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石接着提到乌丸俘虏的处理问题。箕稠笑着说道:“我走之后,护乌丸校尉府的大小事情都由别部司马大人处理。这个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另外,回去告诉子民,他的心意我领了,日后我自会尽力报答,替我谢谢他了。”   
  箕稠经历大悲大喜,此刻有说不出的轻松愉快。   
  第三天,他带着大量的财物以及三千步兵回沮阳养伤去了。到了沮阳,他亲自写了报捷奏折命令快骑送到京都洛阳。上谷郡府和幽州刺史府接到箕稠的文书之后,纷纷上书报喜。   
  朝廷接到边境报捷、幽州战事已经彻底平定的消息之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各方势力在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倒是异乎寻常的统一,认为应该重重嘉奖。   
  关于鲜卑国慕容风和幽州大员互相勾结一事虽然在洛阳盛传了一阵子,但因为鲜卑国已经战败撤回草原,幽州刺史刘虞和上谷郡太守刘分别辞官,这个传言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随即烟消云散。   
  朝堂之上,为新任幽州刺史人选和上谷郡太守人选大家争执一番以后,各有定夺。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请奏,迁升卢龙塞边军别部司马李弘为上谷郡都尉。箕稠是大将军何进一系的人,他在给何进的书信中着重提到了李弘,认为此子虽然出身低贱,但武功高强、谋略出众、才堪大用。虽然因军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迁升到别部司马一职,但在剿灭乌丸叛乱之战中,再立大功,论功行赏,应该迁其为都尉。何进想拉拢李弘,在北疆边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一个边郡的都尉在他的眼里,还不如自己府上的一个掾属,做做顺水人情也未尝不可。   
  谁知此奏一出,立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大家吵成一团,无非就是出身低贱,不是名门士族,是半个蛮子等等,全然忘记了李弘的战功。大臣们激烈反对,站在天子身边的宦官张让就不高兴了。出身低贱,我不也是出身低贱。你们这些人到底是骂我,还是骂那个从鲜卑族逃回来的奴隶?他就在天子耳边嘀咕。朝堂之上有一些出自汉室宗亲的大臣,和刘虞、刘交情不错,也知道上次两人曾联名举荐过,于是趁此机会出班请奏,详述刘虞、刘的举荐,李弘的战功。天子奇怪了,我大汉北疆还有这等英雄?朕怎么没有听说?何进赶忙出列,添油加醋一番。反对的大臣也不含糊,抬出大汉律法、祖宗规矩。举荐的宗亲也不示弱,列举先朝旧历、前朝英雄。大家吵得不亦乐乎。   
  此时,对这些朝堂上的闹剧毫不知情的李弘,已经和黑翎王派来的代表在商谈赎买俘虏的事了。   
  右北平郡太守刘政知道李弘又打了胜仗,很高兴,派人送来了一点食物,美其名曰犒劳将士。至于李弘的军队什么时候回卢龙塞,刘政让他听护乌丸校尉箕稠的命令。只要上谷郡的边境安全了,随时可以回到卢龙塞。         
※虹※桥※书※吧※。  
第93节:第十六章胜利与牺牲(8)         
  上谷郡的太守还没有上任,暂时行使职权的五官掾窦弘再一次派人前来道贺,这次干脆什么礼物都没有,一张嘴说了几句就走了。   
  幽州刺史府的功曹从事鲜于辅代表幽州刺史府前来祝贺,也是两手空空。   
  李弘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听说鲜于辅来了,一定要出大营辕门迎接。   
  弧鼎拗不过他,只好背着他走出辕门。鲜于辅远远看见非常感动,赶忙下马急步走来。   
  “羽行兄……”李弘大声叫道。   
  “子民……”鲜于辅抓住李弘的手,有些激动地说道,“听说你受伤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好,快好了。”李弘笑着说道。   
  “这是弃沉、这是弧鼎,都是鲜卑族的勇士,是我们亲卫屯的屯长。”李弘指着他们给鲜于辅介绍道。两人赶忙给鲜于辅见礼。   
  “这就是鲜于大人,我的好朋友。”   
  两人寒暄两句之后,随即准备进大营。   
  鲜于辅看到弃沉准备背李弘走路,赶忙拦住他,笑着对李弘说道:“我背你吧。”   
  弧鼎和弃沉惊讶地望着鲜于辅。李弘笑笑,趴到鲜于辅的背上,由鲜于辅背着慢慢向大营内走去。   
  “两位刘大人弃官而走,丢下幽州一个烂摊子,把魏大人和窦大人忙坏了。窦大人前两天派人来问我,你缴获了提脱的战利品,为什么不如数上交?没法子,只好给他拿走了上百车。”   
  鲜于辅笑起来:“我来,也是问你这个富有的豹子军要钱要物的。现在幽州国库不仅仅是匮乏,而是一无所有。战后,幽州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了,你必须要上交战利品。”   
  “我知道。拓跋锋……”李弘压低嗓门刚想说那笔巨额交易,鲜于辅立即打断了他。   
  “大人病重,已经回青州老家。慕容风恶意传出的消息因为大人的离去而突然失去了作用。这件事仅仅是传闻而已。大人希望你能组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骑兵,镇守在边关,保卫我大汉国土从此不受侵扰。”   
  李弘叹了一口气:“刘大人好大的气魄。”他突然想起里宋曾经对他说的话,他真的不明白,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刘虞呢?   
  “组建骑兵的办法我倒是有,但没有建制。幽州刺史府或者郡府必须给我建制才行。”   
  “给你建制就要给你军饷、军备。现在哪里有这笔开支?”   
  “你给我建制,其他的事我自己处理。不论回卢龙塞也好,还是留在上谷,我只要有建制就行。但是,我只负责把它们组建起来,至于将来这支骑兵何去何从,幽州刺史部必须给个说法。如果它一直保留下去,开销可是非常惊人的。”   
  “将来再说吧。现在幽州必须要有这样一支军队威慑胡人,争取时间恢复幽州的元气。如果让胡人每年都这样没完没了地寇抄边境,幽州的百姓还活不活了?增加建制的事我去和窦大人、箕校尉谈谈。如果不行,就等新上任的刺史大人来了再说吧。”   
  “不过。”鲜于辅继续笑着说道,“边郡条件得天独厚,有草场可以喂马、放牧,唯独装备和军饷开支很难节省。你可以模仿胡人的办法尽量节省一点,比如轻骑兵可以不穿甲胄,更不要奢侈到用铠甲了。军队多装备长矛、长戟,少用长刀长剑,这也是节省的办法嘛。”   
  李弘在他背上叫起来:“这么省下去,全改步兵算了。”   
  鲜于辅大笑起来:“好吧,随你随你。你先把军队组建起来,驻扎边境,让境外胡人不敢稍动。先把今年的收割季节度过去,让幽州百姓能够吃饱肚子。还有,你现在名气大、战功卓著,有些事可不能私作主张,给人抓住把柄。”   
  李弘哈哈一笑,没有放在心上。田重和燕无畏听说鲜于辅来了,赶忙跑到大帐。几个人曾经一起参加百灵牧场的夜袭,战友情深,一起聚聚,叙叙往事,非常热闹。   
  提脱的全军覆没,让难楼心神不安。虽然他吞并了白鹫山的几百个部落,把提脱的势力基本上铲除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豹子李弘的厉害令他寝食不安,他不知道遄结被李弘拿住之后,是否透漏了他们之间的秘密。一旦他们之间的协定泄露了,对他来说,是件非常尴尬的事。假若李弘像箕稠一样贪婪,或者像公孙瓒一样残暴,他和他的部落就麻烦了。         
▲虹桥▲书吧▲。  
第94节:第十七章西北倾黄巾起(1)         
  李弘一直没有和他主动联系。白鹿部落的鹿破风倒是派人跑了两趟,言语之间隐约有责怪黑翎王欺骗他的意思。难楼假做不知,指望李弘过一段时间率部返回右北平的卢龙塞,他就可以和箕稠商谈赎回俘虏的事了。   
  结果他又失算了。箕稠的军队在白桦谷打光了,边境战事稍歇又不稳定,他正好又负了重伤,干脆找了个借口回沮阳养伤,把护乌丸校尉府的事情都丢给了李弘。难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派人到广宁。李弘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刁难,也绝口不提当初联手对付提脱的事。他只是给了个建议,让难楼考虑好之后再答复他。   
  难楼听完手下的转述,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十七章   
   西北将倾,黄巾再起   
  李弘想利用上谷郡胡族众多的优势,组建一支骑兵。   
  现在白鹿部落可以长期提供一支千人的军队,舞叶部落因为滴水围大战收留了许多俘虏,他们也可以长期提供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如果加上这次三千多人的乌丸俘虏,那么就可以在上谷组建一支六千人的胡族骑兵大军。他们骑术精湛、战术素养高、阵势熟练,这些都是汉人骑兵所没有的优势。与其辛辛苦苦地训练汉人骑兵,成效不理想,倒不如直接招收这些在大汉国土上居住的胡族居民。说起来,他们也是大汉人,只不过民族不同而已。   
  这支队伍据守边疆,防范境外胡人入侵,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部落、自己的家族亲人。像这次白鹿部落,被拓跋锋追杀得逃到太行山,损失惊人。许多零星散居的牧民都给入侵者杀了。这都是血的教训。在大汉国边军势弱的情况下,自己保护自己,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李弘想得很简单,他认为只要给这些胡人和汉人骑兵一样的待遇,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家族亲人和财产,他认为完全可以得到他们的忠心和拥护。实在不行,散伙就是,最多损失一点钱财,对大汉国也造成不了什么危险。   
  他的建议就是这些上谷郡白山乌丸的俘虏可以放回去,无条件放回去,什么都不要。但他们必须加入大汉边军的骑兵军队,也就是风云铁骑军。他们将来的待遇和汉人骑兵一模一样,有军饷,有假期。如果不同意,全体格杀。   
  难楼思忖:这个豹子果然和传闻一样,不是疯子就是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