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常识: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实用中医常识: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蛋白质%,既可单服,又可配合瘦牛肉、花生、红枣、糖等煮服。又如燕窝,也是一味极好的食疗补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有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滋养肺阴、和胃补虚的功效。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结核阴虚病人都可服用。可加冰糖,或加鸡蛋、鸽蛋,文火炖服。秋燥伤津,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润肺生津,如梨、荸荠、甘蔗之类,尤以柚为最佳果品。《吕氏春秋》即说“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柚的果肉酸味刺激消食开胃,汁液润滑通便。柚皮浓煎代茶,有通气消积之功。

四季食补食疗(3)
冬季的自然界天寒地冻,植物落叶枯萎,动物冬眠,呈现一派萧条收藏的景象。正如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诗》所说:“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昆鸡晨鸣,鸿雁南飞。”冬藏为了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生机蓬勃提供充沛的物质基础。人体与之相应,也呈现出阳气不足(相对不足),精血内藏,生理功能趋于潜藏沉静的状态。冬气又内应于肾,“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藏精,冬天尤应固摄于内,以备春天生命活动亢奋之需。精,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的根本,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正常代谢不可少的物质,也是肺脏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冬不摄养精血,既损伤肾的生理功能,又不能满足春天生理活跃的物质需要。因此,古今医家、养生家都把保精、藏精放在首位。精藏于肾,肾通于冬气,养精多择于冬时,故冬令进补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天地阴阳气交的枢机。阴盛阳衰,阴极生阳,一阳萌动,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故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日开始,与宇宙间天地阴阳气交相合,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涵养精气,内藏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又因冬天闭藏,生理功能处于低潮,消耗相对减少,故进补后可发挥最大药效,且可保存封藏最长时间。药性应偏于温热养阳,但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要。冬令食补最佳的是羊肉,含有蛋白质、脂肪、钾、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1、B2,能补阳养血,阳虚病人尤宜服食。海参、鱼翅也是很好的冬令补品。海参有21%蛋白质,还有胶质、钙质、碘质,入口极易消化,尤适合体弱儿童和老人,故称之为“童叟补剂”。鱼翅有83%蛋白质,还有磷、钙、碘及少量脂肪,营养价值极高,但不易消化,老人肠胃薄弱和病后均不宜服食,同时也不可多服久服。古书云:“秋冬养阴。”秋冬阴分占主导地位,人体内阴分也相对增加,故一般体质的人,尤其是阴虚病人,秋冬进补也应重视养阴,也有利于阴分的吸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进补除了要随四季变迁而进退外,还要视当时之气象变化。如阴雨绵绵,用药要偏于燥湿宣化,不可损害脾胃运化功能;天旱气燥,用药要偏于柔润生津,不可耗津伤肺。夏季过热,少用温热伤津之品;反之,当热反凉,苦寒之品不可多服。冬季严寒,少用凉润苦寒伤阳之品;反之,当寒反温,又应适当加入柔润生津之品。
  三、进补的注意事项
  进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就需要预先防止,或及时予以纠正。
  (一)进补与年龄、禀赋
  人的年龄有老壮少幼的不同,禀赋有强健与虚弱的差异,而虚损又有气血阴阳的区别。又如形体有消瘦、肥胖,性格有乐观、忧郁、豪爽、狭隘的差异等等,都是医家施治调补不可忽视的因素。年轻健壮,尤其是四十岁以前无疾的可以不必进补,或仅以食物调补即可。儿童、青少年一般也不必药补,如果因为生长旺盛,消耗量大,可重视饮食调理补养。中老年身体开始虚衰,适当药补和食疗是必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进补时必须针对气血阴阳的不同虚损情况而施治:气虚阳虚体质,用药宜甘温益气助阳,不宜用滋腻阴柔之品,以防伤阴滞气;血虚阴虚体质,用药宜甘凉柔润、养血育阴,不宜用辛温宣散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耗血。形体瘦削的人多阴虚,多虚火,用药不宜过于温燥;肥胖的人多气虚,多湿痰,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芳香之品;性格忧郁内向的人多肝郁,可适当加入疏肝利气之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季食补食疗(4)
(二)进补与饮食、脾胃功能
  大凡补药,大都甘美,或偏于滋腻,或易于壅气,而体虚之人,又大都有脾胃功能欠佳的情况,因此,进补要有一个使脾胃适应的过程。“虚不受补”的患者,需要先服药调理脾胃。为了调理脾胃功能,更要注意饮食的调节。暴饮暴食、饮酒过多、偏嗜偏食、过食生冷等问题,都是进补时应予避免的。注意节制饮食,一方面可以防止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加重心脏和全身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进补脾胃功能负荷加重,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不要多食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还要尽量避免食用未吃过或不常吃的食物,如海鲜一类食品,以免食物性味和药性相对抗,或引起过敏反应。进补时,一般不宜喝茶。因许多补药大都含有生物碱,而茶叶含有多量的鞣酸,能与生物碱结合,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如果有喝茶嗜好者,在进补期间最好暂停饮用,即使饮用须在服药二至三小时后才能喝,并须降低浓度、减少饮量。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脂肪肝和肝硬化,对胃又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胃炎、溃疡、消化道出血,又可升高血压,使血管收缩痉挛,损伤大脑,故平时不宜多饮过饮,进补时更不宜多饮,须严格控制酒量。进补配方千变万化,中药成分又比较复杂,很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化学作用,引起不良反应,故一般进补时,不要服用其他药物,必须服用时,也要隔开二至三小时。如人参不能与萝卜、萝卜子、五灵脂、藜芦等合用,仙茅、白芍、桑葚子等不能与硫酸亚铁合用等等。
  (三)进补方法的选择
  进补方法,一般分为药补和食疗两种。可单独选用,也可配合使用。对于儿童、青少年及其他健康无病的人来说,为了适当补充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只要注意饮食的质和量,保证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一般可采用食疗方法。既富于营养,又容易服食,美味可口,还能促进食欲,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体质虚弱,有气血阴阳亏损者,单靠食疗往往不能达到调补目的。而且,这些患者大都脾胃功能欠佳,需要采用药补方法予以调养。当然,若配合适当的食疗做辅助,就更易收到满意的疗效。
  (四)进补与情志、起居
  人体要得到健身益寿,除了进补外,还要调节情志和生活起居,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修养。高濂《遵生八笺》中说:“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形气相须,全在摄养。”
  古代医家、养生家,每每将情志调节、起居摄理、饮食调理、药物补养相提并论,相辅相成,不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寿世保元·摄养篇》指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可见情志、起居也是养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因此,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除了药补、食疗外,又一个重要的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临床上凡见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多愁善感者,每多虚火内萌、气滞血淤、*暗耗、形体羸瘦、易患疾病。而情绪乐观的人则每多享长寿。据调查,八十岁以上的老人,96%是乐观的。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个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此,慎起居,妥善处理好生活环境,避免意外伤害与疾病,也是保持体力、防老延年的重要因素。生活起居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文娱活动与业余爱好能使人心情愉快,也是必要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要随气候冷暖及季节变迁而调整,防寒保暖对老人尤为重要。中医学还极其重视节制性生活。青壮年要求节欲,老年人要求少欲。房劳过度要伤肾损精,而肾在延年抗老机制中至关重要。

四季食补食疗(5)
(五)进补后不良反应的处理
  进补后不良反应,多数表现在脾胃功能障碍方面。因为,虚损病人多数脾胃虚弱,消化功能欠佳而补药及食物又必须通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进补中要特别调理好脾胃的消化功能。宜少量持久地进补,切忌操之过急地重补蛮补,同时要配合健脾和胃的药同用,使机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服药后胃口不佳,或虚火内生,可调整药味或减轻剂量。反应严重者,应暂时停服补药,另服健脾理气药,或萝卜汤、莱菔子(即萝卜子)汤、山楂片等予以消导。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进服补品药可从小剂量开始,服后无不适,再逐渐加大剂量。如遇到服用少量补药即有反应,可采取补药与理气、消导药交替使用,到已无不适时,可再逐步加大补药量,减少消导药,直至完全停服消导药,经过这样调节,一般即可适应进补了。凡遇感冒发热应暂停进补,以免闭滞邪气,延长病期。但是体虚容易感邪或感冒日久致虚者,补药可与治疗外感药同用,以达到既祛除病邪,又恢复正气的目的。
  四、食疗选读
  利用食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