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的-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章   重要任务
每逢双节(元旦、春节)临近,省城行政区的道路就会更加拥堵,挂着其他城市牌照的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在各大省直机关之间——这都是下面市县来省城求神拜佛的,已经成为省会一景。各大机关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颇有节日气氛。今年两节相距很近,接踵而至,情况尤甚。

  几年前,本省政坛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年政府换届,有一女强人从省辖市副市长任上,拟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在人大表决时却未获通过。后来,她虽然被任命为厅党组书记并主持工作,是事实上的厅长,但毕竟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徐明理那时是湖阳市市长,也是湖阳市的省人大代表,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开始注意对人大、政协的公关工作。他本就十分重视公关工作,只不过以前主要是针对党委政府,现在把人大政协也纳入进来。当了厅长之后,他把这个好习惯带到了农林厅,每年都划拨一笔经费用来开展活动。

  公关任务主要由办公室承担。所以,每到这个季节,办公室便忙碌起来,工作量大为增加。印刷挂历、台历、明信片,采购礼品,并根据厅长的指示分发、派送,忙得不亦乐乎。

  这不,前些天办公室全体同仁就完成了一项任务——为厅长填写明信片。关主任拿来一份长长的名单——其长度比武威一年的电话缴费清单还要长,要求大家根据上面的通讯地址和姓名填写,然后署上厅长的大名——徐明理。

  武威看了那份名单,对厅长的佩服不由又增添了几分。徐明理认识的人不仅多,而且职务高、范围广、成分复杂。上至中央部委、省市领导,下至县乡干部;遍布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三教九流,男女老少,一应俱全。武威还在上面看到了君威集团老总黄大庆的名字。有这么广泛的社会关系,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有了厅长做榜样,下面的人也纷纷效尤。刚给厅长填完,关主任又交给武威一份名单。他一看,关主任认识的人也不少,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呀!但关主任的这帮狐朋狗友简直没法跟厅长的比,不管是担任的职务,或是所处的部门,都稍逊一筹。

  受领导们的影响,武威也找出通讯录,不管是战友、同学,还是老乡,只要知道通信地址的都寄了一张,反正不用自己掏钱。他本来早就不用明信片了,逢年过节发条短信表示一下就完事。他记得爱护森林的宣传资料上说,大量使用明信片会毁掉大片森林,号召人们少用或不用明信片。没想到,现在进了专责保护森林的部门工作,反而又用上了。

  根据徐厅长的指示,关主任在百忙之中专门抽空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了徐厅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点评,对当前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体人员要以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每一项工作。

  关主任说,办公室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对省四大班子的拜访和省直机关之间的走访。厅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接拜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安排。领导小组由刘厅长牵头,马厅长协助,其他厅领导轮流值班。

  根据工作安排,办公室具体负责省四大班子的拜访任务。主任对任务进行了细分,成立了三个小组,把责任落实到人。第一小组负责省委和一些重要领导的拜访,主任亲自负责;第二小组负责省政府和厅长交代的人员的拜访,由厅长秘书方副主任带队;第三小组负责人大和政协的拜访工作,由调研员张求仕负责,成员有武威、司机老李,配一台面包车。

  最后,关主任强调,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工作,一点一滴领导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要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做好保密工作,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不该说的不要乱说。切记,切记。

  武威知道,徐厅长确实高度重视这项重要工作。在不同的场合,厅长多次说过:现在是市场经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仅要会干活,更要会吆喝。像我们这样的弱势部门,你不吆喝谁知道呢?徐厅长还经常亲自过问,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

  厅长重视的工作,自然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同志们受领任务之后,立即行动起来。

  第一次行动,武威就听够了组长张求仕的牢骚。

  张求仕是农林厅机关的第一个博士,高学历人才,而且具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按说早就应该提拔了,不知为何仍然只是个调研员。

  张求仕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农牧学院,分到农科院土壤研究所工作。那是个不跟人打交道的差事,整天蹲在地里像公鸡刨土一般刨来刨去。刨了几年,暮然回首,他发现同年甚至后来分到农科院的同事,一个个都调到了机关,纷纷得到了提拔重用。只有他像一只勤奋的小公鸡一样,生命不息,刨土不止,心里很是郁闷。

  为了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他决心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发奋刻苦,报考了研究生。读罢硕士,他又接着读了博士,没啥读的了,便只好回来工作。但他不想再到农科院土壤研究所刨土,刚好厅里又需要博士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来装点门面,于是土壤学博士张求仕便调到了农林厅机关。

  那时候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凭普遍不高,除了一小部分是大学毕业之外,相当一部分是农校、林校毕业的中专生,还有书读得不多、当兵出来的转业干部。这些人虽然文凭不高,但能量不小,因为其中有一部分人担任着大大小小的职务,是真正的实权派。

  张求仕来到厅里,一下子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不由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在言谈举止之间,发自内心地流露出恃才傲物的才子情怀,在众人面前臧否人物、评论是非,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无意之中树敌过多,其光辉形象也在领导心中大打折扣。但他仍不自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好习惯、好作风。

  所以,张求仕尽管拥有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和令人羡慕的博士文凭,仍然未被委以大任,仅仅是个调研员。而这也是领导们为了表现自己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博大胸怀才赏给他的。怀才不遇,张求仕的牢骚便茁壮成长,成了办公室,乃至农林厅的牢骚大王。

  张求仕在办公室虽然常常以二主任自居,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他也知道许多人并不买账,只是习惯了他的高调作风,不跟他计较而已。这次,他担任了小组长的职务,终于名正言顺了,自然神气活现,发号施令,把武威和老李指挥得团团转。而自己则牢记先贤的教导,始终坚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好在武威在部队养成了服从命令的好习惯,不跟他计较;司机老李则习惯了他的霸道,顶多背后骂几句“二毬”,吐几口唾沫,并没损害到他的权威。

  武威十分理解张求仕的心情。虽然大部分同事都叫张求仕为张主任(他本人更愿意别人叫他张处长,以免和学校的班主任、农村的村主任混淆,被无意中降了级),而他也以此自居;但也有人并不给他面子,心里不服气,嘴上也不让他沾光。比如厅长秘书方副主任,要么叫他的名字,要么叫他老张,从来不叫他张主任。这让张求仕心里很不爽,但又没有办法。这次好不容易当了小组长,不好好威风一下怎么对得起自己呢?

  武威认为张求仕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而且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值得同情。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在机关不想当领导的干部也不是好干部——至少是不好用的干部。因此,张求仕同志应该属于好干部之列,至少是好用的干部,毕竟还干了一些活。比如这一次执行走访任务,那么高的级别、那么高的文凭,都能放下身段,干这种搬运工干的活,确实难能可贵。

  按说熬到张求仕这样的级别,在省直机关就算是大爷了,基本上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像跑腿这样的活一般是不安排他们的——安排了也不会好好干。

  这种人领导一般不去招惹他们。因为他们基本上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干活不多,牢骚不少,好像谁都对不起他似的。另外,现在考核领导干部的标准有了新变化,增加了*评议这一项。得罪了这些大爷,关键时候给你上一点眼药水,说不定就把你的大好前程葬送了。所以,领导一般不去得罪他们,只能高高的挂起来,就像挂在墙上的神像一样。当然,喝酒吃饭的时候还得给他们留双筷子,要不然他们还是会有意见的。

  同龄人一般不愿得罪他们。大家彼此彼此,还有互相利用的价值,撕破了脸不好。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求人呢?

  年轻人则得罪不起,见面就要让三分。毕竟人家在这里干了二三十年,也算是根深蒂固了,盘根错节的关系让你理也理不清楚。自己根基尚浅,还得牢记伟人“韬光养晦”的教导,敬而远之。否则,吃不了得兜着走。

  但张求仕是个例外,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不满足仅仅当一名小小的调研员。他最大的缺点是想当官,最大的优点是没当上。因为想当官,他不仅得罪人,而且常常被利用;也因为没当上,所以他还能保持直言不讳的优秀品德。关主任对他是了如指掌,并时常加以利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效果出奇的好。比如,每次安排张求仕干活,关主任都要口头任命他一个职务,这样他就会屁颠屁颠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完成任务。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发牢骚。

  拜访是个文雅的说法,其实就是送礼。因为在普天同庆之时,他们代表厅长去看望老领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