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大庆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学大庆始末-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及全省人民全力以赴地支援,夺取石油大会战第一年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黑龙江省对于大庆石油会战的支援是多方面的。仅1960年7月,黑龙江省就拨给大庆过冬商品煤炭28万吨,棉大衣万件,皮大衣3万件,皮帽万顶,棉皮鞋3万双,大头鞋3万双,棉工服万套,棉手套30万副。
  

第四章 要“牛”还是要“油”?
大庆油田这片土地,位于一望无垠的松嫩平原上,在这块面积为136万亩的土地上,生长着一望无际的优质牧草,是世界上少有的百万亩优良牧场之一。早在解放初期,根据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的指示,就在这里建立了“红色草原牧场”。
  1960年春,萨尔图、喇嘛甸地区一批探井相继喷油。所获得的地质资料表明,大庆油田越向北延伸,地下油层越厚,原油产量越高。石油会战指挥部果断决定,挥师北上,集中力量探明萨尔图、喇嘛甸地区油田情况。而萨尔图正是红色草原牧场的中心。牧民们因家乡发现了石油,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他们热情地为会战职工腾出房子,连牛棚也腾了出来。仅1960年4、5月份,就帮助会战指挥部接待安置了约10万人次的会战大军,还为萨1井挖了第一个试油用的土油池。
  但是,随着大会战的发展,一口口油井、一座座泵站和油库建设起来,这些设施占去了一块块肥美的草原。牧民们发现,开发建设油田必然要破坏他们生息发展的草原,于是,油和“牛”之间存在着矛盾,牧场和油田的争执随之发生。甚至出现了牧民强行扒掉盖在“万斤垧”田上的小型炼油厂。官司打到了黑龙江省委、石油部、农垦部,状纸递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
  在油与“牛”的矛盾面前,黑龙江省委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服从大局,‘牛’给油让路”的总原则。鉴于石油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牧场暂时保留。1961年11月5日,省委责成曲长川和省农业厅长房定辰在萨尔图召开了油田土地会议,通过与牧场、油田等有关部门讨论协商,确定了大庆地区利用土地的具体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保证油、牧、农全面发展。地上服从地下,油区内牛让油,油区外油让牛。”
  但问题很快又出来了。由于缺少粮食和副食品,会战职工体力下降严重。为了坚持会战,指挥部决定发动职工和家属自己动手开一些荒地,种粮、种菜,改善职工生活。这就使得油与牛的矛盾再度突出。为此,欧阳钦亲自找有关部门做思想工作。李范五、强晓初、陈剑飞和陈雷也多次做省农垦部门和红色草原牧场领导的思想工作。黑龙江省委再次重申:“宁可牺牲牛,也要确保油。”为了确保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用地,1963年5月13日,经省人委第92次会议讨论决定,红色草原牧场所属9个牧场中在油区的4个牧场陆续迁出,把平方公里土地移交给大庆油田使用。为此,黑龙江省迁出牧户2790户,14180人。其中部分职工分别调往九三、查哈阳、赵光农垦局和万宝、五大连池农场及巨浪牧场。截至1965年,迁场工作全部结束。红色草原牧场减少了300平方公里土地,其中采草、放牧地减少了133平方公里。从而导致奶牛、马分别减少53%和。
  那是在共和国历史上最为困难的年代,这一串串数字后面,是黑龙江省人民节衣缩食的奉献。难怪几十年后,当年指挥石油会战的余秋里回忆起这段往事,仍满怀深情地说:“那时,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处于极端的困难之中。以欧阳钦同志为首的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的无私支援,使大会战前夕就出现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局面。我们对黑龙江这种天高地厚之情,只有由衷地感激,只能下定决心,率领会战大军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以回报党、回报人民。”
   。。

第五章 邓小平首次到大庆(1)
1961年7月,正是大庆石油会战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亲临大庆视察指导工作。
  7月23日上午8点多钟,邓小平到达大庆后,随即视察了孙玉廷钻井队、北1—58喷油井、北一排2号转油站、干打垒住房、三排1号注水站及西油库。
  邓小平对大庆石油勘探工作很关心。康世恩到哈尔滨迎接他时,首先汇报在泰康打的6号探井喷了气。邓小平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件新闻。你们要搞快一点。找到气,能解决大问题。康世恩汇报说:已在松6井以西、以北地区及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等地打了几口井,没有见到这个气层。邓小平说:气比油更活跃,你们要好好找。
  在从哈尔滨到大庆的火车上,邓小平问康世恩:你们现在注水还没有过关吗?康世恩回答:按现在的情况,都是好消息。水注得很顺利,效果也很明显,比预期的情况好。但这里也埋伏着问题,就是担心水推进得不均匀,会沿着渗透率较好的油层跑得较快,形成单层突进,油井过早地被水淹。邓小平接着问:多少时间就会淹掉?康世恩回答说:今年就可能看出来。邓小平说:要出问题就早点出,好早点想办法。康世恩又汇报说,今年大会战的任务就是搞好10项试验和14项技术。邓小平问什么时候可以搞完,康世恩回答说,有的年底可以见到初步结果,有的明年还要继续搞。
  康世恩汇报了大庆油田已探明的面积和储量后,邓小平说:现在7亿吨是肯定了,你们要搞到10亿吨。有了10亿吨储量,一年就可以生产3000万吨。他对10亿吨特别关心,在谈话中有4次提到要搞10亿吨。后来勘探证明,大庆油田可采储量超过了10亿吨。
  在视察中,邓小平对油井产量问得很详细。在参观北—58井时,他问这口井每天的产量有多少,值班工人回答说,用12毫米油嘴每天产量120吨。康世恩解释说,这口井是排液井,生产井不能用这样大的油嘴,只能用5~7毫米油嘴生产。邓小平问:用7毫米油嘴一天能产多少吨?工人回答说:可以产50吨。邓小平说,恐怕不止这个数字,要有70~80吨。邓小平又问:正常生产时一天能产多少吨?康世恩回答:按全油田平均一口井30吨左右。邓小平又说:恐怕也不止这个数。在汽车上,邓小平就按70吨、80吨计算一下,说一口井一天生产70吨,一年就是25000吨;一天生产80吨,一年就是28000吨。他连连说,这是高产量的井,是好井。
  邓小平这次视察,对职工生活问题特别关心,谈的也最多。在哈尔滨见到康世恩时他就问:现在职工生产如何?一个月吃多少钱?康世恩回答说:按过去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吃13、14元钱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3角2分,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资的工人很紧。邓小平当即对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剑白说:进口面粉也不能抬高物价,按国内价格调拨。后来李剑白对康世恩说: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按国内价格,以前多收的钱要退。
  邓小平问康世恩:职工冬季服装解决了没有?康世恩说,黑龙江省委已帮助安排。邓小平又问大庆职工食堂办得如何?康世恩说:总的来看不算好,一是管理员的质量较差,二是炊事员技术不高,做的质量差。邓小平说:有些人愿意在家吃饭也可以,并说食堂要好好培植,不宜过大。
  邓小平在大庆看了工人们正在搞干打垒住房,很满意。他问干打垒搞了多少,康世恩回答说,去年搞了30万平方米,今年原打算再搞30万平方米,现在看来只能搞到20万平方米。邓小平问明原因后计算道,30万加上20万,就是50万,平均每人10平方米。然后乐观地对随同前来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剑白说:你们哈尔滨住房一人才平均米,这个地方一人平均10平方米。他的意思显然是说,还是搞干打垒来得快。他还问康世恩这种干打垒每平方米要花多少钱,康世恩告诉他,如果不算人工,一平方米只要十二三元钱就可以。邓小平听后肯定地说:这就能多搞。
  邓小平还问油田日用品供应如何,康世恩介绍说,职工日用品很困难。一方面是东西少,另一方面是住地分散,工人没时间去街上排队,所以应买到的东西也得不到。邓小平给他们出主意:你们最好办几个供销合作社,送货上门,不然懒人不去上工,去排队能买到东西,好工人什么也买不上。供销社实行集体所有制,按批零差价办。
  邓小平对大庆油田所处的萨尔图草原很感兴趣。当他看到沿井播种的庄稼时便高兴地说:这个地方靠着铁路,有火车站,草原很平,汽车到处可以跑,土地肥,到处能种地,这个地方太好了!青海、玉门、新疆没有这个条件,四川也没有。他还对康世恩说:你们要好好种地,成立专业队,实行单独核算。开头两年要补贴点,以后就要自给自足,农副业队生产的东西,也要实行等价交换。专业队是集体所有制,不要和企业混在一起。你们要争取做到蔬菜、副食品自给。
  在视察过程中,邓小平还对油田发展养猪、养牛、植树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1964年7月16日,邓小平第二次来大庆视察工作。与他一道来大庆视察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陪同他们来大庆视察的有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和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等人。
  

第五章 邓小平首次到大庆(2)
邓小平到大庆后,顾不上休息,首先来到了铁人王进喜曾经带领的1205钻井队,亲切问候了当班工人,详细询问了生产情况。接着,他又来到中三转油站、中二注水站,视察了采油情况。
  第一次来大庆时,邓小平曾担忧过油层过早被水淹的问题。经过大庆人三个春秋的科研攻关,已经研究出了“糖葫芦派克”,降住了注水的单层突进。随后,邓小平又视察了在执行“三老四严”中首创“四个一样”的李天照井组,还视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