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姐14岁当兵去了。在武汉。通讯兵。整整8年。我对姐这一段的记忆,是她探家的时候带回来的孝感麻糖和云片糕。孝感麻糖从中间拧了一下,10个一排,装在一个长方形精致的盒子里,盒子盖上面有大拇指一块是挖空贴了透明塑料纸的,不用撕开包装就可以看见里面躺着的沾满芝麻的糖。姐还喜欢用家里的电话捉弄分区的总机。在军区机关总机当了几年接线员的姐,理所当然地把分区总机的小女兵视作新兵蛋子。她会装作很严肃的腔调跟总机说,你给我要武汉军区某某首长,请在三分钟内接通。在对方紧张万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她啪地压了电话。然后我们笑的在床上打滚。
  后来,妈做主给姐介绍了在东海舰队当飞行员的姐夫。姐那时候还在武汉部队,回信说不想谈。妈根本不理,安排了姐和姐夫同时探家。姥爷那时候在我们家住着,看了姐夫十分喜欢,说是个实诚人能靠得住。可是知道了姐夫的生辰八字后,长长的叹了气,说,“白马配黑牛,夫妻不到头”。然后又是安慰母亲又是安慰自己的说这都是封建迷信。谁能知道呢,这话竟真的成了谶言。
  姐后来随军去了三海关。和姐夫在那里渡过了几年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日子。冬天烧炕的柴火战士给拉到院子里码好,整桶的饼干,铁桶装大白兔奶糖,想怎么吃怎么吃,夏天和秋天,渔民把新捞的海蛎子、皮皮虾、小鱼、螃蟹,装在竹篓里,把竹篓绑在自行车后座旁,骑着去院里叫卖。姐只要站在自家院子里,隔了玉米秸和木片扎的院墙喊一声,递出个小盆,饭时就会有新鲜的海鲜吃。
  姐只有一米五五高,身体却极棒,棒到那年空军去姐的部队招飞,直到最后,才因为身高被刷下。姐皮肤白净,小脸,尖下颌,紧眼皮,头发粗硬还有些发黄。记忆中,毛线缠的黑皮筋扎两个刷子,硬撅撅地搭在肩头。探家的时候,她带了把电梳子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梳子把上连着一根电线和一个两相插头。通上电,等梳齿部分热了,往留海上一卷一绕,再用梳子朝左或右一梳,半边额头就被半边月遮避。戴上无沿儿军帽,对着镜子敬个标准军礼。我的姐姐,是世界上最标致的军人。
  姐病了以后,把一头秀发剪成了男孩子一样的短发。为此,她不再出门,不见任何朋友。后来连吃饭都不再上桌。我想,她是不想让人看见她的不美。我去她家的时候,常看见姐躺在沙发上,脚伸在沙发那头姐夫的怀里,姐夫不停地在那儿捏揉。电视的声音很大,掩盖了两人的声音。
  知道姐走了后,我打的士狂奔到郑州。见了姐夫,我扑到他身上一通乱拳,说你还我姐你还我姐。姐夫抱着我,低低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姐走的那年,41岁。人间该享受的一切,都享受了:爱,自立,奋斗,美食,朋友,实现理想,疾病,痛苦,放弃。
  在又一个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我会凝视着枝头洁白宁静的玉兰花,发短信给我的外甥女,大姐生命和爱情延续的证人,“快乐!幸福”。
  青笛儿,河南濮阳人。
  

李少君 四合院
李少君
  二十四桥明月夜
  一个人站在一座桥上发短信
  另一座桥上也有一个人在发短信
  一座桥可以看见另一座桥
  夜色中伫立桥上发短信的人儿啊
  显得如此娇嫩、柔弱
  仿佛不禁春风的轻轻一吹
  春
  白鹭站在牛背上
  牛站在水田里
  水田横卧在四面草坡中
  草坡的背后
  是簇拥的杂草,低低的蓝天
  和远处此起彼伏的一大群青山
  这些,就整个地构成了一个春天
  四合院
  一座四合院,浮在秋天的花影里
  夜晚,桂花香会沁入熟睡者的梦乡
  周围,全是熟悉的亲人
  ——父母、姐姐、妹妹
  都在静静的安睡
  那曾经是我作为一个游子
  漂泊在异乡时最大的梦想
  可能性
  在香榭里舍大街的长椅上我曾经想过
  我一直等下去
  会不会等来我的爱人
  如今,在故乡的一棵树下我还在想
  也许在树下等来爱人的
  可能性要大一些
  暴风雪之夜
  那一夜,暴风雪象狼一样在林子里逡巡
  呼啸声到处肆虐
  树木纷纷倒下,无声无息
  像一部默片上演
  我们铺开白餐巾,正襟危坐
  在厨房里不慌不忙地吃晚餐
  而神在空中窥视
  只有孩子,跑到窗户边去谛听
  南山吟
  我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
  看见山,看见天,看见海
  看见绿,看见白,看见蓝
  全在一个大境界里
  坐到寂静的深处,我抬头看对面
  看见一朵白云,从天空缓缓降落
  云影投在山头,一阵风来
  又飘忽到了海面上
  等我稍事默想,睁开眼睛
  恍惚间又看见,白云从海面冉冉升起
  正飘向山顶
  如此一一循环往复,仿佛轮回的灵魂
  李少君,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教授,湖南人,现居海口,《天涯》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南部观察》、《岛》、《那些消失了的人》、《蓝吧》等。
   txt小说上传分享

艾琳娜 你在那里还好吗
艾琳娜
  你在那里还好吗
  我来时你不在
  信写了一半
  你说思念的口型留在空气里
  而我看不见
  花因水而暗地芬芳
  你的名字因念叨更加响亮
  我一直在想
  遇见你和花开是两个奇迹
  就像春天花会开
  而我终将遇见你
  我在夜里晾晒心事
  穿针引线都是心心念念
  心心念念都是你的名字
  我念你的名字而心疼了
  我扪心打问
  你在那里还好吗
  你在那里还好吗
  那里你一人住
  两室,两房,恒温37度
  我把你安放在那里
  地址不详,人迹不至
  只有我知道这个秘密
  我来时你不在
  信写了一半
  你说思念的口型印在我心里
  而空气看不见
  艾琳娜,21岁,学生。意大利籍。
   。。

徐东 说出才能醒来
过去的时光
  忽然想起,有一匹马飞驰而去
  有一面旗子写满经文,被细雨打湿
  天空中飞来云朵,在群山上观看
  青草旺盛,流出乳汁,浸染河流
  地面上空无一人,天色渐黑
  你想带走什么,就带走一朵小花
  星空
  我装作懂得了她的秘密
  我装作自己不懂得,用沉默
  使河流漫过了高山
  使高山高过了天空
  我举起手臂
  用火洗净泪水
  用火温暖绝望
  用火烧制星空
  我用无数只眼睛
  画下此刻
  故乡
  在人群拥挤的城市
  你不敢跟我出一次远门
  我轻轻拍掌,让天空中的飞鸟告诉你
  我为你准备好了故乡
  闪回
  那位妇人,我的母亲
  站在厨房,站在院中央
  抬头望天,把我思念
  远方的我变成女孩
  她从柳条中走来,行走在人间
  夜晚
  这么多模糊的记忆
  夜晚,使我相信
  阴影会有另一个世界
  小心翼翼,走过一条条
  即将入睡的街道,它们依然待在原地
  默许时光像脚步一样放慢
  那些像水滴一样的梦
  在某个天堂的街角
  深入我的内心
  黎明
  每个黎明都有一束色彩先苏醒
  那从槐树对面升起的阳光
  让苍穹变成挂满云彩的斜坡
  鸟啼,使群山次第隆起
  你好
  我总想对谁说
  你好,你好
  我对自己说,你好
  藏在心底
  没有方向,这个词
  说出才能醒来
  徐东,33岁,作家、编辑,山东人,现居深圳。出版有小说集《欧珠的远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张笑尘 双生花
张笑尘
  过去你所讲的未来,一亿年后它便是陈腐的过去,而对于我,它永远只是现在。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样决绝抛弃,狠狠收回,再次抛弃,回往不断,绵长无限的如同藕丝一样的关系。
  它围绕那好看的你的轮廓变成斑斓五彩的形状,涂上均匀对称的颜色,突然间谁泼来的黑墨,染了你的灿烂辉煌?
  隔着遥远的距离映照着无尽的彼端,我们互相对视,伸出的手臂洁白,相似得如同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但它始终空虚。
  双生花。
  隔着遥远的距离看见了短暂的开始,我们无限延长的未来。在那靡靡绚烂着的一隅戛然而止的,我们无穷尽的秘密所构成的隐秘之花。
  双生花,同根,同芽。
  我经常看着你,想要告诉你。
  你是这世界的女神。
  天空是淡淡的金黄色,是阳光镀上的锡箔。它是锡箔店的店主,按照那周先生的说法,便是绅士了。
  只是它的言行总让人恼,每次看见天气预报就笑着说“如果气温超过32°就钻洞冬眠”的我对它总是又爱,又恨。
  在这天空下,是莫名鼓胀的风,呼啸从女人的裙角钻过,暧昧不明的笑,呼啸,再呼啸,蔓延在我们不为所知的角落,吹去吹来,一片潮腐。
  所有风的支流汇集,成为强力的漩涡,发出清晨出发时那响亮而高亢的号角声,正是下午,一片金色狂澜走出云的阴影。
  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的天气。似是曾经面对我的你。
  在这暖洋洋的一片世界中,我不敢相信,我曾经多次跟你生活。在那无法逾越的高高的围栏里,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星期。在那么小的空间内仿佛再也无法盛下你的侧脸,如同我这已经顺着边缘溢出的,深深的感情。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信仰你。我坚信你是世界上能为我爱的最高尚的情人。我面对你的侧脸就如同面对图腾,面对我想去描绘去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