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刘星棋艺散文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峡刘星棋艺散文卷-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勤勉的诗人杜子美同样在风雨飘摇的小船上圆寂,连翻身投入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大词人苏东坡的诗魂是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上,在海南到京城的风雨中羽化……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的文学里没有诗歌,即使有诗歌,有诗人,也是千年前的事情了。在西方的文学领域内,他们预定阅读的诗歌不是现代的所谓的诗歌,而是唐宋以前的诗歌,这些老外,还天真的以为,中国只有那些整整齐齐的诗行,和他们难以解读的意境。就像他们不能够理解中国山水画一样。这是中国人为什么至今没有人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至于当代的梨花体,回车键式,*诗人,行为诗人等等诗歌,只是最蹩脚的模仿。有画虎不成反成犬的讽刺效果。。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又到桃花开
又到桃花开

  (三峡刘星//原创)

  
  三峡仙桃无人摘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春天来了,又到桃花开。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色彩艳丽,为重要观花树种。早春观桃,俨然成为都市生活族最浪漫的春游的借口。绝妙的地方“桃源”因为“经典”而成为一方胜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的桃花因为白居易的伤春而成为一方风景;而大侠金庸虚拟的桃花岛,已经使虚无缥缈的荒岛成为最流行、最浪漫的爱情圣地;“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的桃花更是一绝,他离开当涂率领孩子亲自栽种几株桃树,想必也是一个经典;最勾引烂漫情怀的还是“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让后来学生蠢蠢欲动……几乎各地都有观桃的绝佳景点。

  浪子生活在三峡的乡下,春天和桃花的亲密接触更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也。倒是去年看见有老农砍伐桃花树,心中更是无比惋惜,却也不可奈何。我之所以不去阻止,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市场经济也。

  他边看边说到:“这桃花,虽然好看,却不实在;去年,满树的桃子,居然连小孩子也不感兴趣了。”

  移民之后的三峡库区,人去房空,断垣残壁的废墟之上,孤零零的果树耷拉着枝头,满是沉甸甸的红彤彤的果实;没有人去欣赏品尝。倒是忙坏了山雀、麻雀、斑鸠、野鸡……而荒郊山野到处的瓜果树上到处是柿子、橘子、桃子、李子……我窗前的一排棕树去年开花了一株,当我突然探望窗外的初春懒洋洋的太阳的生活,总会惊动在棕树上面觅食黑色果实的野鸟。看着他们惊慌扑腾远去的身影,我总是满怀歉意。顺着鸟儿飞翔的方向,院墙枯瘦的桃枝上,嫣然的绽放开了淡淡的羞涩的桃花来……

  可怜的桃花!还是如约款款来到人间。我不知道我是爱慕桃花的容颜呢?还是更渴望回味鲜桃的滋味来。

  桃红谜底谁来猜

  
  太阳愈走愈远,逐日的夸父终于踉踉跄跄的站住。倒下的夸父,活着的还有桃花林。夸父的神话悲壮最终染红了西天的云霞。最被人不能忘记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夸父临死前掷下的拐杖。他那沮丧的一掷,长成了人间春色灿烂。于是,桃花的红颜成为绝妙的隐喻。

  同样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盛宴,最迷人的还是蟠桃宴。至少“悟空”为此留下遗憾和笑柄,才降临人间成为一个“行者”。

  不过,吃一枚即可长寿,毕竟是世俗之人梦寐以求的根源。自春秋以降,连桃木制品也成为了一种象征:或辟邪、或祈福。连新年的春联也是肇始于“总把新桃换旧符”了。

  记得还是年少的时候,正月十五我最爱到本县城最大的广场去观灯猜谜。至于其它的记忆几乎完全淡忘,最深刻的故事来源于一则灯谜。红纸黑字的灯谜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可是谜语的内容更是深深的吸引我。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猜中一条可以有一张兑奖卷。一张兑奖卷可以置换2颗水果糖,四张兑奖卷就可以调换一本价值不菲的“小人书”。我最想看的那本小人书就是《桃园三结义》。现在我手上就有三张兑奖卷啦!

  “瞧,小朋友,这则灯谜不错。”文化馆的叔叔笑眯眯的对我说。我踮起脚尖、昂头看去。谜面只有两个字:桃红(猜一个古典诗人)。“你猜猜?”看着他期待的目光,我眯眼做个鬼脸:“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不是婚姻……

  
  后来渐渐的知道了还有一柄绝妙的扇子,美其名曰:桃花扇。因为年少,看桃花扇没有看出什么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之类的感悟,记忆最深处却是“*桃花扇”。在后来就是梦中走桃花运了。

  还是在青春烂漫的季节。我兴冲冲的跑进教室,在我的座位上赫然是带露的几枝桃花。我看见如此艳丽的花枝,气愤的一把扯下,轻飘飘的丢到窗外。“有花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个同学酸溜溜的吟唱到。我的脸色一下子红了,心儿直跳。我知道自己的脸色也许比刚才的桃花还要红艳艳的吧。

  终于,我知道伤了那个姑娘的心。现在想起来,我总是满怀歉意的对自己说:桃花,我喜欢,可是我只喜欢山野的桃花……

  有种人,既怕命带桃花的女人,又偏偏喜欢桃花般的女人,那时为什么会那么敏感,那么的的莫名其妙,那么的尴尬。

  后来,有本闲书上说到:如何面对命带桃花的女人,首先不必要害怕,也不要沾沾自喜。最好是能够知道自己是哪一类桃花,如果是墙内桃花,必然与老婆关系融洽。夫妻之间互相关心体贴,很幸福。如果是墙外桃花,就容易出现外遇……桃花不是婚姻, 却是一段真感情……那就难办了……

  心中有梦是桃源

  《诗经》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民谣唱到:“风吹桃林那个满树花,喜鹊枝头呢叫喳喳;山峡的哥哥走了桃花运,姐妹几个都看上他……

  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明星。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最奇妙的是古代的文人总把桃花和命运联系起来,总是哀叹有余。“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满是暧昧而虚伪。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选择那枝,也许更为重要。桃花般美色的容颜终究会凋零、桃花所代表的春色也会走远;即使是所谓的桃花运也会随着潺潺春水一去不复返。唯有标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陶渊明这朵桃花亘古璀璨。

  他的《桃花源记》是多少读书人的愿景:最曼妙的源虚无缥缈的源头就在桃花源。东晋陶渊明虚构的世外仙境,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而心驰神往的却不是桃花,而是那个世界。

  那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民风淳朴,人人安居乐业;无忧无虑。“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对比“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的无奈。我们何尝不如此呢?

  如今,每逢春天,我更会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情有独钟。每每起床之后温习几遍,也是通体舒畅也。也许,正是心中有梦才无比眷念心灵深处最瑰丽的桃源……

  捧起线装书吧,我津津有味的吟哦到: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