范围阻止有效的集中管理,几条铁路各自为政,从而不能联营或得到
统一管理的其他好处。电话和电报借款是占 10.8%的工业借款中最大的一部
分。
鉴于缺乏有用的国民收入数据,对民国时期的外贸交易额与国民收入之
间的比率只能作粗略的估计。1933 年,这年的国内产值有一个可以接受的估
量,进口和出口的价值加起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7%。不过,这是在外贸
不算少的满洲丧失之后,并且在大萧条开始之后。在 20 年代后期,中国的对
外贸易可能略大于国民收入的 10%。这是一个相对低的比例,但在国际上比
较,从中国的幅员、发展的水平、与主要海运路线的距离、丰富的资源和巨
大的国内市场来看,并不算反常。表 26 列出 1912—1936 年中国对外贸易的
价值与指数。
以当时物价计算,从 19 世纪 80 年代到 190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