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9)
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这个状态把心里所有的活动放下来,大家把注意力拉回到身体,这时候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听众: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一个空间,但是没有色彩。)听觉和所有的感受,我引领你感受的部分都很清楚,对不对?(听众:听觉感受更敏锐,一些很细微的声音,平时不会注意的都听到了。)太好了,当我们的心意识活动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知觉就开始变得极为敏锐,我们的听觉,甚至我们打开眼睛,这个空间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都非常清楚。这个在佛、道的思想,或者西方超个人心理学,称这个觉察的状态叫做我们的本觉,人人与生俱来原始的觉察能力。这个本觉现在很多科学家在探索,这个本觉是全人类最精良的工具,这个工具的精良度远超过脑子里的思想,就是一种直观能力。我们常常讲说洞察、洞悉,或者是直观、知觉,这个才是人类具备最精良的工具。但是相反的,当我们心中思想非常多的时候,每一个念头跟念头没有空档出现过,脑子永远在忙碌地想一些东西,有的是理性思考,有的是非理性的妄念,就是心被念头和意识活动添满的时候,我们的本觉,直观力和洞悉力就不见了,我们就会被思想里面的内涵牵着鼻子走,我一定会落到意识活动的范围里面去。如果我们把意识活动揭开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意识活动里面的思想就是四分五裂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四分五裂的,我们接受的教育,历史就是历史,古文是古文,英文是英文,历史是历史,数学是数学,它是四分五裂的,每一门学问和知识,也包括了媒体每天接触到的讯息,基本上都是从某一个主体它观察到的世界所发展出来的某一种观点、论点和理论,所以就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的观点,那些奠定我们教育基础的这些人,他们事实上也是延伸着过去承袭下来的观点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基础,这里面所有的内涵都不是统和的,都不是完整的,而是四分五裂的。它在我们的脑神经里面变成四分五裂的区块,当我们用我们脑子面对生命某些挑战,比如说工作上的挑战,或者是人际关系的挑战,当我们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我们就会调动软体里面某一个区块的记忆,我们统称为知识的记忆,我们从这个记忆产生的一些回忆反映,然后一些联想跟理性逻辑的思考,然后我们用这些东西来面对世界,当我们用这些东西面对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统合的感官并没有同时在运作。实际上我们在做商业上的管理工作,或者是企业上工作的时候,其实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出直观力,一个真正好的上层的主管者,一定要在它的工作职场的环境里面,所有跟他面对工作的同仁们,他要直观这些人当下全然的状态是什么,还包括工作整个的内涵是什么,还有人与人之间共处交际的状态是什么,他要做到这种程度,可以立刻捕捉到当下的时空背景之下所发生的精微的讯息是什么,他才能用这种很快速的直观和智慧产生迅速的反映和原判能力。这个比调动四分五裂的知识然后面对世界的工具要精良太多了。我们现在就有很多西方的观点认为,做领导的人要追寻着符合于自然的领导之道,所以就会出版一些书,这些书都是要帮助我们发展出比头脑的活动还要精良的直观力。这其实就是心灵的训练,或者是佛道修行的训练。其实佛道修行的训练不只是要让直观力和生命深层本觉的智慧可以发展出来,同时也要透过这个智慧的发展,能够随时随地解决生命每一个当下的繁忙。因为我们在工作的职场,回到家跟任何一个合作伙伴互动的过程当中,人生在世不管把这个题目弄的多大,现在人类最善于发明出来的一套诠释系统,或者是这种统称为概念的系统,其实都在把事情复杂化跟虚构化,因为我们把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很根本的现象,都要给它很多的诠释,这些诠释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脱离本来的面目,所以我们就跟根本的存在失去联接了,进入到知识的网络里面。电脑的网络系统事实上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知识障的系统,会变成人与人之间网络的连接,其实也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因此人要回归到那个最根本的本质跟最深的智慧势必需要一个训练,就是让头脑的活动能够安静下来。然后,在每时每刻可以尝到新的自由度,这个新的自由度才是我们存在的真正品质所在。也许一个人累计了一亿人民币的财富,或者有不错的两性关系,或者是幸福的家庭,或者有很多的物质回报,他达到了这些条件,未必意味着他的心可以随时处在很好的状态。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10)
人多少都有神经质的反应,比如说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来讲,我来到内地的环境里面推广传记,我希望把我书里面提到的思想者和智者他们对人生的观察可以透过我的生命经验让大家知道。当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在这个过程里面有很多的媒体会来问我一些我过去的经验,还有我的私生活,我跟李敖的关系,很多的过程,包括对美貌的论断。有些记者说你的美貌真的没有了,年纪到达一定程度了,有的人会上网反应说,你披露的这些过程有很多的失败,这些失败如何能够引领别人去治疗自己,就是说自己没有显示出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你怎么带领别人或者治疗别人。每个人在人生当中都会面临这些事情,就是外面环境施加在你身上的挑战和褒贬,过程里面你一定对自己要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过程当中不会产生自我紧缩不安的东西,就是说你的心必须能够清明跟认识深入到一定程度,才能在这个应对过程里面一直维持着自由跟开放的状态。你可以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论断,可以开放地面对,可以用轻松解放、解脱的态度对待外在,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重点。否则如果我们的心在面对不同的人,时时刻刻会进入自卑,要不然就是高傲,要不然就是自我怀疑,要不就是安全,防卫,封闭这些负面挑战的话,那么所有的外在东西意义就不大了。心的解脱是重点,心的解脱就是不必落于宗教形式的,我们已经发现现代智者的明智在不断唤醒大家,所有宗教的悟道智者已经上升到最上层的意识了,他们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要成立宗教组织,都是后续的门徒,比如说基督教是保罗记录了对耶稣的观察。回教也是这样,会出现今天这么多的派别,跟基督教的对立,都是因为个人的局限把过去悟道智者的思想和体悟落入到人为的形式当中,反而造成人类今天诸多的战乱的祸源,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信仰不同造成的对立和区分。这些并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民智大开的时代了。这里面有很多深奥的真理可以透过大量的出版物被每一个有缘人截取到,透过自己的反省和思考,并在日常的学修就可以发现这些内在的自由和解放,这个靠自己就可以慢慢做到,这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好消息,就是说我们可以真正非常自由,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不必要出家也不必要上山去修行,就是在每天各种的活动里面,我们就可以达到一个生命最重要的重点,就是我们要进行自我的修持,这个听起来很简单,没有任何的形式,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模式,这些惯性模式非常不容易转化,在一个机构里面,比如说今天在座的是男性,我们通常都是女性居多,今天这么多男性,你们在职场里面会碰到一些在工作的内涵之外的一种人际活动的问题,其实现在也有很多的管理学的书都在讲,其实所谓的管理或者是商业行为,它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常常会本末倒置,认为达到目的完成一个事情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可是事实上绝对不是如此,只是一份工作,一个职场,一个任务的当成会让我们跟很多人产生关系,在这个产生关系的过程里面,我们会透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发现自己很多的局限跟真相。在合作过程当中会发现当我们的利益没有办法获得某种程度设定利益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产生一个因为自私自利,因为自我中心,因为想要照顾自己的安全和保障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一些负面的反应。我们会感觉到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这时候心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或者是不甘心。或者有时候会在人际互动当中发现人的表现形势的有一些倾向,或者说他不尊重我们,这时候也会打击到内心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会产生某种反应,也许是一种不满的反应,也许是一个突然受伤的反应,也许是一种封闭自我、不再沟通的反应,或者是内在的焦虑跟对抗的反应。所有这些反应都很细,而且都是瞬息万变的,随时随刻会被激起这些反映。我们在外面跟别人相处,我们其实也是跟自己的这些反应相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跟外境相处的时候还有一些能力可以应对,但是最不能够面对和对峙的是自己内在的反应,如果产生好的反应的话我们就会欣然接受,如果是负面的反应,我们就会感觉到不对劲,我们的心就会立刻有一种紧张,或者是退缩,或者是某些神经质的反应。这些反应因为出现几率太高,所以生命的重点就是在滚滚红尘运作的生活里面,随时要觉察到自己这些反应,然后要学会跟这些反应共处,学会把这些反应很快速地了解它,理解它,因为理解而产生一种仁慈对待自己的能力。因为跟自己对抗其实就是对自己不仁慈,我们所受的基本教育就是对自己不仁慈,因为完美主义,苛求,逃避,压抑,自我合理化,这些都是对自己不仁慈。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11)
那什么样是一个真正对自己仁慈的途径呢?我们必须要快速发现问题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