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婆媳-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生活上,年轻儿媳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让思想守旧的婆婆们无法理解。比如生活细节上,在饮食方面,儿媳们可能为了赶上班、赶时间,经常以一碗方便面、一客小馄饨就打发掉午饭甚至晚餐。可一旦周末得闲,定下心来了,无论是自己下厨还是外出上馆子,儿媳务必追求菜肴上的色香味俱全,滋味、刀功、色泽一样不能少,最好还能有点氛围情调。一会儿是“粗糠杂食”,一会儿却是“食不厌精”,婆婆对儿媳弹性如此之大的饮食观莫名其妙,担忧长年累月会不会把肠胃、身体吃坏?可儿媳却觉得,这正是她们热爱的生活方式。
  在行为上,年轻儿媳们宁愿花大笔的钱和时间扔在健身房练练瑜伽,做做SPA,也不肯在家务活上伸一根手指头。从来不攒钱,发点奖金或得点外快就去买了新的电子产品,或者索性去旅游,将钱花个精光,这让婆婆们觉得这不是烧钱行为吗?而儿媳们却认为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在工作上,“80后”儿媳更是让婆婆们吃惊,从来不在一个单位好好待着,一会在儿国企工作,一会儿跑到外企,一会儿做人事,一会儿又去做采购,不是被老板炒了鱿鱼,就是自己炒了老板鱿鱼。于是婆婆们天天企望儿媳能够稳定下来,最好能像自己一样“从一而终”地到退休。儿媳们则解释道:不是我不想安定,是现在的形势天天在变化。
  在生儿育女的问题上,婆媳之间更是无法沟通了,“80后”对于“养儿防老”观念认为已经落时了,生个小孩纯属自己喜欢,并不会有依靠儿女将来养老的观念。也有“80后”的儿媳,生儿育女很苦很烦,而且要被永远“套牢”,自己觉得还没长大呢,所以压根儿不提生孩子的事情,着实急煞了要抱孙子的婆婆们。即使是生了孩子,婆媳之间育儿观念也是大相径庭,如网上炒得火热的婆媳育儿新旧观念大比拼就拼得头头是道:。 最好的txt下载网

观念上的不开通(2)
尿布还是纸尿裤?
  婆婆观点:当然是用尿布,尿布柔软、透气、还省钱。
  儿媳观点:当然是纸尿裤了,传统尿布不容易清洗干净,婴儿的皮肤受到尿液的刺激容易引起婴儿尿布疹。纸尿裤就安全方便多了。
  婴儿的指甲剪不剪?
  婆婆观点:婴儿的指甲比较软,长了自然就断了,没必要剪。
  儿媳观点:婴儿的指甲长得特别快,指甲太长时,藏污纳垢,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播源,很不卫生,一定要剪。
  小孩儿该不该嚼食吃?
  婆婆观点:小孩儿没牙,大人帮他咀嚼食物有利于其消化。
  儿媳观点:大人帮助咀嚼食物喂食孩子,食物就会连带大人口腔里的细菌一同进入孩子口中,十分不卫生,因此用绞碎机把食物做成糊状比嚼给孩子吃要卫生。
  坐月子天热该怎么熬?
  婆婆观点:“坐月子”就是得“坐”在屋里捂着,夏天也万万不可被风吹着。
  儿媳观点:夏天屋里闷,开开空调,大人孩子都不长痱子。
  到底是婆婆的观点对还是儿媳的观点对,这需要专家来回答,但是,婆媳之间的育儿观念还真是不一样,可谓大相径庭。也难怪矛盾要产生了。
  总之,由于时代的发展,年轻的儿媳们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式,她们比我国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颠覆传统,更加张扬个性和自我,也更加追求自由和梦想。即使是结婚了,也不甘心受到传统的束缚,更愿意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原则,她们身上具有新的鲜明的时代烙印。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七大洲、四大洋再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人们就像左邻右舍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村落里,交往更加频繁、密切。现在越来越多的涉外婚姻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涉外婚姻的出现,更加加剧了婆媳之间地域文化、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的差异,但是,无论肤色、种族,还是语言文化、生活背景的差异,一旦联姻,就是法定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关起门来即是自家人。这涉外婚姻更是为各色各样的婆媳关系添加了新篇章,但不得不说,也为婆媳之间的矛盾产生增加了新的花样。
  其实,儿媳是新生代没错,但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儿媳对婆婆的要求不愿遵守,认为我的生活怎么过是由我自己做主的,与你无关。因此在心理上,儿媳不认同婆婆的陈年守旧的观念,并对婆婆干涉自己的生活不满,于是索性我行我素,我的生活我做主。这就更激起了守旧婆婆的埋怨,认为儿媳无视自己的存在,不听自己的话。势必就会在儿子和儿媳面前表现自己的不满,从而激化矛盾,让婆媳矛盾长久存在。
  2  婆婆愁苦:难道说经验反倒成了错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人与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处理的不同,观念是支撑我们观察世事、处理问题的灵魂,观念是指导思想,看物行事背后是观念。而观念的形成,则与一个人的环境因素、生活背景、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等有关。
  由于现在的婆婆大多生活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带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也就决定了那个年代的人一生的特有观念。看一下黄婆婆的回忆,就知道她们曾经处于什么样的生活背景之中。
  黄婆婆今年58岁,出生于1950年,父亲是个工程师,在黄婆婆小时候的印象中,吃饭要用粮票买,而爸爸的工资才50元,爸爸这样的工资10年没变。但这些钱母亲已经是很高兴了,每次黄婆婆的爸爸领了工资,都会交给黄婆婆的妈妈,由妈妈拿出25块钱来寄给乡下的奶奶一家,黄婆婆从小就被妈妈教育要节俭,每次吃饭都不准留一粒米在碗里,每次都告诫她全国有好多跟她一样的孩子吃不上米饭。那个时候会偶尔被妈妈奖励一个糖葫芦,就是黄婆婆最开心的事了。

观念上的不开通(3)
后来,弟弟和妹妹相继出生,妈妈还是每月给奶奶寄钱,但黄婆婆就很少能吃到糖葫芦了。爸爸的25块钱要养活一家5口人,当时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初,个人口粮定量就开始全面压缩,各地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等严格限量供应,还增发了饼干票、儿童食品补助票等。但是也只够一家人吃饭的,没有额外的花费,主要就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根本就不讲究什么生活质量。
  而能干持家的妈妈居然在一次弟弟生病时,拿出了400块钱给弟弟治病!妈妈说这都是她十来年攒的,爸爸的工资养活一家人,每个月妈妈还能有节余,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吧。
  不仅如此,黄婆婆在1975年结婚的时候,妈妈还花了100多块钱给她置办了嫁妆。那时黄婆婆在中学当教师,丈夫是同行,两个人的工资一样多,加起来104元。由于跟丈夫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1960年、1961年)时期,两人自然是生活节俭,即便到70年代,当时的生活水平、物价水平也都和60年代差不多,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两人的工资也是一部分用来吃饭,一部分寄给婆婆,因为丈夫来自农村。即使两个人有余钱也没地方花,因为当时整个中国都物质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
  直到20纪世80年代,国民经济形势才有所好转,国家粮食储备逐年增加,鱼肉禽蛋副食供应渐渐充足。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确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确立,通过20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迅速的提高和物资的极大丰富。直到世纪之交的2000年,其增长速度之快、变化之多样性,令人咋舌。
  黄婆婆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20世纪50、60、70年代3个时代中国的特殊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普遍特征是,全国上下物资匮乏,老百姓用工资满足的只能是基本的生活所需,长年累月吃的是计划供应,以粮票为主的票证供应制度主导和反映了那三个时代的主流消费水平。
  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一路走来的黄婆婆,必定形成了她们特有的观念,那就是非常节俭、持家,那个时候婆媳关系也简单,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黄婆婆的妈妈一样,一个月的工资一半要交给婆婆。黄婆婆生活条件还好,从小生活在城市,父亲是国家单位职工。那些来自农村的婆婆,则要辛苦很多,贫穷、挨饿,特别是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甚至有些伙伴或姐妹饿死的都有。因此,她们这代人就不能接受新时代儿媳们的铺张浪费,娇惯任性、对婆婆不尊重等。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这个时代的文化繁荣程度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就像从西方涌入的“AA制”,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不再陌生,并且有很多年轻人的交往都在实行“AA制”。夫妻“AA制”大致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夫妻每月各交一部分钱作为家庭公用,支付日常生活费等共同支出,其余则各自管理;另一种是朋友交往、日常购物等费用都各自支出,只在房贷等大笔支出上平均负担。不管形式如何,这种“自作主张”的经济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这在黄婆婆这一辈的人心中就很难被接受了,在他们的眼中,夫妻二人是不分你我、捆绑在一起的,儿媳嫁给我的儿子就成了我们家的人。他们对现在年轻人奉行的婚前财产“公证”、婚内“AA”、离婚好聚好散的思想实在无法接受。老一辈人也许刚刚接受男女平等、儿媳当家的时候,没想到时代一下又把夫妻“AA制”拉到了他们的面前,怎能不让老人们惊叹。
  老年人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已经减弱,他们坚守的还是旧有的传统,因此也希望像当年自己的婆婆干涉自己那样去干涉自己的儿媳,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