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午战争-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像他这样的卑微下属,我不曾留意。”李鸿章答道。   

  “原来他处于中堂阁下不注意的位置,太可惜了,这个人可是个干才。”伊藤说道。   

  提到袁世凯的名字,李鸿章怀疑伊藤是要求给这次战争的点火人以处分,虽然签约已结束,但提一点“要求”之类尚无不可。这些杂谈尽管在签字以后,李鸿章也让秘书把重点都记下。   

  他所说的“卑微下属”,是指袁世凯不处于对战争负责的地位,假如伊藤要求处分,就可以借此来推托。   

  然而,伊藤只是称赞袁世凯的才干,只字不提处分。   

  “那个年轻人竟让我们老练的竹添公使喝了不少苦酒,真是年轻有为,可惜我手下没有这样的人才!”伊藤说道。   

  沉思良久,李鸿章仿佛终于想起来似的说:   

  “有一次听说他在沈阳那一带,管运输之类……”   

  袁世凯在哪里,李鸿章知道得最清楚。被暴徒击伤后,从国内来了许多慰问电,其中也有袁世凯发来的。   

  袁世凯正在沈阳。他所负责的兵站总部位于沈阳西北约六十公里的新民府,从那里到临近前线的辽阳之间,设置了十二处兵站,以接力方式补给军需。袁世凯一般住在中间站的沈阳。   

  “这就是湘军和淮军的下场!”周馥说道。   

  周馥是直隶按察使,比道员的袁世凯品位稍高,出身安徽,给李鸿章当幕僚也比袁世凯早些。   

  从前线逃回来的湘军和淮军,在三十年前,曾镇压了太平天国军,因而赫赫有名。   

  “两军当年比今天强吗?”袁世凯问道。   

  “那当然。”周馥似乎受到了侮辱,愤然答道。   

  “他们变弱了?”   

  “是啊!”   

  “若是不间断地加以训练,军队很快就能变强。训练好的士兵再训练新兵……总之,我认为训练可以使军队强大。”   

  “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心里想的,纸上写的,都合情合理,一旦着手去干,可就……”   

  “为什么实际干就不行了?”   

  “你问谁?你这家伙比谁都清楚!”   

  “哈哈哈,当然!”   

  不用周馥说,袁世凯知道那原因,而且知道得非常清楚。除了“腐败”,还能有别的吗?曾国藩和李鸿章年富力强的时候,湘军也好,淮军也好,都保持着正规军队所没有的紧密团结,无愧于精锐之名。   

  腐败究竟从何而起呢?   

  “不是训练问题,是军队的管理问题。”袁世凯似乎在自言自语。   

  “对,完全对!”旁边的长芦盐运使胡燏棻突然大声插嘴。他现在也是兵站的负责人之一。天天看到一群群丢盔卸甲的败兵逃来,他冥思苦想,追究原因,终于找到了同一结论。  

  腐败先从金钱上开始。   

  军队就好像包工合同制一样,带一百人的队长,国家支给一百人的兵饷。实际上,队长手下只有七十人,那三十人的兵饷被他私吞了。当然,他也要有两三名得力部下,也得分一些给他们。有七十人还算是好的,只有实数的一少半的,并不罕见。   

  侵吞兵饷的军官们心里有鬼,说不得硬话。士兵们觉得受了愚弄,拒绝接受严格训练。   

  这样,军队自然就无法管理好。想改善,必须建立一套杜绝舞弊的管理制度。可是,军队的干部们怕失掉既得利益,不欢迎改革。   

  清军就是在这种腐败的基础上同日军交战的。   

  “失败是必然的!”周馥说道。   

  这也是在场的袁世凯和胡燏棻两人想要说的话。  

  “假如现在给我一万兵,训练一年,一年之后同十万国军打一仗,我准能打败他们。”袁世凯说道。   

  “是啊,你应当造就一支自己的军队!”胡燏棻起劲儿地说道。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