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之2风起云涌-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督亢亭在幽州很有名气,它是一块巨大的平原,一块膏腴之地。   
  听说黄巾军要来,地里的庄稼已经被附近的居民收割一空。   
  左校站在大平原上,放眼四望,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舒畅和欢悦。那种空旷,那种雄浑的空旷,让人心旷神怡,忍不住要放声大喊。   
  “啊……”   
  左校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吼起来,长期郁积在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好像都在这一瞬间突然喷发了。他想起了无数死去的战友,想起了大贤良师张角,想起了飘扬在空中的黄色天字战旗。他竭尽全力地大吼着,任由泪水浸湿了眼眶。   
  他是一个孤儿,一个乞丐,后来参加了太平道,才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乞讨一辈子,最后也是死无葬身之地。举起战刀,和这个从来不知道公平的贼老天做生死搏斗,最后也是死。死,也要轰轰烈烈地死。所以他拿起了战刀,跟随张角走遍了天下。他就是张角身后一个背篓子的药童。   
  他感觉到大地在震颤,感觉到太阳在抖动,感觉到天空在旋转。   
  他纵声狂呼起来:“苍天……已死……”   
  狂风暴雨一般的马蹄声打破了平原上的宁静,也惊醒了沉浸在释放悲痛中的左校。黄巾军的斥候们像惊弓之鸟一般,从大军的后方、从七八个不同的方向,狂奔而来。左校刚刚得到释放的轻松惬意的心猛然之间剧烈地跳动起来。大事,出了大事,这么多斥候同时跑回来,一定出了大事。   
  左校身材不高但强壮有力,一双沧桑的黑脸上布满了密密的细小皱纹,短须似针,一双忧郁的眼睛里似乎有说不完的悲哀。他默默地站在平原上,默默地望着疾驰而来的士卒,突然感觉到地面是真的在震动,而不是自己的幻觉。   
  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猛地吼了一嗓子:“击鼓,准备迎敌。”   
  猛烈而激昂的战鼓声冲天而起,响彻了空旷的平原,回荡在空荡荡的天地之间。   
  “左帅,左帅,敌人的骑兵,敌人的骑兵……”最先到达的斥候浑身汗透,上气不接下气。   
  左校面色如常,沉声问道:“多少人?”   
  “数不清,数不清……”   
  “左帅,敌人的骑兵突然从我们的背后杀了过来……”其他的斥候陆续赶到,一个个面如土色,紧张得都喘不过气来。   
  “多少人?谁的旗帜?”左校不动声色,再次平静地问道。   
  “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大约有上万人,绝大部分都是胡人,光着脑壳。”   
  “是豹子。我看到了黑豹战旗。”   
  “距离我们只有三里,只有三里路了。”   
  斥候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左校的心突然就沉了下去,一股凉意直冲脑门。豹子?昨天大帅送来的消息还说豹子军在小房山附近,怎么一夜之间他们横跨三百多里,跑到了督亢亭?难道是飞过来的吗?   
  “你看清楚了?”左校严肃地问道。   
  几个斥候一起点头,大声说道:“左帅,我们的确看清楚了,是豹子的骑兵。”   
  左校的心随着地面越来越强烈的震动几乎要跳出心脏。骑兵,我们终于要和骑兵对决了。名闻天下的豹子本身就是一团血腥、一把战刀、一个传奇。和这样的人对决,未尝不是一件人生的快事。   
第113节:第二十章风云铁骑战黄巾(3)     
  左校脸上显出一丝笑意。战,直至战死。   
  “传令,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准备应战。   
  “三军立即密集布阵,梯次防御,纵深越长越好。”   
  “后军的长矛兵、盾牌兵立即集结到前军列阵,弓箭兵紧随其后。”   
  “把所有车辆都推到最前面去,组成车阵。”   
  战鼓声一阵密似一阵,从大军的各个角落里不停地响起,此起彼伏。各色战旗在空中飞舞,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传令兵就像暴雨来临前田野上的飞燕一般,在大军摆下的阵势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左校连续下达命令,一道接一道的命令。   
  此刻他心如止水,再也不泛波澜。他一直望着大平原上的天际之间,期盼着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远处的地平线就是蓝色和黑色的分界线,泾渭分明。   
  下午的风稍稍有些大,寒意十足,旌旗飘扬发出巨大的啪啪声。黄色的长巾不时被风吹到脸上,柔和而温暖,这让左校想起了张角,想起了张角的微笑,想起了他温和的声音。他的心颤栗起来。   
  张角的死,直接导致了黄巾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内,快速地分崩离析,然后失败了。他生前想创造一片人间乐土的梦想随着他的死去成了南柯一梦。千千万万的百姓,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张角身上的百姓,突然之间再次失去了所有的希望,重新跌回到无边的黑暗和苦难里。   
  左校抬起头来,望着蓝色的天空,望着无尽的苍穹,眼睛里充满了绝望。   
  为什么?为什么苍天如此不公?天下这么多的百姓在受苦受难,它为什么视而不见?天下的恶人那么多,它为什么还要保护他们,继续残害可怜的百姓?它为什么还要夺去天下苍生唯一的希望?   
  轰鸣声渐渐可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巨大。   
  左校突然猛踢马腹,沿着大军的前沿阵地飞奔起来。   
  他高举黄色天字大旗,纵声狂呼:“苍天……已死……”   
  黄巾士卒们同声呼应:“黄天当立……”   
  声音霎时间响彻平原,响彻天空,传出很远很远。   
  随之所有的士卒都竭力高呼起来:“苍天已死……”   
  声震云霄。   
  天地之间突然冲出一杆大旗,一杆黑色的汉字大旗。它就像幽灵一般,破天而出。   
  火红色的大旗冲了出来,接着密密麻麻的骑兵战士涌了出来。   
  “擂鼓……应战……”   
  左校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黄巾战旗,策马狂奔,嘴里不停地高声叫喊着。   
  黄巾官兵们在主帅的连番鼓动之下,在战鼓的激励之下,一个个热血沸腾、士气如虹、视死如归。   
  李弘接到斥候的消息,内心狂喜。人要是走运,那运气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挡都挡不住。   
  能够如愿以偿地在督亢亭的平原上截住左校的黄巾军,这本来就是一种奢望。骑兵在平原上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所有优势和长处,对步兵、尤其是像黄巾军这样缺乏足够训练和装备的步兵,可以尽情地展开攻击和杀戮。奢望能够变成现实,这就是奇迹。   
  没有哪个疯子会让三万步兵在平原上对阵一万铁骑,除非在绝对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现在就是这样。左校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挽救自己的军队。他通过鼓声告诉士卒们,血战,只有血战才是生存之路。投降?投降还是死亡。皇甫嵩在下曲阳坑杀十万黄巾兵,给大家的印象太深了,根深蒂固。自此以后,谁敢投降?   
  豹子就像出没于山林之间的野兽,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督亢平原上,打了黄巾军一个措手不及。黄巾军的将领们都知道豹子以往的战绩,知道他神出鬼没,每次都是以奇袭取胜,以少胜多,所以大家都很小心地防范着。但他还是故技重演,并且一击中的。   
  低沉的牛角号声在天际之间“呜呜”地响着,激昂而悠长。   
  李弘的骑兵大军排成整齐的队列,飞速奔驰在黑色的平原上,不急不慢,远远看上去,就像迎面扑来的汹涌波涛,起伏之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之声,其磅礴的气势、雄浑的力量,好像都要随着这惊天动地的一击彻底爆发。   
第114节:第二十章风云铁骑战黄巾(4)     
  左校面色苍白,无可奈何地望着天地之间黑压压迎面扑来的一团巨大黑云。   
  风云铁骑没有出现在黄巾军的正后方。他们非常聪明地选择了黄巾大军的侧翼做为冲击的正面。   
  左校安排在最前面的车阵,纵深梯次防御阵形,随着官军突击方向的改变,变得毫无意义。相反,他们长达一里左右的单薄阵线,成了致命的弱点。时间,时间太少了。敌人出现得太突然,黄巾军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密集阵形的调整。三万人的大军队不是三千人,说密集结阵就能密集结阵。三万人,仅仅是传达命令都要打马跑上几百步,更不要说命令大家迅速向中军靠拢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黄巾军的士卒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敌骑,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们抱着必死之心,从容面对即将开始的厮杀。敌骑在飞奔,他们在飞跑,以最快的速度在飞跑、靠拢、密集集结。但士卒们也看出来了敌骑的进攻方向是自己的侧翼,一触即溃的侧翼。   
  死亡的阴影突然之间笼罩在整个平原上。   
  冲锋的牛角号声撕破了雷鸣一般的马蹄声和敌军阵里浑厚的战鼓声,像一道闪电一般,掠过所有战士的耳畔。   
  风云铁骑军的战士们就像被人砍了一刀一样,突然之间疯狂起来、咆哮起来,一个个歇斯底里地怒吼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凶神恶煞一般,如狼似虎地扑向平原中间那条颤抖的灰色长龙。   
  长矛兵在前,战刀兵在后,弓箭兵跟随,大军呈现出一个巨型的雁形冲锋队列,排山倒海一般,轰隆隆地碾压过来。   
  雁头,犀利的雁头就是李弘的黑豹义从曲。最前面,就是李弘。   
  颜良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骑兵的冲锋。身后是黑压压的潮水一般的士卒,眼中是明晃晃的密密麻麻武器,耳边是巨大的无法忍受的轰鸣,浑身的热血好像都要随着疯狂的吼声喷薄而出。他兴奋得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但随着士卒们一起竭尽全力地大吼大叫,还左一下、右一下用力挥舞着自己的虎头大刀。   
  李弘突然直起身躯,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